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龍頭“航母”領軍 構築產業集群

近年來, “產業集群”成為熱詞, 越來越耳熟能詳, 它實際上是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進程中一個普遍現象, 是一種新的空間經濟組織形式。 產業集群在集聚資源、節約成本、協同創新等方面具有積極效應, 這也決定了它是產業轉型發展、區域競爭實力增強的路徑, 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考量指標之一。

2017中國產業發展年會日前在北京召開, 與會嘉賓充分探討了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轉型升級、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實踐經驗。 在對話環節, 由陝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文莉主持,

陝西省食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曉平、大連莊河市市長趙永勃、河北隆堯縣委書記李國印、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人民政府副旗長任璽組成的嘉賓組, 分享了當地產業集群發展中的經驗、問題, 政府及協會在產業集群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並探討了龍頭企業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清潔綠色生產和帶動周邊地區脫貧致富方面產生的影響。

圍繞龍頭企業 形成“產城互動”

從近年的情況來看, 食品工業在全國各地的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如雨後春筍, 它在聚集當地的優勢資源, 在帶動一二三產聯動發展上已經發揮了積極效應, 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 大連莊河市具有海洋經濟優勢, 致力於創建中國貝類產業之都, 打造貝類加工養殖產業集群。 大連莊河市市長趙永勃分享了莊河市政府扮演的角色定位以及在治理中的主要經驗。

趙永勃表示, 莊河市具有海洋經濟優勢。 海岸線較長、海域2900平方公里, 尤其是灘塗面積比較大, 在打造貝類的養殖、加工、產品品牌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莊河市政府一要扮演引導者, 二要扮演服務員。 ”趙永勃解釋, 要把生產環境和品牌產品的品質監測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針對貝類產品生產環境的監測和產品的監測都具有週期性, 12個環境監測點, 每年監測率達98%以上, 達到國家要求標準。 另一方面, 主要針對產業集群發展的服務環境, 在引資、引質、引技方面做好服務工作, 培育市場主體、培育市場體系, 打造龍頭企業。

大連玉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會上被授牌為“中國貝類產業創新示範基地”。 玉洋集團董事長于志洋表示, 未來, 將實施“彙集優勢特色貝類資源, 精准對接全球市場”一體化全方位戰略。 他分析, 大連莊河市被譽為“中國貝類產業之都”,

玉洋集團也被授予“中國貝類產業創新示範基地”稱號, 得益於六大因素:第一, 政府積極作為, 創新思維, 品牌意識強。 先後提出了“一鎮一業”, 突出特色小鎮之“特”和資源之“優”, 打造優勢產業、穩步發展水產加工業、做大做強貝類產業等戰略舉措, 培育了全國和地方名優產品和品牌。 第二, 傳統水產品加工業基礎牢。 莊河市是名副其實的水產品加工大市, 水產品加工業成為莊河市支柱產業, 產值突破130億元, 出口值占了全省半壁江山。 第三, 貝類產業基礎好。 2016年莊河市貝類總產量46萬噸, 產值近60億元。 第四, 海域環境不斷改善, “青山綠水”效益逐漸顯現。 第五,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通過積極嫁接科技創新鏈,
不斷完善貝類產業鏈, 提升了技術水準、產品品質, 增加了產品附加值。 第六, 配套基礎設施做得實。

陝西省食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曉平對此表示贊同, 他說, 在扶持產業集群、產業園區發展過程中, 核心問題就是一個集群必須要有一到兩個龍頭企業, 沒有龍頭企業, 產業集群基本上不可能成立。 並且, 應是具有真正實力的龍頭企業, 這樣才能發揮出它的引領作用和發動機作用。

河北隆堯縣委書記李國印以當地龍頭企業今麥郎為例, 提出了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化這樣的發展模式所具有的特點, 第一, 精細化加工。 由過去的粗放型、初級的單品種, 向精細化、現代化轉變。 第二, 由單一的生產方式向全鏈條生產轉變, 從麵粉、饅頭到速食麵,還有粉條、粉絲、掛麵及各種調味品、各類包裝都是全鏈條生產。此外,圍繞龍頭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城互動”,通過產業聚集,形成特色小鎮、方便食品小鎮。例如,隆堯縣蓮子鎮成為第一批全國127個特色小鎮之一。“食品小鎮將是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趨勢。”李國印表示,現在隆堯聚集了食品生產企業40多家,加工企業30多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稅收貢獻突破3億元。

小而強彙聚成為大而強

龍頭企業對產業集群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人民政府副旗長任璽分享了以小米產業為主導的敖漢食品加工業。在如何培育產業集群,怎樣引進更多知名大型龍頭企業進入敖漢旗的規劃方向,他表示,目前敖漢旗尚未有龍頭企業、品牌能起到引領作用。敖漢旗是世界小米之鄉,同時也是京津塘地區重要的農畜產品輸出基地。圍繞獨特的農業產業和基於地域特色,敖漢旗一直在打造符合食品加工產業發展方向的相關產業。

與此同時,敖漢旗食品加工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規模小,食品加工企業體量非常小,投資達到1億多元,產值超過5億元的還很少。二是品牌雜,隨著敖漢小米知名度的提高,品牌卻沒有被打造出來。目前,敖漢雜糧企業約有100多家,但是沒有龍頭品牌在業內起到航空母艦的引領作用。三是層次比較低,加工的大部分是初級產品,包括肉類、蛋類。四是人才少,在產業發展遇到瓶頸時,對人才渴求度加大。

相對於還在發展中的敖漢旗,陝西省近年來在食品產業集群建設方面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案。

林曉平介紹,目前,陝西食品產業集群有白酒(西鳳)、羊乳、糧油加工、富硒食品4個產業集群,也是陝西未來5年打造“四個千億”產業集群的奮鬥目標。在產業集群地域和空間的輻射催生下,陝西食品產業園區同樣發展強勁,100個園區至少有85個是食品園區,並且小而強。“小而強、小而全的這些社會存在,聚在一起就是大而強,這也是中國食品工業發展的選項之一。”林曉平說。

陝西食品工業投入在產業集群園區有11條投資管道,每年給企業解決的固定資產投資不低於500億元,所以陝西食品工業發展在全國排名中能有一席之地。林曉平介紹,在打造龍頭企業,搞好園區,包括產業集群的規劃、計畫,產學研融合,示範引領作用,做好科技攻關等方面,陝西省政府已經出臺了積極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龍頭企業一定要抓住大好的歷史機遇脫虛向實、快馬加鞭,積極構築園區、產業集群和食品產業。

此外,龍頭企業如何在清潔生產、維護環境保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實現這種集群的清潔、綠色生產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趙永勃表示,海洋經濟在莊河市占經濟總量31%,水產品加工企業占到農產品加工企業的80%以上。現在已有74家水產品加工企業獲得了生產許可證,50%以上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取得了歐盟認證,這些都建立在標準化、清潔化基礎之上。對於生產環節的保護,尤其苗種的繁育、標準化生產的過程,包括收穫季節的標準化,這都是清潔生產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

區域發展助農民脫貧

企業除了要創造財富之外,另外就是讓老百姓致富。對此,任璽表示,培養龍頭企業是根本,只有培養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老百姓才能受益。特別是食品行業,大多數都是通過公司加基地、加經濟合作組織或農戶的方式。比如敖漢小米,農戶賣原糧每斤約1.5—2元,通過企業精包裝後,電子商務平臺公司收購時每斤達到8元。只有龍頭企業帶動,產品才能升值,老百姓才能增收。

加強食品工業園區建設,提高園區的集聚集約作用。敖漢旗新惠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10平方公里,園區企業從5家增長到現在的31家,產值從剛開始建園的2500萬元增長到現在11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老百姓到園區就業,包括在基地建設中通過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到產業當中來,身份從農民轉化成產業工人,這樣才能實現根本的增收致富。

“敖漢旗作為貧困地區,我們也有信心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到2020年之前和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小康社會。”任璽說,國家涉農項目資金比較多,敖漢旗把國家專案資金通過和經濟合作組織、上市公司合作的方式入股分紅,資本受益。通過以上這幾種做法,去年,群眾通過種植業增收致富,每人能夠增收大約669元,通過養殖業增收達到740元,通過資本受益人均每年增收大約達到600元。這樣發展產業、發展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脫貧攻堅扶貧資金的兜底作用,實現群眾的增收致富。

李國印用一組詳實的資料論證了食品產業的確是富民產業。河北隆堯著名的產業園區是東方食品城,東方食品城的影響不僅在隆堯,對周邊的影響力度,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也發揮出巨大作用。

李國印表示,以今麥郎為龍頭企業的東方食品城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精細化水準和食品安全水準有了大幅提升。以今麥郎為例,每年加工小麥120萬噸,隆堯縣52萬人口,有83萬畝耕地,年產小麥將近30萬噸,除了老百姓留下自己的口糧,小麥的商品率達到50%左右。這120萬噸相當於消化轉化隆堯8個縣的小麥。除了河北邢臺市以及山東、河南、安徽一些農民和生產基地都有很強的拉動帶動作用。

另外,食品的生產與其他產品相比有兩大特殊性。一是“舌尖上的安全”。今麥郎堅持第一車間在農間,縣裡協調流轉,專門種植高筋麥。二是食品行業跟三農關聯度非常高。包括農村的致富,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都跟食品加工生產有著不可或缺的緊密聯繫。 本報記者 付敖蕾

從麵粉、饅頭到速食麵,還有粉條、粉絲、掛麵及各種調味品、各類包裝都是全鏈條生產。此外,圍繞龍頭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城互動”,通過產業聚集,形成特色小鎮、方便食品小鎮。例如,隆堯縣蓮子鎮成為第一批全國127個特色小鎮之一。“食品小鎮將是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趨勢。”李國印表示,現在隆堯聚集了食品生產企業40多家,加工企業30多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稅收貢獻突破3億元。

小而強彙聚成為大而強

龍頭企業對產業集群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人民政府副旗長任璽分享了以小米產業為主導的敖漢食品加工業。在如何培育產業集群,怎樣引進更多知名大型龍頭企業進入敖漢旗的規劃方向,他表示,目前敖漢旗尚未有龍頭企業、品牌能起到引領作用。敖漢旗是世界小米之鄉,同時也是京津塘地區重要的農畜產品輸出基地。圍繞獨特的農業產業和基於地域特色,敖漢旗一直在打造符合食品加工產業發展方向的相關產業。

與此同時,敖漢旗食品加工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規模小,食品加工企業體量非常小,投資達到1億多元,產值超過5億元的還很少。二是品牌雜,隨著敖漢小米知名度的提高,品牌卻沒有被打造出來。目前,敖漢雜糧企業約有100多家,但是沒有龍頭品牌在業內起到航空母艦的引領作用。三是層次比較低,加工的大部分是初級產品,包括肉類、蛋類。四是人才少,在產業發展遇到瓶頸時,對人才渴求度加大。

相對於還在發展中的敖漢旗,陝西省近年來在食品產業集群建設方面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案。

林曉平介紹,目前,陝西食品產業集群有白酒(西鳳)、羊乳、糧油加工、富硒食品4個產業集群,也是陝西未來5年打造“四個千億”產業集群的奮鬥目標。在產業集群地域和空間的輻射催生下,陝西食品產業園區同樣發展強勁,100個園區至少有85個是食品園區,並且小而強。“小而強、小而全的這些社會存在,聚在一起就是大而強,這也是中國食品工業發展的選項之一。”林曉平說。

陝西食品工業投入在產業集群園區有11條投資管道,每年給企業解決的固定資產投資不低於500億元,所以陝西食品工業發展在全國排名中能有一席之地。林曉平介紹,在打造龍頭企業,搞好園區,包括產業集群的規劃、計畫,產學研融合,示範引領作用,做好科技攻關等方面,陝西省政府已經出臺了積極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龍頭企業一定要抓住大好的歷史機遇脫虛向實、快馬加鞭,積極構築園區、產業集群和食品產業。

此外,龍頭企業如何在清潔生產、維護環境保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實現這種集群的清潔、綠色生產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趙永勃表示,海洋經濟在莊河市占經濟總量31%,水產品加工企業占到農產品加工企業的80%以上。現在已有74家水產品加工企業獲得了生產許可證,50%以上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取得了歐盟認證,這些都建立在標準化、清潔化基礎之上。對於生產環節的保護,尤其苗種的繁育、標準化生產的過程,包括收穫季節的標準化,這都是清潔生產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

區域發展助農民脫貧

企業除了要創造財富之外,另外就是讓老百姓致富。對此,任璽表示,培養龍頭企業是根本,只有培養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老百姓才能受益。特別是食品行業,大多數都是通過公司加基地、加經濟合作組織或農戶的方式。比如敖漢小米,農戶賣原糧每斤約1.5—2元,通過企業精包裝後,電子商務平臺公司收購時每斤達到8元。只有龍頭企業帶動,產品才能升值,老百姓才能增收。

加強食品工業園區建設,提高園區的集聚集約作用。敖漢旗新惠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10平方公里,園區企業從5家增長到現在的31家,產值從剛開始建園的2500萬元增長到現在11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老百姓到園區就業,包括在基地建設中通過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到產業當中來,身份從農民轉化成產業工人,這樣才能實現根本的增收致富。

“敖漢旗作為貧困地區,我們也有信心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到2020年之前和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小康社會。”任璽說,國家涉農項目資金比較多,敖漢旗把國家專案資金通過和經濟合作組織、上市公司合作的方式入股分紅,資本受益。通過以上這幾種做法,去年,群眾通過種植業增收致富,每人能夠增收大約669元,通過養殖業增收達到740元,通過資本受益人均每年增收大約達到600元。這樣發展產業、發展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脫貧攻堅扶貧資金的兜底作用,實現群眾的增收致富。

李國印用一組詳實的資料論證了食品產業的確是富民產業。河北隆堯著名的產業園區是東方食品城,東方食品城的影響不僅在隆堯,對周邊的影響力度,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也發揮出巨大作用。

李國印表示,以今麥郎為龍頭企業的東方食品城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精細化水準和食品安全水準有了大幅提升。以今麥郎為例,每年加工小麥120萬噸,隆堯縣52萬人口,有83萬畝耕地,年產小麥將近30萬噸,除了老百姓留下自己的口糧,小麥的商品率達到50%左右。這120萬噸相當於消化轉化隆堯8個縣的小麥。除了河北邢臺市以及山東、河南、安徽一些農民和生產基地都有很強的拉動帶動作用。

另外,食品的生產與其他產品相比有兩大特殊性。一是“舌尖上的安全”。今麥郎堅持第一車間在農間,縣裡協調流轉,專門種植高筋麥。二是食品行業跟三農關聯度非常高。包括農村的致富,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都跟食品加工生產有著不可或缺的緊密聯繫。 本報記者 付敖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