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示範了IP綜藝改版的“最強升級”!

12月23日中午12:00, 江蘇衛視大型腦力競技真人秀《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聯合將於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在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 而這也預示著2018《最強大腦》新一季的歸回, 距離開播已進入倒計時。

近年來, 新生綜藝項目前仆後繼、大浪淘沙, 然而綜藝市場已過紅利時代, 新生者多, 倖存者少, 於是年復一年中, 新生綜藝的衝擊愈發困難, IP綜藝的優勢愈發明顯。

但是, 這並不意味著IP綜藝就沒有自己的焦慮。 在發佈會上, 遠景影視副總經理王剛就表示, 每一季《最強大腦》的籌備期節目組都會處於極高的焦慮感中,

因為觀眾始終有對節目創新的需求, 而節目組雖然每一季都致力於力所能及的創新、升級與改版, 但仍不能有十足的把握在創新的力度上滿足觀眾的期待。 然而, 這一次, 王剛卻表示, “今天站在發佈會現場, 我們底氣十足!”

那麼, 究竟《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如何完成了這樣“有底氣”的升級?

一、變, 是大刀闊斧升級的決心

一個IP綜藝進行升級無非兩個面向:什麼是變的, 什麼是不變的。 不變的是IP的核心, 變的是能讓IP的核心再次賦能的各種外延。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最鮮明的一個變化便是它的名稱, 仍在《最強大腦》系列之名之下, 卻又立了《燃燒吧大腦》一個新名稱, 由此可見這是延續在《最強大腦》大序列之下的一次極大程度的、不同以往的改版, 可見力度之大。

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人群之變

《最強大腦》的系列前作, 年齡上並沒有嚴格的框定, 從少年天才到高齡腦王, 均有涉及, 但更多的集中在年富力強、三四十歲的區間之內。 而《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則有了一個非常準確、非常清晰的人群定位,

即集中挖掘11-26歲的天才少年。

這一改版是有非常充分的道理支撐的:

首先, 智商高。 《最強大腦》作為一個專注於腦力偶像的達人秀, 核心的看點便是展示人類最頂尖的智力高度。 而據科學研究表明, 人類智力的巔峰在14-25歲之間;

其次, 有話題。 本季《燃燒吧大腦》的核心參賽者都處於在校階段,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 這背後其實輻射的是一個非常有話題性的教育命題, 同齡人為什麼這麼牛,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出眾?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 中國有小學生9984萬、初中生4305萬、高中生2373萬、大學生2599萬, 而這背後則輻射了中國2億學子背後的2億家庭, 在長達16年的教育階段內, 如何培養出一名讓家族榮耀的學子, 是這2億家庭最迫切需要得到的剛需內容。 而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中, 通過這100位中國頂尖學子精英的樣本, 他們所展示的才華, 他們所帶出的家庭教育故事, 無疑將會在節目上線之後, 激起無數家庭的反思與探討, 甚至可能由此形成合力,

共同在熱議中形成一套優質人才培養的價值體系與判斷標準;

最後, 易造星。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的定位是“腦力偶像競技真人秀”, 而少年選手是相當於天才偶像化、選手明星化的一個選擇。 從1996年的《一吻定情》到2017年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關於天才少年的故事幾乎出一個火一個, 可見觀眾對於天才少年的需求、熱愛與好奇, 幾乎是永恆的。

而在此次的《燃燒吧大腦》中,你即將看到100位真人版的男版、女版、少兒版“江直樹”:

·孫奕東,11歲,2歲識文斷字、能做減法,4歲獲得少兒英語大賽一等獎,6歲取得業餘圍棋3段評定、鋼琴二級證書、魔方破解速度僅需1分鐘,籃球、游泳、網球、騎行、各種棋牌類全能上手,而在上學之後更是成為了“證書控”,先後獲得“第四節世界趣味數學挑戰賽金獎”“第五屆GBC中國挑戰賽吉尼斯紀錄證書”“第13屆走美杯全國決賽數學益智遊戲團體金牌(全國冠軍)”等不下十個國家級競賽大獎,可謂是現實版的天才少年;

·孫勇,19歲,安徽高考狀元,清華大學高材生,安徽高考滿分750分,他考了703;理綜滿分300,他296;英語滿分150,他考了145。更驚人的是,高考英語的時間是2小時,而他的最後半小時竟然在“思考人生”,因為並沒有什麼好再檢查的了;

·伍美恒,19歲,智商178,上海師範大學大二學生,號稱“上海謝耳朵”,他不但曾經在智力競賽中保持7連冠,而且還是高智商協會智商測試題的出題人。而他的人生目標,是解決數學上尚未被解決的問題,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即使在與別人聊天的兩個小時裡 ,也能一邊聊天一邊做完一套高數卷子;

·馬藝妮,20歲,清華大學物理系美女學霸,目前有6個機器人專利在手,是國內同年齡段機器人研發第一人。她說:“隨緣,清華就那麼一考就過來了。”

2、項目之變

在《最強大腦》的系列前作中,對腦力選手的選取標準是“極致的單一能力”,例如,王峰在記憶力上的極致,王昱珩在觀察力上的極致,鮑橒在空間感上的極致,但鮮有人是同時擁有各方面能力的。

而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中,對腦力選手的選取標準則是“極致的綜合能力”,他們入圍的標準是同時兼具讀心能力、藝術能力、觀察力、空間能力、推理能力、創造力這六大腦力。畢竟,面面俱到的智力高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強大腦”。

3、賽制之變

在《最強大腦》的系列前作中,賽程被分為了“晉級賽”“挑戰賽”與“中外PK賽”三個階段,但從廣義來看,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甄選中國隊,第二階段是中國隊與外國隊PK。

而《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正如它所專注的智力門類,也在賽制上有了更複雜的升級,本季將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逃殺。從全國10萬天才少年海選而出的100位腦力精英,在1期節目中迅速淘汰至30人。這是在以往的《最強大腦》系列前作中未有的新增階段,其實也強化了本季白熱化競爭的態勢,讓節目在極致化、戲劇化;

第二階段,分組賽。王昱珩、王峰、鮑橒將作為本季的“最強隊長”,每人每隊有4名名額,完成本階段的30進12。這一階段將呈現本季節目的一大看點——隊長隊員互選。一方面,隊長根據對隊員實力的判斷,“押寶”他們看好的隊員,這個“押寶”也相當於隊長給隊員遞出的“入隊邀請函”;另一方面,在隊員1:1對決勝利後,根據自己的腦力特長、隊長的匹配程度、競爭的優勢勝算,再在選擇他/她的隊長中最終確定他/她要加入的戰隊;

第三階段,團隊賽。三支隊伍進行團隊對決,從中篩選出6名天才少年組成代表中國青少年智力水準巔峰的中國隊。正如在發佈會上王昱珩所表示的那樣,今年他的責任不是項目比賽,而是帶好團隊,如何進行前鋒、中鋒、後衛的排兵佈陣,以“吃掉”另外兩個隊長的戰隊,這是更談謀略、講戰術的階段;

第四階段,國際賽。中國隊與3支國際夢之隊正面對決,與此同時決出本季腦王。國際賽一直是《最強大腦》系列中最熱血沸騰的階段,而在本季中這個階段仍將以高水準的國際對抗呈現,甚至因為在本季中由於需要6項腦力的結合的綜合腦力,在這樣的世界級對抗中,相信會有更電光火石的碰撞。

二、不變,是守正出奇的基石

對於IP綜藝而言,變得是讓觀眾為之驚喜的意外,不變的則是讓觀眾守之如故友的情懷。所以,如何留住故友,亦是一檔IP綜藝是否能夠更長的IP生命線的重中之重。

1、IP人物不變

IP綜藝之于觀眾,恰如老朋友之間的一期一會。而IP綜藝對話老朋友最鮮明的面孔,自然是其中的人物。對於《最強大腦》系列而言,則包括了主持人,比如蔣昌建;觀察團,比如陶晶瑩;腦力選手,比如水哥、王峰、鮑橒,這些代表了這個IP綜藝的面孔,撐起了《燃燒吧大腦》之所以是《最強大腦》系列新作的最強印記。

然而,作為力求出新的全新改版,IP人物的角色定位則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前作中,水哥、王峰、鮑橒三人是作為人氣選手登場,展示的是他們腦力的強大,而在本季中三人則是作為最強隊長出場,他們的角色更多的是輔助全新一批年輕腦王的誕生、助力全新一批《最強大腦》系列的綜藝IP人物的成名,而這一以老帶新的模式恰恰是IP綜藝能夠不斷運轉的造血機制。

2、國際水準不變

中國不乏益智類節目,但《最強大腦》之所以獨樹一幟成為IP,正是因為把這一類型做到了國際水準的極致化。

這一核心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自然一以貫之,甚至更加的耗費心血。為了篩選出能代表著中國青少年腦力頂尖水準的最強大腦,本季可謂是歷年來淘汰率最殘酷的一次!節目組從門薩俱樂部、常青藤聯盟、麻省理工、銀河智聯、世界奧林匹克競賽協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勝寒俱樂部等各類“神秘組織”集結了中國腦力最優秀的10萬天才少年,以98%的淘汰率進行初試,10萬參賽選手初試後僅存2000人;再以85%的淘汰率進行複試,2000名複試選手僅存300人;而最終得以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上登臺的選手,則是以存活率0.1%概率在10萬天才中選出的100名頂級天才,甚至用“智商120在這裡約等於‘弱智’”都不為過。

而他們不僅僅需要代表中國青年的最高智力水準迎戰國際腦力強敵,還將進入國家級人才庫,為未來中國之于世界之林的發展做出貢獻。

結 語

在娛樂化程度極好的中國綜藝市場內,《最強大腦》可謂是益智類象限中首屈一指的現象級節目。而對於這樣一檔IP綜藝,當它走到第4個年頭,它同樣面臨著如何創新、如何突破、如何改版才能讓自己始終能立於不敗之地的考驗。

而我們在它的最新改版《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中,便看到了一個既審慎、又大膽的關於IP綜藝改版的“最強升級”,而對於目前綜藝市場上IP綜藝越來越佔據主導市場的當下業界而言,尤其對越來越倚重IP綜藝創造頻道價值的平臺而言,《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的升級策略,無疑是值得重視與研究的,而它是否能夠實現“最強升級”,在2018年1月5日晚江蘇衛視上檔之後,答案自將揭曉。

而在此次的《燃燒吧大腦》中,你即將看到100位真人版的男版、女版、少兒版“江直樹”:

·孫奕東,11歲,2歲識文斷字、能做減法,4歲獲得少兒英語大賽一等獎,6歲取得業餘圍棋3段評定、鋼琴二級證書、魔方破解速度僅需1分鐘,籃球、游泳、網球、騎行、各種棋牌類全能上手,而在上學之後更是成為了“證書控”,先後獲得“第四節世界趣味數學挑戰賽金獎”“第五屆GBC中國挑戰賽吉尼斯紀錄證書”“第13屆走美杯全國決賽數學益智遊戲團體金牌(全國冠軍)”等不下十個國家級競賽大獎,可謂是現實版的天才少年;

·孫勇,19歲,安徽高考狀元,清華大學高材生,安徽高考滿分750分,他考了703;理綜滿分300,他296;英語滿分150,他考了145。更驚人的是,高考英語的時間是2小時,而他的最後半小時竟然在“思考人生”,因為並沒有什麼好再檢查的了;

·伍美恒,19歲,智商178,上海師範大學大二學生,號稱“上海謝耳朵”,他不但曾經在智力競賽中保持7連冠,而且還是高智商協會智商測試題的出題人。而他的人生目標,是解決數學上尚未被解決的問題,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即使在與別人聊天的兩個小時裡 ,也能一邊聊天一邊做完一套高數卷子;

·馬藝妮,20歲,清華大學物理系美女學霸,目前有6個機器人專利在手,是國內同年齡段機器人研發第一人。她說:“隨緣,清華就那麼一考就過來了。”

2、項目之變

在《最強大腦》的系列前作中,對腦力選手的選取標準是“極致的單一能力”,例如,王峰在記憶力上的極致,王昱珩在觀察力上的極致,鮑橒在空間感上的極致,但鮮有人是同時擁有各方面能力的。

而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中,對腦力選手的選取標準則是“極致的綜合能力”,他們入圍的標準是同時兼具讀心能力、藝術能力、觀察力、空間能力、推理能力、創造力這六大腦力。畢竟,面面俱到的智力高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強大腦”。

3、賽制之變

在《最強大腦》的系列前作中,賽程被分為了“晉級賽”“挑戰賽”與“中外PK賽”三個階段,但從廣義來看,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甄選中國隊,第二階段是中國隊與外國隊PK。

而《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正如它所專注的智力門類,也在賽制上有了更複雜的升級,本季將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逃殺。從全國10萬天才少年海選而出的100位腦力精英,在1期節目中迅速淘汰至30人。這是在以往的《最強大腦》系列前作中未有的新增階段,其實也強化了本季白熱化競爭的態勢,讓節目在極致化、戲劇化;

第二階段,分組賽。王昱珩、王峰、鮑橒將作為本季的“最強隊長”,每人每隊有4名名額,完成本階段的30進12。這一階段將呈現本季節目的一大看點——隊長隊員互選。一方面,隊長根據對隊員實力的判斷,“押寶”他們看好的隊員,這個“押寶”也相當於隊長給隊員遞出的“入隊邀請函”;另一方面,在隊員1:1對決勝利後,根據自己的腦力特長、隊長的匹配程度、競爭的優勢勝算,再在選擇他/她的隊長中最終確定他/她要加入的戰隊;

第三階段,團隊賽。三支隊伍進行團隊對決,從中篩選出6名天才少年組成代表中國青少年智力水準巔峰的中國隊。正如在發佈會上王昱珩所表示的那樣,今年他的責任不是項目比賽,而是帶好團隊,如何進行前鋒、中鋒、後衛的排兵佈陣,以“吃掉”另外兩個隊長的戰隊,這是更談謀略、講戰術的階段;

第四階段,國際賽。中國隊與3支國際夢之隊正面對決,與此同時決出本季腦王。國際賽一直是《最強大腦》系列中最熱血沸騰的階段,而在本季中這個階段仍將以高水準的國際對抗呈現,甚至因為在本季中由於需要6項腦力的結合的綜合腦力,在這樣的世界級對抗中,相信會有更電光火石的碰撞。

二、不變,是守正出奇的基石

對於IP綜藝而言,變得是讓觀眾為之驚喜的意外,不變的則是讓觀眾守之如故友的情懷。所以,如何留住故友,亦是一檔IP綜藝是否能夠更長的IP生命線的重中之重。

1、IP人物不變

IP綜藝之于觀眾,恰如老朋友之間的一期一會。而IP綜藝對話老朋友最鮮明的面孔,自然是其中的人物。對於《最強大腦》系列而言,則包括了主持人,比如蔣昌建;觀察團,比如陶晶瑩;腦力選手,比如水哥、王峰、鮑橒,這些代表了這個IP綜藝的面孔,撐起了《燃燒吧大腦》之所以是《最強大腦》系列新作的最強印記。

然而,作為力求出新的全新改版,IP人物的角色定位則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前作中,水哥、王峰、鮑橒三人是作為人氣選手登場,展示的是他們腦力的強大,而在本季中三人則是作為最強隊長出場,他們的角色更多的是輔助全新一批年輕腦王的誕生、助力全新一批《最強大腦》系列的綜藝IP人物的成名,而這一以老帶新的模式恰恰是IP綜藝能夠不斷運轉的造血機制。

2、國際水準不變

中國不乏益智類節目,但《最強大腦》之所以獨樹一幟成為IP,正是因為把這一類型做到了國際水準的極致化。

這一核心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自然一以貫之,甚至更加的耗費心血。為了篩選出能代表著中國青少年腦力頂尖水準的最強大腦,本季可謂是歷年來淘汰率最殘酷的一次!節目組從門薩俱樂部、常青藤聯盟、麻省理工、銀河智聯、世界奧林匹克競賽協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勝寒俱樂部等各類“神秘組織”集結了中國腦力最優秀的10萬天才少年,以98%的淘汰率進行初試,10萬參賽選手初試後僅存2000人;再以85%的淘汰率進行複試,2000名複試選手僅存300人;而最終得以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上登臺的選手,則是以存活率0.1%概率在10萬天才中選出的100名頂級天才,甚至用“智商120在這裡約等於‘弱智’”都不為過。

而他們不僅僅需要代表中國青年的最高智力水準迎戰國際腦力強敵,還將進入國家級人才庫,為未來中國之于世界之林的發展做出貢獻。

結 語

在娛樂化程度極好的中國綜藝市場內,《最強大腦》可謂是益智類象限中首屈一指的現象級節目。而對於這樣一檔IP綜藝,當它走到第4個年頭,它同樣面臨著如何創新、如何突破、如何改版才能讓自己始終能立於不敗之地的考驗。

而我們在它的最新改版《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中,便看到了一個既審慎、又大膽的關於IP綜藝改版的“最強升級”,而對於目前綜藝市場上IP綜藝越來越佔據主導市場的當下業界而言,尤其對越來越倚重IP綜藝創造頻道價值的平臺而言,《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的升級策略,無疑是值得重視與研究的,而它是否能夠實現“最強升級”,在2018年1月5日晚江蘇衛視上檔之後,答案自將揭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