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親子鑒定自古有之,古有滴血認親,今有血型認親,都靠譜嗎?

親子鑒定自古有之, 古人就有“滴血認親”的說法, 主要看雙方的血漿和血細胞是否產生反應:兩個人的血放在一起, 相融就是一家人, 否則就不是一家人。

還有一個包公斷案的戲曲“灰圈記”, 講的是古代兩名婦女爭認一男孩為親子的故事。 包公在大堂之上劃一灰圈, 令兩人分立灰圈兩側, 誰將圈內的男孩拉出圈外者勝出。 兩婦人起初曾奮力的拉, 相持之下, 孩子哇哇大哭, 後來其生母心疼把孩子拉傷便鬆手, 令一婦人遂將孩子一道摔倒在圈外。 包公最後據理將孩子判給生母, 這是古代人運用心理因素進行親子鑒定的典型。

利用紅細胞血型進行親權排除

人的ABO血型是受三個複等位基因控制的, i為隱性基因, IA、IB為顯性基因。 決定ABO血型的基因型有6種:IAIA、IAi、IBIB、IBi、IAIB、ii, 表現型有4種: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遺傳規律

血型遺傳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 在一個家庭中, 孩子的血型基因必定來自于父母。

但是, 子女的血型並不一定和父母的血型一樣, 因為父母傳給子女的不是血型(表現型), 而是控制血型的基因。

那麼, 我們可以結合父母的血型基因和孟德爾遺傳規律, 即可計算出孩子的可能血型的概率。

孩子血型概率表

從上表中可知:孩子的血型不是唯一確定的,

而是一個大小差別很大的概率事件。 但是除了A型血與B型血的人婚配外, 其他血型組合都有概率為0的不可能事件, 即都有一些不可能出現的血型。 因此, 用紅細胞血型進行親子鑒定, 只能否定, 不能肯定。 也就是只能做親權排除。

親子鑒定主要適用於離婚案中孩子的撫養權和遺產繼承權的確定、移民公證中血緣關係的認定、戶口申報、尋親認祖、非婚生子女身份的確認、失散兒童及失散親屬的確認、懷疑醫院調錯嬰兒、妊娠胎兒生父確認、人工授精及試管嬰兒的生父母確認、超生子女的血緣鑒定、無名屍認領和災難性事故遇難人員身份確認等。

孩子的遺傳特徵(標記)是由其父母雙方提供的基因組合而成的,

從受精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 檢驗父、母、小孩三者的遺傳標記, 觀察它是否符合遺傳規律, 從而進行親子鑒定。 目前在法醫學應用中常見的親子鑒定方法有:ABO血型檢查、DNA指紋分析、STR技術應用。

排除父權的標準

遺傳標記分型結果顯示:被控男子不能提供給孩子必需的等位基因, 在不存在突變的前提下, 可以排除被控男子的父權, 即可以斷定他不是小孩的生物學父親。 為了避免潛在突變影響, 排除父權至少應根據兩個以上遺傳標記。 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僅根據一個遺傳標記排除父權。

認定父權的標準

遺傳標記分型結果顯示:被控男子不能被排除父權。 計算概率後如同時滿足下列兩項指標,

可以認定被控男子的父權, 即可以判定他是小孩的生父。 ①實驗檢測遺傳標記的累計非父排除率等於或大於99.99%;②被控男子的累計父權指數等於或大於10 0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