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幾十家投資方毀約跑路

以往的反腐劇, 情節集中於官場進退, 領導多是沒有家庭屬性, 只有孤立的社會身份。 而《人民的名義》不一樣。 《人民的名義》從一開始就打出了“十三年來第一部被解封的反腐劇”的口號, “直面當代中國官場大面積坍塌的腐敗現象”, “直接捅到副國級”, 在十九大臨近, 反腐成為主旋律的當下, 這樣一部根正苗紅, (聽上去)尺度驚人的劇, 來得正是時候。

《人民的名義》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

剛開場打了個小蒼蠅就抖摟出滿牆滿床的鈔票, 共計2億多受賄款, 這部劇最後挖出來的大貪腐上至“副國級”。 在90後年輕人主導的豆瓣網上, 這部劇的評分從9.0高開, 播至第四集就長到了9.1。 現在, 一部電視劇中演員平均年齡接近50歲, 還能吸引20多歲的年輕人, 這不是常理、邏輯可以預判的。 製片人兼導演李路接受採訪時坦言, 想到會有年輕觀眾喜歡。 他感慨:“證明年輕人的三觀是正的。 ”

李路, 既是導演, 也是專案從劇本到籌拍到播出全權負責的總製片人。 事實上, 他拿到的只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劇中心的授權, 卻不是什麼“尚方寶劍”。 接受採訪時, 李路苦笑, 兩年裡沒睡過一個踏實覺, 遇到的困難是出乎意料的。

“每天的新聞, 中紀委網站都是打虎拍蠅的, 如果一個電視劇作品拍不到比現實還精彩, 就沒勁了。 ”李路認為只要樹立明確觀念。 “從一開始我就與據本人切磋, 我們確立了要拍成‘極現實主義題材’。 反腐劇是深挖人性、揭露人性、提示人性的一個深刻題材。 沒有貪官是天生的,

都是由好官演化成壞官、貪官的, 這個轉變的過程不就是人性嘛。 當今社會沒有戰爭, 沒有災難, 揭示人性的轉變一定是最深刻、最好看的。 ”

相比拍完審查, 找投資方成為籌拍這部劇的難題, 有消息稱“有超過50家投資方跑路了”。 對此, 李路說沒那麼誇張但是也有幾十家投資方最後跑路了,

“甚至一些投資方已經簽約了, 最後選擇毀約退出, 怕擔風險。 那時候我天天睡不著覺, 天天想放棄。 ”李路透露最終靠五家民營企業投資才拍成這部劇, “大部分演員都不知道, 最後一筆資金在開機十幾天才到位。 ”《人民的名義》播出後大火, 有網友調侃說, “放棄投資的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

最後《人民的名義》僅10天就過審 審委組熬夜看完55集並審核通過,讓我們可以看到這麼貼近生活的片子。“當官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為了人民幣服務"向陳岩石老同志致敬。相信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強大,加油。

最後《人民的名義》僅10天就過審 審委組熬夜看完55集並審核通過,讓我們可以看到這麼貼近生活的片子。“當官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為了人民幣服務"向陳岩石老同志致敬。相信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強大,加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