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漢陽歷史文化精粹——留住漢陽文化,留住我們的根(上)

明天的漢陽更美好。 漢陽將在城區功能上形成與漢口、武昌各具特色、互為補充的發展格局;在空間佈局上形成與漢口、武昌協調發展、交相輝映的發展態勢, 漢陽的對外影響力、要素集聚力、發展支撐力將全面提升。

歷史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城市的根。 它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民族、國家、地區、城市的性格與氣質;它是城市的靈魂、城市的魅力, 具有強大而又無形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形成了優良的文化傳統, 不僅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

而且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說:“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 ”

漢陽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統計, 不可移動文物共有37處。 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禹稷行宮暨晴川閣、武漢長江大橋;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6處:歸元寺、古琴台、向警予烈士墓、紅色戰士公墓、黃興銅像、鐵血將士公墓;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9處:永豐閘、鳳凰山摩崖、大別山摩崖、梅子山摩崖、石榴花塔、漢陽鐵廠礦砂碼頭舊址、漢鋼轉爐車間、魯肅墓、禰衡墓;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顯正街天主堂等20處。

至2014年, 漢陽區列入國家、省、市區四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56項。 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龍舞·高龍、漢陽歸元廟會、伯牙鐘子期傳說;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伯牙鐘子期傳說、燈彩、高龍紮制技藝、梅竹青跌打損傷療法、漢陽歸元廟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伯牙鐘子期傳說、高龍(傳統舞蹈)、圓木微縮技藝、武漢花燈紮制技藝、梅竹青跌打損傷療法、漢陽歸元廟會;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桃花夫人傳說等42項。

歷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都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它具有不可再生性, 即一旦毀壞或消失, 就不可能恢復了。 隨著現代化進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來文化的衝擊,

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存和發展狀況令人擔憂, 這一切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習近平曾指出:“必須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 正確處理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 正確處理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利用管理的關係, 加快搶救速度, 加大保護力度, 切實保護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 ”

只有具備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 只有不斷進行文化創新的城市, 才是充滿活力的城市。 走進世界任何著名城市, 走進每一座國際大都會, 撲面而來的既有昨天剛剛建成的摩天大廈, 也有飽經風霜的歷史建築與文物, 它們都是和諧共生的。 這個城市的居民都會為他們的傳統文化驕傲, 也為他們創造著新的文化與未來而自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