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薛健老師:從拆古城看文化自卑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城市和街區建築是一種文化現象, 建築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 城市又是街區和建築的集聚地, 是一個國家文化狀態、文明程度最直接、最集中的體現,

可以說是國家的濃縮。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及“國學”和“尋根熱”時, 曾經討論過“中學”遇到“西學”時的情形。 到了清末, 挾裹著軍事經濟強勢的西方文化進入中國, 就像南懷瑾先生描述的那樣“在八九十年前, 即將推翻滿清的時期。 也是中華民族大革命的前期, 由西方學術源源而來, 輸入東方。 ”中國文化, 乃至整個東方文化遭受了幾千年來從未有過的衝擊。

在中西文化的較量中, 中學和東方文化明顯處於弱勢地位。 但千古以來, 代表東方文明的中國, 歷史上始終以華夏文化和“天朝大國”而自居、自豪。 又歷經大漢、大唐和大明等帝國的所謂“盛世”, 四方來朝。 故而, 居於文明中心的中原古代華夏族群,

視邊遠較落後的族群和國家為“蠻夷”。 甚至到了鴉片戰爭時期的道光年間, 清廷依然稱已經很先進強大的英國為“英夷”。 所以, 南懷瑾先生曾剖析道:“我們正在一直沉湎欣賞自己東方中國式的文明, 而在西洋, 卻從中古文明黑暗末期中覺醒。 由文藝復興開始, 接著而來的是科學技術文明的進步。 尤其用科技文明來製造鐵(輪)船以後, 人們漸漸征服了海洋, 打破了以洪濤巨浪作為屏障, 各自閉關稱尊的東西洋國界。 當然, 最重要的, 是利用科技製造了以火為主的槍炮, 配合遠航的輪船, 帶動工商業進步的新文明。 因此而有新大陸發現後美國的新興, 因此而有黑船初到日本, 因此而有鴉片輸入中國。 ”

由此, 古代的“華夷之辨”轉變成了“中西之辨”;過去的一切,

都是遠超“蠻夷”的, 然而, 當突然面對這些不再是傳統概念上落後無知的“蠻夷民族”的西方列強時, 中國人傻眼了。 自此開始, 國人慢慢失去了對自己文化的信心。 所以, 為了使民族實現富強, 恢復國人對民族文化的信心, 以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 以及以王韜、鄭觀應等人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 主張在堅持儒家學說的同時, 學習西方的技藝器用, 此主張後被提煉為“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儘管如此, 並沒有阻止西方文化強勢、全面地滲入, 加上西方的科學技術遠遠領先我們, 國人由失去信心, 進而形成文化自卑感。

而且, 在文化科技界、社會政商界, 你會發現, 這種文化自卑感在這些社會精英身上,

表現得尤為強烈, 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生活日用, 娛樂電影、思想文化到生活方式, 西方傾向越來越嚴重, 處處都充滿了這種“泛西方化”的情節。 故而有人說, 一切東西, 只要沾上“西方特色”, 就變得高大上;一切本來很好的東西, 只要是“中國特色”的, 就是土的, 就是落後的。 譬如, 對生命有著精深認識的中國傳統醫學所遭遇的尷尬, 就是如此。 不僅民眾, 即使醫療界人士, 很多也抱有“西醫就是比中醫更科學”的偏見, 正是文化自卑情結的體現。 故而, 有人做結論說:中國追求“現代化”、“文明化”的過程, 就是“去中國化”的過程。

幾年前, 我應山東一所大學邀請, 作了一個專題講座, 講座的題目是“中國設計界丟失了什麼?”報告以中國社會的文化迷失和中國城市發展及設計學的出路兩大部分展開。

報告結束, 當時在學校和網路上引起很大反響。 報告一開始, 我就強調說, 經濟上處於弱勢的民族和國家, 往往在文化上會自我輕賤, 盲目崇拜和抄襲強勢經濟國家的文化。 當時所說的“自我輕賤”就是指文化自卑情結, 什麼都是西方的好, 幾乎到了優劣不辨的程度。 針對21世紀初中國盲目狂熱地發展浪潮, 報告從中國社會的浮躁和文化追求上的迷失、保護文物與保護文化上的迷失、人與自然和人地關係的迷失等多個層面, 深入分析了中國城市發展和設計文化的迷失。 而且, 每個層面的分析都以現實發生的案例為事實依據。

先來看看國外,歐洲至今有幾百座古城老鎮保存完好,像羅馬、威尼斯、里昂、薩爾斯堡就不用說了,小一些的古城古鎮更是不計其數。我曾去過歐洲十多個國家,徜徉於這些古城中,目睹領略了它們的風韻。單看從中世紀走來的佛羅倫斯——那一片片紅色屋頂、穿插其中的街巷、聳立的穹頂和鐘塔,以及生活其中的市民,你就能找到對文藝復興和這個藝術之都的最好的詮釋。而我們的呢?半個世紀前北京老城和城牆被無情拆除的悲劇,今天仍然在全國範圍內不斷上演。譬如,福州發生的拆毀僅存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歷史街區,定海古城被毀事件,濟南拆毀舊城區和老火車站,徐州戶部山民居群被毀……

消失的戶部山成片民居群

我所在城市發生的政府無情拆除被稱為“蘇北的周莊”的戶部山古民居群,官員們以改造舊城的名義將其無情地拆除了,並大興土木興建貌似雄偉的鋼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築群,就象往日拆毀北京內城和城牆一樣,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有人曾就上述行為作過這樣一個深刻比喻:以拆除城市中的老街、老城區而換取該地塊的土地進行城市改造和美化,就如同將故宮的銅鼎熔化而取其銅,或是用古代字畫的紙做漿造紙。殊不知他們親手毀掉的民族文化遺存和原始生態一樣,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毀滅,無法生還。所以,看似改造建設,實則是毀壞文化的犯罪。

拆除了600年之久的古民居後新建的仿古混凝土建築

赤裸裸的大拆大建讓人痛心,而一些決策者以保護少數有名文物來敷衍大眾的行為更令人無法接受。名勝古跡多是歷史與宗教遺產中的精華,顯示著一個城市文化創造的極致,自然是要保護的。像徐州戶部山老城區改造,確實保護了幾座府宅和名家大院,修復了項羽戲馬台,但這保護的僅是單體的文物而不是文化,文物只是歷史的遺留物,文化的內容卻廣泛得多,更多的表現在大片大片有人生活的老城民居中。就好比北京的文化不是在故宮裡而是在住著人的四合院的老城區一樣;徐州的文化也不是在楚王漢墓和乾隆行宮裡,而是在有居民生活的戶部山老城區的胡同和宅院裡。

中國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正是沉澱在這老街老巷 — 在這一片片庭院的空間裡;而且它們不像博物館的陳列品那樣寂然而冰冷,而是滲透在有血有肉,綿延不斷的生活中,生動又真實。把這些居民生活其中的老街老巷老樓老屋拆了,居住其中的原住民被趕走了,城市的傳承割斷了,城市記憶抹去了,活生生的歷史必然會散失、中斷,乃至無跡可尋,也永遠無法彌補!於是,有些民眾氣憤地說:古建築群和很多古城,20世紀歷次戰爭都沒有被毀,文革“破四舊”的時候都沒被拆,可到當今這個年代居然給拆了,真造孽啊!

我所在的城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小時候到處玩耍都跑在古街老巷裡。直到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主城區基本還保持著古城大街、小巷和窄弄的格局,大街兩旁基本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兩三層的磚木結構的老建築;小巷和窄弄是典型的蘇北青磚黛瓦的民居,走進曲院深牆可見回廊、掛落和花格窗,路面鋪就著青石板,顯得古樸而厚重。平滑光亮的長條石板路面,不知留下了幾個時代、多少人的足跡,訴說著歲月悠悠和世事滄桑……兩年前的暑假,念舊心起,我就騎電單車去找一下小時候生活玩耍過的街巷,結果跑遍了大半個城,一條青磚黛瓦的老街古巷都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要麼是新式住宅區、現代建築群和新拓的柏油馬路,要麼是像萬達廣場那樣的現代化商業中心……我突然感觸到這座我居住了50多年的城市,對我是那麼的陌生,很多小時候經常玩的地方蹤跡全無,大有去一個沒到過的城市一出車站的那種陌生茫然感……所以,中國一百多個所謂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在幾乎都成了有名無實的空殼子。

美國建築大師沙裡甯曾這樣解讀城市:“城市是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麼。”時至今日,我們幾百個面目相同的城市還有什麼東西可讓別人看的呢?作為子孫我們難道不覺得愧對列祖列宗麼?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喜歡西方的東西,還喜歡模仿,是當代中國的官民心態。問題是,你真的學人家有益的東西、學人家是如何保護古城的還好,那是國家民族之所幸了。我們知道,整個歐洲幾百個歷史老城古鎮除戰爭破壞外,幾乎都被完整地保護下來了,整個城市系統被延續使用,人們生活工作在其中。這些古城短則幾百年,長則上千年,它們成為當地族群整個生活形態和地域文化的載體,也是城市真正的獨特性之所在。所以,歐洲的文化,或者說文化的歐洲,並不只限於於巴爾扎克、雨果、狄更斯等文豪的名著,也不限於德國的哲學和音樂之中,它存活在羅馬、里昂、薩爾斯堡等古城的街道裡,存活在那些民宅、咖啡館、畫廊和博物館所構成的城市生活裡。假如沒有了這些具體的歷史空間,歐洲的文化又從何觸摸和體驗呢?

令人困惑的是,改革開放都30多年了,歐洲系統全面地保護古城和歷史遺存的理念和做法,為什麼不學呢?特別是我們決策的官員們,難道對此不瞭解?非也!他們頻繁出國去歐美考查、調研,這方面比我們普通人更清楚,但他們不會去學、更不會去做。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對中西文化沒有真正的瞭解,文化素養和人文修養也很欠缺,沒有辨別能力。把古民居當做“破房”、“危舊房”,認為“沒有保留價值”。只喜歡瘋狂抓取西方文化表面的東西拿來模仿、抄襲,以至於江蘇淮安某縣政府辦公大樓比照著美國白宮樣式修建,被稱為“山寨”版白宮而成為網友調侃的對象;另一方面,官員為了自己任內能多出政績,在城市發展建設中,抄襲、模仿見效快、成本低,又能迎合上級和大眾的審美趣味;還有就是中國法律形同虛設,不能對公民住宅、財產的所有權進行真正的保障,再加上國家權力的直接介入和巨大的商業利益等因素。這就使得政府及其決策者們醉心于搞開發建設,在毀掉這些古城和街區的時候,會以“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堂而皇之地進行,且毫不留情!

更令人擔憂的是,無數的千年古城被毀壞殆盡之後,又轉向了鄉村。在新近開展的“新農村建設”運動中,又有近百座古村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已經全部消失了……這將導致中華大地上原本多樣性的文化載體和生活形態不復存在,城鄉的地域文化魅力完全喪失。由此可見,一個民族,一旦出現文化迷失,其後果是如此的可怕!其文化的自卑情結就會通過膨脹、狂熱的崇拜和抄襲來填補,加上官員追求政績,急功近利,必然會出現瘋狂、盲目的擴張,毀壞民族文化遺存和環境的狀況。所以,在所謂現代化和城市化的藉口下,另一個被中國發展狂潮所戕害的是城鄉環境及城市周邊的自然生態植物景觀。

綠色是城市地域文化和鄉土文化及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藝術品得以生長的主要載體,也是地方形態和文化的標識之一,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在淮北則為枳。”城市盲目拓展、圈地開發和城市化妝運動,使得城市環境日益惡化,大面積野生植被遭到毀滅性破壞。我所在的城市周圍原先有許多成片的樹林,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是經過幾百年的自然演變形成的多樣性野生植物,自生灌木和野草就多達七、八十種。使其成為足以平衡生態的具有物種多樣性的生物群落,不僅具有野趣,而且呈現出怡人的自然美。記憶裡的那些槐樹、椿樹、樸樹都長得特別高,一片片的,林間還有池塘、小湖和潺潺的小溪。再後來,那些成片的樹林、小湖和小溪漸漸消失,到現在都被成片的綠地廣場和高樓替代了。這充分說明人與自然和人地關係已出現嚴重的不和諧。

文化自卑情結一旦形成,必然出現文化迷失。而迷失後的民族一定會出現“颳風”現象。中國好颳風,解放初期“一邊倒”學前蘇聯的所謂“復古風”的大屋頂建築;文革後期的“方盒子”風;改革開放以來的“歐陸風”和現在的“大廣場風”。被“歐陸風”和“現代化”的流行蒙住雙眼的人們,在華夏大地上到處興建“希臘式”“羅馬式”“巴羅克”和“現代風格”的建築。但沒有認識到正版歐陸風是人家歐羅巴自己文化的體現,而且是生根人家本土本地的,也是人家本土真材實料蓋起來的,還要經過幾百年風雨的腐蝕和文化的雕琢。而我們搬過來仿造的是用石材的機械線格和膚淺的塗料飾面,這無異於東施效顰。卻沒有意識到花費巨大建造的這些東西將來都是無任何價值的城市建築垃圾。更嚴重的是,西方“現代風格”的建築到處興建,使得地域文化和多樣性消失。結果就像很多人目睹的那樣:從東北乘火車到南粵,一路看到的全是現代建築,城市都一個面孔。就像馮驥才所說的“不論哪個城市,滿眼全是現代建築。所有文化舊址、胡同、街道,都被房地產開發商的推土機鏟平,造起來的樓盤,基本上都是一個樣,原有的城市個性和特點都消失了。”

事實上,民族傳承和價值觀所決定的文化基因,是不能被簡單拷貝的;由文化基因和地域風俗所形成的建築、街巷,是不能被異域民族簡單仿造的。就如梁思成所說“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屢戰屢敗,使中國的知識份子和統治階級對於一切國粹都失去了信心。他們的審美標準全被攪亂了,古老的被拋棄了,對於新的即西方的,卻茫然無所知。”半個多世紀以來,決策管理者主導的“颳風”現象和大拆大建,雖還沒有官方結論,但卻有一個共識:幾十年來,在所謂的現代化、城市化和經濟大潮中,中國5000年文明古國留給我們的文化遺存大多已被毀壞,倖存的少量地處偏僻山區的古村落和文化遺址, 也將面臨轟鳴而來的開發商推土機的推鏟。此外,中國城市建築、景觀園林和工業產品的設計創作有巨大的數量和物資建設成就,卻沒有與這個偉大數量相匹配的文化和品質建樹,現在看來,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毀掉大量民族、地域歷史文化遺存的巨大代價之下。

其實,中國狂熱發展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也是建立在大量能源消耗和嚴重的環境污染的巨大代價之下的嗎,這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吧。將來是福是禍?還是留待時間和子孫後代驗證吧!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建築熱土上,居然沒有產生自己的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建築精品和建築大師。究其原因,見仁見智,各種說法都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文化自卑情結和民族文化的迷失。

剛才說到,經濟上落後的民族和國家,往往在文化上會自卑,盲目崇拜抄襲強勢經濟國家的文化。表現在實際中,就是官員們和決策者會找洋建築師做設計,不給本國設計師機會。如上海金融區美國人設計的金茂大廈等一批建築和北京法國人安德魯設計的國家大劇院、荷蘭建築師庫哈斯設計的央視大樓等等。都被認為是舍“傳統”而取“現代”的結果。有人說,中國現代設計的出路,尤其是建築和園林,要走中西結合、民族傳統與西方現代的結合。說的沒錯,但這個所謂的結合決不是“左手是《詩經》《春秋》,右手是《聖經》《哈姆雷特》”這樣簡單;“仿形”也好“表質”也罷,都沒有走出模仿的怪圈。現代建築一定要具有時代特徵,不能簡單的古代化,但又不能喪失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和風絡的繼承和發揚,也不是簡單的復古,現在所強調的民族化,並不是復古化。

上面我們剖析了當今中國社會出現的文化自卑情結,及其在文化認知上的迷失所導致的中國在各領域失去自我的深層次原因。文化迷失的社會群體,必然出現心態浮躁——商界官場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特別是很多決策官員,不以民族文化為貴,更不珍惜自己的歷史遺存;學術界浮躁與不端、抄襲成風;教育界師不成師、學不成學;我所在的設計界,設計者常常不願作深入探索,簡單模仿和抄襲了事。由此向我們揭示了當代中國官民心理和民族文化存亡所面臨的挑戰。

打開百度,“盲目發展”“盲目開發”是搜索頻率很高的詞彙。這充分說明人們對當前中國實際狀況的認同——中國這艘大船早已失去了目標。“如果我不知道要駛向哪個港口,就沒有任何風向適合我。”這是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的一句名言,沒有目標的遠航且又強調快速,是充滿變數和危險的。有學人曾感慨:三十年的中國大發展和大建設的城市化中,多少古城在所謂“根本不能稱之為現代化的‘偽現代化’”中被野蠻摧毀。

對於人們最關心的中國未來發展的出路問題,首先要恢復國民的文化自信與自豪,只有我們自己珍惜、敬慕自己的文化,才能逐步使世界對於華夏文化產生認同感。目前最緊迫的是,要迅速提高作為決策者的官員的文化素養和人文修養。扭轉有連城璧而不識,棄之為頑石的狀況,免得非要卞和付出刖兩足的巨大代價,才能使璧玉大放光彩。已毀掉的古城雖不能恢復,但我們應向歐洲學習保護古城的理念和方法,重拾民族文化的自信,珍惜保護剩下的為數不多的瀕危遺產。

此外,中國學術界、藝術界特別是設計界,還要植根自己民族文化的沃土,汲取文化精髓,再結合地域風俗,尋找創新的文化基因。總之,整個民族要找到自我,消除文化自卑情結,回歸自信與尋常,追求簡單、樸素和詩意的境界,才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出路所在。

【往期精選】

一、薛健老師:《大學》的綱要與修證重點

二、薛健老師:誰在偷天換日?——我們為什麼不知不覺失去了健康?

三、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四、認識人的基本心理

五、《論語》《大學》裡的漸修與頓悟

六、“無害其長”養樹與養人——從《種樹郭橐駝傳》再談教育與親子關係

作者介紹

薛健老師,國學和孔子研究專家,曾任兩所大學的教授和客座教授,現已退休。

薛老師自幼喜愛傳統文化,即便在傳統文化被當做大毒草的年代,仍堅持學習。21世紀初喜愛上南懷瑾的學問,結下了不解之緣,遂走儒釋道共參、實修實證之路。已發表過幾十篇傳統文化文章和研習佛法的心得,特別是撰寫《<論語別裁>別裁了什麼?》一文和《為孔子平反 — 南懷瑾的千古一裁》一書,反響強烈,備受關注。

2010年起在大學開授《中國傳統文化概覽》和《身心與靜定修養》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每期課爆滿。退休後由古國治老師舉薦任團中央傳統文化德育(涇縣)基地國學講師,教授四書及《原本大學微言》導讀課程。2015年以來,不斷受邀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瀋陽、吉林等十余城市做傳統文化講座,極受歡迎。

2017年元旦,《原本大學微言》導讀首期課程成功舉辦後,同學們的感悟心得分享,感染了很多人想參加課程學習。各方主辦人遂邀請薛健老師在各地進行了十幾場導讀課程和講座,特別是2017年四月在南京“全省企業高管國學講座”、六月的北京“北大企業家研修班國學課程”和十月的廣州粵秀書院國學講座反響最大。

先來看看國外,歐洲至今有幾百座古城老鎮保存完好,像羅馬、威尼斯、里昂、薩爾斯堡就不用說了,小一些的古城古鎮更是不計其數。我曾去過歐洲十多個國家,徜徉於這些古城中,目睹領略了它們的風韻。單看從中世紀走來的佛羅倫斯——那一片片紅色屋頂、穿插其中的街巷、聳立的穹頂和鐘塔,以及生活其中的市民,你就能找到對文藝復興和這個藝術之都的最好的詮釋。而我們的呢?半個世紀前北京老城和城牆被無情拆除的悲劇,今天仍然在全國範圍內不斷上演。譬如,福州發生的拆毀僅存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歷史街區,定海古城被毀事件,濟南拆毀舊城區和老火車站,徐州戶部山民居群被毀……

消失的戶部山成片民居群

我所在城市發生的政府無情拆除被稱為“蘇北的周莊”的戶部山古民居群,官員們以改造舊城的名義將其無情地拆除了,並大興土木興建貌似雄偉的鋼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築群,就象往日拆毀北京內城和城牆一樣,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有人曾就上述行為作過這樣一個深刻比喻:以拆除城市中的老街、老城區而換取該地塊的土地進行城市改造和美化,就如同將故宮的銅鼎熔化而取其銅,或是用古代字畫的紙做漿造紙。殊不知他們親手毀掉的民族文化遺存和原始生態一樣,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毀滅,無法生還。所以,看似改造建設,實則是毀壞文化的犯罪。

拆除了600年之久的古民居後新建的仿古混凝土建築

赤裸裸的大拆大建讓人痛心,而一些決策者以保護少數有名文物來敷衍大眾的行為更令人無法接受。名勝古跡多是歷史與宗教遺產中的精華,顯示著一個城市文化創造的極致,自然是要保護的。像徐州戶部山老城區改造,確實保護了幾座府宅和名家大院,修復了項羽戲馬台,但這保護的僅是單體的文物而不是文化,文物只是歷史的遺留物,文化的內容卻廣泛得多,更多的表現在大片大片有人生活的老城民居中。就好比北京的文化不是在故宮裡而是在住著人的四合院的老城區一樣;徐州的文化也不是在楚王漢墓和乾隆行宮裡,而是在有居民生活的戶部山老城區的胡同和宅院裡。

中國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正是沉澱在這老街老巷 — 在這一片片庭院的空間裡;而且它們不像博物館的陳列品那樣寂然而冰冷,而是滲透在有血有肉,綿延不斷的生活中,生動又真實。把這些居民生活其中的老街老巷老樓老屋拆了,居住其中的原住民被趕走了,城市的傳承割斷了,城市記憶抹去了,活生生的歷史必然會散失、中斷,乃至無跡可尋,也永遠無法彌補!於是,有些民眾氣憤地說:古建築群和很多古城,20世紀歷次戰爭都沒有被毀,文革“破四舊”的時候都沒被拆,可到當今這個年代居然給拆了,真造孽啊!

我所在的城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小時候到處玩耍都跑在古街老巷裡。直到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主城區基本還保持著古城大街、小巷和窄弄的格局,大街兩旁基本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兩三層的磚木結構的老建築;小巷和窄弄是典型的蘇北青磚黛瓦的民居,走進曲院深牆可見回廊、掛落和花格窗,路面鋪就著青石板,顯得古樸而厚重。平滑光亮的長條石板路面,不知留下了幾個時代、多少人的足跡,訴說著歲月悠悠和世事滄桑……兩年前的暑假,念舊心起,我就騎電單車去找一下小時候生活玩耍過的街巷,結果跑遍了大半個城,一條青磚黛瓦的老街古巷都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要麼是新式住宅區、現代建築群和新拓的柏油馬路,要麼是像萬達廣場那樣的現代化商業中心……我突然感觸到這座我居住了50多年的城市,對我是那麼的陌生,很多小時候經常玩的地方蹤跡全無,大有去一個沒到過的城市一出車站的那種陌生茫然感……所以,中國一百多個所謂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在幾乎都成了有名無實的空殼子。

美國建築大師沙裡甯曾這樣解讀城市:“城市是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麼。”時至今日,我們幾百個面目相同的城市還有什麼東西可讓別人看的呢?作為子孫我們難道不覺得愧對列祖列宗麼?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喜歡西方的東西,還喜歡模仿,是當代中國的官民心態。問題是,你真的學人家有益的東西、學人家是如何保護古城的還好,那是國家民族之所幸了。我們知道,整個歐洲幾百個歷史老城古鎮除戰爭破壞外,幾乎都被完整地保護下來了,整個城市系統被延續使用,人們生活工作在其中。這些古城短則幾百年,長則上千年,它們成為當地族群整個生活形態和地域文化的載體,也是城市真正的獨特性之所在。所以,歐洲的文化,或者說文化的歐洲,並不只限於於巴爾扎克、雨果、狄更斯等文豪的名著,也不限於德國的哲學和音樂之中,它存活在羅馬、里昂、薩爾斯堡等古城的街道裡,存活在那些民宅、咖啡館、畫廊和博物館所構成的城市生活裡。假如沒有了這些具體的歷史空間,歐洲的文化又從何觸摸和體驗呢?

令人困惑的是,改革開放都30多年了,歐洲系統全面地保護古城和歷史遺存的理念和做法,為什麼不學呢?特別是我們決策的官員們,難道對此不瞭解?非也!他們頻繁出國去歐美考查、調研,這方面比我們普通人更清楚,但他們不會去學、更不會去做。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對中西文化沒有真正的瞭解,文化素養和人文修養也很欠缺,沒有辨別能力。把古民居當做“破房”、“危舊房”,認為“沒有保留價值”。只喜歡瘋狂抓取西方文化表面的東西拿來模仿、抄襲,以至於江蘇淮安某縣政府辦公大樓比照著美國白宮樣式修建,被稱為“山寨”版白宮而成為網友調侃的對象;另一方面,官員為了自己任內能多出政績,在城市發展建設中,抄襲、模仿見效快、成本低,又能迎合上級和大眾的審美趣味;還有就是中國法律形同虛設,不能對公民住宅、財產的所有權進行真正的保障,再加上國家權力的直接介入和巨大的商業利益等因素。這就使得政府及其決策者們醉心于搞開發建設,在毀掉這些古城和街區的時候,會以“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堂而皇之地進行,且毫不留情!

更令人擔憂的是,無數的千年古城被毀壞殆盡之後,又轉向了鄉村。在新近開展的“新農村建設”運動中,又有近百座古村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已經全部消失了……這將導致中華大地上原本多樣性的文化載體和生活形態不復存在,城鄉的地域文化魅力完全喪失。由此可見,一個民族,一旦出現文化迷失,其後果是如此的可怕!其文化的自卑情結就會通過膨脹、狂熱的崇拜和抄襲來填補,加上官員追求政績,急功近利,必然會出現瘋狂、盲目的擴張,毀壞民族文化遺存和環境的狀況。所以,在所謂現代化和城市化的藉口下,另一個被中國發展狂潮所戕害的是城鄉環境及城市周邊的自然生態植物景觀。

綠色是城市地域文化和鄉土文化及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藝術品得以生長的主要載體,也是地方形態和文化的標識之一,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在淮北則為枳。”城市盲目拓展、圈地開發和城市化妝運動,使得城市環境日益惡化,大面積野生植被遭到毀滅性破壞。我所在的城市周圍原先有許多成片的樹林,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是經過幾百年的自然演變形成的多樣性野生植物,自生灌木和野草就多達七、八十種。使其成為足以平衡生態的具有物種多樣性的生物群落,不僅具有野趣,而且呈現出怡人的自然美。記憶裡的那些槐樹、椿樹、樸樹都長得特別高,一片片的,林間還有池塘、小湖和潺潺的小溪。再後來,那些成片的樹林、小湖和小溪漸漸消失,到現在都被成片的綠地廣場和高樓替代了。這充分說明人與自然和人地關係已出現嚴重的不和諧。

文化自卑情結一旦形成,必然出現文化迷失。而迷失後的民族一定會出現“颳風”現象。中國好颳風,解放初期“一邊倒”學前蘇聯的所謂“復古風”的大屋頂建築;文革後期的“方盒子”風;改革開放以來的“歐陸風”和現在的“大廣場風”。被“歐陸風”和“現代化”的流行蒙住雙眼的人們,在華夏大地上到處興建“希臘式”“羅馬式”“巴羅克”和“現代風格”的建築。但沒有認識到正版歐陸風是人家歐羅巴自己文化的體現,而且是生根人家本土本地的,也是人家本土真材實料蓋起來的,還要經過幾百年風雨的腐蝕和文化的雕琢。而我們搬過來仿造的是用石材的機械線格和膚淺的塗料飾面,這無異於東施效顰。卻沒有意識到花費巨大建造的這些東西將來都是無任何價值的城市建築垃圾。更嚴重的是,西方“現代風格”的建築到處興建,使得地域文化和多樣性消失。結果就像很多人目睹的那樣:從東北乘火車到南粵,一路看到的全是現代建築,城市都一個面孔。就像馮驥才所說的“不論哪個城市,滿眼全是現代建築。所有文化舊址、胡同、街道,都被房地產開發商的推土機鏟平,造起來的樓盤,基本上都是一個樣,原有的城市個性和特點都消失了。”

事實上,民族傳承和價值觀所決定的文化基因,是不能被簡單拷貝的;由文化基因和地域風俗所形成的建築、街巷,是不能被異域民族簡單仿造的。就如梁思成所說“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屢戰屢敗,使中國的知識份子和統治階級對於一切國粹都失去了信心。他們的審美標準全被攪亂了,古老的被拋棄了,對於新的即西方的,卻茫然無所知。”半個多世紀以來,決策管理者主導的“颳風”現象和大拆大建,雖還沒有官方結論,但卻有一個共識:幾十年來,在所謂的現代化、城市化和經濟大潮中,中國5000年文明古國留給我們的文化遺存大多已被毀壞,倖存的少量地處偏僻山區的古村落和文化遺址, 也將面臨轟鳴而來的開發商推土機的推鏟。此外,中國城市建築、景觀園林和工業產品的設計創作有巨大的數量和物資建設成就,卻沒有與這個偉大數量相匹配的文化和品質建樹,現在看來,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毀掉大量民族、地域歷史文化遺存的巨大代價之下。

其實,中國狂熱發展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也是建立在大量能源消耗和嚴重的環境污染的巨大代價之下的嗎,這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吧。將來是福是禍?還是留待時間和子孫後代驗證吧!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建築熱土上,居然沒有產生自己的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建築精品和建築大師。究其原因,見仁見智,各種說法都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文化自卑情結和民族文化的迷失。

剛才說到,經濟上落後的民族和國家,往往在文化上會自卑,盲目崇拜抄襲強勢經濟國家的文化。表現在實際中,就是官員們和決策者會找洋建築師做設計,不給本國設計師機會。如上海金融區美國人設計的金茂大廈等一批建築和北京法國人安德魯設計的國家大劇院、荷蘭建築師庫哈斯設計的央視大樓等等。都被認為是舍“傳統”而取“現代”的結果。有人說,中國現代設計的出路,尤其是建築和園林,要走中西結合、民族傳統與西方現代的結合。說的沒錯,但這個所謂的結合決不是“左手是《詩經》《春秋》,右手是《聖經》《哈姆雷特》”這樣簡單;“仿形”也好“表質”也罷,都沒有走出模仿的怪圈。現代建築一定要具有時代特徵,不能簡單的古代化,但又不能喪失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和風絡的繼承和發揚,也不是簡單的復古,現在所強調的民族化,並不是復古化。

上面我們剖析了當今中國社會出現的文化自卑情結,及其在文化認知上的迷失所導致的中國在各領域失去自我的深層次原因。文化迷失的社會群體,必然出現心態浮躁——商界官場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特別是很多決策官員,不以民族文化為貴,更不珍惜自己的歷史遺存;學術界浮躁與不端、抄襲成風;教育界師不成師、學不成學;我所在的設計界,設計者常常不願作深入探索,簡單模仿和抄襲了事。由此向我們揭示了當代中國官民心理和民族文化存亡所面臨的挑戰。

打開百度,“盲目發展”“盲目開發”是搜索頻率很高的詞彙。這充分說明人們對當前中國實際狀況的認同——中國這艘大船早已失去了目標。“如果我不知道要駛向哪個港口,就沒有任何風向適合我。”這是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的一句名言,沒有目標的遠航且又強調快速,是充滿變數和危險的。有學人曾感慨:三十年的中國大發展和大建設的城市化中,多少古城在所謂“根本不能稱之為現代化的‘偽現代化’”中被野蠻摧毀。

對於人們最關心的中國未來發展的出路問題,首先要恢復國民的文化自信與自豪,只有我們自己珍惜、敬慕自己的文化,才能逐步使世界對於華夏文化產生認同感。目前最緊迫的是,要迅速提高作為決策者的官員的文化素養和人文修養。扭轉有連城璧而不識,棄之為頑石的狀況,免得非要卞和付出刖兩足的巨大代價,才能使璧玉大放光彩。已毀掉的古城雖不能恢復,但我們應向歐洲學習保護古城的理念和方法,重拾民族文化的自信,珍惜保護剩下的為數不多的瀕危遺產。

此外,中國學術界、藝術界特別是設計界,還要植根自己民族文化的沃土,汲取文化精髓,再結合地域風俗,尋找創新的文化基因。總之,整個民族要找到自我,消除文化自卑情結,回歸自信與尋常,追求簡單、樸素和詩意的境界,才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出路所在。

【往期精選】

一、薛健老師:《大學》的綱要與修證重點

二、薛健老師:誰在偷天換日?——我們為什麼不知不覺失去了健康?

三、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四、認識人的基本心理

五、《論語》《大學》裡的漸修與頓悟

六、“無害其長”養樹與養人——從《種樹郭橐駝傳》再談教育與親子關係

作者介紹

薛健老師,國學和孔子研究專家,曾任兩所大學的教授和客座教授,現已退休。

薛老師自幼喜愛傳統文化,即便在傳統文化被當做大毒草的年代,仍堅持學習。21世紀初喜愛上南懷瑾的學問,結下了不解之緣,遂走儒釋道共參、實修實證之路。已發表過幾十篇傳統文化文章和研習佛法的心得,特別是撰寫《<論語別裁>別裁了什麼?》一文和《為孔子平反 — 南懷瑾的千古一裁》一書,反響強烈,備受關注。

2010年起在大學開授《中國傳統文化概覽》和《身心與靜定修養》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每期課爆滿。退休後由古國治老師舉薦任團中央傳統文化德育(涇縣)基地國學講師,教授四書及《原本大學微言》導讀課程。2015年以來,不斷受邀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瀋陽、吉林等十余城市做傳統文化講座,極受歡迎。

2017年元旦,《原本大學微言》導讀首期課程成功舉辦後,同學們的感悟心得分享,感染了很多人想參加課程學習。各方主辦人遂邀請薛健老師在各地進行了十幾場導讀課程和講座,特別是2017年四月在南京“全省企業高管國學講座”、六月的北京“北大企業家研修班國學課程”和十月的廣州粵秀書院國學講座反響最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