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南宋端州知州逝于任上,因兵亂無法歸葬,子孫落籍高要成一方望族

2015年4月, 中國文房四寶制硯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劉演良, 將他收藏的一方宋代端硯捐贈給肇慶市博物館。 據報導, 這方古硯長約26釐米、寬18釐米、厚8釐米。 硯上刻有“閩粵源流, 宋肇守何貴甫, 字富實銘”和“端水分湖黃堂鑄跡, 閩幫接派朱拔傳家”的字樣。 從刻字上看, 這方端硯的主人叫何貴甫、字富實, 硯上的字應是他所刻。

何貴甫何許人也? 劉演良先生為何將這方古硯捐贈給肇慶市博物館?

據肇慶市方志辦有關人士介紹, 何貴甫是福建省福清縣人, 進士出身, 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任端州(廣東肇慶)知州, 後來在任上去世。 他的兩個兒子護送父親的靈柩返回福建福清老家安葬, 不料途中遇上兵亂, 他們不得不返回肇慶, 將父親何貴甫安葬在西江邊的金坑山上, 從而在高要繁衍了一個較大的何氏家族。 如今的高要市金渡鎮三英村、赤頂村、孖樓村的何氏族人, 就是何貴甫的後裔。

另據福建省福清龍田何氏資料介紹, 何貴甫為福建龍田何氏五世祖, 何天瑞次子。 宋開慶元年(1259年)己未科進士(周震炎榜), 曆官朝議大夫、廣東端州(今肇慶)知府。 子孫定居端州金渡(今肇慶市高要市金渡鎮)。

又據廣東肇慶高要市金渡何氏資料,

何貴甫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 卒于宋嘉熙四年(1240年), 享年59歲。 何貴甫卒於端州知州任上, 時其子何南溪、何南山護送父親靈柩返福清老家安葬, 途遇閩廣兵亂, 不得不折回肇慶高要安葬父親, 子孫遂卜居高要金渡村。

據悉, 在金渡有《宋肇守何公祠》, 宗祠大門口柱楹聯為:

世系本廬江, 玉融為幹, 金渡為枝, 奕葉綿長垂祖蔭;

地形盤肇郡, 定嶺如屏, 端溪如帶, 山川靈秀蔚人文。

宗祠大門口還有一幅對聯:

端水分符黃堂著績;

閩邦接派朱紱傅家。

橫披:閩粵源流。

宗祠大門口的這幅對聯, 字句與何貴甫“專用硯”上的刻字略有差異, 不知是有意新創, 還是抄寫之誤。

近年來, 肇慶市高要市的何貴甫後裔們經常聯絡宗誼,

祭祀先祖, 修繕宗祠, 保護古跡。 旅居香港的後裔也熱心為家鄉出錢出力。

關於何貴甫的“官方”資料目前我們瞭解不多, 只能從其福建福清老家和廣東高要金渡後裔的介紹中獲知一鱗片爪。

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乃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的產地。 肇慶之名的由來, 全因為宋徽宗——端王登上皇帝寶座, 親筆禦書“肇慶府”三字, 肇慶之名沿用至今。 著名的“包青天”——北宋名臣包拯, 于慶曆元年(1041年)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 在位三年, 慶曆三年(1043年)入京任殿中丞。

一方古硯牽出了一段久遠的歷史和一位知州的家史, 讓我們睹物思人。這得感謝劉演良先生。據悉,因這方古硯是宋代端州知州的用硯,曾有人出價數十萬欲買走,但被劉演良先生謝絕了。他認為這方古硯對於肇慶市來說“它的歷史和考古價值無價”,所以他把它捐給肇慶市博物館。(2017-4-9)

讓我們睹物思人。這得感謝劉演良先生。據悉,因這方古硯是宋代端州知州的用硯,曾有人出價數十萬欲買走,但被劉演良先生謝絕了。他認為這方古硯對於肇慶市來說“它的歷史和考古價值無價”,所以他把它捐給肇慶市博物館。(2017-4-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