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行注點茶,如人飲水,各有異趣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 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 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 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 能夠將茶藝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現更是寥寥數個。

溫壺溫杯:茶欲展必先溫壺, 作為行茶前的暖身動作, 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 熱水可在壺內停留片刻, 同時可進行賞茶。 夏天溫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 冬天則可分別預熱。 待茶出湯前再將杯中之水傾出, 有利聚香。

賞茶納茶:從觀賞茶葉的外形, 進而期待茶湯, 是引導客人走入茶人預構情境的必要流程。

球形或體積小的茶可直接經茶則入壺, 膨松或條形茶則可借助茶匙, 先往後松茶再推前。 若茶則太小, 可把茶則當溜滑梯, 邊轉動茶倉邊溜茶。 唯茶則不應停靠在壺口, 恐沾濕。

注湯:水應煮沸再依茶類需要而降溫, 燒水壺點注時可注意由低注點再直線拉高, 待水滿至壺約七八分時, 再壓低以斷水, 如書法的提筆與按筆, 點注時指尖應自然運氣, 氣壓低悶時壺小不易展茶, 先循壺外圈後往內圈淋, 或右手從五點鐘方向運水切入。

候湯出湯:壺是茶修行的道場, 一如面對結跏趺坐的行者, 應避免心浮氣躁, 干擾茶湯的氣場。 茶人在候湯的片刻可目視壺而作觀想, 心定神閑。 傾壺瞬間應如跳水員騰空一躍之勢,

可先放開壺蓋, 到一定角度再扣緊, 如何九十度角垂直手腕, 放鬆手臂待茶湯幾近傾出, 再做個回壺的動作將剩餘茶湯盡出, 避免久浸苦澀。

分茶傳杯:斟茶是需注意茶盅的角度, 流口中心點微微朝內便於控制湯流。 將公道杯中的茶分別倒入客人的杯中, 千萬不要倒滿了, 講究“茶倒七分滿, 留下三分情”。 淺托能突出杯身線條, 但不易將杯托起, 可利用後的虎口靠著杯身角度將茶傳送出去, 並注意此刻杯身是否呈水準狀, 避免茶湯濺出。

清壺:以熱水滌蕩壺體, 並借水之旋力將茶末瞬間傾出, 食指扣入鋬內, 以中指與拇指運轉壺身, 唯壺嘴應微微朝上避免碰撞。

澳門茶雲澗文創工作室 TEA 155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