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2018年我將如何持倉?

2017年A股市場已經收官, 說實在, 今年筆者的收益並不好, 遠低於筆者的預期, 僅33%左右, 主要是筆者重倉在創業板標的, 對主機板標的選擇不多。

一、中科創達

經過兩年的跟蹤, 筆者依然覺得中科創達是一只好的標的。 中科創達在2016年7月至8月跌破21周線及所有支撐線之後, 筆者對其大幅減倉, 規避了下跌風險。 在今年年初, 中科創達因一些股東股權解禁而減持, 筆者認為其中的創投公司, 如北極光, 因為中科創達公司成功上市之後, 其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退出公司股權結構, 因為它們不是戰略投資者, 還有一些公司,

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得不低價減持, 在今年二、三季度社保資金也陸續進入中科創達的十大流通股東之中, 股東們進進出出純屬正常, 這是每一隻標的公司都會遇到的情況。 在今年中科創達因大小股東減持, 導致股價大幅下跌, 筆者也因此分批次分層次逐漸買回之前的倉位, 依然重倉持有。

筆者在今年重新買進中科創達成為重倉之前, 尚未建立次新股統計資料模型, 致使當時成本有些稍高, 如今已經建立次新股統計資料模型, 對次新股的估值準確性更進一步, 日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對於其它次新股, 我有足夠的耐心等待。

今年8月, 股價重新放量突破21周線,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意味著新的征程開始,

股價在挑戰46以上時, 筆者依操作計畫減持27%的倉位, 在40至36也依計畫買回之前賣出的倉位。 翻開2017年11月股價走勢圖, 可以發現當時的主力的確想做多, 到11月20日股價擺出了極具向上攻擊態勢, 在11月21日上午股價仍然保持放量向上攻擊至近45, 可能當時主力也和我一樣忽略了創指已經破位下跌, 在隨後三天股價開始縮量下跌, 股價在跌破21周線時, 筆者保護性也減持約三分一的倉位, 主要因為創指破位產生了較大的不確定, 目前股價仍站在最後一條支撐線之上, 筆者也處於繼續觀望, 沒有動作, 等待方向明瞭。

雖說中科創達已上市兩年, 但是有效上市時間僅一年半多, 股價仍處於千漲萬跌的築底階段, 只有經歷了千漲萬跌之後才能構築堅實的底部區域。

在過去的兩年裡, 股價一直圍繞50元左右上下波動, 未來只要創指支持, 股價仍將向上挑戰, 甚至挑戰歷史高點。 但是也要看到股價上市有效時間僅一年半多, 與其它上市已久的創業板標的相比, 還只是毛頭小孩子, 獨立行走的路才開始。

今年一季度中科創達完成了去年四季度收購芬蘭RW公司的交割, 三季度成為百度阿波羅計畫首批合作夥伴, 四季度收購了全球最大的移動和工業圖形圖像視覺技術公司之一美國德州儀器旗下的位於保加利亞MMS公司, 跟隨阿裡投資人工智慧晶片公司耐能。

二、全志科技

全志科技的股價走勢與中科創達大體差不了, 跟蹤了一年多的時間,

但是全志科技的營收始終無法正常的正增長, 於是放棄了全志科技跟蹤, 將來全志科技的營業收入恢復正常的正增長, 我還是會給它機會。

三、中興通訊

中興通訊是今年年中挖掘的一隻作為佈局5G的標的, 當時股價在20至22元左右, 中興通訊的財務資料符合筆者的要求, 於是納入操作, 在今年四季度股價在36至39元時, 筆者出掉了大部分的倉位, 因為中長期已高估, 需要進行中期調整, 調整結束之後我考慮會加大原有的倉位數量, 目前僅留有少量的底倉觀望, 等待30元的價格出現。

四、華友鈷業

華友鈷業也是今年年中挖掘的一隻標的, 當時的價格為55元左右, 之前筆者給予它最高120元估價, 但最終沒能突破歷史高點壓力線,

需要進行中長期調整, 於是筆者在91附近清掉了大部分倉位, 留下的底倉, 之後利用底倉反復做T, 將成本降到負值, 是今年筆者做得最好的一隻標的。 不過目前筆者也清掉了底倉, 等待更低的股價價格, 目前筆者預期仍然是之前設定的65至70元之間。

五、光威複材、艾德生物及金域醫學

光威複材、艾德生物和金域醫學是今年八、九月份上市的次新股, 按照筆者之前的次新股統計資料模型分析, 三隻均沒有跌到位, 仍然還有下跌空間, 目前只是短線技術操作, 不對就出清, 沒有進行中長線建倉操作。

光威複材是目前A股市場上唯一的碳纖維研發生產的上市公司。

艾德生物是集腫瘤精准醫療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 同時具備三類體外診斷產品生產/經營資質及獨立臨床醫學檢驗資質,主要產品分為靶向用藥和化療用藥兩大類分子診斷產品,擁有業內國際領先、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酸分子檢測技術ADx-ARMS®、Super-ARMS®兩大技術平臺,是目前國際上腫瘤精准醫療分子診斷領域最領先的技術之一。

金域醫學是國內協力廠商醫學檢驗行業規模大、檢驗實驗室數量多、覆蓋市場網路廣、檢驗專案及技術平臺齊全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從事協力廠商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的獨立醫學實驗室,主營業務為向各類醫療機構等(包括醫院、婦幼保健院、衛生院等)提供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外包服務,基因組學檢驗為公司主營業務分類中的其中一類。

目前僅留下少量的金域醫學。未來這三隻標的只有其次新股統計資料模型,筆者才會正式開始中長線建倉操作。

六、科大訊飛、中科曙光

這是一隻在筆者小帳戶存在多年的標的,當時進入的價格為30元,今年八、九月科大訊飛上漲受阻後,在62元左右出清了科大訊飛,切換進入關注幾年的中科曙光,當時中科曙光的價格為33至35元,目前小帳戶的中科曙光不動。

11月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標誌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專案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科大訊飛入選國家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慧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四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之一。

12月18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的通知,科技部啟動認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確定依託科大訊飛建設認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我國在人工智慧高級階段——認知智慧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6月27日下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50大最聰明企業榜單發佈會在北京舉行,科大訊飛首次上榜名列全球第六,在同期上榜的中國公司中位居第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給予科大訊飛的上榜理由為:“該公司旗下的語音助理技術是中國版的Siri。其實時翻譯技術則是傑出的人工智慧應用,克服了方言、俚語和背景雜音,可將漢語精准地翻譯成十幾種語言。”(Its voice assistant technology is the Siri of China, and itsreal-time portable translator puts AI to remarkable dialect, slang, and background noise to translate between Chinese and a dozen other languages with surprising accuracy.)

中科曙光股價經過三年的上下震盪千漲萬跌後完成了徹底階段,今年放量突破了21月線,從26元上漲至56.40元,完成了一個波段,隨後進行中期調整,股價在縮量跌至21周線時,釋放大量的之前上漲產生的風險,筆者主帳戶在41開始建考慮建倉,在12月挑戰21日線失敗後,筆者隨即T出大部分倉位,股價接近21周線之時在39至41元分批次買入,目前倉位僅次於中科創達,筆者期待2018年股價能夠以21周線作為跳板反轉起跳,不排除2018年能夠挑戰歷史高點。

對於中科曙光,在其年報資料上表現並不好,毛利率低下,研發投入不足等等問題,但中科曙光是中科院計算所直屬公司,有人在互動易上詢問中科曙光的毛利率為什麼如此低下,董秘含糊其詞,說製造超級電腦的硬體成本很高,不錯,硬體成本很高,但公司研發超級電腦的技術不值錢?每年1億元研發投入能開發超級電腦?公司研發的超級電腦不是玩具,否則不會在世界超級電腦排名中名列前茅,筆者認為公司的研發基本不在公司內,而在計算所,公司只是生產車間,這樣才能解釋得通,成本包括技術開發成本,公司不為賺錢而存在,只為刷存在感,有點搞笑。另外,寒武紀公司與中科曙光同屬計算所,來來兩者之間會不會有直接的關係?目前兩者只是全作關係。

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公佈《2018年“互聯網+”、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和數位經濟試點重大工程擬支援專案名單公示》。只有中科曙光和京東兩家獲得“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臺建設及應用項目”項目支援。

之前之所以清掉科大訊飛,是因為筆者認為目前科大訊飛股價技術性高估,未來科大訊飛股價只有用約兩個月的時間下探45元至52元,才能釋放因之前上漲產生內在的風險,筆者也將在此等待科大訊飛,科大訊飛只有釋放了內在風險,才能飛得更高。

七、北京君正、景嘉微

北京君正是今年十二月入手的一隻標的,主要是手上沒有合適的晶片股標的,很多晶片股公司因為研發投入不足,難成氣候,有些晶片股營收增長太差,如全志,而有些晶片股屬於軍工,在民用部分尚未打開局面,如景嘉微,至於北京君正,目前筆者還處於觀察之中,尚未列入主操作的標的,主要是君正的營業收入的基數太低,雖然營帳增長很好,但是2017年營收估計只有1.5億元,相當於早期的初創公司,但君正其它資料符合筆者的要求,所以目前仍只是觀察,期待幾年之後君正的營收能夠逼近十億元大關。

八、萬東醫療

萬東醫療是最近筆者正在考慮的一個標的,2014年前在華潤系話旗下,2014年三季度被轉讓給魚躍旗下,翻看了萬東醫療幾年的年報,發現管理層比以前更加務實,更加注重研發投入,雖然距離筆者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筆者需要再觀察1年左右,況且公司的毛利率逐年提高,由2014年不足30%提高到45%,反映公司產品的檔次提高,目前只是公司的營業收入不太理想,還沒有進入正軌。

目前騰訊最為引人注目的領域是其在醫療領域的進展,11月15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依託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騰訊覓影可以通過AI影像來實現早期食道癌、早期肺癌以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篩查,通過AI輔診對診療進行輔助。未來醫學影像將成為BAT必爭之地。對於萬東醫療,筆者看重的是醫療影像人工智慧化,以及阿裡公司等眾多資本大鱷的入局,是否成為A股市場唯一的公司對標騰訊覓影,協力廠商醫療影像中心會不會成為未來人工智慧的主戰場之一,有待觀察。

據12月7日公司公告,由馬雲、吳光明、俞熔等資金大佬組成中國頂尖的投資團對義大利的百勝醫療集團進行股權收購,百勝醫療集團(Esaote S.p.A.),是國際知名的高端醫療設備跨國企業,核心產品包括超聲醫學成像解決方案和專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在超聲影像領域,百勝醫療集團掌握了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研製核心部件的能力,在超聲造影,介入治療及高頻成像方面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據萬里雲CEO黃家祥表示,由於中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全國在編的影像科醫生僅有20多萬人,且多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大醫院中,二級及以下醫院、民營醫院中資源稀缺現象尤其嚴重。在醫療影像設備的銷售中,可以看到這些醫院對醫生有著迫切的需求,正是這些原生的需求促進了公司業務的轉型。醫學影像是互聯網醫療中最容易落地的版塊。通過互聯網平臺,醫生可以不受時空區域限制進行遠端診斷閱片,將醫生資源匹配到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影像中心帶動區域周邊專業能力和服務水準的整體提升,把患者需求與專家、醫院資源都整合起來。作為全國最大的醫學影像平臺,萬里雲將成為首個將醫療AI引入實際應用的遠端影像診斷平臺。,目前萬里雲醫學影像平臺已為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的1600餘家基層醫院提供了遠端諮詢服務,今年計畫接入超過2500家醫院,每天中心多點執業醫生的閱片量已超過4000名患者。未來阿裡健康、萬東醫療、美年大健康及醫院組成一條連鎖體檢產業鏈?

央視一套12月22日晚最新一期人工智慧現象級節目《機智過人》中,人工智慧閱片機器人“啄醫生”單挑15名來自全國三甲醫院的有著15年閱片量在20萬張以上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啄醫生”對30套肺片精准快速檢測完勝。分析稱,借助人工智慧,實現精准診療,提高醫生的診斷準確率和工作效率,降低醫學診斷失誤,已是大勢所趨。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逐步走向成熟,一個萬億級的人工智慧大健康產業呼之欲出。

對於萬東醫療,筆者目前也只是小倉位持有觀察,目前長期技術性估值正常,遠期技術性低估,在第四季度收一紅十字星,這很好,期待2018年能有好的表現。

中珠醫療:

12月27日公司公告,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珠海橫琴新區中珠正泰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近日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之重大新藥創制“益母草堿的產業化和臨床研究與開發”立項,獲得中央財政預算資金總額為 395.86 萬元,將分批發放。

今年以來,中珠醫療一直圍繞21月線震盪一年,區間震幅很小,區間漲幅也不高,到了2017年年底,股價有向上挑戰的意圖,因此將多餘的資金放在其中。

當然還有一些過小的倉位標的,不再述說!(作者:古泉)

同時具備三類體外診斷產品生產/經營資質及獨立臨床醫學檢驗資質,主要產品分為靶向用藥和化療用藥兩大類分子診斷產品,擁有業內國際領先、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酸分子檢測技術ADx-ARMS®、Super-ARMS®兩大技術平臺,是目前國際上腫瘤精准醫療分子診斷領域最領先的技術之一。

金域醫學是國內協力廠商醫學檢驗行業規模大、檢驗實驗室數量多、覆蓋市場網路廣、檢驗專案及技術平臺齊全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從事協力廠商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的獨立醫學實驗室,主營業務為向各類醫療機構等(包括醫院、婦幼保健院、衛生院等)提供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外包服務,基因組學檢驗為公司主營業務分類中的其中一類。

目前僅留下少量的金域醫學。未來這三隻標的只有其次新股統計資料模型,筆者才會正式開始中長線建倉操作。

六、科大訊飛、中科曙光

這是一隻在筆者小帳戶存在多年的標的,當時進入的價格為30元,今年八、九月科大訊飛上漲受阻後,在62元左右出清了科大訊飛,切換進入關注幾年的中科曙光,當時中科曙光的價格為33至35元,目前小帳戶的中科曙光不動。

11月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標誌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專案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科大訊飛入選國家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慧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四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之一。

12月18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的通知,科技部啟動認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確定依託科大訊飛建設認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我國在人工智慧高級階段——認知智慧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6月27日下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50大最聰明企業榜單發佈會在北京舉行,科大訊飛首次上榜名列全球第六,在同期上榜的中國公司中位居第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給予科大訊飛的上榜理由為:“該公司旗下的語音助理技術是中國版的Siri。其實時翻譯技術則是傑出的人工智慧應用,克服了方言、俚語和背景雜音,可將漢語精准地翻譯成十幾種語言。”(Its voice assistant technology is the Siri of China, and itsreal-time portable translator puts AI to remarkable dialect, slang, and background noise to translate between Chinese and a dozen other languages with surprising accuracy.)

中科曙光股價經過三年的上下震盪千漲萬跌後完成了徹底階段,今年放量突破了21月線,從26元上漲至56.40元,完成了一個波段,隨後進行中期調整,股價在縮量跌至21周線時,釋放大量的之前上漲產生的風險,筆者主帳戶在41開始建考慮建倉,在12月挑戰21日線失敗後,筆者隨即T出大部分倉位,股價接近21周線之時在39至41元分批次買入,目前倉位僅次於中科創達,筆者期待2018年股價能夠以21周線作為跳板反轉起跳,不排除2018年能夠挑戰歷史高點。

對於中科曙光,在其年報資料上表現並不好,毛利率低下,研發投入不足等等問題,但中科曙光是中科院計算所直屬公司,有人在互動易上詢問中科曙光的毛利率為什麼如此低下,董秘含糊其詞,說製造超級電腦的硬體成本很高,不錯,硬體成本很高,但公司研發超級電腦的技術不值錢?每年1億元研發投入能開發超級電腦?公司研發的超級電腦不是玩具,否則不會在世界超級電腦排名中名列前茅,筆者認為公司的研發基本不在公司內,而在計算所,公司只是生產車間,這樣才能解釋得通,成本包括技術開發成本,公司不為賺錢而存在,只為刷存在感,有點搞笑。另外,寒武紀公司與中科曙光同屬計算所,來來兩者之間會不會有直接的關係?目前兩者只是全作關係。

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公佈《2018年“互聯網+”、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和數位經濟試點重大工程擬支援專案名單公示》。只有中科曙光和京東兩家獲得“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臺建設及應用項目”項目支援。

之前之所以清掉科大訊飛,是因為筆者認為目前科大訊飛股價技術性高估,未來科大訊飛股價只有用約兩個月的時間下探45元至52元,才能釋放因之前上漲產生內在的風險,筆者也將在此等待科大訊飛,科大訊飛只有釋放了內在風險,才能飛得更高。

七、北京君正、景嘉微

北京君正是今年十二月入手的一隻標的,主要是手上沒有合適的晶片股標的,很多晶片股公司因為研發投入不足,難成氣候,有些晶片股營收增長太差,如全志,而有些晶片股屬於軍工,在民用部分尚未打開局面,如景嘉微,至於北京君正,目前筆者還處於觀察之中,尚未列入主操作的標的,主要是君正的營業收入的基數太低,雖然營帳增長很好,但是2017年營收估計只有1.5億元,相當於早期的初創公司,但君正其它資料符合筆者的要求,所以目前仍只是觀察,期待幾年之後君正的營收能夠逼近十億元大關。

八、萬東醫療

萬東醫療是最近筆者正在考慮的一個標的,2014年前在華潤系話旗下,2014年三季度被轉讓給魚躍旗下,翻看了萬東醫療幾年的年報,發現管理層比以前更加務實,更加注重研發投入,雖然距離筆者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筆者需要再觀察1年左右,況且公司的毛利率逐年提高,由2014年不足30%提高到45%,反映公司產品的檔次提高,目前只是公司的營業收入不太理想,還沒有進入正軌。

目前騰訊最為引人注目的領域是其在醫療領域的進展,11月15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依託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騰訊覓影可以通過AI影像來實現早期食道癌、早期肺癌以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篩查,通過AI輔診對診療進行輔助。未來醫學影像將成為BAT必爭之地。對於萬東醫療,筆者看重的是醫療影像人工智慧化,以及阿裡公司等眾多資本大鱷的入局,是否成為A股市場唯一的公司對標騰訊覓影,協力廠商醫療影像中心會不會成為未來人工智慧的主戰場之一,有待觀察。

據12月7日公司公告,由馬雲、吳光明、俞熔等資金大佬組成中國頂尖的投資團對義大利的百勝醫療集團進行股權收購,百勝醫療集團(Esaote S.p.A.),是國際知名的高端醫療設備跨國企業,核心產品包括超聲醫學成像解決方案和專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在超聲影像領域,百勝醫療集團掌握了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研製核心部件的能力,在超聲造影,介入治療及高頻成像方面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據萬里雲CEO黃家祥表示,由於中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全國在編的影像科醫生僅有20多萬人,且多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大醫院中,二級及以下醫院、民營醫院中資源稀缺現象尤其嚴重。在醫療影像設備的銷售中,可以看到這些醫院對醫生有著迫切的需求,正是這些原生的需求促進了公司業務的轉型。醫學影像是互聯網醫療中最容易落地的版塊。通過互聯網平臺,醫生可以不受時空區域限制進行遠端診斷閱片,將醫生資源匹配到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影像中心帶動區域周邊專業能力和服務水準的整體提升,把患者需求與專家、醫院資源都整合起來。作為全國最大的醫學影像平臺,萬里雲將成為首個將醫療AI引入實際應用的遠端影像診斷平臺。,目前萬里雲醫學影像平臺已為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的1600餘家基層醫院提供了遠端諮詢服務,今年計畫接入超過2500家醫院,每天中心多點執業醫生的閱片量已超過4000名患者。未來阿裡健康、萬東醫療、美年大健康及醫院組成一條連鎖體檢產業鏈?

央視一套12月22日晚最新一期人工智慧現象級節目《機智過人》中,人工智慧閱片機器人“啄醫生”單挑15名來自全國三甲醫院的有著15年閱片量在20萬張以上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啄醫生”對30套肺片精准快速檢測完勝。分析稱,借助人工智慧,實現精准診療,提高醫生的診斷準確率和工作效率,降低醫學診斷失誤,已是大勢所趨。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逐步走向成熟,一個萬億級的人工智慧大健康產業呼之欲出。

對於萬東醫療,筆者目前也只是小倉位持有觀察,目前長期技術性估值正常,遠期技術性低估,在第四季度收一紅十字星,這很好,期待2018年能有好的表現。

中珠醫療:

12月27日公司公告,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珠海橫琴新區中珠正泰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近日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之重大新藥創制“益母草堿的產業化和臨床研究與開發”立項,獲得中央財政預算資金總額為 395.86 萬元,將分批發放。

今年以來,中珠醫療一直圍繞21月線震盪一年,區間震幅很小,區間漲幅也不高,到了2017年年底,股價有向上挑戰的意圖,因此將多餘的資金放在其中。

當然還有一些過小的倉位標的,不再述說!(作者:古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