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滬港深基金熱潮襲來 基本面指數策略值得關注

在滬港通、深港通相繼開通的背景下, 多隻滬港深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10%, 遠超主動管理的開放式權益類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與此同時, 各大基金公司掀起了滬港深基金的發行熱潮, 從主動型出擊的股票型基金, 到靈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 再到穩健的指數型基金比比皆是。 如正在發行的浦銀安盛中證銳聯滬港深基本面1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LOF)(下稱“浦銀滬港深基本面”), 就是一隻滬港深概念基金。

在此背景下, 投資者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浦銀安盛日前邀請了中證銳聯滬港深基本面100指數(下稱滬港深F100指數)的開發者之一,

銳聯財智執行總監李宗熹。 面對新形勢、新管道下的港股投資價值與機遇, 李宗熹表示基本面指數策略的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在李宗熹看來, 面世12年來, 基本面指數策略的表現跑贏了市值指數。 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 前者篩選基本面優質的企業作為成份股, 業績越好越穩定的企業在指數中佔有的權重越大, 這使得投資人能夠分享優質企業的成長;另一方面, 市值加權指數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 會因為自身結構設計的缺陷, 增持估值過高的股票, 而減少對低估股票的投資, 形成實質上的追漲殺跌, 造成業績不佳。

從海外市場來看, 基本面指數是當前市場上資管規模增長最快的指數投資策略。

目前, 全球大多數投資機構都採用基本面指數策略進行資產管理。 例如:貝萊德、嘉信理財和道富等機構。 而使用銳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銳聯”)基本面指數策略管理的全球資產規模, 到2016年年底已經超過1300億美元。

近年來, 鑒於銳聯基本面指數策略在全球的成功發展, 銳聯和中證指數針對A股市場不斷推出與基本面指數相關的系列產品。 而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相繼開通, 銳聯與中證指數於2015年7月合作開發出滬港深F100指數。 作為內地與港股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實施以來的首只跨市場基本面指數, 該指數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跨市場投資工具。

據李宗熹介紹, 滬港深F100指數的設計完全遵循基本面指數策略,

即樣本股的權重配置由基本面價值決定, 打破了傳統市值指數中樣本股價與其權重之間的關聯, 避免過多配置高估值股票, 形成實質上的追漲殺跌, 使投資者可以規避多個市場波動的同時, 還能分享優質公司的成長紅利。

相關統計顯示, 自滬港深F100指數發佈以來, 截至4月5日, 滬港深F100累計漲幅達8.9%, 大幅跑贏同期的恒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數。

多位基金專家還指出, 從過往經驗來看, 市場越有效, 主動管理基金戰勝指數基金越難, 配置指數基金是投資者的較優選擇。 而記者瞭解到, 前述提及的浦銀滬港深基本面採用被動式投資策略, 緊密跟蹤的正是滬港深F100指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