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謝亞軒: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的2017年回顧、2018年展望

核心觀點

1、準確預判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四個要點:

①強美元是把雙刃劍, 美元階段性走弱, 意味著我國跨境資本外流壓力減弱。

②基於戰略的角度繼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 這將增加外匯供給, 境外機構在國債市場中占比顯著增加。

③逆週期外匯管理政策, 強化監管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的套利行為, 少數大企業的無序對外投資和購匯行為被阻止。

2016年央行外匯占款下降2.9萬億元, 市場一度對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和人民幣匯率非常悲觀。 而正是這些關鍵因素的預判, 讓我們把握住了2017年外匯供求弱平衡的趨勢變化。

2、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中值得關注的四個新動向:

①“逆週期因數的引入”加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幅度。

②逆週期的外匯管理政策中, 過分抑制外匯需求的措施開始逐步弱化。

③海外資金是2017年權益市場主要增量資金來源, 海外資金投資風格對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具有顯著影響。

④央行外匯占款波幅減弱, 在“0”附近波動。 2017年5月開始人民幣匯率開始持續升值, 市場一度看好央行外匯占款的顯著增長。 我們最早明確提示了外匯占款趨近於0的判斷, 關鍵在於認清外匯供求形勢的改善和逆週期因數的引入使得央行減少常態式干預, 避免投資者沿用過去:人民幣匯率升值-外匯占款餘額回升-流動性改善的舊邏輯而錯誤加倉債市。

3、2018年匯率和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展望。 預計人民幣匯率2018年在(6.45, 6.95)的區間內波動, 2018年跨境資本流動仍會小規模淨流出, 全年外匯占款餘額下降3000億左右, 仍不會出現持續顯著的正增長。 從國際因素來看, 國際資本持續流入趨勢未變, 特朗普稅改也並未改變這個大趨勢。 證券市場開放的制度性紅利, 也將帶來比較穩定的國際配置資金流入改變證券投資項逆差的局面。 從國內因素來看, 企業償還負債的購匯進程結束, 居民的購匯預期穩定, 機構對外投資的行為仍受監管約束。 不過考慮到, 中國居民和企業仍有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 以及此前過分抑制購匯需求的外管政策逐步放鬆,

跨境資本仍有外流壓力, 但規模可控。

2017年即將過去, 我們認真準備了一年一度的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回顧和展望。 本篇是10月的續篇, 請參見《2018年沙盤推演:海外因素對跨境資本的影響-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月報2017年10月》。 此外, 從本月開始, 我們也將持續跟蹤陸港股通的資金流動情況。

一、跨境資本改善告一段落、轉為小幅流出

1、跨境資本資料總覽

11月代表零售的外匯市場供求狀況指標的多項資料顯示, 資本小幅淨流出, 此前兩個月小幅淨流入。 當月銀行結售匯逆差497億元(10月為順差183億元, 降幅680億元)。 其中, 自身結售匯逆差185 億元, 代客結售匯逆差312 億元(10月為順差501億元, 下降813億元)。 涉外收付款逆差851億元, 主要是以人民幣方式流出758億元。

遠期淨售匯792億元(10月淨售匯414億元)。

11月代表批發的外匯市場供求狀況指標的資料出現背離, 我們認為銀行結售匯更真實。 央行外匯占款小幅上升24億元, 較上月增加4億元。 不過, 11月央行官方外匯儲備增加101億美元, 匯率折算因素本月貢獻163億美元, 資產估值的變動不大,

因此外匯儲備實際減少62億美元, 較上月下降214億美元, 這個趨勢與銀行結售匯等資料一

致。 當前央行外匯占款不能真實反應跨境資本流動走勢, 符合我們此前判斷, 央行較少干預外匯市場, 央行外匯占款維持在0 附近波動, 難以緩解“負債荒”的局面。

雖然11月貿易順差擴大, 但結售匯意願的變化導致銀行結售匯由順轉逆。 購匯率(居民和企業向銀行買入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從61.6%小幅上升至62.7%, 是2017年的次低值;結匯率(居民和企業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小幅下降至61%, 10月為62.9%。 從結構來看, 銀行結售匯的下滑680億元, 主要是貨物貿易項目1042億元, 較10月下降791億元。 遠期淨售匯規模上升, 主要是購匯簽約規模攀升, 不過也仍未超過9月遠期售匯業務所需提取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時的高點。

資本流入的持續改善告一段落,不過國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的趨勢未變,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雙向波動”。

二、陸港通資本流動速覽

11月北向資金持續流入,深股通流入多於滬股通。滬股通累計流入1080.7億元,累計流出1031.3億元,累計淨流入僅49.3億元;深股通累計流入849.8億元,累計流出773.1億元,累計淨流入資金76.8億元,超過滬股通累計淨流入逾50%。陸股通合計淨流入資金126.1億元,日均淨流入約5.73億元。與今年前10月相比,11月份滬股通

結束了淨流入連續兩個月的下跌勢頭,有較大反彈;而自6月份以來深股通淨流入總體持續下降的趨勢得到延續。

11月南向資金流入規模持續上升,滬市港股通流入規模仍然大於深市港股通流入規模。滬市港股通累計流入1288億港幣,累計流出947.7億港幣,累計淨流入340.3億港幣;深市港股通累計流入619億港幣,累計流出376億港幣,累計淨流入243億港幣。從8月起,港股通流入規模持續上升。

2017年南向資金持續大規模流入,北向流入資金月度變動較大、規模較小,且受今年AH股溢價率走勢影響。由於AH股溢價率已保持在較高水準,且有回升趨勢,預計12宏觀經濟月份北向資金流入會再度減緩,南向資金維持大規模流入勢頭。

從陸港通看行業配置。根據每日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資料,北向資金本月大幅流入銀行(平安銀行)、消費者服務(中國國旅)、耐用消費品與服裝(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技術硬體與設備(藍思科技)等行業,而大幅流出食品、飲料與煙草行業(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五糧液、口子窖)。南向資金集中流入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滙豐控股)、軟體與服務(騰訊控股)、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行業,僅少數行業出現極小幅流出。

三、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回顧與反思

2016年央行外匯占款下降2.9萬億元,在2016年末市場對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和人民幣匯率非常悲觀。而我們當時預判央行外匯占款的降幅接近6成,從-2.9萬億降至-1.2萬億。

我們預判的方向一致,幅度也基本一致。2017年前11個月,銀行結售匯-8042億元,相比2016年-22465億元,如果是全年口徑相比,兩者降幅接近6成。正是對一些關鍵因素的預判,讓我們把握住了2017年外匯供求弱平衡的趨勢變化。當然外匯占款的超預期變化我們也在不斷反思。

2017年5月開始人民幣匯率開始持續升值,市場對央行外匯占款由大幅下,轉向看好顯著增長。我們最早明確提示了外匯占款趨近於0的判斷。關鍵在於認清外匯供求形勢的改善和逆週期因數的引入使得央行減少常態式干預,避免投資者沿用過去:人民幣匯率升值-外匯占款餘額回升-流動性改善的舊邏輯而錯誤加倉債市。

1、準確預判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四個要點:

在2016年末《回顧2016年、展望2017年-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年度報告》中,我們當時認為有幾點關鍵變化值得關注:

強美元是把雙刃劍,美元階段性走弱。意味著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負面影響減弱。

基於戰略的角度繼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這將增加外匯供給,境外機構在國債市場中占比顯著增加。

逆週期外匯管理政策,強化監管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的套利行為。這將導致跨境資本主要以人民幣方式流出的現象得到遏制。同時,對外投資管理的措施有效阻止少數大企業的無序對外投資和購匯行為。

正是這些關鍵因素的預判,讓我們把握住了2017年外匯供求弱平衡的趨勢變化。2017年這些因素表現如下:

美元指數的弱勢波動。從2017年初的103高點降至9月初最低時在91附近。分化的強勢美元的預期,今年所有新興市場跨境資本流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貨幣貶值壓力減輕。

境外機構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占比也有所提高。2017年10月在國債市場中的占比已創下歷史新高4.71%,但這一水準即便相較日本10%的國際較低水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外直接投資成為資本外流第一大項的現象得到逆轉,這部分外匯需求減弱。2017年前11個月商務部公佈的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為1075億元,遠低於去年同期1617億元,同比增速由去年44%降至-34%。

非居民償還負債的購匯進程結束。比如,2015年和2016年外匯主要需求來自與償還負債有關的“其他投資”,分別為逆差4791億美元和3035億美元,2017年上半年已轉為順差732億美元。

2、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中值得關注的四個新動向:

1)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加大

2017年5月人民幣中間價機制由兩因素變為三因素模型,“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因數”。引入逆週期因數因素,我們認為該因素主要目的是加大匯率的雙向波動,不改變匯率走勢的方向。“引入逆週期因數的中間價報價模型適當加大了參考籃子的權重”,逆週期因數在美元走強時同樣帶動人民幣匯率走弱,因而加大匯率的雙向

波動,並且人民幣匯率更加貼近籃子貨幣的變動,實現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穩定。

逆週期因數的背後,其實要進一步討論的是央行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不試圖逆轉市場的大趨勢;二是,當市場出現恐慌和市場失靈的時候,通過干預等多種方式來穩定市場情緒,恢復市場運行。三是,當前的條件下,央行傾向於“阻貶不阻升”,即在匯率有比較大貶值壓力的情況下,出手穩定市場;在匯率有升值壓力的情況下,比較放任匯率的回升,“讓事實來說話”,以有效分化市場貶值預期。

2)逆週期的外匯管理政策中,過分抑制外匯需求的措施開始逐步弱化

以人民幣方式的資本外流顯著減弱。人民幣對外淨支付從2016年下半年月均是1863億元,降至2017年前11個月均634億元。路透中文報導3月央行適當放鬆跨境資金監管,人民幣跨境收付1:1限制不再嚴格執行,即此後各家銀行人民幣的跨境流動可以出現負頭寸。具體請參見《談談人民幣對外淨支付的新變化-2017年3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

打擊投機購匯行為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降至0。2017年9月8日,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的通知》(銀髮[2017]207號),將境內金融機構代客遠期售匯業務所需提取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調整為0%。提高外匯風險準備金是811匯改之後,推出的第一個針對投機性購匯行為的逆週期外匯管理政策,是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最強時推出的,這個政策的取消也印證了外匯市場供求弱均衡、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改善。外管政策減少對購匯力量的約束,購匯力量在短暫的爆發之後,逐漸恢復,並未出現無序增長。具體請參見《人民幣匯率將重回雙向波動-2017年8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

3)海外資金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上升

海外資金是2017年權益市場主要增量資金來源,海外資金投資風格對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具有顯著影響。2017年A股市場呈“二八行情”,僅有20%的股票上漲,80%的股票下跌。根據我們的測算,前11個月海外資金淨流入A 股金額為2923億元,是市場中最大的一個增量資金。具體請參見《誰財大?誰氣粗?-A股市場風格轉換背後的資金面因素--全球視野評估中國資產系列報告之一》。

從全球資本流向和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制度紅利的角度,我們認為2018年海外資本流入國內權益市場也同樣趨勢未變。展望2018年,明年6月A股將納入MSCI將進一步推動境外資金增持A股規模。據我們測算,初步按5%比例納入,A股資金流入規模約為230億美元,約合1500億人民幣。未來如果逐步100%納入,資金流入規模將累計達到3970萬億美元,約合2.6萬億人民幣。具體請參見《加入MSCI是A股的救兵嗎?——評A股納入MSCI指數的潛在影響》。

4)告別常態式干預,“央行外匯占款”趨近於0

我們最早明確提示了外匯占款趨近於0的判斷,避免投資者沿用過去:人民幣匯率升值-外匯占款餘額回升-流動性改善的舊邏輯而錯誤加倉債市。從2017年2月央行對匯市的干預開始不斷減弱,2017年前11月央行對外匯占款-4273億元,如果扣除1月,央行外匯占款為-2186億元。我們在《央行外占再次進入低速波動——2017年4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提示了這一變化,在《外匯占款真的在回升嗎?——2017年6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此後的多篇報告中提示央行外匯占款進入低速增長,在“0”附近波動,難以補充流動性,緩解“負債荒”。

央行外匯占款波幅減弱,在“0”附近波動。過去央行持續干預外匯市場,造成跨境資金和外匯占款同向波動。2017年隨著外匯市場供求趨向平衡,央行逐步退出匯市干預,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進一步提高。

隨著央行外匯占款在0附近波動,這也意味著美聯儲縮表對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弱化。此前中國央行總資產快速擴張時期與美聯儲四輪QE的時間高度一致,最重要的傳導管道是央行外匯占款。未來美聯儲縮表更可能通過人民幣匯率等資產價格的波動來體現,進而對跨境資金產生負面影響。請參見《央行外匯占款低增的原因及影響-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月報2017年9月》。

四、2018年跨境資本流動的展望

歐美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同方向、美國稅改等財政政策將低於最初的預期決定了美元指數無法再現曾經“氣勢如虹”的單邊升值,也難以達到103的前期高點。預計2018年美元指數整體將在(90,100)的區間內震盪,在此條件下,預判人民幣匯率2018年在(6.45,6.95)的區間內波動。

預計2018年跨境資本流動仍會小幅淨流出,全年央行外匯占款餘額下降3000億元左右。從國際因素來看,經過次貸危機後的調整,全球系統性風險呈下降趨勢,全球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動能正在逐步恢復,貨幣政策轉趨保守,但步調緩慢。我們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際資本持續流入趨勢未變,特朗普稅改也並未改變這個大趨勢。證券市場開放的制度性紅利,也將帶來比較穩定的國際配置資金流入改變證券投資項逆差的局面。從國內因素來看,企業償還負債的購匯進程結束,居民的購匯預期穩定,機構對外投資的行為仍受監管約束。不過考慮到,中國居民和企業仍有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以及此前過分抑制購匯需求的外管政策逐步放鬆,跨境資本仍有外流壓力,但規模可控。具體請參見《特朗普稅改對中國國際資本流動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軒言數語系列報告》。

央行干預外匯市場與否是央行外匯占款能否持續變化的關鍵。未來的一年,央行需要投放外匯阻止人民幣明顯貶值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外匯占款在部分月份會出現千億規模負增長;但央行重新為防止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而買入外匯投放人民幣的可能性小,外匯占款不會出現持續顯著的正增長。

不過也仍未超過9月遠期售匯業務所需提取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時的高點。

資本流入的持續改善告一段落,不過國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的趨勢未變,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雙向波動”。

二、陸港通資本流動速覽

11月北向資金持續流入,深股通流入多於滬股通。滬股通累計流入1080.7億元,累計流出1031.3億元,累計淨流入僅49.3億元;深股通累計流入849.8億元,累計流出773.1億元,累計淨流入資金76.8億元,超過滬股通累計淨流入逾50%。陸股通合計淨流入資金126.1億元,日均淨流入約5.73億元。與今年前10月相比,11月份滬股通

結束了淨流入連續兩個月的下跌勢頭,有較大反彈;而自6月份以來深股通淨流入總體持續下降的趨勢得到延續。

11月南向資金流入規模持續上升,滬市港股通流入規模仍然大於深市港股通流入規模。滬市港股通累計流入1288億港幣,累計流出947.7億港幣,累計淨流入340.3億港幣;深市港股通累計流入619億港幣,累計流出376億港幣,累計淨流入243億港幣。從8月起,港股通流入規模持續上升。

2017年南向資金持續大規模流入,北向流入資金月度變動較大、規模較小,且受今年AH股溢價率走勢影響。由於AH股溢價率已保持在較高水準,且有回升趨勢,預計12宏觀經濟月份北向資金流入會再度減緩,南向資金維持大規模流入勢頭。

從陸港通看行業配置。根據每日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資料,北向資金本月大幅流入銀行(平安銀行)、消費者服務(中國國旅)、耐用消費品與服裝(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技術硬體與設備(藍思科技)等行業,而大幅流出食品、飲料與煙草行業(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五糧液、口子窖)。南向資金集中流入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滙豐控股)、軟體與服務(騰訊控股)、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行業,僅少數行業出現極小幅流出。

三、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回顧與反思

2016年央行外匯占款下降2.9萬億元,在2016年末市場對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和人民幣匯率非常悲觀。而我們當時預判央行外匯占款的降幅接近6成,從-2.9萬億降至-1.2萬億。

我們預判的方向一致,幅度也基本一致。2017年前11個月,銀行結售匯-8042億元,相比2016年-22465億元,如果是全年口徑相比,兩者降幅接近6成。正是對一些關鍵因素的預判,讓我們把握住了2017年外匯供求弱平衡的趨勢變化。當然外匯占款的超預期變化我們也在不斷反思。

2017年5月開始人民幣匯率開始持續升值,市場對央行外匯占款由大幅下,轉向看好顯著增長。我們最早明確提示了外匯占款趨近於0的判斷。關鍵在於認清外匯供求形勢的改善和逆週期因數的引入使得央行減少常態式干預,避免投資者沿用過去:人民幣匯率升值-外匯占款餘額回升-流動性改善的舊邏輯而錯誤加倉債市。

1、準確預判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四個要點:

在2016年末《回顧2016年、展望2017年-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年度報告》中,我們當時認為有幾點關鍵變化值得關注:

強美元是把雙刃劍,美元階段性走弱。意味著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負面影響減弱。

基於戰略的角度繼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這將增加外匯供給,境外機構在國債市場中占比顯著增加。

逆週期外匯管理政策,強化監管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的套利行為。這將導致跨境資本主要以人民幣方式流出的現象得到遏制。同時,對外投資管理的措施有效阻止少數大企業的無序對外投資和購匯行為。

正是這些關鍵因素的預判,讓我們把握住了2017年外匯供求弱平衡的趨勢變化。2017年這些因素表現如下:

美元指數的弱勢波動。從2017年初的103高點降至9月初最低時在91附近。分化的強勢美元的預期,今年所有新興市場跨境資本流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貨幣貶值壓力減輕。

境外機構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占比也有所提高。2017年10月在國債市場中的占比已創下歷史新高4.71%,但這一水準即便相較日本10%的國際較低水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外直接投資成為資本外流第一大項的現象得到逆轉,這部分外匯需求減弱。2017年前11個月商務部公佈的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為1075億元,遠低於去年同期1617億元,同比增速由去年44%降至-34%。

非居民償還負債的購匯進程結束。比如,2015年和2016年外匯主要需求來自與償還負債有關的“其他投資”,分別為逆差4791億美元和3035億美元,2017年上半年已轉為順差732億美元。

2、2017年跨境資本流動形勢中值得關注的四個新動向:

1)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加大

2017年5月人民幣中間價機制由兩因素變為三因素模型,“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因數”。引入逆週期因數因素,我們認為該因素主要目的是加大匯率的雙向波動,不改變匯率走勢的方向。“引入逆週期因數的中間價報價模型適當加大了參考籃子的權重”,逆週期因數在美元走強時同樣帶動人民幣匯率走弱,因而加大匯率的雙向

波動,並且人民幣匯率更加貼近籃子貨幣的變動,實現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穩定。

逆週期因數的背後,其實要進一步討論的是央行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不試圖逆轉市場的大趨勢;二是,當市場出現恐慌和市場失靈的時候,通過干預等多種方式來穩定市場情緒,恢復市場運行。三是,當前的條件下,央行傾向於“阻貶不阻升”,即在匯率有比較大貶值壓力的情況下,出手穩定市場;在匯率有升值壓力的情況下,比較放任匯率的回升,“讓事實來說話”,以有效分化市場貶值預期。

2)逆週期的外匯管理政策中,過分抑制外匯需求的措施開始逐步弱化

以人民幣方式的資本外流顯著減弱。人民幣對外淨支付從2016年下半年月均是1863億元,降至2017年前11個月均634億元。路透中文報導3月央行適當放鬆跨境資金監管,人民幣跨境收付1:1限制不再嚴格執行,即此後各家銀行人民幣的跨境流動可以出現負頭寸。具體請參見《談談人民幣對外淨支付的新變化-2017年3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

打擊投機購匯行為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降至0。2017年9月8日,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的通知》(銀髮[2017]207號),將境內金融機構代客遠期售匯業務所需提取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調整為0%。提高外匯風險準備金是811匯改之後,推出的第一個針對投機性購匯行為的逆週期外匯管理政策,是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最強時推出的,這個政策的取消也印證了外匯市場供求弱均衡、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改善。外管政策減少對購匯力量的約束,購匯力量在短暫的爆發之後,逐漸恢復,並未出現無序增長。具體請參見《人民幣匯率將重回雙向波動-2017年8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

3)海外資金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上升

海外資金是2017年權益市場主要增量資金來源,海外資金投資風格對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具有顯著影響。2017年A股市場呈“二八行情”,僅有20%的股票上漲,80%的股票下跌。根據我們的測算,前11個月海外資金淨流入A 股金額為2923億元,是市場中最大的一個增量資金。具體請參見《誰財大?誰氣粗?-A股市場風格轉換背後的資金面因素--全球視野評估中國資產系列報告之一》。

從全球資本流向和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制度紅利的角度,我們認為2018年海外資本流入國內權益市場也同樣趨勢未變。展望2018年,明年6月A股將納入MSCI將進一步推動境外資金增持A股規模。據我們測算,初步按5%比例納入,A股資金流入規模約為230億美元,約合1500億人民幣。未來如果逐步100%納入,資金流入規模將累計達到3970萬億美元,約合2.6萬億人民幣。具體請參見《加入MSCI是A股的救兵嗎?——評A股納入MSCI指數的潛在影響》。

4)告別常態式干預,“央行外匯占款”趨近於0

我們最早明確提示了外匯占款趨近於0的判斷,避免投資者沿用過去:人民幣匯率升值-外匯占款餘額回升-流動性改善的舊邏輯而錯誤加倉債市。從2017年2月央行對匯市的干預開始不斷減弱,2017年前11月央行對外匯占款-4273億元,如果扣除1月,央行外匯占款為-2186億元。我們在《央行外占再次進入低速波動——2017年4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提示了這一變化,在《外匯占款真的在回升嗎?——2017年6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點評》此後的多篇報告中提示央行外匯占款進入低速增長,在“0”附近波動,難以補充流動性,緩解“負債荒”。

央行外匯占款波幅減弱,在“0”附近波動。過去央行持續干預外匯市場,造成跨境資金和外匯占款同向波動。2017年隨著外匯市場供求趨向平衡,央行逐步退出匯市干預,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進一步提高。

隨著央行外匯占款在0附近波動,這也意味著美聯儲縮表對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弱化。此前中國央行總資產快速擴張時期與美聯儲四輪QE的時間高度一致,最重要的傳導管道是央行外匯占款。未來美聯儲縮表更可能通過人民幣匯率等資產價格的波動來體現,進而對跨境資金產生負面影響。請參見《央行外匯占款低增的原因及影響-中國跨境資本流動資料月報2017年9月》。

四、2018年跨境資本流動的展望

歐美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同方向、美國稅改等財政政策將低於最初的預期決定了美元指數無法再現曾經“氣勢如虹”的單邊升值,也難以達到103的前期高點。預計2018年美元指數整體將在(90,100)的區間內震盪,在此條件下,預判人民幣匯率2018年在(6.45,6.95)的區間內波動。

預計2018年跨境資本流動仍會小幅淨流出,全年央行外匯占款餘額下降3000億元左右。從國際因素來看,經過次貸危機後的調整,全球系統性風險呈下降趨勢,全球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動能正在逐步恢復,貨幣政策轉趨保守,但步調緩慢。我們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際資本持續流入趨勢未變,特朗普稅改也並未改變這個大趨勢。證券市場開放的制度性紅利,也將帶來比較穩定的國際配置資金流入改變證券投資項逆差的局面。從國內因素來看,企業償還負債的購匯進程結束,居民的購匯預期穩定,機構對外投資的行為仍受監管約束。不過考慮到,中國居民和企業仍有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以及此前過分抑制購匯需求的外管政策逐步放鬆,跨境資本仍有外流壓力,但規模可控。具體請參見《特朗普稅改對中國國際資本流動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軒言數語系列報告》。

央行干預外匯市場與否是央行外匯占款能否持續變化的關鍵。未來的一年,央行需要投放外匯阻止人民幣明顯貶值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外匯占款在部分月份會出現千億規模負增長;但央行重新為防止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而買入外匯投放人民幣的可能性小,外匯占款不會出現持續顯著的正增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