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有企業聚集實體經濟才是真正的突出主業

國有企業聚集實體經濟才是真正的突出主業

譚浩俊 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

做好自己的, 不要荒自家的地去種人家的田, 這是國有企業必須做出選擇和回答, 而聚焦實體經濟, 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家、找回了自己的主業。

12月15日,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 國有企業應該聚焦實體經濟, 進一步提高品質效益, 要瞄準國際標準, 提高發展水準, 進一步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

國企聚焦實體經濟, 毫無疑問, 是一種非常好的導向。

因為, 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告訴我們, 經濟要穩定, 要有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衝擊和困難的能力, 就必須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 把實體經濟的基礎夯實。 否則, 就容易出現問題、發生風險。

對國有經濟來說, 要想發揮國民經濟支柱的作用, 就必須聚焦實體經濟, 把實體經濟作為國有經濟的主攻方向、發展重點, 在資源配置、產業佈局、投資規劃、創新創造等方面, 提出更加明確的目標, 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形成良好的導向作用和引領作用。

事實也是, 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內, 由於受房地產市場過度發展、資本市場行為不規範、經濟金融關係扭曲、暴利行業增多等方面的因素影響, 出現了實體經濟被邊緣化、產業資本向非實體經濟領域大量轉移、實體產業盈利能力大幅減弱、實體企業不斷加劇的問題。

這其中, 國有企業沒有把重點聚焦於實體經濟, 而是也象其他所有制企業一樣過度追逐眼前利益、暫時利益, 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國有企業定力好、定位准、定向明, 不跟風投資、跟風發展, 實體經濟就很難出現今天這樣的問題, 產業資本也不會大量撤離實體領域。

也正因為如此, 國資委要求國有企業聚焦實體經濟, 優化經濟佈局, 瞄準國際標準, 提高品質效益, 就顯得極為重要。 因為, 在實體經濟遭遇比較大的困難、企業盈利能力明顯不足、其他所有制資本都在等待觀望的情況下, 只有國有企業率先聚集實體經濟,

把投資的重點放到實體領域, 使實體經濟的活力增強, 才能夠激勵和鼓勵其他所有制資本轉向實體經濟, 從而使實體經濟重新成為投資的熱點、關注的重點、發展的著力點。

首先, 國企在產業定位上必須聚集實體經濟。 前些年, 國企也普遍出現了產業定位不清、主業不集中的現象, 特別是央企, 多數都有房地產業務板塊、有各種金融板塊、有擴張需要的非主業板塊。 因此, 在央企中, 業務交叉的現象十分嚴重。 所以, 聚焦實體經濟, 把主業做強做優做大, 必須是所有國企都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 把重點放到以實體產業為主的主業上來, 不要再分散力量去做一些非實體產業的工作。 不事關國計民生的非實體產業,

應當放給其他所有制資本去做。 而且, 在實體經濟方面, 國企也要把重點放在事關國計民生的領域和創新領域, 真正發揮國有企業的引領作用。

其二, 國企在推進改革上必須聚集實體經濟。 目前, 第三批國企混改的試點名單已經確定, 一共是31家, 其中中央企業子企業是10家, 地方國有企業21家。 加上此前推出的試點企業, 總數已經達到50家。 從試點企業的情況來看, 也突出了實體經濟這個重點。 這也意味著, 在國企混改方面, 也在聚焦實體經濟。 需要把握好的是, 對處於競爭領域的國企, 應當盡可能地放棄國有控股權, 讓其他所有制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控股。 一方面, 可以更好地搞活企業的運行機制, 增強企業的活力;另一方面,

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到實體產業中來, 增強民間資本的投資信心。 一旦民間資本進入實體經濟的信心增強了, 實體經濟的活力就會增強。

再者, 國企在引領創新上必須聚集實體經濟。 對國企來說, 增強創新意識, 加大創新力度, 尤其是尖端科技和技術, 應當成為聚集實體經濟的主要落腳點。 因為, 有些創新, 民營企業是沒有能力或者動力去探索的, 只能是國有企業去完成。 相反, 可以依靠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完成的創新, 國企則可以儘量少介入、少參與, 從而形成國企與民企的雙向聯動機制。 所以, 國企應當把聚焦實體經濟的創新放在高尖端領域和難點領域, 真正發揮國企的引航和引領作用。

最後, 國企在國際化之路上必須聚集實體經濟。 瞄準國際標準,也是國資委給國企提出的要求。很顯然,瞄準國際標準,也必須聚焦實體經濟,把更多的資源用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1開發出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技術和產品,並在管理上瞄準世界一流企業、一流標準。必要時,可以與民營企業一道,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形成有效的國際市場競爭機制,避免惡性競爭、自相殘殺。

總之,國企聚焦實體經濟,是一種非常好的導向,它不僅能夠讓國企的定位更准、發展的目標更明,也能有效調動民營企業投資實體經濟的積極性,真正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水準,增強實體經濟的抗風風險能力。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tanhaojun1962

瞄準國際標準,也是國資委給國企提出的要求。很顯然,瞄準國際標準,也必須聚焦實體經濟,把更多的資源用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1開發出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技術和產品,並在管理上瞄準世界一流企業、一流標準。必要時,可以與民營企業一道,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形成有效的國際市場競爭機制,避免惡性競爭、自相殘殺。

總之,國企聚焦實體經濟,是一種非常好的導向,它不僅能夠讓國企的定位更准、發展的目標更明,也能有效調動民營企業投資實體經濟的積極性,真正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水準,增強實體經濟的抗風風險能力。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tanhaojun196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