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

董學平

一、文本解讀的現狀和成因

我不想對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提過高的要求, 那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在文本解讀方面教師也是有較大差異的)。 一個重要原因是教材的文本類型各種各樣, 涉及的知識領域很廣, 表現手法多樣, 想要每個文本都能解讀得很深, 每句話都理解得很到位, 每個概念都能準確闡釋, 要求是十分高的。 拿魯迅的作品來說, 要想達到魯迅研究專家如錢理群先生那樣的水準, 無疑是對老師的苛求。 許多古典的、現代的詩詞, 要求教師達到寫鑒賞辭典的水準, 也是不現實的。

我之所以這樣說, 並不是推脫語文老師的責任, 而是在於當我們討論“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這個話題時, 我們取一種更實際的態度, 以探求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這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一個基本立場。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 在文本解讀上我們教師還是存在著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 是需要正視的。 依據自身近10年的教學經歷和十多年的教研工作經歷, 從對教師的觀察和對自身的反思來看, 有一些普遍的問題不能不引起重視。

一個是受應試的影響。 比如考試答案的標準化、唯一性, 潛移默化, 使教師的思維方式趨向單一化、絕對化、簡單化、概念化, 於是在解讀文學作品時, 就會把具有多義性、模糊性、多層豐富內涵的文學作品坐實理解,

解讀得很單一, 很絕對。 解讀《孔乙己》, 就是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

第二個是知識結構上的欠缺。 基礎學科如語言學、文章學、文藝學, 大學裡學過一些, 但學得比較少、比較淺, 以後系統接觸少, 造成應對一些具體問題時的捉襟見肘。 比如關於文學作品的知識, 如文學的特性、文學教育的功能價值, 以至某種文學體裁的相關知識(如格律)等, 教師在知識結構上有欠缺, 結果造成理解和欣賞上的問題和困難, 比如普遍感到詩歌難解讀就是一種表現。 還有文學讀解理論, 與文本解讀密切相關, 從傳統的作者理論, 到以後的文本理論, 再到現在的讀者理論, 教師知之甚少, 就會造成讀解上的困難。

另外, 像訓詁知識, 對文言文的教學很有用, 最近讀了訓詁學大師陸宗達先生的《訓詁簡論》和黃靈庚教授的《訓詁學與語文教學》, 覺得很受用, 發現課文中許多字詞我們的理解是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陸宗達先生的例子。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這三句看來並不相關的話, 為什麼要放在一起, 聯成一個章節呢?陸宗達先生從《史記孔子世家》中找到了依據:“定公五年……孔子不仕。 退而修詩、書、禮、樂。 弟子彌眾, 至自遠方, 莫不受業焉。 ”原來這一章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理詩、書和制定禮、樂, 教育學生的心情的。 “學而時習之”是就“退而修詩、書、禮、樂”說的。

“有朋自遠方來”是指“弟子彌眾, 至自遠方, 莫不受業焉”說的。 “朋”在這裡是學生, 黃靈庚教授也是這個結論, 鄭玄有注:“同師曰朋”。 “人不知而不慍”則是就孔子“不仕”說的, 而“人不知”、“人知之”在《論語》裡經常表示有沒有人推薦做官的意思。 可見這三句話是有聯繫的, 孔子正是通過這三句話來表明自己當時的境遇和心情的。 因為孔子一生的事業, 最重要的是整理“六經”, 即所謂“述而不作”, 使古代文化得以流傳後世, 這是他不可磨滅的功績。 還有孔子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 這也是他對社會的重大貢獻。 所以編輯《論語》者把這一段話放在《論語》的篇首是有其用意的。

另一個例子是黃靈庚教授說的, 《桃花源記》中有句話:“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皆歎惋。 ”“歎惋”在這裡如何理解?“慨歎惋惜”對不對?講“惋惜”顯然講不通, 難道桃花源中的人惋惜自己與外人間隔, 想出去?這與下文“不足與外人道也”矛盾, 與作者的意圖更是相左。 黃教授通過訓詁, 得出“歎惋”即“驚歎”, 是同義複語。 古書常常“惋愕”連用。 這樣就把文章講通了。

第三個原因是教師的寫作經驗的缺乏帶來的解讀問題。 解讀作品表面看是“眼力”的高下, 實際上是“腕力”的強弱。 眼高不一定手高, 但手高往往能帶來眼高。 語文教師不僅要讀懂作品的內容, 還要鑒賞作品的好壞,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缺少寫作經驗, 自身寫作素養不高, 是很難看出作品的堂奧的。 解讀一個文本, 必須把握住“這一個”文本的獨特性, 沒有實際的寫作經驗, 就看不到作品的好處妙處,解讀只能是泛泛而談。

舉例來說。朱自清《背影》這篇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既與本文父愛的獨特性有關,也與作者傳達情感的技巧密不可分。本文父愛的獨特性表現在,這是一個剛剛死了母親、家中光景很是慘澹,卻始終把兒子當做還得保護的孩子而百般呵護的父親;父親在買橘子這件事上表現出的是“艱難而愉快”、“力不能勝而心甘情願”;還有,我是在父親主動化解父子矛盾(“忘卻我的不好”),並認為“大去之期不遠”的情況下謝了這篇文章。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才有了這一個同樣表現了父愛卻不同于其他父親的“這一個”形象。

再從表現形式來看,本文表現主旨的角度,蓄勢、跌宕、高潮、回敘等傳達情感的手法,對人物語言的選擇(言簡意深)、作者自身情感表達的處理、語言的平實與情感的深沉的統一、襯托手法的運用,等等,才有了動人的“背影”。這些地方,教師要具備解讀的“眼力”,經驗告訴我,教師非有寫作的體驗(當然也離不開大量的閱讀體驗)不能深刻體悟。

造成教師淺讀誤讀的其他值得一提的原因還有,有的教師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不強。比如不能把一個完整的文本切分開,找不到文本的“關節點”;有的能切分開卻不能關聯整合起來,幾個部分是“散架”的;有的能把握住文本中作者情感的出發點,但不能把握最後的落腳點,比如《石縫間的生命》,有的教師對作者的情感的把握,僅僅停留在為石縫間倔強的生命而感動(這是開頭一段就提到的),這只是作者寫作本文的情感出發點,落腳點在最後一節:“願一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淒淒切切;願一切生命都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從消極的“不致”進而到積極的“敢於”,作者的情感是一步步深化的;“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錘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從感動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感悟、睿智的思考。

另外,教師花在文本閱讀上的時間少,閱讀文本時對言語形式的揣摩不夠,也是造成問題的不容忽視的原因。

二、案例分析

1、關注言語形式

媽媽,我回來了,我已經回來了!我其實還記得,還記得來時泥濘的路,還記得赤足跑過石板的清涼,還記得家裡厚重的木門栓,還有,還有我們曾相互依偎走過的那條小巷,那條深深的小巷。(林莉《小巷深處》)

要注意這段文字言語形式的回環往復,一唱三歎:“我回來了”之後緊跟“我已經回來了”;“那條小巷”之後緊跟“那條深深的小巷”;三處連用“還記得”,能否並為一處?“我其實還記得”之後為什麼不直接跟“來時泥濘的路”,而要停頓並重複“還記得”?“還有”為什麼要重複兩次?

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抒發情感的需要,在情感的高潮部分,爆發部分,用了許多排比和反復的詞句,通過鋪排進行感情的宣洩,而且語言節奏有意放慢,增強抒情意味。

理解“寫什麼”、“表達什麼”,只有與“怎麼寫”聯繫起來,與遣詞造句聯繫起來,關注言語形式背後的意蘊和情韻,才能理解到位。關注語言的運用之妙,才能學到語言。

2、整體把握文本

我們到這樹林中來,總要到這壩塘邊參觀水石的爭執,一坐總是一兩個鐘頭。(蘇雪林《溪水》)

文章通篇在描繪溪水被囚禁時的情形,與小樹葉嬉鬧的情形,與石頭爭鬥的情形,用擬人化的筆法,溪水活潑得像少女,十分可愛有趣。那麼,本文是不是一篇單純的寫景文章?聯繫這個結尾,就會感到作者的深意和寄託所在,遠非單純的寫景之文。

這個結尾看上去很平淡,卻是一篇之魂。林子裡的溪水與我們每個人,包括作家和讀者,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值得去寫,值得去讀?美國作家愛默生說,大自然對於人具有非凡的治療功能,他能讓商人、律師從紛雜的厲害關係中暫時解脫,在寧靜中找到自己。“自然向人類提供一種更崇高的要求,即愛美之心。”蘇雪林領著我們坐到樹林裡,教我們怎樣去旁聽水與石的爭執,參觀水與葉的嬉戲,她用溪水洗滌我們的心。

整體把握文本,往往要關注文本的結構,而首尾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結尾不可輕易忽略,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落腳點,是卒章顯志。

3、抓住文本要害

過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裡看見一鋪暖炕,炕上坐著他的爺爺,搭拉著兩條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鰍在炕邊走來走去,搖著尾巴……

(契訶夫《凡卡》)

教師對作品的解讀週邊化、繁瑣化,卻不得要領,抓不住要害,是較普遍現象。比如教學《凡卡》,教師要求學生劃出文中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的句子,找出有哪些修辭方法,概括凡卡的痛苦生活,全是一些跟作品內涵沒有多少關係的東西。實際上這篇小說是借小男孩凡卡的不幸遭遇來揭示人生的一種無可求告的悲劇性。凡卡在絕境之中寫信向他唯一的親人——鄉下爺爺——求救,但他卻不知道在信封上寫上收信人的地址。故事的悲劇性集中在這個細節上。或者說,這個細節是全篇的“文眼”。教師的解讀如果只在信的內容上大做文章,這等於是把作品最精華的東西給扔掉了。鑒賞這篇小說,也要抓住小說的結尾這個細節,“過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裡看見……”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美夢裡,睡得越安心,讀者越是感到悲哀。小說的藝術震撼力在小說的結尾表現得最為強烈。

突破文本的週邊,直逼文本核心之所在,除了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能力外,還需要教師深厚的積澱與眼光。

4、深度開掘文本

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停留在表層,缺少深度挖掘的功力和橫向拓展的開闊視野。僅僅停留在作品描寫的物件,不能探求作者背後要表達的實質;或者解讀時視野僅僅停留在這一個文本上,缺少橫向比較意識,不能開掘。

比如林斤瀾的《春風》,教師的解讀只停留在北國春風的粗獷豪邁蒼勁有力的特點,看出與南國春風的不同,就再也不能作更深一層或更有廣度的闡發了。其實作者寫本文是有深意的,試想在天寒地凍的北國,吹面不寒的江南楊柳風行嗎?只有北國這種粗礪蒼勁的春風,才能驅散嚴寒,催生萬物,帶來春天,這難道不是一種力量之美嗎?作者懷念北國的春風,這背後不是包涵著一種深刻的人生態度嗎?

再聯想到朱自清的《春》,比較一下,可以發現這是兩種形態的美:朱先生筆下的春天的美,是柔婉的,溫文爾雅的,經過古典的詩情畫意的提煉,很優雅,很像江南的文人;而林斤瀾的春風卻是粗礪的、具有原始野性和血性的,給人一種北國山民的感覺,具有勞動漢子的氣質。通過比較,可以進一步感受到林斤瀾筆下的春天的美,雖不像朱自清筆下的那樣優雅、可愛,但卻有深度,一般人不能自發欣賞其內涵,因為它是隱藏的,在粗礪外表下,有一種田野的、不經修飾的、深刻的東西。我們應該教孩子看到這種美,培養他們對世界的多元感受,豐富他們的心靈世界,他們的審美趣味不能單一,不能膚淺,不能只會欣賞外在的春花秋月之美。這樣開掘文本,就有了一定深度和新意。

三、對策建議:文本解讀的方法途徑

1、文本解讀應遵循“入門”(文體:讀解的門戶)、“登堂”(結構:讀解的樞紐)、“入室”(語言:讀解的關鍵)三大要素

比如舒婷的《致橡樹》。我們知道這首詩作者是借愛情這個主題,發出女性人格獨立的宣言。要正確解讀這個文本,首先要抓住文體——這是一首詩。從創作來講,作者有了情感衝動,關鍵是要找到意象來作為自己情感與思緒的載體。詩中“橡樹”是女性心目中男子漢的形象,“木棉”是人格獨立的新女性形象。“攀援的淩霄花”和“癡情的鳥兒”是不可缺少的陪襯。閱讀詩歌首先就是要感受、解讀這些意象蘊含的情意,才算找到了讀解詩歌的門戶。

進一步解讀,就要深入到詩的結構裡面去。這首詩分三個部分,首先通過一系列否定,鮮明提出“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然後是對“站在一起”的情形具體展開,歸結到“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最後詩人對她所心儀的愛情發出了最強烈的禮贊:“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把握住結構,就深入到了文本的內部,看到了隱秘的機理,從而把握詩人情感的流動脈絡。

在解讀過程中,我們始終離不開對詩的具體言語的關注。從兩個“絕不”和兩個“不止”,把握詩人對不同意象的情感態度的不同(堅決反對依附與應聲蟲,但不完全排除女性的溫情角色);從“沉重的歎息”和“英勇的火炬”感受女性角色的豐富內涵(一聲歎息傳達了中國女性的多少不幸、多少抗爭,中國女性承受著歷史的重負,婦女解放的道路是漫長的);從最後的“不僅”“也”開掘詩人睿智的思考和情感的昇華(愛一個人,不只是愛他的外貌與形體,更愛他的精神、理想和信念,而這種愛又是與對祖國、對人民的愛,對大地母親的愛交融在一起的)。這樣抓住用詞、句式,才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解讀。

2、在聯繫與比較中加深對“這一個”文本的理解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認識事物的好方法,也是解讀文本的妙法之一。文本不是孤立的,“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解讀文本,不要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東西,不只是從屬於作者個人或某個時代,而是從屬於歷史,從屬於整個社會系統。把一篇詩文,嵌入到其他文本,嵌入到歷史中去,就可以互相輝映,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義。

讀契訶夫的《凡卡》,可以聯繫比較他的《渴睡》、《苦惱》,它們與《凡卡》在思想和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渴睡》的主人公也是一個童工,備受奴役,痛苦不堪。白天一刻不停的苦工已經弄得她疲憊不堪,夜晚還要看護老闆的嬰兒。每當她昏昏沉沉,夢見自己在泥濘的地上躺下睡著的時候,老闆的孩子就哭起來,老闆娘就會來打罵她。如此再三,她實在堅持不住,就果斷的作了一個決策,把老闆的孩子掐死,讓自己好好睡一覺。小說的結尾是:“她把他掐死後,趕快往地上一躺,高興得笑起來,因為她可以睡覺了。過了半分鐘,她就已經睡熟,跟死人一樣了。……”從淡淡的一筆“笑”中,我們讀出的是第二天來臨的可怕災難,我們從他的“笑”中,感受到的不正是和凡卡的“甜蜜的希望”一樣的絕望嗎?《苦惱》中老馬車夫姚納死了兒子,可他的痛苦無處訴說,沒人願意聽。最後他只能走到馬圈裡,向小馬傾訴他的苦惱。小馬很耐心的聽著他的苦惱,還溫柔的舔著她的手。底層小人物的痛苦卻無處傾訴,不正是人生或時代的大悲劇嗎?

由《渴睡》、《苦惱》看《凡卡》,再由這些作品來看契訶夫的深刻和藝術魅力,閱讀所得就不限於一個孤立文本的解讀所帶來的效果。

就看不到作品的好處妙處,解讀只能是泛泛而談。

舉例來說。朱自清《背影》這篇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既與本文父愛的獨特性有關,也與作者傳達情感的技巧密不可分。本文父愛的獨特性表現在,這是一個剛剛死了母親、家中光景很是慘澹,卻始終把兒子當做還得保護的孩子而百般呵護的父親;父親在買橘子這件事上表現出的是“艱難而愉快”、“力不能勝而心甘情願”;還有,我是在父親主動化解父子矛盾(“忘卻我的不好”),並認為“大去之期不遠”的情況下謝了這篇文章。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才有了這一個同樣表現了父愛卻不同于其他父親的“這一個”形象。

再從表現形式來看,本文表現主旨的角度,蓄勢、跌宕、高潮、回敘等傳達情感的手法,對人物語言的選擇(言簡意深)、作者自身情感表達的處理、語言的平實與情感的深沉的統一、襯托手法的運用,等等,才有了動人的“背影”。這些地方,教師要具備解讀的“眼力”,經驗告訴我,教師非有寫作的體驗(當然也離不開大量的閱讀體驗)不能深刻體悟。

造成教師淺讀誤讀的其他值得一提的原因還有,有的教師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不強。比如不能把一個完整的文本切分開,找不到文本的“關節點”;有的能切分開卻不能關聯整合起來,幾個部分是“散架”的;有的能把握住文本中作者情感的出發點,但不能把握最後的落腳點,比如《石縫間的生命》,有的教師對作者的情感的把握,僅僅停留在為石縫間倔強的生命而感動(這是開頭一段就提到的),這只是作者寫作本文的情感出發點,落腳點在最後一節:“願一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淒淒切切;願一切生命都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從消極的“不致”進而到積極的“敢於”,作者的情感是一步步深化的;“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錘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從感動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感悟、睿智的思考。

另外,教師花在文本閱讀上的時間少,閱讀文本時對言語形式的揣摩不夠,也是造成問題的不容忽視的原因。

二、案例分析

1、關注言語形式

媽媽,我回來了,我已經回來了!我其實還記得,還記得來時泥濘的路,還記得赤足跑過石板的清涼,還記得家裡厚重的木門栓,還有,還有我們曾相互依偎走過的那條小巷,那條深深的小巷。(林莉《小巷深處》)

要注意這段文字言語形式的回環往復,一唱三歎:“我回來了”之後緊跟“我已經回來了”;“那條小巷”之後緊跟“那條深深的小巷”;三處連用“還記得”,能否並為一處?“我其實還記得”之後為什麼不直接跟“來時泥濘的路”,而要停頓並重複“還記得”?“還有”為什麼要重複兩次?

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抒發情感的需要,在情感的高潮部分,爆發部分,用了許多排比和反復的詞句,通過鋪排進行感情的宣洩,而且語言節奏有意放慢,增強抒情意味。

理解“寫什麼”、“表達什麼”,只有與“怎麼寫”聯繫起來,與遣詞造句聯繫起來,關注言語形式背後的意蘊和情韻,才能理解到位。關注語言的運用之妙,才能學到語言。

2、整體把握文本

我們到這樹林中來,總要到這壩塘邊參觀水石的爭執,一坐總是一兩個鐘頭。(蘇雪林《溪水》)

文章通篇在描繪溪水被囚禁時的情形,與小樹葉嬉鬧的情形,與石頭爭鬥的情形,用擬人化的筆法,溪水活潑得像少女,十分可愛有趣。那麼,本文是不是一篇單純的寫景文章?聯繫這個結尾,就會感到作者的深意和寄託所在,遠非單純的寫景之文。

這個結尾看上去很平淡,卻是一篇之魂。林子裡的溪水與我們每個人,包括作家和讀者,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值得去寫,值得去讀?美國作家愛默生說,大自然對於人具有非凡的治療功能,他能讓商人、律師從紛雜的厲害關係中暫時解脫,在寧靜中找到自己。“自然向人類提供一種更崇高的要求,即愛美之心。”蘇雪林領著我們坐到樹林裡,教我們怎樣去旁聽水與石的爭執,參觀水與葉的嬉戲,她用溪水洗滌我們的心。

整體把握文本,往往要關注文本的結構,而首尾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結尾不可輕易忽略,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落腳點,是卒章顯志。

3、抓住文本要害

過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裡看見一鋪暖炕,炕上坐著他的爺爺,搭拉著兩條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鰍在炕邊走來走去,搖著尾巴……

(契訶夫《凡卡》)

教師對作品的解讀週邊化、繁瑣化,卻不得要領,抓不住要害,是較普遍現象。比如教學《凡卡》,教師要求學生劃出文中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的句子,找出有哪些修辭方法,概括凡卡的痛苦生活,全是一些跟作品內涵沒有多少關係的東西。實際上這篇小說是借小男孩凡卡的不幸遭遇來揭示人生的一種無可求告的悲劇性。凡卡在絕境之中寫信向他唯一的親人——鄉下爺爺——求救,但他卻不知道在信封上寫上收信人的地址。故事的悲劇性集中在這個細節上。或者說,這個細節是全篇的“文眼”。教師的解讀如果只在信的內容上大做文章,這等於是把作品最精華的東西給扔掉了。鑒賞這篇小說,也要抓住小說的結尾這個細節,“過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裡看見……”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美夢裡,睡得越安心,讀者越是感到悲哀。小說的藝術震撼力在小說的結尾表現得最為強烈。

突破文本的週邊,直逼文本核心之所在,除了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能力外,還需要教師深厚的積澱與眼光。

4、深度開掘文本

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停留在表層,缺少深度挖掘的功力和橫向拓展的開闊視野。僅僅停留在作品描寫的物件,不能探求作者背後要表達的實質;或者解讀時視野僅僅停留在這一個文本上,缺少橫向比較意識,不能開掘。

比如林斤瀾的《春風》,教師的解讀只停留在北國春風的粗獷豪邁蒼勁有力的特點,看出與南國春風的不同,就再也不能作更深一層或更有廣度的闡發了。其實作者寫本文是有深意的,試想在天寒地凍的北國,吹面不寒的江南楊柳風行嗎?只有北國這種粗礪蒼勁的春風,才能驅散嚴寒,催生萬物,帶來春天,這難道不是一種力量之美嗎?作者懷念北國的春風,這背後不是包涵著一種深刻的人生態度嗎?

再聯想到朱自清的《春》,比較一下,可以發現這是兩種形態的美:朱先生筆下的春天的美,是柔婉的,溫文爾雅的,經過古典的詩情畫意的提煉,很優雅,很像江南的文人;而林斤瀾的春風卻是粗礪的、具有原始野性和血性的,給人一種北國山民的感覺,具有勞動漢子的氣質。通過比較,可以進一步感受到林斤瀾筆下的春天的美,雖不像朱自清筆下的那樣優雅、可愛,但卻有深度,一般人不能自發欣賞其內涵,因為它是隱藏的,在粗礪外表下,有一種田野的、不經修飾的、深刻的東西。我們應該教孩子看到這種美,培養他們對世界的多元感受,豐富他們的心靈世界,他們的審美趣味不能單一,不能膚淺,不能只會欣賞外在的春花秋月之美。這樣開掘文本,就有了一定深度和新意。

三、對策建議:文本解讀的方法途徑

1、文本解讀應遵循“入門”(文體:讀解的門戶)、“登堂”(結構:讀解的樞紐)、“入室”(語言:讀解的關鍵)三大要素

比如舒婷的《致橡樹》。我們知道這首詩作者是借愛情這個主題,發出女性人格獨立的宣言。要正確解讀這個文本,首先要抓住文體——這是一首詩。從創作來講,作者有了情感衝動,關鍵是要找到意象來作為自己情感與思緒的載體。詩中“橡樹”是女性心目中男子漢的形象,“木棉”是人格獨立的新女性形象。“攀援的淩霄花”和“癡情的鳥兒”是不可缺少的陪襯。閱讀詩歌首先就是要感受、解讀這些意象蘊含的情意,才算找到了讀解詩歌的門戶。

進一步解讀,就要深入到詩的結構裡面去。這首詩分三個部分,首先通過一系列否定,鮮明提出“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然後是對“站在一起”的情形具體展開,歸結到“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最後詩人對她所心儀的愛情發出了最強烈的禮贊:“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把握住結構,就深入到了文本的內部,看到了隱秘的機理,從而把握詩人情感的流動脈絡。

在解讀過程中,我們始終離不開對詩的具體言語的關注。從兩個“絕不”和兩個“不止”,把握詩人對不同意象的情感態度的不同(堅決反對依附與應聲蟲,但不完全排除女性的溫情角色);從“沉重的歎息”和“英勇的火炬”感受女性角色的豐富內涵(一聲歎息傳達了中國女性的多少不幸、多少抗爭,中國女性承受著歷史的重負,婦女解放的道路是漫長的);從最後的“不僅”“也”開掘詩人睿智的思考和情感的昇華(愛一個人,不只是愛他的外貌與形體,更愛他的精神、理想和信念,而這種愛又是與對祖國、對人民的愛,對大地母親的愛交融在一起的)。這樣抓住用詞、句式,才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解讀。

2、在聯繫與比較中加深對“這一個”文本的理解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認識事物的好方法,也是解讀文本的妙法之一。文本不是孤立的,“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解讀文本,不要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東西,不只是從屬於作者個人或某個時代,而是從屬於歷史,從屬於整個社會系統。把一篇詩文,嵌入到其他文本,嵌入到歷史中去,就可以互相輝映,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義。

讀契訶夫的《凡卡》,可以聯繫比較他的《渴睡》、《苦惱》,它們與《凡卡》在思想和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渴睡》的主人公也是一個童工,備受奴役,痛苦不堪。白天一刻不停的苦工已經弄得她疲憊不堪,夜晚還要看護老闆的嬰兒。每當她昏昏沉沉,夢見自己在泥濘的地上躺下睡著的時候,老闆的孩子就哭起來,老闆娘就會來打罵她。如此再三,她實在堅持不住,就果斷的作了一個決策,把老闆的孩子掐死,讓自己好好睡一覺。小說的結尾是:“她把他掐死後,趕快往地上一躺,高興得笑起來,因為她可以睡覺了。過了半分鐘,她就已經睡熟,跟死人一樣了。……”從淡淡的一筆“笑”中,我們讀出的是第二天來臨的可怕災難,我們從他的“笑”中,感受到的不正是和凡卡的“甜蜜的希望”一樣的絕望嗎?《苦惱》中老馬車夫姚納死了兒子,可他的痛苦無處訴說,沒人願意聽。最後他只能走到馬圈裡,向小馬傾訴他的苦惱。小馬很耐心的聽著他的苦惱,還溫柔的舔著她的手。底層小人物的痛苦卻無處傾訴,不正是人生或時代的大悲劇嗎?

由《渴睡》、《苦惱》看《凡卡》,再由這些作品來看契訶夫的深刻和藝術魅力,閱讀所得就不限於一個孤立文本的解讀所帶來的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