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信託八大業務分類試點即將多地鋪開

證券時報記者 楊卓卿

信託八大業務分類試點馬上就要在多地鋪開。

證券時報·信託百佬匯記者獲悉, 銀監會信託部日前在京召集10家試點信託公司及相應的10個地區銀監局開會, 會議主旨是對即將開展的八大業務分類試點作出監管部署。

據介紹, 這八大業務分類包括債權信託、股權信託、標品信託、同業信託、財產信託、資產證券化信託、公益信託及事務信託。

八大業務分類試點

銀監會信託部相關人士將八項業務分類試點定調為2017年的重要工作, 要求上述10家試點公司做好八項業務分類的試點工作,

要求10地銀監局做好八項業務分類的督促和指導工作。

記者獲悉, 如果試點工作開展順利, 2017年第四季度將在全行業68家信託公司推廣八項業務分類。

上述10家試點信託公司分別為外貿信託、安信信託、平安信託、中航信託、中融信託、重慶信託、陝國投、中建投信託、交銀信託和百瑞信託。

與之相對應, 這次監管層召集的10地銀監局即是與被選定的10家信託公司的屬地監管機構——北京銀監局、上海銀監局、深圳銀監局、江西銀監局、黑龍江銀監局、重慶銀監局、陝西銀監局、浙江銀監局、湖北銀監局和河南銀監局。

混合信託如何分類?

按照本次監管會議的要求, 如果一筆信託業務涉及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別, 應當分別按照業務實質將對應業務規模計入相應分類。

據瞭解, 後續制定風險資本計算標準、保障基金認購標準時將考慮以實收信託規模為基礎, 按照信託檔約定以孰稿原則進行分類, 專案結束前不作調整。

這次監管會議還明確了信託業務分類的順序。 信託業務在第一個環節是按照信託目的劃分, 是公益(慈善)信託或其他;第二個環節是按照法律結構劃分, 是資產證券化或其他;第三個環節是按照信託財產類型劃分, 是財產權信託或其他;第四個環節是按照是否投向標準化金融資產劃分, 是標品信託或其他;第五個環節是按照信託資金投向劃分, 是債權信託(主動管理)、股權信託(主動管理)、同業信託(主動管理或被動管理)還是事務信託(被動管理)。

分類意義非同尋常

監管層對信託業務八大分類寄予厚望。 截至2016年年末, 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到20.22萬億, 是金融行業的第二大子行業。 然而, 由於信託業務沒有定型, 缺乏獨立的地位, 外界不少人士仍然不瞭解信託。

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去年信託業年會上表示, 任何一個行業至少要有三個支撐體系, 業務體系、保障體系及監管體系。 目前信託的制度安排是完備的, 八項機制、八大責任, 還有信託保障基金和中信登。 監管體系也日趨完善, 已經有“99號文”, 也即將出臺《信託公司條例》。

“探討業務分類, 主要是希望形成明確的制度安排, 統一我們的資產負債表、會計報表。 ”楊家才說, 確定業務體系也是為了解決風險,

“當信託業核心業務體系、運行保障體系、有效監管體系這三個體系建立健全後, 信託業就會成為堂堂正正、名副其實的第二大金融子業。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