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名茶簡介及鑒別

茶屬山茶科, 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 植株高達1-6米。 茶樹喜歡濕潤氣候, 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廣泛栽培。 茶樹種植3年就可以采葉子。

按色澤/加工工藝: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

按發酵程度:不發酵茶(如:都勻毛尖), 半發酵茶(如:鐵觀音), 全發酵茶(如:滇紅)及後發酵茶(如:雲南普洱茶)。

按季節: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中國四大茶區:西南、華南、江北、江南

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中國常見的茶葉簡介及鑒別方式。

綠茶

簡介:是指採取茶樹新葉或芽, 未經發酵, 經殺青、或者整形、烘乾等典型工藝製作而成的產品。

其製成品的色澤, 沖泡後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主調。

代表: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都勻毛尖、信陽毛尖、廬山雲霧、太平猴魁等。

功效:醒腦提神, 利尿解乏, 緩解疲勞, 抗衰老。

西湖龍井

產地: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龍井、五雲山、虎跑群山中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 素有“國茶”之稱。 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 獅峰所產為“龍井之巔”, 按其品質不同, 分為精品、特級、一級、二級、三級五個級別。

鑒別:茶葉為扁形, 葉細嫩, 條形整齊, 寬度一致, 為綠黃色, 手感光滑, 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 一般長3釐米以下, 芽葉均勻成朵, 不帶夾蒂、碎片, 小巧玲瓏。 龍井茶味道清香, 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 夾蒂較多, 手感不光滑。

洞庭碧螺春

產地: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 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 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 高級的碧螺春, 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

鑒別:銀芽顯露, 一芽一葉, 茶葉總長度為1.5釐米, 每500克有5.8-7萬個芽頭, 芽為白豪捲曲形, 葉為捲曲清綠色, 葉底幼嫩, 均勻明亮。 假的為一芽二葉, 芽葉長度不齊, 呈黃色。

黃山毛峰

產地:安徽黃山桃花峰一帶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 清朝名茶, 黃山毛峰分特級一等、特級二等、特級三等和一、二、三級。

鑒別:其外形細嫩稍捲曲, 芽肥壯、勻齊, 有鋒毫, 形狀有點像“雀舌”, 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 香氣清鮮, 水色清澈、杏黃、明亮, 味醇厚、回甘, 葉底芽葉成朵, 厚實鮮豔。 假茶呈土黃, 味苦, 葉底不成朵。

六安瓜片

產地: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

簡介:中華傳統歷史名茶, 簡稱瓜片、片茶, 唐稱“廬州六安茶”, 明始稱“六安瓜片”, 清為朝廷貢茶。 在世界所有茶葉中, 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 由單片生葉製成。

鑒別:似瓜子形的單片, 自然平展, 葉緣微翹, 色澤寶綠, 大小勻整, 不含芽尖、茶梗, 清香高爽, 滋味鮮醇回甘, 湯色清澈透亮, 葉底綠嫩明亮。

都勻毛尖

產地:貴州都勻市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鑒別: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

信陽毛尖

產地:河南省信陽市西南山區 簡介:又稱豫毛峰,漢族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創制于民國初年。按等級分為特級,一至五等級。

鑒別:外形細、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沖後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

廬山雲霧

產地: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 簡介:古稱“聞林茶”,漢族傳統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始于漢朝,宋代列為“貢茶”。因產自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而得名。

鑒別:茶芽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

太平猴魁

產地:安徽黃山市黃山區

簡介:一種漢族傳統名茶,中國歷史名茶之一,綠茶類尖茶,猴魁茶界普遍認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鑒別:成品茶挺直,兩端略尖,扁平勻整,肥厚壯實,全身白毫,茂盛而不顯,含而不露,色澤蒼綠,葉主脈呈豬肝色,宛如橄欖;入杯沖泡,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茶湯清綠,香氣高爽。

紅茶

簡介: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撚(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

代表:祁門紅茶、正山小種、滇紅(雲南紅茶)

功效: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

祁門紅茶

產地:安徽省祁門縣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紅茶極品,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根據其外形和內質分為:禮茶、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

鑒別:茶葉外形條索緊細,苗秀顯毫,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祁門香";湯色紅豔透明,葉底鮮紅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雋永。

正山小種

產地:福建省武夷山

簡介:又稱拉普山小種,世界紅茶鼻祖,武夷山市桐木關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發源地。其中,金駿眉是正山小種的一個分支,是福建高端頂級紅茶的代表。

鑒別: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

滇紅

產地:雲南省臨滄、保山、鳳慶等地

簡介: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由漢族茶農創制于民國年間,金絲滇紅是滇紅中的極品。

鑒別: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幹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豔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青茶(烏龍茶)

簡介:烏龍茶起源于福建,前身是北苑茶,屬於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于元朝、明朝、清朝獲得貢茶地位。

代表:安溪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凍頂烏龍

功效:美容、改善皮膚過敏、瘦身、抗腫瘤、預防衰老

安溪鐵觀音

產地:福建省安溪縣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按等級分清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安溪鐵觀音茶葉按感官指標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濃香型安溪鐵觀音茶葉按感官指標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鑒別: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鬱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俗稱有“音韻”。

大紅袍(武夷岩茶)

產地:福建武夷山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武夷岩茶之王,有“茶中之王”的美譽,宋代列為皇家貢品。按等級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鑒別:外形呈條索狀,成品茶顏色綠褐油潤或是背青帶褐油潤,沖泡後湯水呈橙黃色,入口醇厚回甘。

鳳凰單叢

產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

簡介:即鳳凰茶,獨特的潮州“工夫茶”,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因成茶香氣、滋味的差異,當地習慣將單叢茶按香型分為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種。

鑒別:外形條索粗壯,勻整挺直,色澤黃褐,油潤有光,並有朱砂紅點;沖泡清香持久,有獨特的天然蘭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湯色清澈黃亮,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凍頂烏龍

產地:臺灣鹿穀凍頂山

簡介:輕度半發酵茶,在臺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被譽為“茶中聖品”,凍頂茶產量有限,尤為珍貴。

鑒別:條索緊結彎曲,色澤墨綠鮮豔,有灰白點狀的斑,幹茶有強勁的芳香,底邊緣有紅邊,中央部分呈淡綠色,沖泡後湯色橙黃,有像桂花香一樣的香氣,滋味醇厚,回甘強。

黑茶

簡介: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撚、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具有收藏價值。

代表:雲南普洱茶、廣西六堡茶、雅安藏茶、安化黑茶

功效:降血脂、降血壓、降糖、減肥、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雲南普洱茶

產地: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

簡介:後發酵茶,年份越久價格越高。從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按等級分為高、中、低檔,級別高的芽多,級別低的葉多梗多。

鑒別:色澤褐紅,條索整齊緊結,湯色紅濃剔透,陳香味,口感甘滑、醇厚、活順,喝來令人愉快舒適。

廣西六堡茶

產地:廣西梧州六堡鎮

簡介:文化寓意在於“中國紅”的特色!與雲南普洱茶同為千年中國名茶,堪稱“可以喝的古董”。年份越久,口感越佳,價格越高。按等級分特級和一至六級。

鑒別:外形條索緊結、色澤黑褐,有光澤,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純陳,滋味濃醇甘爽,顯檳榔香味,葉底紅褐或黑褐色,簡而言之具有“紅、濃、醇、陳”等特點。

雅安藏茶

產地:四川雅安

簡介:又稱康磚茶,藏茶是少數民族中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飲品,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茶是全發酵茶。雅安藏茶有四絕:“紅、濃、陳、醇”。

鑒別:緊壓茶類,外形為方形或圓形茶磚,成茶色澤褐黑、油亮,浸泡時,藏茶葉片油亮,條索粗壯肥大,茶湯色澤烏潤或褐紅,且晶瑩剔透,口感溫和,不澀不苦。

安化黑茶

產地: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

簡介:具有收藏價值,安化黑茶的保存時間越長,其口感和品質就越好。湘尖,又稱三尖,是黑茶緊壓茶的上品。

鑒別:條索卷折成泥鰍狀,色澤油黑,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煙香。

涇渭茯茶

產地:陝西省涇陽縣

簡介:茯茶功效突出原因在於有一種金花菌(冠突散囊菌),使磚茶裡面佈滿星星點點密密麻麻黃色的“金花”。“金花”越茂盛,品質就越好,對消化、對生理的調節作用就越大。

鑒別:“金花茂盛、菌花香明顯”是咸陽涇渭茯公司茯磚茶的基本特徵,是其它茶廠不可比擬的,這可是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家鄉特產,適合搭配西北牛羊肉為主的食物。

白茶

簡介:屬微發酵茶,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撚,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代表:白毫銀針、白牡丹

功效: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

白毫銀針

產地: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

簡介:簡稱銀針,又叫白毫,是一種漢族傳統名茶,素有“茶中美女”的美稱。白毫銀針因產地和茶樹品種不同,又分北路銀針和南路銀針兩個品目。按等級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鑒別:成品茶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沖泡後,湯色淺杏黃,香氣清鮮,滋味醇和。

白牡丹

產地:福建省福鼎縣

簡介:中國福建歷史名茶。採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

鑒別:其葉張肥嫩,葉態伸展,毫心肥壯,色澤灰綠,毫色銀白,毫香濃顯,清鮮純正,滋味醇厚清甜,湯色杏黃明淨。

黃茶

簡介: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按其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代表: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

功效:提神醒腦,消除疲勞,消食化滯

君山銀針

產地: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

簡介:原名白鶴茶,漢族傳統名茶,始于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稱,有“金鑲玉”的雅稱。屬於黃芽茶。

鑒別:單個芽頭,緊實而挺直,大小均勻,滿披茸毫,芽頭金黃光亮,沖泡後,枝枝芽頭豎立杯中,湯色杏黃明亮,香氣清爽,滋味鮮醇。

蒙頂黃芽

產地:四川蒙山

簡介:特級蒙頂黃芽茶青採用明前全芽頭製作、每市斤幹茶需要4萬—5萬個芽頭。蒙頂黃芽做工精細,採用傳統炒悶結合的工藝,採用嫩芽殺青,草紙包裹置灶邊上保溫變黃,讓茶青在濕熱的環境下自然發酵,然後做型,再包黃烘乾。

鑒別:成茶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金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

霍山黃芽

產地:安徽省霍山縣

簡介:霍山黃芽在唐朝即負盛名,明代被列為貢品,清朝更定為內用,清末民初作為貢茶忽然絕跡,現時的霍山黃芽是1972年創制並恢復生產的。常年產量1000餘噸。

鑒別: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

花茶

簡介:又名香片,是中國特有的一類再加工茶。又稱熏花茶、香片茶。以精製後的茶葉和香花為原料,通過窨制工藝製成。窨制花茶所用的茶葉稱為茶坯,也叫素坯,多為綠茶,也選用烏龍茶、紅茶等。

代表:蘇州茉莉花茶、珠蘭花茶

功效:花茶不僅仍有茶的功效,還具有美容護膚、美體瘦身、排毒除臭的功用。

茉莉花茶

產地:江蘇蘇州

簡介:綠茶茶胚,茉莉花茶中的佳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據史料記載,蘇州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為制茶的原料。

功效:減肥降脂,增強心臟血管,抗癌,清除體內毒素,除疲勞解油膩

珠蘭花茶

產地:安徽歙縣

簡介:珠蘭花茶是以烘青綠茶和珠蘭或米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產生,品質特徵是清芬遜于茉莉花茶,而香烈持久則勝於茉莉花茶。這種茶雖經較長時間的貯存或數次沖泡,其花香仍芬烈雋永。

功效:珠蘭花茶,生津止渴、醒腦提神、活血、祛風濕、驅蟲等功效。

想瞭解和學習陝西各種美食和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頭條號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西安唯典學小吃喲!

點擊文章左上角紅色圓圖示“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進入後就可以看到小編以往發的很多關於美食或者陝西小吃的製作方法和歷史典故。

都勻毛尖

產地:貴州都勻市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鑒別: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

信陽毛尖

產地:河南省信陽市西南山區 簡介:又稱豫毛峰,漢族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創制于民國初年。按等級分為特級,一至五等級。

鑒別:外形細、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沖後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

廬山雲霧

產地: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 簡介:古稱“聞林茶”,漢族傳統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始于漢朝,宋代列為“貢茶”。因產自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而得名。

鑒別:茶芽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

太平猴魁

產地:安徽黃山市黃山區

簡介:一種漢族傳統名茶,中國歷史名茶之一,綠茶類尖茶,猴魁茶界普遍認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鑒別:成品茶挺直,兩端略尖,扁平勻整,肥厚壯實,全身白毫,茂盛而不顯,含而不露,色澤蒼綠,葉主脈呈豬肝色,宛如橄欖;入杯沖泡,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茶湯清綠,香氣高爽。

紅茶

簡介: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撚(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

代表:祁門紅茶、正山小種、滇紅(雲南紅茶)

功效: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

祁門紅茶

產地:安徽省祁門縣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紅茶極品,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根據其外形和內質分為:禮茶、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

鑒別:茶葉外形條索緊細,苗秀顯毫,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祁門香";湯色紅豔透明,葉底鮮紅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雋永。

正山小種

產地:福建省武夷山

簡介:又稱拉普山小種,世界紅茶鼻祖,武夷山市桐木關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發源地。其中,金駿眉是正山小種的一個分支,是福建高端頂級紅茶的代表。

鑒別: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

滇紅

產地:雲南省臨滄、保山、鳳慶等地

簡介: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由漢族茶農創制于民國年間,金絲滇紅是滇紅中的極品。

鑒別: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幹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豔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青茶(烏龍茶)

簡介:烏龍茶起源于福建,前身是北苑茶,屬於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于元朝、明朝、清朝獲得貢茶地位。

代表:安溪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凍頂烏龍

功效:美容、改善皮膚過敏、瘦身、抗腫瘤、預防衰老

安溪鐵觀音

產地:福建省安溪縣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按等級分清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安溪鐵觀音茶葉按感官指標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濃香型安溪鐵觀音茶葉按感官指標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鑒別: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鬱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俗稱有“音韻”。

大紅袍(武夷岩茶)

產地:福建武夷山

簡介:中國十大名茶,武夷岩茶之王,有“茶中之王”的美譽,宋代列為皇家貢品。按等級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鑒別:外形呈條索狀,成品茶顏色綠褐油潤或是背青帶褐油潤,沖泡後湯水呈橙黃色,入口醇厚回甘。

鳳凰單叢

產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

簡介:即鳳凰茶,獨特的潮州“工夫茶”,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因成茶香氣、滋味的差異,當地習慣將單叢茶按香型分為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種。

鑒別:外形條索粗壯,勻整挺直,色澤黃褐,油潤有光,並有朱砂紅點;沖泡清香持久,有獨特的天然蘭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湯色清澈黃亮,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凍頂烏龍

產地:臺灣鹿穀凍頂山

簡介:輕度半發酵茶,在臺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被譽為“茶中聖品”,凍頂茶產量有限,尤為珍貴。

鑒別:條索緊結彎曲,色澤墨綠鮮豔,有灰白點狀的斑,幹茶有強勁的芳香,底邊緣有紅邊,中央部分呈淡綠色,沖泡後湯色橙黃,有像桂花香一樣的香氣,滋味醇厚,回甘強。

黑茶

簡介: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撚、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具有收藏價值。

代表:雲南普洱茶、廣西六堡茶、雅安藏茶、安化黑茶

功效:降血脂、降血壓、降糖、減肥、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雲南普洱茶

產地: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

簡介:後發酵茶,年份越久價格越高。從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按等級分為高、中、低檔,級別高的芽多,級別低的葉多梗多。

鑒別:色澤褐紅,條索整齊緊結,湯色紅濃剔透,陳香味,口感甘滑、醇厚、活順,喝來令人愉快舒適。

廣西六堡茶

產地:廣西梧州六堡鎮

簡介:文化寓意在於“中國紅”的特色!與雲南普洱茶同為千年中國名茶,堪稱“可以喝的古董”。年份越久,口感越佳,價格越高。按等級分特級和一至六級。

鑒別:外形條索緊結、色澤黑褐,有光澤,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純陳,滋味濃醇甘爽,顯檳榔香味,葉底紅褐或黑褐色,簡而言之具有“紅、濃、醇、陳”等特點。

雅安藏茶

產地:四川雅安

簡介:又稱康磚茶,藏茶是少數民族中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飲品,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茶是全發酵茶。雅安藏茶有四絕:“紅、濃、陳、醇”。

鑒別:緊壓茶類,外形為方形或圓形茶磚,成茶色澤褐黑、油亮,浸泡時,藏茶葉片油亮,條索粗壯肥大,茶湯色澤烏潤或褐紅,且晶瑩剔透,口感溫和,不澀不苦。

安化黑茶

產地: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

簡介:具有收藏價值,安化黑茶的保存時間越長,其口感和品質就越好。湘尖,又稱三尖,是黑茶緊壓茶的上品。

鑒別:條索卷折成泥鰍狀,色澤油黑,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煙香。

涇渭茯茶

產地:陝西省涇陽縣

簡介:茯茶功效突出原因在於有一種金花菌(冠突散囊菌),使磚茶裡面佈滿星星點點密密麻麻黃色的“金花”。“金花”越茂盛,品質就越好,對消化、對生理的調節作用就越大。

鑒別:“金花茂盛、菌花香明顯”是咸陽涇渭茯公司茯磚茶的基本特徵,是其它茶廠不可比擬的,這可是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家鄉特產,適合搭配西北牛羊肉為主的食物。

白茶

簡介:屬微發酵茶,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撚,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代表:白毫銀針、白牡丹

功效: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

白毫銀針

產地: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

簡介:簡稱銀針,又叫白毫,是一種漢族傳統名茶,素有“茶中美女”的美稱。白毫銀針因產地和茶樹品種不同,又分北路銀針和南路銀針兩個品目。按等級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鑒別:成品茶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沖泡後,湯色淺杏黃,香氣清鮮,滋味醇和。

白牡丹

產地:福建省福鼎縣

簡介:中國福建歷史名茶。採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

鑒別:其葉張肥嫩,葉態伸展,毫心肥壯,色澤灰綠,毫色銀白,毫香濃顯,清鮮純正,滋味醇厚清甜,湯色杏黃明淨。

黃茶

簡介: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按其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代表: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

功效:提神醒腦,消除疲勞,消食化滯

君山銀針

產地: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

簡介:原名白鶴茶,漢族傳統名茶,始于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稱,有“金鑲玉”的雅稱。屬於黃芽茶。

鑒別:單個芽頭,緊實而挺直,大小均勻,滿披茸毫,芽頭金黃光亮,沖泡後,枝枝芽頭豎立杯中,湯色杏黃明亮,香氣清爽,滋味鮮醇。

蒙頂黃芽

產地:四川蒙山

簡介:特級蒙頂黃芽茶青採用明前全芽頭製作、每市斤幹茶需要4萬—5萬個芽頭。蒙頂黃芽做工精細,採用傳統炒悶結合的工藝,採用嫩芽殺青,草紙包裹置灶邊上保溫變黃,讓茶青在濕熱的環境下自然發酵,然後做型,再包黃烘乾。

鑒別:成茶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金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

霍山黃芽

產地:安徽省霍山縣

簡介:霍山黃芽在唐朝即負盛名,明代被列為貢品,清朝更定為內用,清末民初作為貢茶忽然絕跡,現時的霍山黃芽是1972年創制並恢復生產的。常年產量1000餘噸。

鑒別: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

花茶

簡介:又名香片,是中國特有的一類再加工茶。又稱熏花茶、香片茶。以精製後的茶葉和香花為原料,通過窨制工藝製成。窨制花茶所用的茶葉稱為茶坯,也叫素坯,多為綠茶,也選用烏龍茶、紅茶等。

代表:蘇州茉莉花茶、珠蘭花茶

功效:花茶不僅仍有茶的功效,還具有美容護膚、美體瘦身、排毒除臭的功用。

茉莉花茶

產地:江蘇蘇州

簡介:綠茶茶胚,茉莉花茶中的佳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據史料記載,蘇州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為制茶的原料。

功效:減肥降脂,增強心臟血管,抗癌,清除體內毒素,除疲勞解油膩

珠蘭花茶

產地:安徽歙縣

簡介:珠蘭花茶是以烘青綠茶和珠蘭或米蘭鮮花為原料窨制而成。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產生,品質特徵是清芬遜于茉莉花茶,而香烈持久則勝於茉莉花茶。這種茶雖經較長時間的貯存或數次沖泡,其花香仍芬烈雋永。

功效:珠蘭花茶,生津止渴、醒腦提神、活血、祛風濕、驅蟲等功效。

想瞭解和學習陝西各種美食和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頭條號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西安唯典學小吃喲!

點擊文章左上角紅色圓圖示“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進入後就可以看到小編以往發的很多關於美食或者陝西小吃的製作方法和歷史典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