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什麼是糖尿病人高血糖與美好飲食生活的中庸之道?

中國人自古講究“中庸之道”!

什麼是“中庸”?

中國最古老的中庸之道其實講究的就是“合適”, “剛剛好”!

過猶則不及, 任何事情太過了跟達不到是一樣的結果。

中國人崇尚“中庸”“適度”從一些名言語句中就可見一斑!

“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暗示別人當過則過, 不必較真;

“水滿則溢, 日滿則虧”教會別人不要驕傲自滿, 要謙虛謹慎;

甚至在飲食上, 也崇尚“吃飯要吃七分飽”!雖是樸實, 卻不失道理。

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有關 PURE 研究的最新結果證實了“七分飽的合理性”!PURE 研究是一項針對 18 個國家 35-70 歲居民的大型流行病學佇列研究,

研究使用食物頻率法調查了 18 個國家 35-70 歲的成年人共 135335 人, 隨訪了近十年。

它的結論中寫道: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77.2%的人死亡的人數比碳水化合物少的人群要多 28%, 簡而言之, 就是說高碳水化合物攝入與死亡率風險增加相關[1]。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於穀薯類食物,

包括:米、面、薯類、豆類等, 一些平時被當做蔬菜的食物由於澱粉含量高, 也應算為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

為什麼高碳水化合物和高死亡率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呢?

因果的源頭在於血糖(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原料, 血糖飆升容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

大家都知道“人是鐵, 飯是鋼”的道理, 人主要的能量來自於飲食, 飲食主要就是糖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質等物質, 而碳水化合物是產生葡萄糖的原料。

葡萄糖是供給人體能量的基礎, 正常情況下, 人體所需能量的70%由血糖提供。 但是血糖含量並不是越多越好, 一樣遵循“中庸”之道, 過多的葡萄糖如果無法在胰島素輔助的作用下被細胞吸收,

那麼就會出現血糖飆升的現象, 也就是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攝入占總能量比例大於或等於60% 時, 高血壓患病率明顯增加, 以收縮壓升高為顯著, 這與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的減少有關[2]。

那麼很多糖友會說, 既然過高的血糖生成會導致高血壓, 糖尿病!那我不吃或者少吃, 血糖不就低了嗎?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已, 容易引起酮症酸中毒, 一樣不利於身體健康。

食物, 尤其是主食類食物(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 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葡萄糖再被身體吸收入血, 之後由血液運送到各臟器, 從而為人體提供能量。 如果吃的主食過少, 就缺乏了能量來源, 身體要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

脂肪分解後產生了酮體, 容易引起酮症酸中毒。 而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後, 久而久之會導致乏力、消瘦、免疫力低下, 極易引發各種感染。

所以, 尤其是對於糖友來說, 吃多主食和吃少主食都是問題!

那麼就沒有解決途徑了嗎?當然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就是“低GI”!

什麼是低GI, 簡而言之就是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

選擇低GI食物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其好處在於,糖分不僅少,而且釋放緩慢。 所以,它們引起的血糖反應也較為緩慢,這樣所需的胰島素也較少,從而有利於控制血糖。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所謂低GI生活,並不是說只要不吃高GI的食品,你就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低GI更應該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進食時間規律,食物種類豐富,少吃糖或甜食,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增加食物中的纖維含量,限制食鹽、酒精和咖啡因的攝入。

如果能做到這樣, 那麼血糖控制將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它讓我們的血糖更加平緩, 甚至是逆轉糖尿病。

我們僅僅考慮了可以通過食(飲食)、藥(藥物)、動(運動)控制血糖, 但卻沒有考慮到我們是否能夠做到?

想要讓血糖持續穩定, 就需要在滿足口食之欲的同時, 讓血糖升成指數降低。 就如同攔糖虎™讓你的飲食更輕鬆是一樣。 你不會因為一頓美食或者滿足一時的口感而造成血糖的大幅波動。

然而,即使你用最好的藥物和治療手段,即使你很努力的去控制飲食,但是也難免會有無法控制的飲食和隨之而來的血糖階段性波動的問題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努力控糖但依然不能改變糖尿病的命運的原因所在。

然而,即使你用最好的藥物和治療手段,即使你很努力的去控制飲食,但是也難免會有無法控制的飲食和隨之而來的血糖階段性波動的問題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努力控糖但依然不能改變糖尿病的命運的原因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