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公司最底層員工逆襲成為世界五百強公司總裁,她只用了十年

董明珠憑什麼成功

董明珠1990年加入格力的時候, 僅僅是一名最普通的公司員工, 但是, 4年後卻成為公司經營部部長, 10年後成為公司總裁, 現在是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兼總裁。

她不僅帶領格力突破1000億的銷售額, 還帶領格力殺入世界五百強。 她取得的成就, 就一個女性而言論是空前的, 無人能匹敵。

董明珠為什麼能成功?她一個弱女子, 憑什麼從一個最底層的員工成長為世界五百強公司的總裁?

她作對了什麼?尋找到這個答案, 對於我們任何一個職場的人來說, 獲得絕對不是《杜拉拉升職記》裡面那些升職的小喜悅,

而是你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董明珠。

同樣, 對於公司的老闆來說, 尋找到董明珠身上的特質, 找到同樣具有這些特質的職業經理人, 你的公司也許就是下一個格力, 成為下一個世界500強公司。

你在為誰而工作

董明珠為什麼要來格力工作?為什麼27一直在格力工作?這是一個本源的問題, 這個問題決定了董明珠是如何從一個最基層員工成長為公司總裁。

為生存而工作, 為家人而戰。

1984年之前, 董明珠過著像中國所有女性一樣的傳統的生活。 21歲從安徽省蕪湖幹部教育學院, 來到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從事行政管理工作。 不久後結婚, 1982年董明珠生下的兒子冬冬。

但是, 董明珠這段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只維持了兩年,

在董明珠30歲的時候丈夫病逝了, 她必須一個人獨自承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任。 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 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在兒子8歲的時候, 她把孩子託付給母親撫養, 獨自一人來到珠海。

一個單身母親要獨自挑起養家糊口的重任, 其壓力可想而知, 剛來格力的時候董明珠是為了生存, 所以她做了當時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銷售員。

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之下, 人的潛能被激發出來。

1992年, 董明珠負責的安徽片區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 而當時非常富裕的江蘇片區的銷售僅僅只有300萬!公司有近30名業務員, 而董明珠的這個銷售額占到了公司銷售額的1/8。

於是, 廠長朱江洪把江蘇市場也交給董明珠。 1993董明珠讓格力在江蘇的銷售額翻了10倍,

銷售額高達3650萬元。 加上安徽市場, 董明珠一個人銷售額5000萬, 占了整個公司的1/6!

1994年, 董明珠再上題解, 格力在江蘇銷售額達到了到1.6億元, 董明珠一個人占了公司總銷售額的1/5。

愛迪生說:“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 但是1%的靈感往往更重要。 ” 人再尋求自己職業生涯的時候, 最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1%”的那個靈感, 但是, 找到太難了, 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找不到。

董明珠如果她家庭沒有發生變故, 她也僅僅是一個行政人員, 正是來自外部的壓力, 讓她尋找到了自己靈感那“1%”。

所以, 自我加壓很難, 有些時候, 我們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更會設計人生或者規劃職業生涯, 而僅僅是我們承受了別人無法知道的壓力而已。

我有一個同事, 他在2001年時候手裡就有10幾套房。 他當時的收入和我差不多, 可是, 他卻能那麼有眼光, 利用有限的薪水投資房地產。 現在, 他在香港開了一家電視臺任總裁, 而且自己還投資了30多家公司。 我一直認為他是那麼有眼光, 他今天的成就和他當時堅定不移的投資房地產有關。

直到, 前天我們兩個一起喝茶, 他才和我說了實話。 他說, 你知道我為什麼要炒房嗎?是因為我當時欠了300萬的外債, 2001年300萬外債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我必須思考怎麼還這筆債務。 當時, 可以貸款買房, 我就是利用手裡有限的一點資金, 不斷折騰, 不斷投資房地產, 從中賺取差價, 才還清了欠款。

而正是他通過投資房地產,

他獲得了第一筆資金, 也發現自己原來更適合經商做生意, 他因為壓力幸運的找到了屬於自己靈感的“1%”。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壓力的作用, 有壓力會轉化為動力, 而這個動力才是成功的核武器。 成功人士的成功人生不是設計出來的, 是在壓力中幹出來的。

為了銷售部而工作, 為團隊而戰

1994年, 格力發生了銷售員叛逃事件, 一個主管銷售的副總帶著幾名業務骨幹跑到了競爭對手那裡, 格力面臨著空調滯銷甚至倒閉的危險。

這個時候廠長朱江洪找到董明珠, 問她能不能來當銷售部部長。 說實話董明珠當時不想去, 因為回去當部長一年只有10萬的工資, 但是, 當業務員一年有一百多萬。

這筆賬一算, 就覺得不划算。

但是, 董明珠還是決定要去當這個部長,董明珠說:“在企業發生危難的時候,需要你的時候,要挺身而出,我覺得這是責任!”

為格力工作 為民族品牌而戰

在2003年的時候董明珠已經成為格力公司總經理,這個時候一個世界500強的企業提出要收購格力。對方提出9個億收購價格。而且,對方給董明珠開出了8千萬天價年薪。說實話,這太有誘惑力了。

但是,董明珠拒絕了!這一個刻,董明珠沒有拋棄格力,她選擇為所有格力人工作,為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民族品牌而戰。從那一刻董明珠就下定決定,一定要帶領格力殺入世界五百強。

10年後,格力銷售額突破了1000億!如果2003年不是董明珠堅持不以9億元賣到格力,就沒有了現在的格力了,就沒有這樣一個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民族品牌了。

12年後,2015年,格力進入世界五百強。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現在董明珠的理想是“讓世家愛上中國造”,她希望世界上的70億人都能用格力空調,在她看來格力空調是最環保,是可以讓人類生活的環境更加美好。

格局決定一切 遲忠波 :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每一個職場的人的必答題。最開始的時候是為自己而工作,成家之後是為家庭而工作。滿足了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境界就要提升,格局就要放大,是要為了公司發展壯大而工作。當公司逐漸強大了,你的格局需要再放大,這個時候是為了國家而工作。如果有一天,你是為了世界而工作或者為了人類而工作,當你有這個大格局的時候,你所取得的成就是會和你的格局相匹配。

有些人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後,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歷史上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太平天國洪秀全,取得一定勝利之後偏安一隅,沒有趁熱收復全中國,最終失敗。同樣,李自成進了北京以後,也沒有趁勝追擊,最終被絞殺。

洪秀全、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就是“為誰工作”沒有及時升級,其實,就是格局太小了。

專情、專一和專注

董明珠為什麼能成功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情、專一和專注。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計算一下,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而董明珠從1990年進入格力,已經工作了27個年頭, 在這27年當中她沒有休息一天,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工作,她在格力至少有10個1萬小時了。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在就職演講中說 “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

同樣對於一個公司而言也是,不要問公司給你帶來了什麼,要首先問你給公司做了什麼!我想這才是董明珠從公司最基層的一個業務員成長為公司董事長、總裁最重要的原因吧。

董明珠還是決定要去當這個部長,董明珠說:“在企業發生危難的時候,需要你的時候,要挺身而出,我覺得這是責任!”

為格力工作 為民族品牌而戰

在2003年的時候董明珠已經成為格力公司總經理,這個時候一個世界500強的企業提出要收購格力。對方提出9個億收購價格。而且,對方給董明珠開出了8千萬天價年薪。說實話,這太有誘惑力了。

但是,董明珠拒絕了!這一個刻,董明珠沒有拋棄格力,她選擇為所有格力人工作,為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民族品牌而戰。從那一刻董明珠就下定決定,一定要帶領格力殺入世界五百強。

10年後,格力銷售額突破了1000億!如果2003年不是董明珠堅持不以9億元賣到格力,就沒有了現在的格力了,就沒有這樣一個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民族品牌了。

12年後,2015年,格力進入世界五百強。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現在董明珠的理想是“讓世家愛上中國造”,她希望世界上的70億人都能用格力空調,在她看來格力空調是最環保,是可以讓人類生活的環境更加美好。

格局決定一切 遲忠波 :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每一個職場的人的必答題。最開始的時候是為自己而工作,成家之後是為家庭而工作。滿足了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境界就要提升,格局就要放大,是要為了公司發展壯大而工作。當公司逐漸強大了,你的格局需要再放大,這個時候是為了國家而工作。如果有一天,你是為了世界而工作或者為了人類而工作,當你有這個大格局的時候,你所取得的成就是會和你的格局相匹配。

有些人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後,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歷史上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太平天國洪秀全,取得一定勝利之後偏安一隅,沒有趁熱收復全中國,最終失敗。同樣,李自成進了北京以後,也沒有趁勝追擊,最終被絞殺。

洪秀全、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就是“為誰工作”沒有及時升級,其實,就是格局太小了。

專情、專一和專注

董明珠為什麼能成功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情、專一和專注。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計算一下,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而董明珠從1990年進入格力,已經工作了27個年頭, 在這27年當中她沒有休息一天,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工作,她在格力至少有10個1萬小時了。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在就職演講中說 “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

同樣對於一個公司而言也是,不要問公司給你帶來了什麼,要首先問你給公司做了什麼!我想這才是董明珠從公司最基層的一個業務員成長為公司董事長、總裁最重要的原因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