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我們有了很多世界500強,但還沒追上95年的日本

前人田地後人收, 說甚龍爭虎鬥。 ——《東周列國志》

文/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1995年, 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

那年的第一名是:Mitsubishi。

你多半看不出它是誰, 只能猜測是一家日企——這是三菱商事。

那年的第二名是:Mitsui。

你多半持續性懵逼, 不必猜了, 這是三井物產。

那年的第三名是Itochu, 伊藤忠商事;第四名是Sumitomo, 住友商事;第六名是Marubeni, 丸紅;第九名是Nissho Iwai, 日商岩井。

前十名中, 日企居其六。

第10—20名中, 日企仍居其六。 整幅榜單, 日企共上榜149家(這數字直到今年我們也沒超過), 僅次於美企151家, 而且日企的營收總和高於美企。

早就知道日本企業昔日輝煌, 但看到這份排名時小巴仍然驚掉下巴, 一沒想到它們厲害到這等地步, 二沒想到它們一直強勢到了1995年。

然而1995年也是日企登榜數量的巔峰了, 在接下來的20多年裡, 這一數字持續下滑。 到2017年, 只有51家日企仍在榜上, 雖然豐田、本田、松下、索尼等知名企業仍居前列, 可是絕對數量畢竟縮減了2/3, 實在令人感慨。

那麼問題來了, 中國企業如何避免類似的故事?

三國總計300家, 會是一個鐵律嗎?

看著世界500強榜單上, 中美日三國歷年企業數量的此消彼長, 儼然就是三個國家經濟大勢的縮影。

1995年, 日企上榜149家, 美企上榜151家, 而中國企業只有可憐巴巴的6家, 這裡面還有2家臺灣企業和1家香港企業。

三國企業總計306家, 讓我們記住這個數字。

那一年, 日本GDP是美國的近70%, 中國大陸的GDP是美國的不到10%。 站在2017年的我們已經難以想像, 在1995年討論趕超日本,

尚屬天方夜譚。

今年的世界500強, 日企上榜51家, 美企上榜132家, 而中國企業已經暴增至115家, 其中包括6家臺灣企業和5家香港企業。

三國企業總計298家, 雖然配比變了, 但總數仍然300上下徘徊。

2017年尚未過完, GDP數據不得而知。 且看去年, 中國大陸GDP是美國的60%, 日本GDP是美國的25%——我們已經不盯著日本看了。

我們當然盯著美國。 但同時或許也該想想, 會不會有“下一個中國”超越我們?中國企業會不會被某個新興國家的公司大面積地擠出榜單?

眼前有一個經驗性的數字, 我不確定它是否持續有效, 但目前看來值得參考:中美日三國(將來也許是中+美+X, 也許是X+X+X)一直霸佔著六成的世界500強企業, 也就是300家。

不信?看圖。

除了2008年前後,由於經濟危機的原因,美國企業讓出不少位置而中國企業暫未搶上,其餘時間,都在300家左右——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獨佔150家,另外兩國瓜分剩餘150家。

這是一個全憑經驗總結的數字,或許可以馬後炮地說一說:300這個數字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和地區貿易保護主義你爭我搶後的平衡點。

原因暫時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如何持續在這300家裡分一杯羹,一大杯羹。

後人哀之,亦複鑒之

回答上面的問題,得回去看上榜日企和美企的差別。

1995年到2017年,美國上榜企業雖然保持著一個大致相同的數量,但你細看其中的成員,早已是大換血。

蘋果、微軟、穀歌、亞馬遜、Facebook、甲骨文、思科、高通……即便能源與金融企業仍在霸榜,可是屬於IT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新上榜美企數不勝數。反觀日本,屬於新時代的公司似乎只有軟銀。

不自我革命,註定被別人革命,這個適用於企業的道理,同樣也適用於國家。

有人曾說,日本企業的問題是“技術偏執,創新過度”,這話也對,也不對。

說它對是指,日企確實從未對創新懈怠,保持著一貫的技術反覆運算步伐。說它不對是指,相較於真正的大趨勢而言,日企的創新就像小打小鬧,遠遠談不上“過度”。

美國管理學大師邁克爾·波特(就是那位元提出“五力模型”的波特),曾在日企風頭正勁之時判斷:日本的競爭力並不可持續。

他的判斷依據是,大部分日企做的都是“從1到N”的事情,而極少有人關注“從0到1”。從1到N,最大的問題是容易紮堆,大家同質化競爭,直到這片戰場無錢可賺。而“從0到1”的企業,享有定價權,享有超額利潤。

開篇提到的那些日本企業,雖然在1995年世界500強榜單上佔據鼇頭,但那是因為榜單按照營業收入排名,若看利潤,它們其實遠不及排在後面的美企。

不斷打磨,精益求精,這種匠人精神當然值得贊許。但如果只關注眼前的戰場,哪怕做到行業第一,這個行業已成往事,又能有多大作為呢?

“從1到N”“容易紮堆”“同質化競爭”,看著這些形容,背後頗有一陣寒意。這樣的中國企業,不在少數吧?我們與其慨歎日企衰落,不如引以為鑒。

除了2008年前後,由於經濟危機的原因,美國企業讓出不少位置而中國企業暫未搶上,其餘時間,都在300家左右——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獨佔150家,另外兩國瓜分剩餘150家。

這是一個全憑經驗總結的數字,或許可以馬後炮地說一說:300這個數字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和地區貿易保護主義你爭我搶後的平衡點。

原因暫時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如何持續在這300家裡分一杯羹,一大杯羹。

後人哀之,亦複鑒之

回答上面的問題,得回去看上榜日企和美企的差別。

1995年到2017年,美國上榜企業雖然保持著一個大致相同的數量,但你細看其中的成員,早已是大換血。

蘋果、微軟、穀歌、亞馬遜、Facebook、甲骨文、思科、高通……即便能源與金融企業仍在霸榜,可是屬於IT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新上榜美企數不勝數。反觀日本,屬於新時代的公司似乎只有軟銀。

不自我革命,註定被別人革命,這個適用於企業的道理,同樣也適用於國家。

有人曾說,日本企業的問題是“技術偏執,創新過度”,這話也對,也不對。

說它對是指,日企確實從未對創新懈怠,保持著一貫的技術反覆運算步伐。說它不對是指,相較於真正的大趨勢而言,日企的創新就像小打小鬧,遠遠談不上“過度”。

美國管理學大師邁克爾·波特(就是那位元提出“五力模型”的波特),曾在日企風頭正勁之時判斷:日本的競爭力並不可持續。

他的判斷依據是,大部分日企做的都是“從1到N”的事情,而極少有人關注“從0到1”。從1到N,最大的問題是容易紮堆,大家同質化競爭,直到這片戰場無錢可賺。而“從0到1”的企業,享有定價權,享有超額利潤。

開篇提到的那些日本企業,雖然在1995年世界500強榜單上佔據鼇頭,但那是因為榜單按照營業收入排名,若看利潤,它們其實遠不及排在後面的美企。

不斷打磨,精益求精,這種匠人精神當然值得贊許。但如果只關注眼前的戰場,哪怕做到行業第一,這個行業已成往事,又能有多大作為呢?

“從1到N”“容易紮堆”“同質化競爭”,看著這些形容,背後頗有一陣寒意。這樣的中國企業,不在少數吧?我們與其慨歎日企衰落,不如引以為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