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預約美好死亡,這次瓊瑤端出的是一個嚴肅話題|荔枝時評

文/土土絨

近日, 知名作家瓊瑤忽然發表公開信, 交代自己的身後事, 稱自己若病重, 不要插管, 不送加護病房, 不必進行搶救, 寧願沒有痛苦地死去。

這封公開信讓瓊瑤再次回到輿論中心, 有人贊她勘破生死, 有人戲稱她連身後事都交代得像一碗雞湯。 但實際上, 瓊瑤這次端出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議題。

2015年, 《經濟學人》公佈了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臨終關懷的死亡品質指數調查。 中國僅排名71位, 也就是倒數第十位。 所謂的“死亡品質指數”, 是綜合計算善終和醫療保健環境、人力資源、人們對服務的負擔力、服務品質以及社會參與等等因素, 來進行排名的。 作為一個GDP排名早已高居世界第二的國家, 死亡品質指數排名如此靠後令人驚訝。

這也確實不僅僅跟經濟水準相關。 知名作家巴金晚年享受副國級待遇, 去世之前, 被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了6年, 先是切開氣管,

後來只能靠餵食管和呼吸機維持生命, 巨大的痛苦使巴金不止一次提出安樂死, 並說:“我是為你們而活”“長壽是對我的折磨”。 但他最終還是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臨終關懷在國內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話題, 儘管我國早在17年前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但在龐大的老齡人口面前, 關於如何面對死亡的討論卻非常之少。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 一向是忌談死亡的。 有身份的人死亡, 要說崩了, 薨了, 卒了, 殤, 不祿……形形色色的曲指。 現在普通的人死亡, 也往往是說“沒了”。 哲人則說:未知生, 焉知死, 似乎巧妙地避開了這個大問題。 死亡就像黑洞一樣, 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無法開誠佈公地討論。

但是, 誰又能真正逃避這個考題呢?如何有尊嚴地離開,

每個人都必須做出選擇。 面對病危的親人, 要不要告訴他們真相?當一個人已無藥可救, 該讓他在ICU病房插滿管子離去, 還是放棄治療回家?除了躺在病床上, 一個臨終的老人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另外, 中國的“孝”文化也壓縮著人們的選擇空間, 當親人躺上病床時, 似乎只有不計一切地搶救, 才是孝順的體現, 否則就會被人非議。

此外, 國內法律目前還不支持安樂死, 這也限制了對臨終關懷的討論。 但法律上的禁止不代表討論的禁止, 尊重生命, 也不是不計一切搶救這麼簡單。 臨終關懷是一個涉及到法律、醫學、道德、倫理等多方面的複雜問題, 只有真誠地面對、開誠佈公地討論, 才有可能把這個問題探討得越來越清楚。

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 死亡教育的課程從上世紀70年代就已進入中小學。 即使在同樣忌諱談論死亡的香港, 有關死亡的進修課也已進入高等院校。

每年十月的第一個星期六, 是“世界臨終關懷及舒緩治療日”。 在很多發達國家, 已經越來越普及臨終關懷的理念, 在許多醫院都設立了臨終關懷的病房, 提高對晚期病人及其家庭在醫療、社會、日常生活、精神等方面需求的理解, 保障生命最後階段的生活品質。

在一些發達國家, 臨終關懷已經走上制度化道路, 例如, 美國的臨終關懷服務已經大部分納入到醫療保險之中, 臨終關懷服務的覆蓋面大幅擴大, 使得更多的病人享受這一福利。

在我國, 臨終關懷事業也開始起步,

一些有識之士成立“臨終不插管”俱樂部, 反對過度醫療;一些醫院推出“生前遺囑”服務, 患者可提前選擇需要或不需要什麼醫療服務, 以備彌留之際為自己做主。 但這仍然是小範圍的嘗試, 總體來說, 我們對於臨終關懷的關注度、討論的深度都還不夠, 尚未形成社會共識。 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 希望瓊瑤的這封公開信, 能打破禁忌, 將這個話題帶到公眾討論中, 並吸引醫療機構、社會組織、倫理學者的共同參與, 從而讓每個人的最後一程都走得平靜而圓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