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祖街道榮獲“山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近日, 由省文化廳組織開展的第五批“山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選命名結果正式公佈, 文祖街道的“三德範芯子”、“青野五音戲”、“黃露泉老梆腔”等3個非遺項目名列其中, 文祖街道也成為今年全市唯一獲“山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榮譽稱號的鎮街。

文祖街道文化底蘊深厚,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豐富, 國家級非遺項目有《芯子》、《五音戲》, 省級非遺專案有《黃露泉老梆腔》, 濟南市級項目有《章丘傳統葫蘆雕刻技藝》、《章丘雕塑藝術》等。

今年以來, 文祖街道按照 “一軸兩片區”的發展框架和文祖錦屏文旅小鎮的發展定位, 立足文化資源優勢, 著力保護傳承《芯子》、《五音戲》、《黃露泉老梆腔》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用於服務轄區及周邊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和進步。

三德範芯子

“芯子”是扮玩活動中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因為酷似蠟燭臺上的燈芯而得名。 據民間藝人講述, 芯子起源于明朝, 是受顫轎的啟迪。 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創造與革新, 在造型、製作工藝、演出內容、表演技巧等方面日益豐富和完善, 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 頗受觀眾喜愛。

"芯子"不只是三德範民俗大扮玩的主角, 還連續9年參加章丘民間藝術展演活動, 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的文藝匯演活動, “三德範芯子”被列入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中“王小趕腳”、“三打白骨精”“寇准背靴”等10多種劇碼受到公眾的一致好評。

青野五音戲

五音戲起源于章丘文祖街道青野村一帶, 原名肘鼓子戲(或周姑子), 來源於“章丘秧歌”與“章丘梆子”, 興起于清道光、咸豐年間, 有著傳統的地方特色, 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

經過幾百年的錘煉,青野五音戲劇團演技日臻完善。2008年,“青野五音戲”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5月份,為更好的保護五音戲,文祖街道建立了五音戲鄉村博物館,進一步完善了五音戲傳習所的基本設施,發揮了良好的帶動示範作用,為五音戲演員創造了良好的教學傳習環境。五音戲也在巡迴演出中不斷創新發展,得到了更多聽眾的認可和喜愛。

黃露泉老幫腔

黃露泉老梆腔,又名章丘梆子(山東吼),源於山陝梆子,明朝時隨山西移民傳入章丘。在當地語言民俗、章丘秧歌和民間音樂等藝術形式的影響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於是人們把這種變化了的梆子腔稱為章丘梆子,至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章丘梆子是一種發展較為完善的戲劇曲種,文祖街道黃露泉村就是少數地道傳承梆子戲的地方之一,黃露泉老梆腔劇團繼承了《天仙配》、《雙鎖山》等許多傳統劇碼,也創新了《朱元璋尋根黃露泉》等新的劇碼,演出詼諧活潑、充滿生活氣息,是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

經過幾百年的錘煉,青野五音戲劇團演技日臻完善。2008年,“青野五音戲”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5月份,為更好的保護五音戲,文祖街道建立了五音戲鄉村博物館,進一步完善了五音戲傳習所的基本設施,發揮了良好的帶動示範作用,為五音戲演員創造了良好的教學傳習環境。五音戲也在巡迴演出中不斷創新發展,得到了更多聽眾的認可和喜愛。

黃露泉老幫腔

黃露泉老梆腔,又名章丘梆子(山東吼),源於山陝梆子,明朝時隨山西移民傳入章丘。在當地語言民俗、章丘秧歌和民間音樂等藝術形式的影響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於是人們把這種變化了的梆子腔稱為章丘梆子,至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章丘梆子是一種發展較為完善的戲劇曲種,文祖街道黃露泉村就是少數地道傳承梆子戲的地方之一,黃露泉老梆腔劇團繼承了《天仙配》、《雙鎖山》等許多傳統劇碼,也創新了《朱元璋尋根黃露泉》等新的劇碼,演出詼諧活潑、充滿生活氣息,是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