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嫌疑人X的獻身》:我可能看了一部假的懸疑片

前幾天和朋友看完《嫌疑人X的獻身》後, 朋友向我吐槽:

“我可能看了一部假的推理片”

他這個評語我覺得十分精准, 所有抱著觀看推理片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的觀眾, 大抵都會經歷這樣的困惑。

怎麼電影才放到半個小時, 就把兇手是誰、作案動機和作案手法都給交代出來了?

“懸念營造不夠、推理氛圍不足”是這部電影給許多觀眾的直觀感受。

其實這倒不是因為電影自身劇作上的毛病, 而是因為電影的原著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本來就與傳統的本格推理小說不太一樣。

它屬於社會派推理, 解謎與懸疑並不是社會派推理小說關注的重點, 社會派更注重的其實是對於人性的描繪與剖析, 以及各種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

當然, 小說怎麼寫是一回事, 電影怎麼拍又是另一回事。

就算原著小說不那麼注重推理過程和懸念營造, 蘇有朋也完全可以在電影版《嫌疑人X的獻身》中對此作出改變。

他可以通過變換敘事的角度以及順序來欺騙觀眾, 達到增強懸念的目的。

比如:完全以唐川的視角展開敘述, 通過抽絲剝繭的推理過程來一步一步尋找真相, 直到影片最後一刻再將真相揭曉。

比如:先敘述唐傳和石泓的重逢, 再以插敘的方式將案情一點一點地呈現出來。

比如:設置一個第二、乃至第三嫌疑人, 達到迷惑觀眾的目的。

這些方法都能夠增強電影的懸念感和推理氛圍。

但是蘇有朋並沒有這樣做, 他在電影的細節方面作出了許多本土化的處理, 但是整個故事框架和敘事結構卻是與原著相差無幾的。

或許, 蘇有朋根本就無意於打造一個懸念重重、反轉不斷的故事, 來抓住觀眾的眼球。

而是想抓住原著中細膩入微又震懾人心的人性剖析, 並以此來打動觀眾。

當然, 還有另一個原因, 東野圭吾對他的每一部作品的改編版權把控都很嚴格, 如果電影劇本極大地偏離了原著精神, 相比他是不會買帳的。

導演蘇有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承認

改編的合同裡規定, 東野圭吾先生必須要簽字認同我們的改編才行, 他是不可能讓我改得天花亂墜的, 故事一定就是小說裡的核。

這個“核”,很明顯應當就是指《嫌疑人X的獻身》中對人性的刻畫。改編劇本只有抓住了這個“核”,才能得到東野圭吾的通行證。

那問題來了,既然懸念和推理沒了,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想要讓觀眾看到什麼呢?它在表現力上又做得如何呢?

電影弱化了推“理”的“理”,自然是希望以“情”取勝。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電影在敘事上是比較老實的,但卻花了很多心思去渲染氣氛、調動氣氛。

比如水中葉子的那個空鏡,比如影片最後的打光。

想法雖好,可呈現在螢幕上的效果還是讓人有些失望。

電影在處理這一些片段時剪輯用得太過生硬,構圖也不夠講究。從手法上看,實在是稚嫩了點。

其實稚嫩的不僅是導演,還有演員。

電影的兩大主演:張魯一和王凱都是有實力也有想法的演員。可惜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小瑕疵。

比如張魯一,他飾演的石泓就一個字:“喪”。

真的,沒見過這麼喪的角色。原著中的石神其實從外表上看起來只是個平淡無奇的數學老師,他雖然不修邊幅又天性悲觀,但絕不是那種陰鬱到神經質的人。

而張魯一飾演的石泓在電影中時刻都低著頭、弓著背,每時每刻都在表現出一種頹廢過度和神經兮兮的感覺,用力過猛反而有時會讓觀眾出戲。

再來說王凱:

東野圭吾在《嫌疑人X的獻身》原著中對湯川這個角色著墨得其實並不算太多,尤其是直接的外貌描寫很少。

而電影既然選擇石泓(石神)+唐川(湯川)的雙主角模式,則勢必需要讓唐川角色的形象有所豐富。

於是我們在電影中便看到了一個智商與顏值雙高、既驕傲自負又兼具宜人度的唐川。

在電影中,王凱飾演的唐川總是穿著一身齊整的西裝,腰背挺得筆直,十足的偶像范兒,每一張劇照都像是雜誌封面。

電影裡的唐川太緊繃了,缺少一種生活氣息,而且還把原著中湯川很重要的一個性格特點給漏掉了,那就是“偏執古怪”。

原著中的湯川是個喜歡在別人話裡挑刺的角色,他與人私交不多,很少對外展現自己的真面目,這樣一個永遠保持冷靜、永遠拒絕感情的人,不會是電影中那樣宜人、那樣友善的形象。

當然,電影沒必要非得原原本本地照著原著的人物形象來描摹,也可以有所創新與突破。

只是他們在詮釋人物的時候,只是要麼用力過猛、要麼繃得太緊。

不過,不管則麼說,我們都看得出來,張魯一和王凱的表演都是融入了自己對人物的思考在其中的,他們在努力的使自己的表演與角色形象相匹配了,僅就這一點來說,已經遠遠甩出流量小生們一大截了。

他們目前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經驗了。(他們雖是電視劇常客,但卻是第一次以主演的身份出現在電影中)

王凱和張魯一

故事一定就是小說裡的核。

這個“核”,很明顯應當就是指《嫌疑人X的獻身》中對人性的刻畫。改編劇本只有抓住了這個“核”,才能得到東野圭吾的通行證。

那問題來了,既然懸念和推理沒了,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想要讓觀眾看到什麼呢?它在表現力上又做得如何呢?

電影弱化了推“理”的“理”,自然是希望以“情”取勝。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電影在敘事上是比較老實的,但卻花了很多心思去渲染氣氛、調動氣氛。

比如水中葉子的那個空鏡,比如影片最後的打光。

想法雖好,可呈現在螢幕上的效果還是讓人有些失望。

電影在處理這一些片段時剪輯用得太過生硬,構圖也不夠講究。從手法上看,實在是稚嫩了點。

其實稚嫩的不僅是導演,還有演員。

電影的兩大主演:張魯一和王凱都是有實力也有想法的演員。可惜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小瑕疵。

比如張魯一,他飾演的石泓就一個字:“喪”。

真的,沒見過這麼喪的角色。原著中的石神其實從外表上看起來只是個平淡無奇的數學老師,他雖然不修邊幅又天性悲觀,但絕不是那種陰鬱到神經質的人。

而張魯一飾演的石泓在電影中時刻都低著頭、弓著背,每時每刻都在表現出一種頹廢過度和神經兮兮的感覺,用力過猛反而有時會讓觀眾出戲。

再來說王凱:

東野圭吾在《嫌疑人X的獻身》原著中對湯川這個角色著墨得其實並不算太多,尤其是直接的外貌描寫很少。

而電影既然選擇石泓(石神)+唐川(湯川)的雙主角模式,則勢必需要讓唐川角色的形象有所豐富。

於是我們在電影中便看到了一個智商與顏值雙高、既驕傲自負又兼具宜人度的唐川。

在電影中,王凱飾演的唐川總是穿著一身齊整的西裝,腰背挺得筆直,十足的偶像范兒,每一張劇照都像是雜誌封面。

電影裡的唐川太緊繃了,缺少一種生活氣息,而且還把原著中湯川很重要的一個性格特點給漏掉了,那就是“偏執古怪”。

原著中的湯川是個喜歡在別人話裡挑刺的角色,他與人私交不多,很少對外展現自己的真面目,這樣一個永遠保持冷靜、永遠拒絕感情的人,不會是電影中那樣宜人、那樣友善的形象。

當然,電影沒必要非得原原本本地照著原著的人物形象來描摹,也可以有所創新與突破。

只是他們在詮釋人物的時候,只是要麼用力過猛、要麼繃得太緊。

不過,不管則麼說,我們都看得出來,張魯一和王凱的表演都是融入了自己對人物的思考在其中的,他們在努力的使自己的表演與角色形象相匹配了,僅就這一點來說,已經遠遠甩出流量小生們一大截了。

他們目前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經驗了。(他們雖是電視劇常客,但卻是第一次以主演的身份出現在電影中)

王凱和張魯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