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盤點:2017年中國快消品行業十宗“最”

2017年已到年終, 我們也即將迎來嶄新的2018年。 在快消品行業, 2017年又發生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呢?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2017年中國快消品行業十宗“最”, 以饗讀者。

最“大膽”

統一推零庫存策略, 17年不要求出貨量增長

零庫存一般有2種情況, 一是儘量把庫存放到經銷商和終端, 統一企業自身不壓庫存, 自己做到零庫存。 二是減少廠家、經銷商和終端庫存, 減少流通環節庫存, 從而提高庫存周轉。

在分析人士看來, 統一企業這種“零庫存”的策略, 雖有可能降低流通庫存量, 但無法做到真正零庫存, “因為完全零庫存的結果是終端沒貨可賣。 ”

事實上, 矛盾已然產生。

有統一企業的業務人員表示:“公司喊著清庫存, 但同時要求銷量要增長。 每到月底, 業務們一看, 銷量沒完成, 績效拿不到, 還得壓貨, 基本屬於閉環。 ”

“扯。 ”一食品飲料行業的職業經理人說到。 其所在區域的一個小經銷商(城市裡的一個區域代理商)還拜託他處理一萬多箱小茗同學的庫存(市場價價值50萬元),

“要實現零庫存?”他反問。

今年7月, 行業流出了兩份與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統一企業)有關的停產通知。

6月29日, 石家莊統一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家莊統一)迎來了又一輪的“放假”。 檔顯示, 因公司發展戰略調整, 石家莊統一從2017年4月停產至今, 從7月1日-8月31日繼續“放假”。

另一份6月1日發出的“放假通知”來自徐州統一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州統一)。 檔顯示, 從2017年1月起, 這家公司一直停產到了5月31日。

“兩份放假通知書, 都是依照市場需求及產品結構優化的需要做出的合理安排, 並依法發佈且真實有效, 而且在政府部門均有備案。

”就這兩份“放假通知”, 統一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做了如此回應。

但對徐州統一的近況、是否還有其他工廠停產、停產與“零庫存”策略有無關聯等問題, 該負責人並沒有回應。

統一企業顯然不願在“零庫存”的問題上過多糾纏, 不論是其年報中的寥寥幾筆還是前述負責人對“零庫存”不願多言的態度, 就連該策略今年是否還在堅持執行, 也沒給出回應。

點評:

面對紛繁複雜的市場行情, 墨守成規自然是行不通的。 從這一層面來看, 統一企業也算是個勇者。 統一出臺的2017年“三大新政”, 分別是“零基預算”、“通路改革”和“食飲合併”。 從政策來看, 核心思路是降低成本, 包含運營成本和通路成本。

可這些看起來全部“正面”的策略經過層級逐步放大後,

卻給統一企業帶來了並不十分趨好的結果。 甚至被認為“只是美好願景”。

看來, 企業變革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最“失敗”

宗馥莉欲入主中國糖果, 終失敗

3月31日, 宗馥莉欲買中國糖果的消息傳出。

對於宗馥莉欲收購中國糖果的這一行為,

外界的猜測主要分為兩種:為娃哈哈上市做準備和自立門戶。 不過, 對於第一種猜測, 娃哈哈集團此前已向媒體表示, 宗馥莉收購中國糖果是其個人行為, 與集團公司無關。

第二種猜測主要是因宗馥莉具備自立門戶的能力。

資料顯示, 宗馥莉在食品及飲料業務擁有逾十年經驗。 其曾在大學畢業回國後不滿一年開始擔任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副主任, 4個月之後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裝有限公司與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0年, 宗馥莉成為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承擔了娃哈哈集團三分之一的產品代加工業務, 同時主營食品香料、機械模具、印刷包裝和飲料生產等, 年營業額約50億人民幣。

2016年,宗馥莉推出以自己英文名Kelly命名的全新品牌——“Kellyone”個人定制果蔬汁,並註冊了寧波巨集勝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來運營。

若收購事項完成,不論是注入與娃哈哈相關的資產,還是宗馥莉自己的業務,中國糖果或都將實現質的轉變。

不料,7月13日晚間,此前因擬被宗馥莉要約收購的中國糖果一紙公告宣佈收購中止。

“在整個過程中我司始終恪守要約人的責任與義務,以最真誠的誠意履行各項收購事宜。對公司而言,這是一次積極的、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探索,為公司將來在相關領域佈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這或許就是“吃一塹,長一智”的意思吧。

點評: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借殼上市宗馥莉或被利用。

“中國糖果的股東疑似作為牟利主體,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為概念炒作、高位套現。而在套現後,高位接盤的散戶對於相比現價大幅折價的要約收購興趣不大,因此導致宗馥莉收購失敗。”有相關資本專業人士透露。“宗馥莉打算借助中國糖果自立門戶,但這種心態或許被人利用了。”

與之前的“順風順水”相比,此次收購失敗,宗馥莉學費高昂。資料顯示,截至7月13日收市,宗馥莉僅收購4.18億股中國糖果股份,占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的26.03%,因未達50%的收購要約目標,該筆交易宣佈無效。在此次收購中,宗馥莉的虧損額未對外公佈,外界無從知曉。如果僅以0.3565港元/股的要約價與7月18日的收盤價0.165港元/股的差價來看,其損失也不在小數。

這個80後的女孩,是否能擺脫自己身上的標籤,走出一條新路,還需時間和市場給出答案。

最“霸氣”

蒙牛19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16.7%股權

1月5日,蒙牛乳業(02319.HK)與現代牧業(01117.HK)在聯交所聯合發佈公告,蒙牛乳業擬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收購16.7%的現代牧業股份。

根據公告,蒙牛將向Success Dairy II (賣方)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收購相當於現代牧業 16.7%的股權,交易總金額約18.73億港元。此交易完成後,蒙牛持股將增加至39.9%(全面攤薄後為37.7%),仍將為現代牧業最大單一股東。

蒙牛方面稱,本次收購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蒙牛于高端乳製品市場的定位,支持發展低溫乳製品。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蒙牛此次增持現代牧業與“奶荒”無關,其理由有三個:一是在中糧體系內打造大規模原料基地,而中糧最缺的就是奶牛養殖;二是蒙牛將重點發展以巴氏奶為代表的低溫乳產業,而現代牧業是其最好選擇;三是未來奶價上升,預計現代牧業業績有所好轉,有助於提振股市信心。

點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後,蒙牛將幫助現代牧業從Success Dairy II 的“對賭協議”中解脫。

2015年7月6日,現代牧業以4港元/股的價格向Success Dairy定向增發約4.77億股,收購兩個合資牧場的82%股權,總計19.1億港元。在3年禁售期屆滿後,如果Success Dairy持有的現代牧業股價少於3.08億美元,現代牧業將向其支付股價差額。而Success Dairy背後的實際控制方是KKR及鼎暉投資。

現代牧業在2016年7月13日發佈的上半年盈利警告中曾提出,基於市場因素導致的上半年股價下跌,預計將向Success Dairy支付4億元。而此次收購完成後,Success Dairy II在現代牧業的持股比例將降至零,“對賭協議”也隨之終止。

最“愛國”

樂天助推韓政府部署“薩德”引民眾憤怒

2月27日,韓國樂天集團召開董事會會議,決定把星州高爾夫場地地皮轉讓給韓國國防部用於“薩德”反導系統。

樂天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業務範圍已覆蓋在食品、零售、旅遊、石化、建設、製造、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2012年4月,該集團還在上海成立了樂天(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12月,樂天集團各部門已在中國24個省直轄市開展業務。

樂天在中國有超過100家超市,5家百貨商店,目前正在建設工廠和樂天世界大型購物中心,而該集團在首爾的樂天免稅店更是主要面向中國遊客,其銷售額的70%來自中國遊客。

自從韓國樂天集團簽署了換地協定後,部分中國消費者和網友發起了針對韓國樂天集團的抵制行為。

9月14日,受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影響,樂天瑪特在中國業績慘澹、不堪重負,最終決定出售在華超市,退出中國市場。

點評: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既然韓國樂天一意孤行選擇與中國人民為敵;那麼,我們---全體中國人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從一舉一動開始,從衣食住行開始,我們會將樂天集團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痕跡都消除,直到敵人哭喊著服軟為止!

我們會用行動告訴韓國,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我們絕不比韓國人差,我們比樂天的意志更堅決!

最“科技”

食品大佬爭先佈局無人便利店

6月25日,飲品界老大娃哈哈和人工智慧在零售領域的領軍企業深蘭科技簽訂的3年10萬台,10年百萬台TakeGo無人店協定。

此次和娃哈哈簽訂的合作內容包括兩方面:

一是將“快貓支付系統”全面接入娃哈哈現有以及未來規劃的自助售貨機系統中。資料顯示,娃哈哈將按照“3年10萬台、10年100萬台”的節奏鋪設自助售貨機,總投資為20億元。

二是,娃哈哈將試水基於快貓系統支援的Take Go娃哈哈定製版無人智慧便利店。據悉,目前娃哈哈正在杭州挑選五個地區(共5家)進行試點投放,每個門店的面積在30㎡——40㎡,這也是娃哈哈2017年下半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

不僅娃哈哈這個飲料圈的老大哥中意無人便利店,乳業大佬伊利同樣“野心勃勃”。

據瞭解,伊利計畫在2000多個社區內推廣和深蘭科技合作推出的無人便利微店,把自家產品直接打入最貼近消費者的社區消費圈層(高層住宅樓下以及社區內),根據需求共有大小兩個尺寸規格,大的有幾十平米,小的只能容納一家三口。目前,伊利已經在上海的三個社區內做試點。

點評:

無人便利店應有廣闊發展空間,雖然過程可能也是各種因素、問題不斷,但確實解決了便利店兩大死結問題:一是店租,二是人工。這兩個問題得到改善,就是一種好的、值得發展的新生事物!當然,也不能一窩蜂上,畢竟老大哥——自動售貨機,在中國發展這麼多年,也是近年稍有起色。

娃哈哈的理念是“管道為王”,所以推自動售貨機和無人便利店都在情理之中。優勢是自己與經銷商多年的管道理念積累,現在也正尋找管道突破點、銷量增長點,以及進一步實現移動互聯轉型升級;劣勢是傳統行業傳統人做移動互聯,沒有經驗可借鑒,人才也缺乏,容易造成實際效果不好,甚至失敗。至於企圖目標,還是佔據管道,就像我們現在流行所講的搶佔流量一樣。

最“無辜”

娃哈哈被唱衰

在管道為王轉入內容為王的時代,幾乎所有的傳統企業都遭到了挫折,作為管道為王時代企業成功的極致案例,娃哈哈面臨的衝擊比別人大的多。因此也週期性的被媒體推上風口浪尖。

儘管今年72歲的宗慶後仍然每年出差200多天,坐高鐵二等座,親自管理整個商業帝國,也難以挽救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娃哈哈一年600億的體量還在,且娃哈哈這些年其實一直都在尋求創新。大家看娃哈哈智慧製造發展的路徑,你就知道宗慶後有多努力!

2000年,成立模具工廠,為制瓶機、制蓋機生產配套新瓶型、新蓋型模具。

2003年,開始導入ERP系統,實行企業資訊化管理。

2008年,參與承擔國家863計畫“機器人高速包裝工作站關鍵技術及示範應用”專案。

2011年,承擔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高速搬運機器人及其物流生產線關鍵技術與示範應用”的研究。

2012年,參與承擔國家863專案“高精度高效率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開發”。

2015年,完成串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並用於集團飲料生產線上產品裝箱、碼垛、生產物料投放、裝箱等領域。

點評:

現實是殘酷的,市場也總難以捉摸,娃哈哈日後需要面對的挑戰或許更大。

為此,我們多給宗慶後一些理解,不讓要“肉毒桿菌”謠言事件重現,對於中國實業和娃哈哈的復興,我們需要一些時間。

2017年是娃哈哈三十而立之年,作為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娃哈哈也是時候為中國品牌的升級和跨越做出新的探索和表率了,今天,娃哈哈依然是中國快消品行業的霸主之一,它的運營水準和實力依然是行業前沿。我們一同期待著這個小步快跑的巨人。

最“跨界”

農夫山泉賣面膜

11月26日晚,農夫山泉在杭州養生堂龍塢園區內召開了養生堂YOSEIDO化妝品新品發佈會。邀請了養生堂化妝品專案相關的國際合作夥伴以及全國各大媒體,見證了農夫山泉在化妝品領域的跨界創新。

養生堂董事長、農夫山泉董事長兼總經理鐘睒睒在發佈會上做了演講,介紹了養生堂天然樺樹汁補水系列產品從原料發現、配方研究、採集品控、生產製造等整個創新研發的過程。發佈會展示了多段視頻,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追求顛覆性產品的故事,更展示了一個傳統企業的跨界與創新。

此次,養生堂推出了三款以樺樹汁為原料的補水型護膚品,包括面膜、清爽型、滋潤型化妝水。

這並非是農夫山泉跨界護膚品簡單的試水,2018年農夫山泉還將相繼推出精華、面霜等產品線。除了中國市場,未來還將進入日本銷售。農夫山泉董事長兼總經理鐘睒睒今日表示,公司的目標是5年內規模躋身化妝品品牌前五位,品質則將衝擊第一位。

點評:

打敗康師傅速食麵的是不是統一和今麥郎,而是外賣、KFC和高鐵;打敗娃哈哈的也不止是怡寶和農夫山泉,也還有隔壁的奶茶店。還固守在原來的賽道裡面,只能等著被淘汰,畢竟這是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

最“持久”

紅牛商標之爭

最初紅牛由泰國許氏家族1975年研發的功能飲料,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後由泰籍華人嚴杉之手,而後發展成為中國功能飲料的領導者。

1是奧地利紅牛,2和3是中國紅牛

直到2016年10月,泰國天絲對紅牛維他命的紅牛商標授權合約到期,且未續期之由,開始了長達1年之久,10餘場的訴訟持久戰。關注這場“商標之戰”的除了行業觀察者、競爭企業之外,最揪心的要屬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了。

點評:

品牌商標授權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名品牌的授權期限來臨,上演了品牌商標的“生父”和“養父”的較量。從輿論界來看,大多數往往更加同情品牌商標的“養父”,加多寶們往往獲得了吃瓜群眾更多的支持,而品牌“生父”王老吉們則在輿論上多有被動,但是在打官司上往往屢嘗勝跡。

最“意外”

阿裡買下紐仕蘭

12月26日,湖南大康國際農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臨時停牌並宣佈,阿裡巴巴及上海雲鋒新呈投資中心以3.3億元注資紐仕蘭,增資完成後阿裡持有紐仕蘭新雲40%股權、雲鋒持有紐仕蘭17%。23日複牌之後,大康農業便連續兩天漲停。

紐仕蘭是大康農業2015年成立的電商子公司,主要致力於全球優質商品,通過產業鏈品牌服務引入市場,將原產紐西蘭的乳製品在中國市場銷售。成立短短兩年,目前紐仕蘭已經進入進口乳品第一梯隊,2017年前11月其營收達5億元,銷售增長率達365%,2017年雙十一進口牛奶品類前6名。

點評:

阿裡買下紐仕蘭無非要幹三件事:第一,將紐仕蘭裝入“”線下零售版圖中去,盒馬鮮生、天貓小店、大潤發、飛牛便利……第二,阿裡獨具資源的消費交易大資料,過去的抓手停留在服務于品牌商身上,現在阿裡將根據這些消費資源,充分滿足線上線下消費者的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第三、通過品類的試點,讓阿裡“冷冰冰”的資料更具備活性,為更多優質品牌商提供可複製性、可標準化的品牌優化方案。符合阿裡的大資料戰略。

最“現代”

王老吉開線下店

7月初,王老吉在廣州花城匯北區891街道開了一家涼茶實體店“1828王老吉”,也正式宣告進軍“新式茶飲”市場,並打出了“王老吉全國首家現泡涼茶概念店”的口號,旨在讓消費者喝到的每一口都是最天然、最健康的味道。

據悉,王老吉涼茶計畫用4年時間在全國開出3000——5000家店面。王老吉1828現泡涼茶概念店頗具“現代”風,除了傳統古法現泡涼茶外,水果茶和奶蓋茶也現身在推薦的產品目錄當中,且出品的包裝與“喜茶”神似。

廣藥集團已在籌畫在即飲茶市場再造一個王老吉的勢頭。

點評:

王老吉線下開店這是的原因無非三點:第一點,涼茶品類的“火”已經過去了,品類的規模增長已達上線,沒有再多的挖掘空間;第二,多元化發展對於國企可能是最恰當的方式;第三點,市場層面,喜茶、因味茶、一點點的茶飲門店之路走得還不錯。加之,消費意識的提升,確實是一條不錯的路。

年營業額約50億人民幣。

2016年,宗馥莉推出以自己英文名Kelly命名的全新品牌——“Kellyone”個人定制果蔬汁,並註冊了寧波巨集勝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來運營。

若收購事項完成,不論是注入與娃哈哈相關的資產,還是宗馥莉自己的業務,中國糖果或都將實現質的轉變。

不料,7月13日晚間,此前因擬被宗馥莉要約收購的中國糖果一紙公告宣佈收購中止。

“在整個過程中我司始終恪守要約人的責任與義務,以最真誠的誠意履行各項收購事宜。對公司而言,這是一次積極的、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探索,為公司將來在相關領域佈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這或許就是“吃一塹,長一智”的意思吧。

點評: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借殼上市宗馥莉或被利用。

“中國糖果的股東疑似作為牟利主體,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為概念炒作、高位套現。而在套現後,高位接盤的散戶對於相比現價大幅折價的要約收購興趣不大,因此導致宗馥莉收購失敗。”有相關資本專業人士透露。“宗馥莉打算借助中國糖果自立門戶,但這種心態或許被人利用了。”

與之前的“順風順水”相比,此次收購失敗,宗馥莉學費高昂。資料顯示,截至7月13日收市,宗馥莉僅收購4.18億股中國糖果股份,占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的26.03%,因未達50%的收購要約目標,該筆交易宣佈無效。在此次收購中,宗馥莉的虧損額未對外公佈,外界無從知曉。如果僅以0.3565港元/股的要約價與7月18日的收盤價0.165港元/股的差價來看,其損失也不在小數。

這個80後的女孩,是否能擺脫自己身上的標籤,走出一條新路,還需時間和市場給出答案。

最“霸氣”

蒙牛19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16.7%股權

1月5日,蒙牛乳業(02319.HK)與現代牧業(01117.HK)在聯交所聯合發佈公告,蒙牛乳業擬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收購16.7%的現代牧業股份。

根據公告,蒙牛將向Success Dairy II (賣方)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收購相當於現代牧業 16.7%的股權,交易總金額約18.73億港元。此交易完成後,蒙牛持股將增加至39.9%(全面攤薄後為37.7%),仍將為現代牧業最大單一股東。

蒙牛方面稱,本次收購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蒙牛于高端乳製品市場的定位,支持發展低溫乳製品。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蒙牛此次增持現代牧業與“奶荒”無關,其理由有三個:一是在中糧體系內打造大規模原料基地,而中糧最缺的就是奶牛養殖;二是蒙牛將重點發展以巴氏奶為代表的低溫乳產業,而現代牧業是其最好選擇;三是未來奶價上升,預計現代牧業業績有所好轉,有助於提振股市信心。

點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後,蒙牛將幫助現代牧業從Success Dairy II 的“對賭協議”中解脫。

2015年7月6日,現代牧業以4港元/股的價格向Success Dairy定向增發約4.77億股,收購兩個合資牧場的82%股權,總計19.1億港元。在3年禁售期屆滿後,如果Success Dairy持有的現代牧業股價少於3.08億美元,現代牧業將向其支付股價差額。而Success Dairy背後的實際控制方是KKR及鼎暉投資。

現代牧業在2016年7月13日發佈的上半年盈利警告中曾提出,基於市場因素導致的上半年股價下跌,預計將向Success Dairy支付4億元。而此次收購完成後,Success Dairy II在現代牧業的持股比例將降至零,“對賭協議”也隨之終止。

最“愛國”

樂天助推韓政府部署“薩德”引民眾憤怒

2月27日,韓國樂天集團召開董事會會議,決定把星州高爾夫場地地皮轉讓給韓國國防部用於“薩德”反導系統。

樂天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業務範圍已覆蓋在食品、零售、旅遊、石化、建設、製造、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2012年4月,該集團還在上海成立了樂天(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12月,樂天集團各部門已在中國24個省直轄市開展業務。

樂天在中國有超過100家超市,5家百貨商店,目前正在建設工廠和樂天世界大型購物中心,而該集團在首爾的樂天免稅店更是主要面向中國遊客,其銷售額的70%來自中國遊客。

自從韓國樂天集團簽署了換地協定後,部分中國消費者和網友發起了針對韓國樂天集團的抵制行為。

9月14日,受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影響,樂天瑪特在中國業績慘澹、不堪重負,最終決定出售在華超市,退出中國市場。

點評: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既然韓國樂天一意孤行選擇與中國人民為敵;那麼,我們---全體中國人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從一舉一動開始,從衣食住行開始,我們會將樂天集團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痕跡都消除,直到敵人哭喊著服軟為止!

我們會用行動告訴韓國,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我們絕不比韓國人差,我們比樂天的意志更堅決!

最“科技”

食品大佬爭先佈局無人便利店

6月25日,飲品界老大娃哈哈和人工智慧在零售領域的領軍企業深蘭科技簽訂的3年10萬台,10年百萬台TakeGo無人店協定。

此次和娃哈哈簽訂的合作內容包括兩方面:

一是將“快貓支付系統”全面接入娃哈哈現有以及未來規劃的自助售貨機系統中。資料顯示,娃哈哈將按照“3年10萬台、10年100萬台”的節奏鋪設自助售貨機,總投資為20億元。

二是,娃哈哈將試水基於快貓系統支援的Take Go娃哈哈定製版無人智慧便利店。據悉,目前娃哈哈正在杭州挑選五個地區(共5家)進行試點投放,每個門店的面積在30㎡——40㎡,這也是娃哈哈2017年下半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

不僅娃哈哈這個飲料圈的老大哥中意無人便利店,乳業大佬伊利同樣“野心勃勃”。

據瞭解,伊利計畫在2000多個社區內推廣和深蘭科技合作推出的無人便利微店,把自家產品直接打入最貼近消費者的社區消費圈層(高層住宅樓下以及社區內),根據需求共有大小兩個尺寸規格,大的有幾十平米,小的只能容納一家三口。目前,伊利已經在上海的三個社區內做試點。

點評:

無人便利店應有廣闊發展空間,雖然過程可能也是各種因素、問題不斷,但確實解決了便利店兩大死結問題:一是店租,二是人工。這兩個問題得到改善,就是一種好的、值得發展的新生事物!當然,也不能一窩蜂上,畢竟老大哥——自動售貨機,在中國發展這麼多年,也是近年稍有起色。

娃哈哈的理念是“管道為王”,所以推自動售貨機和無人便利店都在情理之中。優勢是自己與經銷商多年的管道理念積累,現在也正尋找管道突破點、銷量增長點,以及進一步實現移動互聯轉型升級;劣勢是傳統行業傳統人做移動互聯,沒有經驗可借鑒,人才也缺乏,容易造成實際效果不好,甚至失敗。至於企圖目標,還是佔據管道,就像我們現在流行所講的搶佔流量一樣。

最“無辜”

娃哈哈被唱衰

在管道為王轉入內容為王的時代,幾乎所有的傳統企業都遭到了挫折,作為管道為王時代企業成功的極致案例,娃哈哈面臨的衝擊比別人大的多。因此也週期性的被媒體推上風口浪尖。

儘管今年72歲的宗慶後仍然每年出差200多天,坐高鐵二等座,親自管理整個商業帝國,也難以挽救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娃哈哈一年600億的體量還在,且娃哈哈這些年其實一直都在尋求創新。大家看娃哈哈智慧製造發展的路徑,你就知道宗慶後有多努力!

2000年,成立模具工廠,為制瓶機、制蓋機生產配套新瓶型、新蓋型模具。

2003年,開始導入ERP系統,實行企業資訊化管理。

2008年,參與承擔國家863計畫“機器人高速包裝工作站關鍵技術及示範應用”專案。

2011年,承擔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高速搬運機器人及其物流生產線關鍵技術與示範應用”的研究。

2012年,參與承擔國家863專案“高精度高效率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開發”。

2015年,完成串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並用於集團飲料生產線上產品裝箱、碼垛、生產物料投放、裝箱等領域。

點評:

現實是殘酷的,市場也總難以捉摸,娃哈哈日後需要面對的挑戰或許更大。

為此,我們多給宗慶後一些理解,不讓要“肉毒桿菌”謠言事件重現,對於中國實業和娃哈哈的復興,我們需要一些時間。

2017年是娃哈哈三十而立之年,作為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娃哈哈也是時候為中國品牌的升級和跨越做出新的探索和表率了,今天,娃哈哈依然是中國快消品行業的霸主之一,它的運營水準和實力依然是行業前沿。我們一同期待著這個小步快跑的巨人。

最“跨界”

農夫山泉賣面膜

11月26日晚,農夫山泉在杭州養生堂龍塢園區內召開了養生堂YOSEIDO化妝品新品發佈會。邀請了養生堂化妝品專案相關的國際合作夥伴以及全國各大媒體,見證了農夫山泉在化妝品領域的跨界創新。

養生堂董事長、農夫山泉董事長兼總經理鐘睒睒在發佈會上做了演講,介紹了養生堂天然樺樹汁補水系列產品從原料發現、配方研究、採集品控、生產製造等整個創新研發的過程。發佈會展示了多段視頻,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追求顛覆性產品的故事,更展示了一個傳統企業的跨界與創新。

此次,養生堂推出了三款以樺樹汁為原料的補水型護膚品,包括面膜、清爽型、滋潤型化妝水。

這並非是農夫山泉跨界護膚品簡單的試水,2018年農夫山泉還將相繼推出精華、面霜等產品線。除了中國市場,未來還將進入日本銷售。農夫山泉董事長兼總經理鐘睒睒今日表示,公司的目標是5年內規模躋身化妝品品牌前五位,品質則將衝擊第一位。

點評:

打敗康師傅速食麵的是不是統一和今麥郎,而是外賣、KFC和高鐵;打敗娃哈哈的也不止是怡寶和農夫山泉,也還有隔壁的奶茶店。還固守在原來的賽道裡面,只能等著被淘汰,畢竟這是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

最“持久”

紅牛商標之爭

最初紅牛由泰國許氏家族1975年研發的功能飲料,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後由泰籍華人嚴杉之手,而後發展成為中國功能飲料的領導者。

1是奧地利紅牛,2和3是中國紅牛

直到2016年10月,泰國天絲對紅牛維他命的紅牛商標授權合約到期,且未續期之由,開始了長達1年之久,10餘場的訴訟持久戰。關注這場“商標之戰”的除了行業觀察者、競爭企業之外,最揪心的要屬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了。

點評:

品牌商標授權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名品牌的授權期限來臨,上演了品牌商標的“生父”和“養父”的較量。從輿論界來看,大多數往往更加同情品牌商標的“養父”,加多寶們往往獲得了吃瓜群眾更多的支持,而品牌“生父”王老吉們則在輿論上多有被動,但是在打官司上往往屢嘗勝跡。

最“意外”

阿裡買下紐仕蘭

12月26日,湖南大康國際農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臨時停牌並宣佈,阿裡巴巴及上海雲鋒新呈投資中心以3.3億元注資紐仕蘭,增資完成後阿裡持有紐仕蘭新雲40%股權、雲鋒持有紐仕蘭17%。23日複牌之後,大康農業便連續兩天漲停。

紐仕蘭是大康農業2015年成立的電商子公司,主要致力於全球優質商品,通過產業鏈品牌服務引入市場,將原產紐西蘭的乳製品在中國市場銷售。成立短短兩年,目前紐仕蘭已經進入進口乳品第一梯隊,2017年前11月其營收達5億元,銷售增長率達365%,2017年雙十一進口牛奶品類前6名。

點評:

阿裡買下紐仕蘭無非要幹三件事:第一,將紐仕蘭裝入“”線下零售版圖中去,盒馬鮮生、天貓小店、大潤發、飛牛便利……第二,阿裡獨具資源的消費交易大資料,過去的抓手停留在服務于品牌商身上,現在阿裡將根據這些消費資源,充分滿足線上線下消費者的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第三、通過品類的試點,讓阿裡“冷冰冰”的資料更具備活性,為更多優質品牌商提供可複製性、可標準化的品牌優化方案。符合阿裡的大資料戰略。

最“現代”

王老吉開線下店

7月初,王老吉在廣州花城匯北區891街道開了一家涼茶實體店“1828王老吉”,也正式宣告進軍“新式茶飲”市場,並打出了“王老吉全國首家現泡涼茶概念店”的口號,旨在讓消費者喝到的每一口都是最天然、最健康的味道。

據悉,王老吉涼茶計畫用4年時間在全國開出3000——5000家店面。王老吉1828現泡涼茶概念店頗具“現代”風,除了傳統古法現泡涼茶外,水果茶和奶蓋茶也現身在推薦的產品目錄當中,且出品的包裝與“喜茶”神似。

廣藥集團已在籌畫在即飲茶市場再造一個王老吉的勢頭。

點評:

王老吉線下開店這是的原因無非三點:第一點,涼茶品類的“火”已經過去了,品類的規模增長已達上線,沒有再多的挖掘空間;第二,多元化發展對於國企可能是最恰當的方式;第三點,市場層面,喜茶、因味茶、一點點的茶飲門店之路走得還不錯。加之,消費意識的提升,確實是一條不錯的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