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18歲時,我想愛,想吃,也想逃離

“我看起來像是薩克拉門托人嗎?”

“你就是薩克拉門托人。 ”

[伯德小姐]的第一句對白, 就是美國高三姑娘和老媽的日常。

姑娘馬上18歲了, 出國記憶還停留在童年, 卻只得生活在加州的“十八線小鎮”薩克拉門托。

對著乏味無趣的城市和人和生活, 克裡斯汀一臉吃了屎的表情, 她只想逃離。

©[伯德小姐], 西爾莎·羅南飾演克裡斯汀

所以她喊, 別叫我克裡斯汀!

執拗地糾正每一個人說:“請叫我伯德小姐(Lady Bird)”。

意味不明, 但聽起來就和那些庸俗的高中生不一樣。

伯德小姐當然看不上薩克拉門托。

因為她的夢中之地可是東海岸的文藝都市——紐約。

薩克拉門托, 加州的首府, 沒有特色到毫不知名。

說到加州, 你知道[愛樂之城]裡那紫金夢幻的洛杉磯, 知道美劇《尋》裡五光十色的三藩市;

©[愛樂之城]中的洛杉磯

但薩克拉門托嘛...

就是在薩村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伯德小姐一頭明顯劣質染料但熱烈的紅發, 表情桀驁, 身材高挑。

雖然數學總是一團糟, 天主教學校總是有夠無趣, 戀愛足夠挫折, 老媽又有夠嘮叨...

©戀愛是真的悲催

但, 所幸一年夠快, 紐約沒那麼遙遠。

所以她瞞著老媽, 偷偷地申請東海岸的大學, 申請獎學金。

因為平凡, 因為貧窮。

對改變的嚮往具化為一個目的地。

對, 沒錯!我就是要去闖紐約!

©伯德小姐

像極了高考結束報志願的你或我。

學校沒那麼重要, 城市比較重要。

我想去大連啊, 想去青島, 想去西安, 想去所有的遠方。

耳機裡聽著鮑勃·狄倫的《Blowing in The Wind》, 哼著“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站立成你的姿勢

遠方的城, 就成了在陽光下吹出的五彩泡泡, 透著夢幻、閃著光。

只是, 18歲時候總是一心顧著自己, 身邊的大人不僅無用, 還盡成了阻礙。

伯德小姐和老媽就是這樣的關係。

©伯德小姐和老媽

別人說老媽壞話,她會立馬反駁回來:“她是愛我的,她特別愛我。”

但一言不合又情緒爆發:“把我養大的錢,給我個數位,我掙錢了全部還給你,就不用再跟你講話。”

在汽車上吵架,連口氣都像極了[我殺了我媽媽]中多蘭和母親的爭吵。

©[伯德小姐],吵架

©[我殺了我媽媽],依然吵架

大概所有的小孩和老媽的關係都有著相似的重疊。

因為你那時候還不知道什麼叫阻礙,什麼是失落,但老媽知道啊。

就像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寫: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那時候正青春、生猛,所以總想著逃離,逃離小鎮和母親。

王小波的那句話還有後半句,“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而伯德小姐很快就在異鄉感受到了失落。

置身光怪陸離的紐約,記憶中薩克拉門托的點點滴滴才湧上心頭。

©伯德小姐和閨蜜在薩克拉門托

一場宿醉過後,在教堂聽到唱詩班,她終於打通了給冷戰中的母親的電話:

“媽媽,你還記得你第一次駕車行駛在薩克拉門托街道上時的感受嗎?

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薩克拉門托是那麼美的地方,熟悉的每個街道,每個商店。我只是想說,謝謝。”

電影行進至此,你才終於明白,編劇兼導演的格蕾塔·葛韋格的狡黠。

她明明是給家鄉小城薩克拉門托寫了一封情書,卻將電影偽裝成了怎樣逃離家鄉和母親。

都是錯覺。

©當導演的格蕾塔·葛韋格

或者也可以另一種理解,伯德小姐終於有勇氣面對和承認自己內心對家鄉的感情了。

一種真正的成長。

在家鄉時,總想著離開;等到真的離開了,又想念的不行。這大概就是人的故鄉情結了。

當然,也是一種對家的情結。

格蕾塔·葛韋格原來的劇本叫做《母親與女兒》,她的家鄉就是薩克拉門托。

©羅南和葛韋格

高中畢業後,她就像伯德小姐一樣,隻身一人去到紐約闖蕩。

有趣的是,關於這一段在紐約打拼的故事,葛韋格還演過一部[弗蘭西絲·哈],可以和本片無縫連接的那種。

©[弗蘭西絲·哈]中的奔跑

總之,對母親/家人/家鄉的複雜感情,本身就是葛韋格的私人情感。

投射在了伯德小姐身上,縱然有虛構的部分,情緒卻無從藏匿。

“在這個小鎮永遠都不會有出息,它的夜晚是那樣黑暗,冬天是那樣冷...兩個月後我會去米蘭、熱那亞,去任何地方。”

費裡尼的[浪蕩兒]裡,有個年輕人這樣念叨著,最後卻留了下來。

©[浪蕩兒],你為什麼離開

最終離開的卻是另一個沉默的年輕人,費裡尼隨著他一起,就這樣告別了故鄉的海濱小城。

離開的、留下的,或許每個年輕人都曾在家鄉小鎮和遠方間徘徊、猶疑。

故事總是同一個故事,每個人又如此不同。

在後來的[阿瑪柯德]裡,費裡尼又終於飽含深情地回憶起他的家鄉,和他的童年。

©[阿瑪柯德],回憶裡的那些人事

怎麼樣逃離,就怎麼樣回歸。

所以費裡尼說:“一個人所能做的記錄,永遠是,也只能是對他自己的記錄。”

沈從文也是,從湘西出走,雖身在都市,卻終其一生在記錄湘西的一切,回憶和杜撰湘西的一切。

這是他自己逃不了的情結。

塔可夫斯基在[鄉愁]裡,把詩人在異國他鄉的愁拍的如呼吸一般綿密;

©[鄉愁],解不開、化不完的情緒

蓋·馬汀[我的溫尼伯湖]裡,夢中的年輕人登上離鄉的列車,鄉愁的美麗落在了母親守望的目光裡;

©[我的溫尼伯湖],我必須要走了

山田洋次的[故鄉]裡,一家人離開時心心念念:“記住她的樣子,別忘記,這是我們的島!”

只有假日回家,依然如童年時坐在舊橋石階上眼望河水,才想到我已在他鄉落腳很久。

可能自從長大後,故鄉就已經再也無法抵達。

©伯德小姐和老媽

別人說老媽壞話,她會立馬反駁回來:“她是愛我的,她特別愛我。”

但一言不合又情緒爆發:“把我養大的錢,給我個數位,我掙錢了全部還給你,就不用再跟你講話。”

在汽車上吵架,連口氣都像極了[我殺了我媽媽]中多蘭和母親的爭吵。

©[伯德小姐],吵架

©[我殺了我媽媽],依然吵架

大概所有的小孩和老媽的關係都有著相似的重疊。

因為你那時候還不知道什麼叫阻礙,什麼是失落,但老媽知道啊。

就像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寫: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那時候正青春、生猛,所以總想著逃離,逃離小鎮和母親。

王小波的那句話還有後半句,“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而伯德小姐很快就在異鄉感受到了失落。

置身光怪陸離的紐約,記憶中薩克拉門托的點點滴滴才湧上心頭。

©伯德小姐和閨蜜在薩克拉門托

一場宿醉過後,在教堂聽到唱詩班,她終於打通了給冷戰中的母親的電話:

“媽媽,你還記得你第一次駕車行駛在薩克拉門托街道上時的感受嗎?

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薩克拉門托是那麼美的地方,熟悉的每個街道,每個商店。我只是想說,謝謝。”

電影行進至此,你才終於明白,編劇兼導演的格蕾塔·葛韋格的狡黠。

她明明是給家鄉小城薩克拉門托寫了一封情書,卻將電影偽裝成了怎樣逃離家鄉和母親。

都是錯覺。

©當導演的格蕾塔·葛韋格

或者也可以另一種理解,伯德小姐終於有勇氣面對和承認自己內心對家鄉的感情了。

一種真正的成長。

在家鄉時,總想著離開;等到真的離開了,又想念的不行。這大概就是人的故鄉情結了。

當然,也是一種對家的情結。

格蕾塔·葛韋格原來的劇本叫做《母親與女兒》,她的家鄉就是薩克拉門托。

©羅南和葛韋格

高中畢業後,她就像伯德小姐一樣,隻身一人去到紐約闖蕩。

有趣的是,關於這一段在紐約打拼的故事,葛韋格還演過一部[弗蘭西絲·哈],可以和本片無縫連接的那種。

©[弗蘭西絲·哈]中的奔跑

總之,對母親/家人/家鄉的複雜感情,本身就是葛韋格的私人情感。

投射在了伯德小姐身上,縱然有虛構的部分,情緒卻無從藏匿。

“在這個小鎮永遠都不會有出息,它的夜晚是那樣黑暗,冬天是那樣冷...兩個月後我會去米蘭、熱那亞,去任何地方。”

費裡尼的[浪蕩兒]裡,有個年輕人這樣念叨著,最後卻留了下來。

©[浪蕩兒],你為什麼離開

最終離開的卻是另一個沉默的年輕人,費裡尼隨著他一起,就這樣告別了故鄉的海濱小城。

離開的、留下的,或許每個年輕人都曾在家鄉小鎮和遠方間徘徊、猶疑。

故事總是同一個故事,每個人又如此不同。

在後來的[阿瑪柯德]裡,費裡尼又終於飽含深情地回憶起他的家鄉,和他的童年。

©[阿瑪柯德],回憶裡的那些人事

怎麼樣逃離,就怎麼樣回歸。

所以費裡尼說:“一個人所能做的記錄,永遠是,也只能是對他自己的記錄。”

沈從文也是,從湘西出走,雖身在都市,卻終其一生在記錄湘西的一切,回憶和杜撰湘西的一切。

這是他自己逃不了的情結。

塔可夫斯基在[鄉愁]裡,把詩人在異國他鄉的愁拍的如呼吸一般綿密;

©[鄉愁],解不開、化不完的情緒

蓋·馬汀[我的溫尼伯湖]裡,夢中的年輕人登上離鄉的列車,鄉愁的美麗落在了母親守望的目光裡;

©[我的溫尼伯湖],我必須要走了

山田洋次的[故鄉]裡,一家人離開時心心念念:“記住她的樣子,別忘記,這是我們的島!”

只有假日回家,依然如童年時坐在舊橋石階上眼望河水,才想到我已在他鄉落腳很久。

可能自從長大後,故鄉就已經再也無法抵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