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格格不入的袁立

袁立吃了個大虧, 被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節目組擺了一道。 前因後果就不說了, 大家都清楚。 來說說我從整件事裡咂摸出來的東西。

最早認得有個演員叫袁立, 是看了一部叫《黑洞》的電視劇;還有後來的《鐵齒銅牙紀曉嵐》。 她演的杜小月至今依然被人津津樂道。 這兩部劇有很多相同點:都是男人戲, 《黑洞》是陳道明的主演, 說的是員警和涉黑企業家的故事, 袁立飾演陳道明的妹妹, 配角, 戲份不多, 一出鏡基本上就是一副天真爛漫的大小姐模樣;

《紀曉嵐》的主演是鐵三角, 皇帝和臣子之間的鬥智鬥勇, 袁立飾演的是張國立身邊的紅顏知己, 也算是配角, 戲份其實也不多, 但吃重, 除了武戲之外, 一出鏡也基本上是一副天真爛漫的大小姐模樣。

因為最近的新聞, 我看了一些關於袁立的自述和採訪文章, 發現在以上的這兩部戲中, 袁立基本上是本色出演。

角色和演員的重合度太高了。 袁立出生在杭州, 從小家境殷實, 衣食無憂, 後面的靠山多, 遇到的逆境少, 所以性格裡有著大小姐般的任性、霸道和單純。 活脫脫的杜小月。

但生活不是喜劇。 杜小月生活的圈子很窄, 脫離不了紀曉嵐的書齋, 每天做的事就是跟先生鬥鬥嘴, 先生有危險了就拔刀相助, 見到皇上賣個萌什麼的, 日子過的瀟灑自如;而生活中的袁立, 已經走出了社會, 要自己去交際應酬, 直面各種問題, 演繹的其實是“紀先生”的角色, 光用任性和賣萌解決不了問題。

電視劇裡的紀曉嵐, 用無數的事例來說明做人的道理:一是不吃虧, 二是不作惡。 不作惡是良知, 不吃虧是智慧。 看看和珅, 幾乎每天都在給紀曉嵐下套,

這些套要麼致人以死地, 要麼僅僅想讓對方出醜。 而紀曉嵐都要想辦法一一化解。 因為他知道吃虧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不能讓惡人覺得好人太蠢, 太好欺負。

所以不僅做好事要費神, 要不讓壞事發生, 更費神。 袁立吃的這個虧, 就是“杜小月式”的。 看了整件事的經過(包括她自己放出來的聊天截圖和採訪), 袁立完全是一廂情願地看待問題, 甚至有些過分自信, 一是對自己在娛樂圈的地位有自信, 二是對人心的善良有自信。 從而盲目地接下了這個活動。

後續的維權, 袁立同樣是“杜小月式”的。 不過在互聯網時代, 這反而更有效。

相信如果是“紀先生”, 則會有完全不同的做法。 這也不需要猜測, 與“紀先生”也頗為相似的張國立就站在舞臺上。

這個人不用多說, 做人做事非常講究, 相信沒有哪個節目組敢讓他吃虧。

對於一個需要收視率的節目來說, 袁立最大的價值可能就在於她本人的爭議, 而非演技。 可見節目組都是很聰明的人, 跟電視劇裡的和珅一樣。

有信仰的人, 很容易被認為是神經病。 因為宗教的是非觀通常很明確, 善就是善, 惡就是惡。 惡就一定不能做, 善就一定要多行。 這與世俗的規則有很大衝突。 世俗以利益為先。 像袁立自從加入救助塵肺病人的公益事業之後, 就淡出了公眾視野, 親力親為。 這本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但在世俗看來, 不正常。 一個演員不去賺錢, 不去想辦法擴大自己的聲名, 不去演戲來取悅觀眾, 那就是正業不務。

格格不入。

袁立無論是作為俗人, 還是有信仰的人, 都與社會存在不合拍的地方。 她太單純, 而這個世界太複雜。 按《來測一下你的慧根》這篇文章來說, 她就是一個典型的信行者。 信行者通常深具善根, 天生仁慈, 也很容易投入到以善為本的信仰和事業中。 缺點就是輕信, 輕言, 輕行。 這樣的人生, 難免要吃很多啞巴虧。

好在吃虧是福, 沒煩惱, 哪有菩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