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去年在華歐美企業薪酬平均上漲12.5%,比日企高出近一倍

歐美企業和日本企業, 工資哪個高?

依據對600余家在華企業的薪酬資料樣本分析, 國內規模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上海外服(集團)有限公司日前發佈了《2016行業與國籍分類薪酬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將同屬國內一線城市的歐美企業、日本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員工薪酬進行了全方位對比。 在薪酬增長態勢方面, 2016年, 歐美企業薪酬平均漲幅達到了12.5%, 比日本企業(6.73%)和國有企業(6.93%)平均漲幅高出近一倍。

在薪酬結構配比方面, 2016年, 日本企業薪酬固浮比(即薪酬的固定部分與浮動部分比值)平均比值為84:16, 國有企業為66:34,

歐美企業為59:41。 由此可見, 歐美企業在賦予員工較高薪酬的同時, 也更強調員工對企業的業績回報。

隨著勞動者維權意識的提升, 近年來, 勞動爭議轉化為勞動仲裁和勞動訴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據最新的權威統計資料, 勞動者完勝的案件幾乎是用人單位勝訴案件的3倍。

為此, 《報告》還專門就因勞動爭議等日益凸顯的雇傭矛盾而產生的隱性人力成本進行了深入解讀。

以日企客戶為例, 調研資料顯示, 其普通員工、中層員工和高層管理者的非過失性被動流動率分別為14%、12%和18%。

依據相關法律規定, 這些被動離職人群一般都能獲得離職補償金。 59%的日企按照N+1(N即員工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的標準來支付離職補償金, 即離職補償金為N+1個月的工資。

還有29%和12%的日企按照N和N+2的標準來支付離職補償金。 與同等規模的日企相比, 其他外資企業離職補償金的標準往往更高一些, 由此產生的雇傭隱性成本也就更高。

《報告》還稱, “隔行如隔山”是行業化薪酬差異的貼切描述。 《報告》以員工規模龐大的零售行業與製造行業為例, 2016年這兩大行業薪酬的中位值差距明顯:消費品行業為312142元/年, 製造行業為260556元/年, 消費品行業比製造行業高出近20%。 而從行業整體的薪酬增長趨勢來看, 消費品行業2016年薪酬增長率為8.11%, 比製造行業的7.28%高出近1個百分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