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一念無明》:勿因一念而無明

文/夢裡詩書

沒有何般刻意的文藝腔調, 也不曾有著過度的拔高, 《一念無明》雖有著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 弑母、離婚、父子親情等等, 都是電影的張力所在, 但黃進卻以一種看似平穩, 實則波濤洶湧的敘事手法, 巧妙的編制著電影的情感, 而正是這些點滴的凝聚, 令人所真切的感受到了電影對游走於社會邊緣群體深切的人文關懷。

《一念無明》就觀感來說, 自覺與《海邊的曼徹斯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是背負著沉重的罪責, 同樣是一場隸屬于心靈的救贖, 但《一念無明》所不同的是電影中患有躁郁症的阿東, 所失手殺死的是自己的母親, 這種背負在主人公身上的罪責, 其實遠比前者單純的過失之痛來的更為深重, 但好在電影同樣也為主人公安排了一位救贖者, 阿東父親的不棄相伴, 仍舊令電影有著一道照亮人心的曙光。

這部電影所攫取的其實還並非僅只是一對父子的羈絆上, 面對從精神病院出來的阿東, 他雖然沒有受到法律的處罰, 但卻成為了這個社會最為邊緣化的人群, 沒有一家公司願意去接納這樣的員工, 所有人也都對之惟恐不及, 甚至連原本即將結婚的前未婚妻也在他的傷口上灑下了一把鹽,

特別是當阿東獨自一人蹲坐在超市吃朱古力的畫面, 成為了最為讓我動容的所在, 可以說如若沒有父親的相伴, 本當回歸社會的男主儼然就是被這個社會所隔絕的。

電影由此為引的展開, 為人所見的其實已然並非是阿東他個人的躁鬱症問題, 而是在香港這個自詡文明的大都市中那越來越深的人與人間的隔閡與冷漠, 透過個體對整個當下社會精神面貌的批判, 儼然成為了《一念無明》暗藏于父子親情後最為有力的內在縱深, 且不論是飾演父親的曾志偉, 還是飾演阿東的余文樂, 在這部掙扎於病痛苦難卻仍不乏希望的電影中亦呈現了尤為精湛的演技。

由點到面的電影手法其實並不少見, 但能在細碎化的生活中, 在父子親情的描繪間, 透過種種細節來達到對整個社會的人文思考, 點出勿因一念而無明, 生活永遠充滿溫暖的意蘊, 不得不說是沁人心脾, 回味悠長的。

個人評分: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