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墨寶收藏:鄉音室主藏《巾箱畫譜》之三

留言, 即可獲國家級書法註冊教師資格證, 限量, 欲領從速。 趕緊在評論區互動吧!

黃金色未足,

培養且見新。

若待重陽日,

何曾異眾人。

致芳軒恭題

《詠新菊》:“黃金色未足, 摘取且嘗新。 若待重陽日, 何曾異眾人。 ”(姚合)

《詠新菊》:“黃金色未足, 摘取且新嘗。 若待重陽日, 何曾異眾香。 ”(姚合)——另一個版本

【體裁】五言絕句

【注釋】

“黃金”句:謂菊花的顏色還未完全顯露。 黃金, 黃菊花也。

【譯文】

金菊顏色還不足, 摘來暫且嘗個鮮。

如若等到重陽日, 便同眾花一般般。

【作者簡介】

姚合(卒於約855年)中國唐代傑出詩人, 字大凝, 祖籍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陝州(今河南陝縣)人, 出自大名鼎鼎的吳興姚氏, 唐代名相姚崇曾侄孫。 元和十一年(816)進士, 授武功主簿。 歷任監察禦史, 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給事中等職, 終秘書少監。 世稱姚武功, 其詩派稱武功體。 姚合在當時詩名很盛, 與賈島友善, 詩亦相近, 然較賈略平淺,

世稱姚賈。 擅長五律, 以幽折清峭見長, 善於摹寫自然景物及蕭條官況, 時有佳句。 但風格題材較單調, 刻畫景物較瑣細。 其詩曾為南宋永嘉四靈及江湖派詩人所師法。 今傳《姚少監詩集》10卷, 另編有《極玄集》。

【賞析】

“黃金色未足, 摘取且新嘗。 ”從這兩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出, 由於作者審美觀的不同, 加之興趣愛好的迥異, 他認為含苞未放的金菊比已盛開的金菊為好, 所以他才摘取它並且“新嘗”它。 這正好與屈原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相對。 那麼, 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呢?在下兩句詩中, 他直陳了這一原因:“若待重陽日, 何曾異眾香。 ”事實也正是如此, 合苞待放的花, 雖說“色未足”, 但它芳香內蘊, “嫩英翠幄”;而已盛開的花或已凋謝的花,

儘管它“色已足”, 可它芳香已泄, 不真不純, 老氣橫秋, 不嬌不豔, 自然與所有已開的花沒有什麼兩樣了, 那還有什麼新鮮可言! 該詩注重一個“新”字, 通過議論, 揭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

(本系列圖片均來自鄉音室-鄉公老師的《老版小品參考》一文, 感謝鄉公老師分享寶貴資源。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