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千年第一人與宋初“三家山水”範寬國畫作品

範寬 溪山行旅圖

206.3×103.3釐米 絹本水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圖”是範寬的代表作, 也是中國繪畫史中的傑作。 作者于樹傒間題“臣範寬制”4字。

作品氣勢雄強, 巨峰壁立, 幾乎占滿了畫面, 山頭雜樹茂密, 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 山腳下巨石縱橫, 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 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 路邊一灣溪水流淌, 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 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 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徐悲鴻在世時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 吾所最傾倒者, 則為范中立《溪山行旅圖》, 大氣磅礴, 沉雄高古, 誠辟易萬人之作。 此幅既系巨幀, 而一山頭, 幾占全幅面積2/3, 章法突兀, 使人咋舌!”

宋 範寬 雪景寒林圖

絹本水墨 193.5×160.3釐米

天津市博物館藏

此圖畫群峰屏立, 山勢高聳, 深谷寒柯間, 蕭寺掩映;古木結林, 板橋寒泉, 流水從遠方迂回而下。 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秦隴山川雪後的磅礴氣勢。 筆墨濃重潤澤, 皺擦多與瀉染, 屑次分明而渾然一體, 細密的雨點皺於蒼勁挺拔的粗筆勾勒, 表現出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 此圖歷來受到廣泛重視。 清代收藏家安岐稱其為“華原生平傑作”。 因此在范寬有限的傳世作品中尤其難得。

名款“臣範寬制”四字, 隱於前景樹斡中, 因年久字跡漫漶不易辨認, 關於此圖是否為範寬之作, 近年在繪畫史家間尚有不同看法, 但說它是宋畫中代表范寬畫派的重要作品, 則是大家公認的。 據收傳印記, 可知歷經清梁清標, 安岐鑒藏, 乾隆時入內府, 1860年英法聯軍掠圓明園時曾流落民間。

宋 範寬 雪山蕭寺圖

絹本淡設色 182.4×108.2釐米

故宮舊藏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範寬山水多作雪景, 在中國山水畫中表現雪景該以他為最早了。 這是他的一幅表現雪中山水的代表作品, 構圖不同於其他作品。 畫中山石樹木直現於幅前, 不留空間, 讓觀賞者覺得有一股寒氣襲來的身臨其境感。 群山簇擁,直指天空, 深深的溝壑中, 密林隱藏著蕭寺, 叢岩疊嶂中, “溪出深虛, 水若有聲”。 由近而遠堆疊的山巒, “折落有勢”, 山下寒樹蒼勁堅挺, 勢如鐵帚, 顯示出範寬“寫山真骨”, “與山傳神”的精湛技藝。 詩堂有王鐸題“博大奇奧, 氣骨玄邈, 用荊關董巨運之一機, 而靈通神邁, 尤為古今第一”。

此圖無款, 王鐸題為範寬之作。

畫面畫皚皚白雪覆蓋下的群山深谷, 山頂密林寒樹叢生, 山澗佈置古刹、寒泉及行旅, 以水墨染出陰翳的天空, 山石皴筆不多而氣象雄渾, 依然顯示出範寬“寫山真骨”、“與山傳神”的精湛技藝。 畫上鈐有清嘉慶諸璽, 詩堂有王鐸題“博大奇奧, 氣骨玄邈, 用荊關董巨運之一機, 而靈韻雄邁允為古今第一”。

宋 範寬 臨流獨坐圖 絹本淡設色

166.1×106.3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範寬的《臨流獨坐圖》是又一表現層巒疊嶂、千岩萬壑的巨制。深鬱的山坳間騰起彌漫浮動的雲霧,吐吞變滅,更加強了忘身于萬山之中的感覺。卜居期間往往成天端坐,放眼四望自然景觀,從中尋求繪畫的情趣。即使是雪夜,也在室外凝神觀察,以便觸發靈感。後來終於自成一家,同董源、李成並稱為宋初山水畫三大家。後人認為三家遺作,照耀千古,為百代之師。

臨流獨坐圖 表現層巒疊蟑,山勢起伏,溪谷間,雲煙彌漫動盪,使深山幽小充盈著活力。說明他很重視到大自然中去寫生、“對景造意”,觀察山林間的早霧晚霞、晴陰雨雪及四時變化,為山川林壑傳神寫照。

此圖無款,表現的是崇山峻嶺的山野景象。山中點綴溪流飛瀑和樓閣寺觀,氣勢恢弘,雲煙浮動,近岸秋林老屋旁有一老叟在臨流撫琴。畫幅上有明洪武時蘇伯衡等人的題詩,鈐有“式古堂卞氏”、“天目吳元讓圖書”、“王獻臣印”、“希代之珍”及乾隆等收藏印。《式古堂書畫匯考》和《石渠寶芨續編》著錄。

北宋 範寬 秋林飛瀑圖 臺北故宮藏

範寬學畫初期,取法于荊浩、李成,後來立志革新,移居終南、太華諸山中,朝夕對著真實景象,創意構圖,最後終於領悟到“山川造化之機”,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此圖無款,舊傳為範寬所作。圖繪秋山棧道瀑布流泉,遠處岩關列岫隱約可見,氣勢磅礴,景色宜人。著錄于《石渠寶芨三編》。

明人畫 範寬山水 181.9×76.1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宋 佚名 仿範寬山水

美國大都會藝術館藏

明人畫 範寬雪山行旅圖

215.9 x 120.6 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宋 範寬 臨流獨坐圖 絹本淡設色

166.1×106.3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範寬的《臨流獨坐圖》是又一表現層巒疊嶂、千岩萬壑的巨制。深鬱的山坳間騰起彌漫浮動的雲霧,吐吞變滅,更加強了忘身于萬山之中的感覺。卜居期間往往成天端坐,放眼四望自然景觀,從中尋求繪畫的情趣。即使是雪夜,也在室外凝神觀察,以便觸發靈感。後來終於自成一家,同董源、李成並稱為宋初山水畫三大家。後人認為三家遺作,照耀千古,為百代之師。

臨流獨坐圖 表現層巒疊蟑,山勢起伏,溪谷間,雲煙彌漫動盪,使深山幽小充盈著活力。說明他很重視到大自然中去寫生、“對景造意”,觀察山林間的早霧晚霞、晴陰雨雪及四時變化,為山川林壑傳神寫照。

此圖無款,表現的是崇山峻嶺的山野景象。山中點綴溪流飛瀑和樓閣寺觀,氣勢恢弘,雲煙浮動,近岸秋林老屋旁有一老叟在臨流撫琴。畫幅上有明洪武時蘇伯衡等人的題詩,鈐有“式古堂卞氏”、“天目吳元讓圖書”、“王獻臣印”、“希代之珍”及乾隆等收藏印。《式古堂書畫匯考》和《石渠寶芨續編》著錄。

北宋 範寬 秋林飛瀑圖 臺北故宮藏

範寬學畫初期,取法于荊浩、李成,後來立志革新,移居終南、太華諸山中,朝夕對著真實景象,創意構圖,最後終於領悟到“山川造化之機”,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此圖無款,舊傳為範寬所作。圖繪秋山棧道瀑布流泉,遠處岩關列岫隱約可見,氣勢磅礴,景色宜人。著錄于《石渠寶芨三編》。

明人畫 範寬山水 181.9×76.1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宋 佚名 仿範寬山水

美國大都會藝術館藏

明人畫 範寬雪山行旅圖

215.9 x 120.6 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