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回首遠去的1998,迎接嶄新的2018

二十年前的那個時代, 已經成為了某種歷史符號和許多人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來吧, 來吧, 相約九八!”

大街小巷的音像店裡,

迴圈著最流行的旋律。 音樂響起, 仿佛昨日紮著兩個丸子頭, 著一襲紅色的旗袍的王菲浮現在眼前, 靈動的大眼睛閃著耀眼的光。

1998年1月, 劉歡演唱了《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 雄踞各大排行榜首位。 劉歡唱紅了歌, 這首歌也成就了劉歡。

“心若在夢就在, 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國企不再是鐵飯碗, 大批的工人紛紛下崗。 一首《從頭再來》聽哭了無數有心人。

樸樹推出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 裡面收錄了一首歌——《那些花兒》。 溫暖而憂傷, 帶著海潮和夏天的味道。 不知陪伴了多少人的孤獨與渴望, 見證了多少人從相逢到別離。 每每重聽, 都令人唏噓不已。

那時候, 收音機(隨身聽)+磁帶的組合仍然是喜聞樂見的聽歌潮流。 小孩子的零花錢捨不得花, 攢夠兩三個星期就跑到校門口的小賣部買一張盜版的磁帶。

儘管音質模糊到跟封面一般, 卻還是很滿足, 把它們當作紀念品一樣收藏。

這樣簡簡單單的幸福日子真是美好得永遠都不想忘記。

故鄉 遠方

他鄉成了故鄉, 故鄉變成遠方。

家前面的十字路口, 一到傍晚會變成菜市場, 小商小販吆喝著, 自行車的鈴鐺響著, 很是熱鬧。 路口的蛋糕店, 剛打出來的雞蛋糕又香又軟。 家在小縣城裡, 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深夜, 聆聽著遠方傳來的汽笛聲。

心也跟著飄蕩。

很多人, 或早或晚在某一刻, 鼓起勇氣, 在父母或者朋友的注視下背起了行囊, 遠走他鄉, 以夢為馬, 仗劍天涯。

主持少兒節目《大風車》的何炅離開了央視, 跳槽來到湖南衛視第一次主持《快樂大本營》 。 剛剛來到湖南衛視的他, 初出茅廬, 急需用各種節目去證明自己的能力。 《情系三湘》98賑災文藝晚會、《快樂新戰線》.......哪裡都有他主持的身影。

14歲的王寶強帶著僅有的500元錢積蓄從少林寺跑到了北京, 來北京的想法很簡單, 就因為李連傑的一部《少林寺》電影。

時常徘徊在北影廠門口, 渴望謀得一份演員的差事。 做了這麼久的“北漂”, 卻怎麼也等不到一個角色。 偶爾能接到的只是武行的活計——被人摔。

淩晨的北京冬日, 天寒地凍, 距離北影不遠處的酒吧內, 黃渤正陪笑唱歌。 他每天都要蹬兩個鐘頭的自行車回家。

他所結識的朋友一個個都大紅大紫,比如周迅、滿文軍、沙寶亮等等。而他卻一直像牆角的青苔,黯然被遺忘在世界陰暗的角落。

1998年,德雲社剛成立不久,郭德綱還沒有開始他的神話。自幼酷愛相聲的郭德綱出生於天津市紅橋區一個普通人家。他說一心想做“真正的相聲”。那時候郭德綱還留有頭髮,發質濃密,如青蘋果一般青澀。

二十年前,遠離家鄉,奔赴遠方。有人鎩羽而歸,有人功成名就。1998年,當時沒有人能預料到20年後的今天,自己會是什麼模樣。

過往 明天

二十年,恍然如夢。今天互聯網江湖裡在座的數得上名的,在那個時代猶如拍打海岸的潮水,一浪又一浪。

1998年的某一天下午,清華大學9號樓男生宿舍走道上,3名穿著打扮明顯不是學生的年輕人攔住了一個電腦專業男生問:“你們系電腦技術最好的人在哪裡?”被問的學生一愣,想起了科技協會主席周楓,便指著最邊上的一個宿舍門說,“在那裡,叫周楓。”

周楓永遠記得這3位斯坦福畢業生來到宿舍的那一幕。他們自報姓名:“陳一舟”“周雲帆”“楊寧”。很多人的人生就如同那樣改變。他們此前積蓄了太多能量,只差一個支點去撬動。當天與周楓一起被說服的,還有同在科學技術協會擔任副主席的王小川。

跟清華挨著的五道口,張朝陽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尋引擎——搜狐,春風得意。

彼時,張朝陽到矽谷搜尋互聯網人才,問一個名叫李彥宏的要不要回國做互聯網。李彥宏當時忙著寫《矽谷商戰》一書。

距離五道口不遠的中關村,中國人民大學1992級本科生劉強東跟1998級碩士生校友龔曉京熱戀,兩人給新創辦的公司取名——“京東”。

同在中關村,在北大方正工作的周鴻禕因為沒能說服領導開發相應的產品,離開方正,開發了3721網站,取自“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那年周鴻禕研究生畢業第三年,28歲。

此時,29歲的雷軍得到了求伯君的賞識,成為金山公司的總經理。

在深圳,馬化騰在1998年結束在潤迅的工作,聯合張志東等人湊了50萬創建騰訊。

在杭州,馬雲在四處碰壁後終於決定在一年後創立阿裡巴巴公司。

1998年,馬雲(左一)及阿裡巴巴部分創始人在長城上合影

這個互聯網浪潮來的時候,像下雨一樣,恰好這個地方下雨,你又恰好在,你肯定會被淋濕。

自由 死亡

生,是一種偶然,而死亡是必然的宿命,我們卻渾然不知死亡何時來臨。

0:45分,人們還在夢鄉中熟睡,長江流域一汪帶著泥漿的滾滾洪流傾瀉而出,如放出籠子的猛獸橫衝直撞,沖毀了附近的幾處民居,向四周奔騰、漫延。低窪處,瞬間被水灌滿,高處,水也迅速漫溢上來。長沙告急!湖南告急!江西告急!

陰雨連綿,到處彌漫著絕望和死亡的氣息。整個國度驟然失聲。

但人們也從籠罩大地的黑暗中撕開一個口子,讓人間的真情與真愛透過裂縫鑽了出來。洪水猛獸的可怕,反而如一面明鏡,映出那個時代人性、人心的美好。

1998年12月19日,一個寒冬的早晨,一代文壇大師錢鐘書先生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與楊絳的愛情,令人動容和羡慕。在《我們仨》中,他發願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死亡是拒絕一切理解的。從無中來,又回到到無中去。

但至少我們還有選擇愛情的自由。

那個夏天,全中國都在熱火朝天的追捧著《還珠格格》,年輕人們在策馬奔騰共用人世繁華的愛情故事裡,憧憬著熱烈的一切。

李亞鵬、徐靜蕾、王學兵主演了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劇中有愛情、有夢想、有流行、有浪漫,而同時也有現實中的無奈與困惑。

1998年,《美少年之戀》讓舒淇和馮德倫奇妙地相遇了。兜兜轉轉十多年,倆人最終又走到了一起。不得不承認,緣分真的是一個奇怪的東西。18年前錯過的,仍可以在18年後找回。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馮德倫看向舒淇,暗想:這個摸不清頭緒的女孩,又會在自己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沒想到18年後,這個摸不清頭緒的女孩竟成了他今生的摯愛。

1998年,《泰坦尼克號》首次登陸中國內地院線,在全國引起轟動。著名影評人周黎明曾給予《泰坦尼克號》這樣的評價——十年一覺沉船夢。但筆者看來,何止十年,即使在20年後的今天,我們也一樣做著一場生死別戀的美夢。

時間真的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人對於時間的感知也很複雜曖昧。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卻總時常想起過去。時代的齒輪滾滾向前,有些人仍踟躕不前,有些人則瀟灑上路,把過去留在身後。孰對孰錯,難有判斷,不過都是個人的選擇罷了。

一切故事都在循環往復,有些故事模糊開頭,有些故事倉促結尾。紀念遠去的1998,迎接嶄新的2018。

他所結識的朋友一個個都大紅大紫,比如周迅、滿文軍、沙寶亮等等。而他卻一直像牆角的青苔,黯然被遺忘在世界陰暗的角落。

1998年,德雲社剛成立不久,郭德綱還沒有開始他的神話。自幼酷愛相聲的郭德綱出生於天津市紅橋區一個普通人家。他說一心想做“真正的相聲”。那時候郭德綱還留有頭髮,發質濃密,如青蘋果一般青澀。

二十年前,遠離家鄉,奔赴遠方。有人鎩羽而歸,有人功成名就。1998年,當時沒有人能預料到20年後的今天,自己會是什麼模樣。

過往 明天

二十年,恍然如夢。今天互聯網江湖裡在座的數得上名的,在那個時代猶如拍打海岸的潮水,一浪又一浪。

1998年的某一天下午,清華大學9號樓男生宿舍走道上,3名穿著打扮明顯不是學生的年輕人攔住了一個電腦專業男生問:“你們系電腦技術最好的人在哪裡?”被問的學生一愣,想起了科技協會主席周楓,便指著最邊上的一個宿舍門說,“在那裡,叫周楓。”

周楓永遠記得這3位斯坦福畢業生來到宿舍的那一幕。他們自報姓名:“陳一舟”“周雲帆”“楊寧”。很多人的人生就如同那樣改變。他們此前積蓄了太多能量,只差一個支點去撬動。當天與周楓一起被說服的,還有同在科學技術協會擔任副主席的王小川。

跟清華挨著的五道口,張朝陽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尋引擎——搜狐,春風得意。

彼時,張朝陽到矽谷搜尋互聯網人才,問一個名叫李彥宏的要不要回國做互聯網。李彥宏當時忙著寫《矽谷商戰》一書。

距離五道口不遠的中關村,中國人民大學1992級本科生劉強東跟1998級碩士生校友龔曉京熱戀,兩人給新創辦的公司取名——“京東”。

同在中關村,在北大方正工作的周鴻禕因為沒能說服領導開發相應的產品,離開方正,開發了3721網站,取自“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那年周鴻禕研究生畢業第三年,28歲。

此時,29歲的雷軍得到了求伯君的賞識,成為金山公司的總經理。

在深圳,馬化騰在1998年結束在潤迅的工作,聯合張志東等人湊了50萬創建騰訊。

在杭州,馬雲在四處碰壁後終於決定在一年後創立阿裡巴巴公司。

1998年,馬雲(左一)及阿裡巴巴部分創始人在長城上合影

這個互聯網浪潮來的時候,像下雨一樣,恰好這個地方下雨,你又恰好在,你肯定會被淋濕。

自由 死亡

生,是一種偶然,而死亡是必然的宿命,我們卻渾然不知死亡何時來臨。

0:45分,人們還在夢鄉中熟睡,長江流域一汪帶著泥漿的滾滾洪流傾瀉而出,如放出籠子的猛獸橫衝直撞,沖毀了附近的幾處民居,向四周奔騰、漫延。低窪處,瞬間被水灌滿,高處,水也迅速漫溢上來。長沙告急!湖南告急!江西告急!

陰雨連綿,到處彌漫著絕望和死亡的氣息。整個國度驟然失聲。

但人們也從籠罩大地的黑暗中撕開一個口子,讓人間的真情與真愛透過裂縫鑽了出來。洪水猛獸的可怕,反而如一面明鏡,映出那個時代人性、人心的美好。

1998年12月19日,一個寒冬的早晨,一代文壇大師錢鐘書先生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與楊絳的愛情,令人動容和羡慕。在《我們仨》中,他發願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死亡是拒絕一切理解的。從無中來,又回到到無中去。

但至少我們還有選擇愛情的自由。

那個夏天,全中國都在熱火朝天的追捧著《還珠格格》,年輕人們在策馬奔騰共用人世繁華的愛情故事裡,憧憬著熱烈的一切。

李亞鵬、徐靜蕾、王學兵主演了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劇中有愛情、有夢想、有流行、有浪漫,而同時也有現實中的無奈與困惑。

1998年,《美少年之戀》讓舒淇和馮德倫奇妙地相遇了。兜兜轉轉十多年,倆人最終又走到了一起。不得不承認,緣分真的是一個奇怪的東西。18年前錯過的,仍可以在18年後找回。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馮德倫看向舒淇,暗想:這個摸不清頭緒的女孩,又會在自己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沒想到18年後,這個摸不清頭緒的女孩竟成了他今生的摯愛。

1998年,《泰坦尼克號》首次登陸中國內地院線,在全國引起轟動。著名影評人周黎明曾給予《泰坦尼克號》這樣的評價——十年一覺沉船夢。但筆者看來,何止十年,即使在20年後的今天,我們也一樣做著一場生死別戀的美夢。

時間真的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人對於時間的感知也很複雜曖昧。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卻總時常想起過去。時代的齒輪滾滾向前,有些人仍踟躕不前,有些人則瀟灑上路,把過去留在身後。孰對孰錯,難有判斷,不過都是個人的選擇罷了。

一切故事都在循環往復,有些故事模糊開頭,有些故事倉促結尾。紀念遠去的1998,迎接嶄新的201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