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還房貸等於理財?是理性投資還是瞎扯淡?

——無憂精英網發佈職場投資理財調研報告

2017已然接近尾聲, 這一年, 存款、理財、投資一直是職場人密切關注的話題。 日前, 各地統計部門與銀行發佈了2017年中國各大城市存款報告, 無憂精英網也順勢開展了職場人士理財投資方面的調研。

本次調查共有6341名職場精英(工作2年以上, 年薪10萬以上)參與其中, 受訪者中高層管理人員占比20.8%, 中層管理人員占比49.3%, 男性占比52.4%, 女性占比47.6%。

白領投資理財意識強, 貸款買房最主流

本次調研6341名職場精英中, 6.1%精英年收入30萬以上, 25.6%精英年收入10-20萬, 年收入在20-30萬之間的占比68.3%。 收入是投資理財的首要條件,

極大程度影響了白領家庭投資理財的可能性與投資比例。 調研中僅有4.5%精英一年沒有進行投資理財, 高達六成(62.1%)精英利用少於一半的年收入進行投資, 33.4%精英甚至利用超過一半的年收入進行理財投資。 隨著投資產品的增多與年收入的增長, 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意識到投資理財是未來生活的重要保障。 相比存款, 投資理財無疑是增加個人財富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線城市愛買房, 收入、性別影響風險意識

在過去的一年, 儘管大部分精英都有投資動作, 但受城市與收入影響, 其投資方向也存在明顯差異。 一線城市房產升值空間大, 房產投資成了最主要的投資方式, 66.3%精英有房產投資。 其他城市則更傾向股票基金期貨與銀行理財產品投資, 兩者的占比分別為47.1%和41.8%。

年收入30萬以上人群, 在投資的種類上最為豐富, 60.3%精英表示自己在股票基金期貨、房產、銀行理財、P2P(網貸平臺理財產品)、保險等方面均有投資。 年收入在20-30萬區間的精英中, 僅有23.8%精英在上述所有方向均有投資, 6成(59.3%)只投資股票基金, 銀行理財、與P2P產品。 而年收入在10-15萬的精英則投資種類更貧乏。

高收益投資意味著高風險, 收入的高低影響著職場精英對於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 年收入30萬以上的人群, 抗風險能力明顯高於年收入30萬以下的人群,

在投資品類上願意嘗試更多。 究其原由, 其一, 收入越高, 用於投資的資金越多;其二, 高收入可以分散投資, 降低風險。 同時, 性別與年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抗風險能力。 女性有更強的風險規避意識, 更偏好低風險的投資產品。 調查顯示, 女性更多的關注點在於避免損失, 男性更多關注點在於獲取收益, 男性投資者普遍更為大膽。

年齡影響投資理念 婚否改變投資意願

本次調研發現, 年齡是影響投資理念的重要因素, 25歲以下精英人群中51%認為投資可有可無, 40%認為有多餘錢才考慮投資。 26-30歲精英中72%認為投資很有必要, 20%認為投資可有可無。 31-40歲精英中85%認為投資很有必要, 41歲及以上精英中66%認為有多餘錢才考慮投資。

隨著年齡增長, 人們一方面厭惡風險, 一方面也會增加對投資的重要性的認知。 25歲以下精英屬於剛剛踏入社會的人群, 更多關注個人成長, 收入低、積蓄少, 普遍著眼現在, 更多把投資自己當作人生的第一目標。 26-40歲精英處於職業上升, 收入高有積蓄, 在意識到投資的重要性同時, 對於投資也較為大膽,一方面,他們渴望實現資產增值,一方面,為家庭生活做好未來投資。所以這個階段的精英投資方向更多,即有激進產品,又有保守理財產品,理財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0歲以上人群見多識廣,經過前半生的積累,收入高積蓄多,普遍會規避高風險的投資,選擇穩健的資產增值方式,因此房產成為這個年齡段最主要的投資產品。

無憂精英網首席職業顧問趙爭女士指出:

合理的投資理財可以讓職場人士的資產支配更具規劃性,投資理財已成為支出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位職場人士都應具備投資意識,根據自己的收入與消費水準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投資。

對於投資也較為大膽,一方面,他們渴望實現資產增值,一方面,為家庭生活做好未來投資。所以這個階段的精英投資方向更多,即有激進產品,又有保守理財產品,理財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0歲以上人群見多識廣,經過前半生的積累,收入高積蓄多,普遍會規避高風險的投資,選擇穩健的資產增值方式,因此房產成為這個年齡段最主要的投資產品。

無憂精英網首席職業顧問趙爭女士指出:

合理的投資理財可以讓職場人士的資產支配更具規劃性,投資理財已成為支出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位職場人士都應具備投資意識,根據自己的收入與消費水準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投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