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剛剛,兩部委發聲,樓市再次大利空!背後深意耐人尋味!

1

提起牛頓, 大家都知道他是偉大的科學家, 其實, 他還有一段苦逼的炒股血淚史。

他曾經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 賠了兩萬多英鎊, 這相當於他10年的收入之和。

也不怪牛頓, 因為他買入的這家公司, 來頭太大了, 是英國南海公司。 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曾經擔任這家公司的董事會主席。 這家公司, 擁有英國在南美地區的貿易專營權, 可以說是非常牛逼了。

1719年12月, 南海公司向英國ZF遞交了一份提案。 這是一份用股票換國債的方案。 根據這個方案, 南海公司用自己的股票, 置換價值3160萬英鎊的國債。 並承諾, 將國債利率從7%降到4%,

再額外支付給應該ZF760萬英鎊。 此時的英國ZF, 正在為支付高額的國債利息發愁, 財政吃緊, 經濟一片蕭條。

不得不說, 南海公司相當於給當初頭疼的英國ZF“雪中送炭”。 他們稱, 在南美發現了巨量金礦, 需要資金支援。 所以, 幾乎所有人認為, 南海公司的盈利是不容置疑的。

表面看, 南海公司這個提議, 簡直是多方盈利, 大家一起發大財。

英國政府化解了財政危機,

南海公司有了更多錢可以開採金礦,

而國債持有人也可以用國債置換南海公司的股票, 分享公司的紅利。

實際上, 這TM是一個大坑。

1718年的時候, 西班牙和英國的戰爭就切斷了南美的貿易通道, 南海公司已經無利可圖。 哪裡有什麼金礦呢, 這根本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南海公司, 就是以獲利假像為誘餌, 使人們為追求虛幻的財富而走向破產。

有人問, 難道當初就沒人反對嗎?

有啊, 但是這種聲音實在是太小了。

南海公司飛漲的股價淹沒了反對的聲音。

南海公司的股價, 在方案提出前不到120英鎊, 幾個月後, 股價漲到1000多英鎊, 一時間, 南海公司的股票一票難求。 有人是這樣描述的:

“快速上漲的股價, 讓政客忘記了政治, 醫生丟棄了病人, 店主關閉了商鋪, 牧師離開了聖壇。 就連時任皇家鑄幣局局長的牛頓, 也成了南海公司的股東。 ”

之後, 南海公司分三次發行了8萬多支新股, 股東們大發橫財。 許多公司, 一度模仿南海公司的手法, 編概念, 發股票。 股份融資的熱度, 催生了許多皮包公司。

但是,

紙終究保不住火, 當人們發現南海公司的騙局後, 南海公司的股價從1000磅以上迅速跌回到原點。

南海公司的騙局, 像一盆冰水澆醒了眾人。 此後100年間, 英國再也沒有發行過一張股票。

牛頓本人也留下了一句名言, 他老人家炒股發財的美夢破滅後, 說,

“我能夠算准天體的運行, 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

牛頓這句話說出了, 在瘋狂利潤追逐下, 人性的貪婪。 但是當我們重新審視整件事情的時候, 不禁要問, 究竟有多少人, 因為追逐利益而置國家經濟和信用於不顧呢?在南海公司的內幕交易中, 不少ZF官員, 達官要人醜聞敗露, 被關進了英國皇家監獄——倫敦塔。

南海騙局已經過去300多年。 但利用特權套利, 蠹空國家經濟的現象, 卻一直周而復始。

2

提到危害國家經濟的, 大部分可能脫口而出的, 就是房地產。

有人說, 就是因為房價的暴漲, 讓錢無法流入實體經濟, 因為高房價, 阻礙了多少年輕人去追逐夢想。

好像, 房地產就是萬惡之源, 只要房價跌了, 經濟就會好轉一樣。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看下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流轉情況。

開發商的一舉一動都需要銀行提供資金支援。

銀行, 才是背後的資金支持者,

銀行, 才是最大的房東。

據統計, 在實際操作中, 銀行貸款是最主要的融資管道, 中國房地產企業的資金中直接和間接來自銀行貸款的比重至少在60%, 而國際通常水準是30%~40%, 美國是20%。

這是什麼邏輯呢, 開發商不斷收割著買房們的小韭菜, 而銀行又收割著看似巨無霸的房地產商。

據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統計, 選取的總樣本為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的103家上榜企業, 其中10家是銀行, 其總利潤佔據103家總利潤的55%。 除去銀行的剩下93家企業, 平均利潤僅有15.9億美元, 相比全球上榜500強的平均利潤29.6億美元低了46%。

有人說,銀行,就是一把剪刀。

人群的財富差距形成了剪刀差,刀背上的人利用杠杆實現財務暴富,刀刃下的人則被收割資產縮水;經濟結構也是剪刀差,實體經濟無法獲得優質的低息貸款苟延殘喘,而虛擬經濟因為獲得大量資金而變成了臃腫的胖子。胖子,最終會因為過於負重而無法前行。

最近,有兩則重要的資訊釋放了出來。但是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

一則是,12月22日,銀監會發佈《關於規範銀信類業務的通知》,規定“不得將信託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股票市場、產能過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

約束信託資金,就約束銀行。銀行是信託資金的主要來源。因為有明文規定,銀行不能直接將資金注入樓市、股市,所以,信託就成了給銀行“跑腿”的,而銀行也完美的規避掉受監管的業務。銀監會的通知,是對金融管制更加強化的信號,也打到了銀行的七寸。這則消息,對股市樓市都是很大的利空,而對實體經濟,則是向好的。

第二則消息,是兩天之後,國家審計署公佈的《財政部關於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情況的報告》,財政部提出,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

這也是一個深刻的變化。銀行,往往是地方債的承銷主力。以往,銀行會賠本賺吆喝,維護與地方ZF的關係,換取更多的財政類存款。而地方敢於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發債,重要原因就是有中央收拾殘局。但中央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如果因為大肆搞基建還不上錢,那就要承擔自己釀下的苦果。

盲目、短視地擴大投資規模,不僅會延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時機,更會引發系列的金融風險。這話是警告地方,自然也對銀行起到強烈的震懾作用。

至於樓市松還是緊,明年漲還是跌,你只需要看資金的流向。助推高房價的,從來不是炒房客和開發商,而是無處安放的熱錢、只為逐利的資本。

往期精彩回顧

有人說,銀行,就是一把剪刀。

人群的財富差距形成了剪刀差,刀背上的人利用杠杆實現財務暴富,刀刃下的人則被收割資產縮水;經濟結構也是剪刀差,實體經濟無法獲得優質的低息貸款苟延殘喘,而虛擬經濟因為獲得大量資金而變成了臃腫的胖子。胖子,最終會因為過於負重而無法前行。

最近,有兩則重要的資訊釋放了出來。但是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

一則是,12月22日,銀監會發佈《關於規範銀信類業務的通知》,規定“不得將信託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股票市場、產能過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

約束信託資金,就約束銀行。銀行是信託資金的主要來源。因為有明文規定,銀行不能直接將資金注入樓市、股市,所以,信託就成了給銀行“跑腿”的,而銀行也完美的規避掉受監管的業務。銀監會的通知,是對金融管制更加強化的信號,也打到了銀行的七寸。這則消息,對股市樓市都是很大的利空,而對實體經濟,則是向好的。

第二則消息,是兩天之後,國家審計署公佈的《財政部關於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情況的報告》,財政部提出,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

這也是一個深刻的變化。銀行,往往是地方債的承銷主力。以往,銀行會賠本賺吆喝,維護與地方ZF的關係,換取更多的財政類存款。而地方敢於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發債,重要原因就是有中央收拾殘局。但中央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如果因為大肆搞基建還不上錢,那就要承擔自己釀下的苦果。

盲目、短視地擴大投資規模,不僅會延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時機,更會引發系列的金融風險。這話是警告地方,自然也對銀行起到強烈的震懾作用。

至於樓市松還是緊,明年漲還是跌,你只需要看資金的流向。助推高房價的,從來不是炒房客和開發商,而是無處安放的熱錢、只為逐利的資本。

往期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