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客家棕師,即將消失的古老技藝

棕師, 逐漸的少了, 這個技藝也許將會失傳。 希望能傳承下去

舊時的客家農村, 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山窩或屋前屋後不成塊的荒地上栽種一些棕樹, 因為它是經濟作物, 可增加家庭收入。 當然, 割棕(客家人稱“剝棕”)做棕製品是要掌握這門技藝的人才能完成, 故這門手藝活也是客家民間傳統的老行當之一。 客家傳統的棕製品有棕索、棕蓑衣、棕床、棕壺套、棕牛拌頦、棕裙等, 其中棕索在民間需求量最大, 所以人們稱從事這一行業的人為“打索師傅”。

從事剝棕打索工作辛苦, 經濟效益低, 加上多年前就已有尼龍索見諸市場,

致使當今青年都不願學習這一工藝。 目前在鄉間還能做這門手藝的人很少, 且都年紀已老, 他們只偶爾在村中就近剝些棕做索, 作為家用而已。

一棵棕樹苗栽種下去, 要三五年樹幹長到有碗口粗時才可開剝, 這時棕樹已有一個人頭高, 樹幹上纏繞有二三十片棕線片。 剝棕片有專門的剝刀, 這種刀像鐮刀, 稍小, 柄很短, 與刀片連體, 可袋入衣兜裡。 剝棕片先是用刀將棕片連著葉柄的一側劃一豎口, 再在棕片根部沿樹幹割一圈, 一片棕絲連帶著棕葉便剝下來了。 最後再把棕片完全地從連著葉的棕柄中割開分離出來。

“半山公式上有個死狐狸——緊剝緊有皮”, 這一客家謎語的謎底就是棕樹。 一棵棕樹, 一般一年可剝一次,

一次可剝10-20片。 棕樹長到棚面高時, 剝棕人還可用木梯架著樹幹, 人站在梯上操作, 以後再長高則要用上專用的腳踏架。 這架子其實是一截短木棍, 中間系一截雙重的繩索, 待剝棕人爬上樹幹後, 將繩索繞樹幹一圈, 木棍穿過繩索圈去, 繩索便可在粗糙的樹幹上系緊了。 人踩在木棍上, 雖悠悠蕩蕩, 但剝起棕片來卻是挺方便的。 當然, 剝棕人應是靈巧之人, 爬樹得像猴子般蹬蹬蹬爬上去, 人站在左搖右擺的樹上還得操作剝棕。

剝下的棕葉, 主家會拿回去做幾把棕掃帚, 又或再做幾把棕桌掃。 而棕線片則由剝棕人付了錢後卷成捆挑回家去。

打棕索這項技藝工序如下:

先是剝棕線。 棕線片的根部因棕線間粘貼得緊,

要先將粘貼部分撕開撕細, 因此, 剝棕人將剝來的棕線片挑回家後, 家中老小只要有空閒, 就做這活。 隨後, 要將撕好的棕線片從一側邊起拉扯出棕線來, 並大體上按頭尾順序疊放成一堆, 而且, 這工序做一遍還不行, 棕線之間有些還絞纏在一起, 得拉扯兩遍。

接著把棕線堆放上桌面, 尾部用適當的石塊壓穩些, 拿出索絞將棕線絞拼成竹筷般大小的棕線繩(客家人稱“棕股子”)。 這索絞竹制, 整體形狀為T字形, 搖動木手柄可轉動, 可將棕線拼緊並將棕線繩纏繞在索絞上。

再接著是絞索。 將兩個索絞上纏滿的棕線繩接駁上, 掛在一個S形的可轉動的兩頭鉤上, 用左右兩手的手腕力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絞身, 待兩條棕線繩絞拼至一丈二尺長時,

剪斷其中一條, 再借用另一個空索絞的幫助, 在兩股的表面再纏絞上一股, 這樣由三條棕線股拼成的棕索便打好了。

最後一道工序是將打好的棕索放在火堆上用火將表面的棕線頭燒去, 使棕索表面光滑些, 用起來才不會扎手。

▼下圖是製作蓑衣時用火燒, 也是為了表面光滑些

棕線有韌性大、不怕水、不怕曬的特點, 是做繩索的理想材料, 用棕索作捆綁東西用, 所系的結頭不易鬆動, 因而深受客家婦女的喜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