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清輝:應重點關注公司基本面應對最大解禁周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相比IPO原始股東, 定增股解禁後減持的動力相對更強, 尤其是參與定增的機構獲利較多的時候;此外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民營股東、創投股東相較國企股東減持動力更足, 投資者應儘量回避解禁規模和解禁比例較大的高估值個股。

1100億 A股迎最大解禁周

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高萍/文 王飛/製錶

在2017年即將收官之際, A股迎來最大解禁市值周。 同花順iFinD統計資料顯示, 12月25日-29日一周, A股解禁總市值將近1100億元(以12月22日收盤價計算), 為今年以來單周最高。 其中, 無論是在解禁股份數量還是解禁市值方面, 國信證券在單周內均居於首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 限售股解禁短期會對個股帶來一定壓力, 但對於大盤的影響有限。 對於個股股價的影響則要具體分析, 而個股股價的長期走勢還是要關注公司的基本面。

A股迎最大解禁市值周

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 12月25日-29日一周, 包括首發、定向增發、股權激勵等在內的7種類型的限售股解禁個股有72只, 以12月22日收盤價計算, 解禁總市值達到1091.7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 按周計算, 該周解禁市值成為今年以來解禁市值最大的一周。

具體來看, 今年以來, 單周解禁市值超過千億的共有兩周。

其中, 10月9日-15日這周解禁市值為1028.07億元, 僅次於12月25日-29日這周解禁總市值1091.75億元。 另外, 有20周的解禁市值超過500億元。 4月3日-9日的解禁市值最低, 為105.65億元。 以單月來看, 12月成為今年以來解禁市值最大的月份, 單月解禁總股本為221.54億股, 解禁總市值達到2501.26億元。

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 整體來看, 在12月25日-29日72只即將迎來解禁的個股中, 解禁市值居於前三位的分別為國信證券、北部灣港以及三七互娛。 上述三股份別將在12月29日、12月26日、12月29日解禁約28億股、9.77億股、3.5億股股票。 解禁市值分別約為305.2億元、92.43億元以及73.61億元。 其中, 滬市解禁個股較多, 為52只, 占總解禁個股的比例達到約72.22%, 深市共有20只。 滬市中解禁市值最大的為宇通客車, 共有約3.1億股在12月26日解禁,

解禁股份類型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 解禁市值達到72.18億元。 僅次於宇通客車的滬市解禁股為通威股份, 該股將在12月29日解禁約4.98億股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 以12月22日的收盤價13.15元/股計算, 該股解禁市值約為65.53億元。

從12月25日-29日單日解禁個股情況來看, 解禁企業數量最多的為12月25日, 共有23只個股解禁。 而在12月29日將迎來一周內的解禁市值高峰期, 在該日共有19只個股解禁, 以12月22日收盤價計算, 19只個股解禁總市值達到約490.03億元。 解禁總市值僅次於12月29日的為12月26日, 該日共有11只個股解禁, 解禁總市值約為246.95億元。 解禁壓力最小的一日為12月27日, 該日共有3只個股解禁, 解禁市值僅約為14.93億元。

另外, 從解禁股份類型上來看, 定向增發機構股份解禁個股數量最多,

為35只, 占總解禁個股的近一半。 此外, 首發原股東、首發機構限售股解禁為15只, 股權激勵、股權分置限售股解禁為18只, 其他類型的為4只。

國信證券解禁市值逾305億

值得一提的是, 無論是在解禁股份數量還是解禁股票市值方面, 國信證券均居於12月25日-29日一周內即將解禁個股的首位。

國信證券在12月29日共解禁28億股股份, 占公司總股本的34.15%。 以12月22日國信證券的收盤價10.9元/股計算, 此次國信證券解禁股份總市值為305.2億元, 占12月25日-29日滬深兩市一周解禁總市值的約29.69%。 其中股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約27.5億股份可上市流通, 為持股國信證券總數的100%。 另外,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有約5047.32萬股可上市流通, 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所持國信證券股份總數的42.06%。 值得一提的是,國信證券此次解禁股份類型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就以往巨量解禁後的個股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一般情況下,個股的股價會有短期的利空影響。一般而言,限售股解禁,尤其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的大比例解禁,時常會對二級市場股價短期表現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而在市場情緒較低迷的時候,這種負面因素往往會被放大。

北京商報記者在查閱此前巨量解禁個股的市場表現後發現,大多巨量解禁個股股價表現不容樂觀。舉例而言,受巨量限售股解禁的影響,11月16日上海銀行股價遭遇重挫,全天呈現“一”字跌停,當日,上海銀行的盤中最低價也創下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據當時公告,彼時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為上海銀行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共計約29.26億股,涉及約3.46萬名股東,該部分限售股於2017年11月16日鎖定期屆滿並上市流通。無獨有偶,12月4日,中通國脈全天封死跌停,消息面上,中通國脈有4650萬股限售股在2017年12月4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占公司總股本的35.23%。而在12月5日,中通國脈則延續跌停走勢,在當日再次出現“一”字跌停的交易行情。

重點關注公司基本面

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即將巨量解禁的個股要有風險意識,但不必過度增加心理壓力,要具體個股具體分析,重點關注解禁個股的基本面、解禁類型等因素。

中國新三板投資聯盟創始人許小恒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個股迎來解禁被視為利空,但投資者應區分個股的解禁類型。其中,定向增發配售股到期解禁的訴求更為強烈,短線獲利的目的更為明顯,所以投資者對這種解禁股應該特別小心,儘量回避。

宋清輝亦表示,相比IPO原始股東,定增股解禁後減持的動力相對更強,尤其是參與定增的機構獲利較多的時候;此外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民營股東、創投股東相較國企股東減持動力更足,投資者應儘量回避解禁規模和解禁比例較大的高估值個股。

“至於對個股股價的影響方面,個股的最新價格較此前定增發行價漲幅越大、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解禁規模越大的個股股價的壓力越大,反之對股價的壓力越小。”許小恒進一步指出。

科促會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布娜新對此表示,不必視限售股解禁為洪水猛獸,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公司估值是否合理未來發展空間大小才是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的因素。

布娜新解釋道,限售股解禁是一種選擇權,不是必須執行的權利,解禁規模也不等於實際減持規模。從歷史資料來看,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限售股股東的成本相比二級市場價格存在較大折價空間,是否存在解禁動力取決於股票市值是否被高估、其股東是否有套現需求等方面。若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很有信心或公司股價並不理想,那麼解禁動力也不足。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限售股解禁中,解禁數量較大的個股或受一定影響,但是對整個大盤的影響不應被高估。有減持壓力的個股可能短期內股價走勢有一定壓力。原標題:1100億 A股迎最大解禁周

值得一提的是,國信證券此次解禁股份類型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就以往巨量解禁後的個股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一般情況下,個股的股價會有短期的利空影響。一般而言,限售股解禁,尤其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的大比例解禁,時常會對二級市場股價短期表現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而在市場情緒較低迷的時候,這種負面因素往往會被放大。

北京商報記者在查閱此前巨量解禁個股的市場表現後發現,大多巨量解禁個股股價表現不容樂觀。舉例而言,受巨量限售股解禁的影響,11月16日上海銀行股價遭遇重挫,全天呈現“一”字跌停,當日,上海銀行的盤中最低價也創下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據當時公告,彼時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為上海銀行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共計約29.26億股,涉及約3.46萬名股東,該部分限售股於2017年11月16日鎖定期屆滿並上市流通。無獨有偶,12月4日,中通國脈全天封死跌停,消息面上,中通國脈有4650萬股限售股在2017年12月4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占公司總股本的35.23%。而在12月5日,中通國脈則延續跌停走勢,在當日再次出現“一”字跌停的交易行情。

重點關注公司基本面

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即將巨量解禁的個股要有風險意識,但不必過度增加心理壓力,要具體個股具體分析,重點關注解禁個股的基本面、解禁類型等因素。

中國新三板投資聯盟創始人許小恒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個股迎來解禁被視為利空,但投資者應區分個股的解禁類型。其中,定向增發配售股到期解禁的訴求更為強烈,短線獲利的目的更為明顯,所以投資者對這種解禁股應該特別小心,儘量回避。

宋清輝亦表示,相比IPO原始股東,定增股解禁後減持的動力相對更強,尤其是參與定增的機構獲利較多的時候;此外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民營股東、創投股東相較國企股東減持動力更足,投資者應儘量回避解禁規模和解禁比例較大的高估值個股。

“至於對個股股價的影響方面,個股的最新價格較此前定增發行價漲幅越大、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解禁規模越大的個股股價的壓力越大,反之對股價的壓力越小。”許小恒進一步指出。

科促會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布娜新對此表示,不必視限售股解禁為洪水猛獸,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公司估值是否合理未來發展空間大小才是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的因素。

布娜新解釋道,限售股解禁是一種選擇權,不是必須執行的權利,解禁規模也不等於實際減持規模。從歷史資料來看,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限售股股東的成本相比二級市場價格存在較大折價空間,是否存在解禁動力取決於股票市值是否被高估、其股東是否有套現需求等方面。若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很有信心或公司股價並不理想,那麼解禁動力也不足。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限售股解禁中,解禁數量較大的個股或受一定影響,但是對整個大盤的影響不應被高估。有減持壓力的個股可能短期內股價走勢有一定壓力。原標題:1100億 A股迎最大解禁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