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案例|分享經濟,打造全價值鏈“五大中心”

文 / 鄭剛 陳靖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業務範圍覆蓋新能源整車及核心零部件全產業鏈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致力於打造首都高端製造業的典範。 在國家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 北汽新能源把分享經濟理念融入運營管理, 在國企混改、員工持股試點等改革背景下, 提出了以用戶為中心、從研發到服務的五大中心發展戰略, 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更為國企改革實踐、供給側改革模式探索了一條新路。

一、打造全媒體互動中心, 實現企業與用戶的雙向溝通

新分享經濟全價值鏈運營的起點,

不再是傳統產業鏈的研發與製造, 而是使用者。 對於轉型升級中的制造型企業, 多管道傾聽使用者聲音並及時做出互動, 將用戶需求實現並轉化為增值效益, 是分享經濟模式下新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為此, 北汽新能源基於原有車輛監控平臺, 在2014年建設全媒體客戶互動中心, 下設呼叫平臺、CRM大戶關係平臺、大資料監控平臺、車聯網運營管理四位一體業務平臺, 形成需求與回饋雙向溝通體系, 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CRM客戶關係平臺方面, 全媒體互動中心制定了《客戶抱怨閉環管理辦法》, 對所有的客戶抱怨進行分類、分級、分流程、分人管理。

大資料平臺方面, 全媒體互動中心可同時監控10萬輛電動汽車, 每輛車可監控多達250個指標, 以10秒為頻次上傳更新。 到2017年9月底, 該監控平臺已監控車輛突破12萬輛, 總監控里程達14.4億公里, 以此積累的海量資料, 為新品研發、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車聯網運營平臺方面, 全媒體互動中心通過整合車機娛樂系統、大資料監控平臺、汽車經銷商管理系統、呼叫服務平臺等系統中的內容,

分析客戶車輛的使用行為、出行偏好、娛樂休閒等多維模型, 為客戶車輛使用習慣分析、傳播精准投放、銷售定點推廣、服務網點規劃、充電樁選點等提供精准的決策依據。

今後, 客戶互動中心還將通過監控資料分析客戶駕駛行為, 得出客戶是否具有良好的駕駛習慣、車輛的保養狀況等, 從而判斷客戶的出行風險並為客戶定制UBI出行保險、電動二手車費率等服務。

二、建設產品與品牌雙體驗中心, 教育引導用戶需求

分享經濟時代, 引導消費需求的抓手是用戶體驗。 在此方面, 北汽新能源選擇了品類體驗與品牌體驗兩步走的策略。

2012年, 北汽新能源公司與國家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共同建設了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中心, 通過平面展板、視頻短片、實物、模型、聲光電、增強現實(AR)系統等展示方式與觀眾互動, 在新能源汽車被確定為戰略新興產業初期, 率先向公眾普及相關知識, 直接引導和推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在產品體驗中心的基礎上, 於2015年末開始籌備全新品牌體驗中心——ARCFOX SPACE, 選址于多文化交融的年輕人聚集地三裡屯商業圈。 2016年8月, 體驗中心正式對外運營, 館內在展車、VR、聲光電、視頻等手段的基礎上, 增加了場景化用車展示方式, 讓潛在使用者真實直觀地感受ARCFOX “獨一無二”的品牌理念。

三、成立科技創新中心, 拉動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分享經濟在研發中的價值是,

可以以開放、共用、協同的模式, 快速進行關鍵領域的全面佈局, 形成核心能力, 基於此, 北汽新能源與其核心價值鏈夥伴于2015年12月組建了包含整車中心、電池工程中心、電驅動工程中心、智慧網聯工程中心、輕量化中心、造型工程中心、聯合開發中心、整車驗證中心和大資料中心共9個核心研發中心的科技創新中心, 以及矽谷、亞琛、底特律、巴賽隆納、德累斯頓、東京、慕尼克7個海外研發機構。 在2016年北京車展上, 北汽新能源發佈了科技創新中心成果——蜂鳥計畫, 即以純電動為主攻方向, 著力打造情感設計、超級電驅技術、超級輕量化技術及超級智慧網聯技術等應用于其涵蓋協同開發平臺與全新開發平臺的全產品線產品爆點。

以蜂鳥計畫的超級電驅動技術為例,應用該技術的電池“比能量密度”高出競爭品牌車型的電池產品近15%;應用超級智慧網聯技術的產品成功實現了軟體功能的快速反覆運算,率先集成語音控制、APP預約充電、定時充電、充電樁查詢導航、電動車智慧導航、人工售後服務熱線、違章查詢/代駕、車輛環保行駛資訊顯示等,涵蓋日常用車的方方面面;搭載北汽新能源德累斯頓研發中心輕量化技術的全新平臺產品LITE,在整車尺寸、配置方面均高於國際先進車型,綜合輕量化水準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北汽新能源公司已掌握動力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和整車集成的關鍵技術,截至2017年9月底,公司專利申請數達到2403件,專利授權951件。

四、搭建分享化製造中心,實現跨區域輕資產生產模式

分享經濟在製造中的價值,是可以以輕資產的方式,提高效率,降低供給成本。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制定了“1+2+I+P”的產能戰略佈局計畫,盡可能利用現有資源以分享化製造中心的方式,實現跨區域輕資產生產。

“1”是指采育本部製造基地;“2”是指由北汽新能源投資建設的北汽新能源青島分公司、常州子公司,“I”即Inhouse,是北汽集團內部傳統生產基地,“P”即Partner,是國內合作夥伴製造資源。

分享化製造中心的輕資產生產模式,達到了以下效果:一是佈局回應快。北汽新能源銷量從2013年的1628台,快速增長到2016年的52187台,傳統自建工廠的方式根本無法滿足迅速上升的市場需求。二是生產精益化,集中北汽新能源公司的內部資源,製造及運輸成本最小化,實現資源整合。三是實現了個性化生產,從客戶訂單定制來實現生產製造,最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四是降低製造成本,合理安排各地製造資源,統籌安排,實現單車成本最優。五是標準化,各基地建設了統一的標準化體系,統一了管理體系和品質標準,提高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性。

五、整合行銷服務中心,實現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供給側優化

分享經濟的核心是用戶,以使用者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管道佈局與管道管理,和以此為基礎的行銷升級,是北汽新能源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

1. 商業模式設計“供給側”優化

(1)衛藍行動——體驗創新。衛藍行動是北汽新能源開展的公益行銷活動,通過活動提高用戶體驗、培養消費習慣,增強客戶粘性。衛藍行動計畫有三個階段:

衛藍行動1.0活動以“新世界、深呼吸”的公益口號開啟,面向北京徵集500名熱心公益和環保的精英人士加入行動,為北京電動汽車私人市場的全面打開奠定基礎。

衛藍行動2.0活動以“十城千輛、一元體驗”全面打開京外重點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零距離接觸新能源汽車,為全國市場的開拓打下堅實基礎。

衛藍行動3.0“衛藍眾創”活動,全民創新徵集、佈局全國市場,發佈了智慧出行生態系統這樣一項重要成果。

(2)網約車分時租賃——出行創新。網約車分時租賃是分享經濟理念下“產品服務化”的成果。北汽新能源通過在汽車共用領域的規劃佈局,先後成立了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合資公司,服務於政府公務出行的分時租賃合資公司,同時管理著汽車製造商自主研發設立的網約車服務平臺。

在個人出行分時租賃上,北汽新能源與鴻海科技合資成立了 “綠狗租車”,通過兩年多的專業運營,已在北京市個人出行分時租賃行業內建立起標杆品牌效應。在中直機關政府公務出行上,北汽新能源與龐大集團合資成立北汽綠行。在北京市公車改革工作中,為促進北汽集團由傳統制造型企業向製造服務型企業的戰略轉型,北汽新能源管理著北汽集團“互聯網+交通出行”社會化服務平臺——北京出行。

目前,北汽新能源自有分時租賃車輛規模已達到行業規模的70%以上,網點規模超過行業的35%,目前自有分時租賃企業車輛規模超過8000輛,合作單位運營分時租賃車輛3000台。

(3)換電運營——協同創新。換電運營是一種基於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層面的分享經濟。該模式有四大優勢:無需等待充電,無需建設充電樁,車電分離、極大降低購車成本,佔用資源少、社會綜合成本低。截至2016年底,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投放1200輛換電計程車並投入運營,並在蘭州、廈門等城市也快速複製快換出租模式,為後續大規模全國推廣打下了堅實基礎。

(4)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可持續的發展創新。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是基於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電池資源再利用的分享經濟。梯次利用通過改變電池使用主體,提高全生命週期的使用效率,回收廢舊電池中的金屬元素,實現資源的迴圈利用。

2016年,北汽新能源與普萊德開展了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合作,將新能源汽車替換下來的動力電池重新系統組合,應用到光、風路燈儲能,基站儲能和電動叉車的專案上,最大限度提升電池殘值。同時,與贛州豪鵬開展合作,進行廢舊動力電池的資源回收處理,為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及回收奠定了技術和資質方面的基礎。

2. 管道體系“供給側”優化

北汽新能源針對私人用戶需求及消費特點,開展北汽新能源網路管道體系的規劃與設計,緊密配合全價值鏈運營,從管道體系規劃上完成由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創新型企業的轉型。

結合公司產品規劃,北汽新能源創新式提出“A+B+C”式的三網管理管道發展策略,為中央及地方財政補貼退坡、政府行政扶持力度減小等扶持力度的減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A網是與燃油汽車共平臺產品銷售的管道網路。利用共平臺經銷商優勢,充分發揮終端管道在地方市場的優勢資源,深耕挖掘私人用戶。B網是微型車產品的管道網路。利用國民車EC180產品“質優價廉”的特點,結合山東、河北、河南區域市場的經濟特點及用戶消費習慣,完成管道下沉的整體佈局。C網即ARCFOX體驗中心的模式複製。通過ARCFOX系列產品的細分市場,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在一線城市加深用戶體驗及品牌認知,實現北汽新能源的管道完美進化。

3.服務體系“供給側”調整

(1)智·惠管家品牌售後服務。為打消客戶對於能源汽車續航里程、電池壽命等因素的顧慮,北汽新能源打造智·惠管家服務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即時全面的服務保障,近100家服務站在主要城市提供24小時免費救援服務。

(2)“五位一體”充電保障解決方案。在充電保障領域,北汽新能源創造性地引入“充電寶”和“移動充電模式”,借助合作資源向用戶提供五位一體充電解決方案。兩年來,建設私用充電樁約21000個。同時,以私人消費者、計程車和公務車為初期業務切入點,以“直流快充為主”建設城市級充電基礎設施網路,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充電需求,拉動公共領域充電樁超60000個。同時積極參與公交、單位班車等用車領域,配套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路的建設運營,實現“智慧充電、手機支付”的充電服務。

(3)二手車置換解決方案。2016年8月,北汽新能源發佈了“衛藍行動”的第4季活動——換然E新。此次活動針對北汽新能源的第一批車主推出了置換車輛的優惠措施。鑒於目前我國新能源電動車的二手車評估、置換在全行業範圍內還沒有成熟的體系規範,北汽新能源正在積極推動這一標準、規範的建立。

(作者單位: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以蜂鳥計畫的超級電驅動技術為例,應用該技術的電池“比能量密度”高出競爭品牌車型的電池產品近15%;應用超級智慧網聯技術的產品成功實現了軟體功能的快速反覆運算,率先集成語音控制、APP預約充電、定時充電、充電樁查詢導航、電動車智慧導航、人工售後服務熱線、違章查詢/代駕、車輛環保行駛資訊顯示等,涵蓋日常用車的方方面面;搭載北汽新能源德累斯頓研發中心輕量化技術的全新平臺產品LITE,在整車尺寸、配置方面均高於國際先進車型,綜合輕量化水準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北汽新能源公司已掌握動力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和整車集成的關鍵技術,截至2017年9月底,公司專利申請數達到2403件,專利授權951件。

四、搭建分享化製造中心,實現跨區域輕資產生產模式

分享經濟在製造中的價值,是可以以輕資產的方式,提高效率,降低供給成本。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制定了“1+2+I+P”的產能戰略佈局計畫,盡可能利用現有資源以分享化製造中心的方式,實現跨區域輕資產生產。

“1”是指采育本部製造基地;“2”是指由北汽新能源投資建設的北汽新能源青島分公司、常州子公司,“I”即Inhouse,是北汽集團內部傳統生產基地,“P”即Partner,是國內合作夥伴製造資源。

分享化製造中心的輕資產生產模式,達到了以下效果:一是佈局回應快。北汽新能源銷量從2013年的1628台,快速增長到2016年的52187台,傳統自建工廠的方式根本無法滿足迅速上升的市場需求。二是生產精益化,集中北汽新能源公司的內部資源,製造及運輸成本最小化,實現資源整合。三是實現了個性化生產,從客戶訂單定制來實現生產製造,最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四是降低製造成本,合理安排各地製造資源,統籌安排,實現單車成本最優。五是標準化,各基地建設了統一的標準化體系,統一了管理體系和品質標準,提高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性。

五、整合行銷服務中心,實現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供給側優化

分享經濟的核心是用戶,以使用者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管道佈局與管道管理,和以此為基礎的行銷升級,是北汽新能源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

1. 商業模式設計“供給側”優化

(1)衛藍行動——體驗創新。衛藍行動是北汽新能源開展的公益行銷活動,通過活動提高用戶體驗、培養消費習慣,增強客戶粘性。衛藍行動計畫有三個階段:

衛藍行動1.0活動以“新世界、深呼吸”的公益口號開啟,面向北京徵集500名熱心公益和環保的精英人士加入行動,為北京電動汽車私人市場的全面打開奠定基礎。

衛藍行動2.0活動以“十城千輛、一元體驗”全面打開京外重點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零距離接觸新能源汽車,為全國市場的開拓打下堅實基礎。

衛藍行動3.0“衛藍眾創”活動,全民創新徵集、佈局全國市場,發佈了智慧出行生態系統這樣一項重要成果。

(2)網約車分時租賃——出行創新。網約車分時租賃是分享經濟理念下“產品服務化”的成果。北汽新能源通過在汽車共用領域的規劃佈局,先後成立了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合資公司,服務於政府公務出行的分時租賃合資公司,同時管理著汽車製造商自主研發設立的網約車服務平臺。

在個人出行分時租賃上,北汽新能源與鴻海科技合資成立了 “綠狗租車”,通過兩年多的專業運營,已在北京市個人出行分時租賃行業內建立起標杆品牌效應。在中直機關政府公務出行上,北汽新能源與龐大集團合資成立北汽綠行。在北京市公車改革工作中,為促進北汽集團由傳統制造型企業向製造服務型企業的戰略轉型,北汽新能源管理著北汽集團“互聯網+交通出行”社會化服務平臺——北京出行。

目前,北汽新能源自有分時租賃車輛規模已達到行業規模的70%以上,網點規模超過行業的35%,目前自有分時租賃企業車輛規模超過8000輛,合作單位運營分時租賃車輛3000台。

(3)換電運營——協同創新。換電運營是一種基於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層面的分享經濟。該模式有四大優勢:無需等待充電,無需建設充電樁,車電分離、極大降低購車成本,佔用資源少、社會綜合成本低。截至2016年底,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投放1200輛換電計程車並投入運營,並在蘭州、廈門等城市也快速複製快換出租模式,為後續大規模全國推廣打下了堅實基礎。

(4)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可持續的發展創新。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是基於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電池資源再利用的分享經濟。梯次利用通過改變電池使用主體,提高全生命週期的使用效率,回收廢舊電池中的金屬元素,實現資源的迴圈利用。

2016年,北汽新能源與普萊德開展了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合作,將新能源汽車替換下來的動力電池重新系統組合,應用到光、風路燈儲能,基站儲能和電動叉車的專案上,最大限度提升電池殘值。同時,與贛州豪鵬開展合作,進行廢舊動力電池的資源回收處理,為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及回收奠定了技術和資質方面的基礎。

2. 管道體系“供給側”優化

北汽新能源針對私人用戶需求及消費特點,開展北汽新能源網路管道體系的規劃與設計,緊密配合全價值鏈運營,從管道體系規劃上完成由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創新型企業的轉型。

結合公司產品規劃,北汽新能源創新式提出“A+B+C”式的三網管理管道發展策略,為中央及地方財政補貼退坡、政府行政扶持力度減小等扶持力度的減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A網是與燃油汽車共平臺產品銷售的管道網路。利用共平臺經銷商優勢,充分發揮終端管道在地方市場的優勢資源,深耕挖掘私人用戶。B網是微型車產品的管道網路。利用國民車EC180產品“質優價廉”的特點,結合山東、河北、河南區域市場的經濟特點及用戶消費習慣,完成管道下沉的整體佈局。C網即ARCFOX體驗中心的模式複製。通過ARCFOX系列產品的細分市場,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在一線城市加深用戶體驗及品牌認知,實現北汽新能源的管道完美進化。

3.服務體系“供給側”調整

(1)智·惠管家品牌售後服務。為打消客戶對於能源汽車續航里程、電池壽命等因素的顧慮,北汽新能源打造智·惠管家服務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即時全面的服務保障,近100家服務站在主要城市提供24小時免費救援服務。

(2)“五位一體”充電保障解決方案。在充電保障領域,北汽新能源創造性地引入“充電寶”和“移動充電模式”,借助合作資源向用戶提供五位一體充電解決方案。兩年來,建設私用充電樁約21000個。同時,以私人消費者、計程車和公務車為初期業務切入點,以“直流快充為主”建設城市級充電基礎設施網路,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充電需求,拉動公共領域充電樁超60000個。同時積極參與公交、單位班車等用車領域,配套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路的建設運營,實現“智慧充電、手機支付”的充電服務。

(3)二手車置換解決方案。2016年8月,北汽新能源發佈了“衛藍行動”的第4季活動——換然E新。此次活動針對北汽新能源的第一批車主推出了置換車輛的優惠措施。鑒於目前我國新能源電動車的二手車評估、置換在全行業範圍內還沒有成熟的體系規範,北汽新能源正在積極推動這一標準、規範的建立。

(作者單位: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