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債市國際化提速 首只離岸國債期貨登陸港交所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姚茂敦

債券市場國際化的步伐持續加快。

4月10日, 香港交易所(以下簡稱港交所)推出了中國財政部五年期國債期貨合約, 交易代碼HTF。 這是離岸市場上首只內地國債期貨產品, 也是在港交所上市的首只內地利率衍生品。

港交所表示, 內地債券市場快速發展, 並逐漸加快對外開放力度, 國際投資者在投資內地債券市場時亟需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工具, 港交所推出國債期貨正是為了滿足國際投資者與日俱增的風險管理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 離岸國債期貨的上市可以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的債券市場,

有助於推進債券市場的國際化步伐。

首日累計成交227手

港交所網站公佈的相關合約細則顯示, 國債期貨合約金額為50萬元人民幣, 最低波幅為合約金額的0.002%, 即10元人民幣, 以人民幣現金結算合約。

據悉, 上市合約月份為最近兩個季月(即3月、6月、9月及12月)。 上午9時至中午12時(早市)及下午1時至4時30分(午市)為合約正常交易時間, 聖誕前夕、新年前夕及農曆新年前夕不設下午交易時段。

上市首日, HTF合約交易清淡, 合計成交227手。 截至4月10日收盤, HTF1706收跌0.27%報99.1元, 成交113手;HTF1709收跌0.57%報98.72元, 成交114手。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並表示, 首只離岸內地國債期貨上市首日因流動性匱乏, 成交清淡屬於正常情況。

國債期貨是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頭寸高效、透明、便捷的工具, 隨著機構參與熱情被激發, 未來離岸國債期貨的成交會也逐漸擴大。

而港交所方面表示, 中國是全球債券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 也是繼美國和日本後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 隨著銀行間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 人民幣的國際認可度提升, 中國債市被納入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 以及相對發達市場的債券息差等因素推動, 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參與者亦會持續增加。

“首只離岸國債期貨的上市, 不但會加速債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還會進一步推進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 ”宋清輝進一步解釋稱, 對香港而言, 其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會更加穩固,

同時還能獲得巨大的財富效應。 而對內地債券市場來說, 則可以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的債券市場, 增加內地市場與海外市場的聯動, 亦有助於推進債券市場的國際化步伐。

債券通有望今年落地

此外, 有港媒4月10日報導稱, 內地將最快7月宣佈與香港“債券通”的詳情, 計畫開通初期先推行北向買賣的“先北後南”做法;同時“債券通”可透過兩大管道, 包括場外市場和港交所進行交易。 對此, 港交所回應稱, “香港交易所將在兩地監管當局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債券通的準備工作, 並在未來適時由相關各方公佈更多細節。 ”

實際上, 3月15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答中外記者問時, 就確認了今年將試行債券通的消息。

李克強表示, “我們準備今年在香港和內地試行債券通, 也就是說允許境外資金在境外購買內地的債券, 這是第一次。 ”

李克強進一步表示, 香港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有利於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有利於香港居民有更多的投資管道, 從而受惠, 有利於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港交所也在官網發佈新聞稿稱, 債券通將為內地資本市場發展迎來又一大突破, 也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連通內地市場和國際市場門戶的優勢地位。

宋清輝表示, 債券通的試行必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 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借道香港市場進入內地債市。 此前的深港通和滬港通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功不可沒。

而債券通開通後不但意味著內地和香港的金融融合將進一步加深, 而且將會幫助香港穩固亞洲金融中心地位, 獲得巨大的財富和良好的就業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