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芳華》為什麼叫芳華?

芳華, 實際上就是青春。

電影《芳華》, 應該叫做《青春》, 實際上講的是一群小夥子小姑娘的青春故事。 具體這青春, 是從1975年到1981年的樣子, 此間的生活貫穿了主人公們差不多18歲到24歲的青春。 這個時間段, 跟《平凡的世界》是大部分吻合的。 只不過後者寫的是小人物, 這才是平凡的世界, 《芳華》描述的則是能夠進入軍師級文工團的年輕人, 有點“高大上”。

也許不是這個級別的文工團, 而是哪個藝校的故事, 可能《芳華》這本書的讀者會更多一點, 同樣, 電影也可能票房再高一點。 從受眾的角度來看, 《芳華》不算特別接地氣,

她比《平凡的世界》就差在這裡。

大家從電影的英語名《Youth》也可以看出來, 明擺著, 該叫“青春”。 至於為何叫芳華, 估計為了藝術性, 此外, 青春這個詞被用得太多了, 申請書名和電影名時, 會重名。

所謂“洗盡鉛華, 盡顯芳華”, 芳華, 是多麼美好的一段歲月, 美到作為50後的馮小剛導演,

一定會用一段洗澡的鏡頭來描寫她, 那裡也許有他的初戀。 馮導在70年代的文工團大院子裡, 強行加入了可以用於跳水的現代游泳池。 實際上, 馮小剛本人在70年代末也有過幾年的文工團經歷, 那裡也有他的青春。

在筆者自己朦朧的青春期,

那個時代(1995-2001年)也有著無數的作品來描寫青春, 印象比較深的, 有本書叫做《花季雨季》, 有部連續劇講述的是《十七歲的花季》。

現在到了馮導回憶青春的時候了, 他選擇了作者嚴歌苓的同名小說《芳華》作為劇本, 通過對文工團少男少女青春故事的描寫, 展現了那個時代對一群正值芳華的年輕人的命運洗禮。 《芳華》是一部2017年底的電影, 在全年的中國票房記錄中暫時排名第六。

那時的中國, 並沒有階級, 一定要說有的話, 只有“工人、農民、知識份子”這三個階級, 所謂階層也並不十分明顯。 主人公們在時代的變革中, 走上了不同的人生命運。 對於《芳華》評論最多的焦點, 來自于幾個主人公家庭背景跟未來人生軌跡的聯繫。 這一點是人性使然, 並不僅僅《芳華》裡面才有。 本篇, 關注的不是“龍生龍鳳生鳳”, 也不是同情所謂的“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我們憑良心講, 他們的時代並不差, 他們有更多的自我選擇的權利。 男主人公劉峰在90年代初就知道南下去海南賺更多的錢;女主角之一也是文工團主唱林丁丁, 選擇了移民並嫁給澳洲土豪;吹號手陳燦轉身成了房地產商, 當然他的原始資金如何積累的我們不得而知, 可能也是充滿艱辛的;郝淑雯自然做了闊太太, 這也是司空見慣的選擇, 畢竟下一代要照顧, 男人的後方也要安定;此外, 以電影中第一人稱“我”的口吻來敘述故事全過程的女主人公蕭穗子,實際上最後成了作家,類似本次電影的編劇也是原著作者的嚴歌苓。

公正點來講,放到現在,當下的中國也沒有階級,但階層已經幾乎完全發展出來了,年輕人選擇雖多但難度明顯加大。戶口、社保、學歷、資質、背景、行業壁壘、地方政策等等,已經將階層的壁壘進一步鞏固。可以說,當前的時代,對於青春中的年輕人,更加複雜而艱難。雖然經濟更發達了,但實際可以為之的選擇比貌似看得到的,要少得多。儘管如此,但好在科技在發展,可能性則更多,突破壁壘的管道在增加。最簡單的,當下的成功絕不僅僅來自於當初的“一紙定終生”,或者完全依託關係。

每個時代都有她的特點,但青春的芳華,永遠值得歌頌。青春意味著活力,活力則代表著各種可能性。

芳華就是青春,青春就是芳華,這電影名取得好。

以電影中第一人稱“我”的口吻來敘述故事全過程的女主人公蕭穗子,實際上最後成了作家,類似本次電影的編劇也是原著作者的嚴歌苓。

公正點來講,放到現在,當下的中國也沒有階級,但階層已經幾乎完全發展出來了,年輕人選擇雖多但難度明顯加大。戶口、社保、學歷、資質、背景、行業壁壘、地方政策等等,已經將階層的壁壘進一步鞏固。可以說,當前的時代,對於青春中的年輕人,更加複雜而艱難。雖然經濟更發達了,但實際可以為之的選擇比貌似看得到的,要少得多。儘管如此,但好在科技在發展,可能性則更多,突破壁壘的管道在增加。最簡單的,當下的成功絕不僅僅來自於當初的“一紙定終生”,或者完全依託關係。

每個時代都有她的特點,但青春的芳華,永遠值得歌頌。青春意味著活力,活力則代表著各種可能性。

芳華就是青春,青春就是芳華,這電影名取得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