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尋夢環遊記》為何細思恐極?

我想小編一定是瘋了, 竟然敢這麼旗幟鮮明、開誠佈公地來懟《尋夢環遊記》——這部很多人心中的年度最佳電影?難道小編眼瞎了, 看不到朋友圈的瘋狂安利和無數自媒體公號一邊倒的“零差評”?

要知道, 它可是幾乎滿足了大多數觀眾對一部“好電影”的所有想像:精緻絢麗的畫面, 扣人心弦的插曲, 成熟流暢的敘事, 打動人心的親情, 再加上自由奇妙的想像, 和原汁原味、五彩斑斕的墨西哥異域風情……一個小男孩穿越到亡靈世界的奇妙旅程, 夾雜了逃亡、洗冤與大團圓, 讓你明知是套路, 卻依然淚光閃閃。

不過, 哭過之後呢?小編來告訴你, 這部電影是如何地細思恐極!

一、還得上班?!

首先, 作為一個上班族, 小編驚恐地發現, 在電影構築的、看似十分繁華美好的亡靈世界中, 每個人還依舊要工作!納尼?!就像電影中所描繪的, 員警保安死後依然是員警保安,

一旦有奇怪人士潛入他們要負責追擊搜查;公務員死後依然是公務員, 要接待依次排隊來訪的亡靈市民投訴;女主持死後依然是亡靈演唱會的女主持, 要頭疼各種現場編排效果十分辛苦……裁縫還是裁縫, 要連軸轉趕工給明星的表演做無數件戲服……

別人小編不知道, 可如果讓自己身邊的這些電視新聞的編輯編導們, 如果到了冥界還要日日寫稿、編片、上直播線!估計個個是會抓狂的吧?當然, 你也可以代入你的職業試想想看, 當你已經化作一副骷髏的骨架, 還要去做著這些工作的事, 你還敢死嗎?

而電影中之所以顯示出一片歡慶祥和, 恰恰只是因為這天正好是“亡靈節”, 法定假日啊, 一年才有這麼一天。 而亡靈們日常依舊需要住房、穿衣、喝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不工作, 這些東東從哪裡來?你沒見就算是亡靈節這天, 依然有上段提到的員警保安公務員裁縫晚會主持等等那麼多工種, 就算在節假日, 依舊需要堅守工作崗位嗎?

二、階層固化的極致

電影中還說到, 家族初代的亡靈大奶奶因為未被亡靈海關通關, 跑去冥界“政府”的資料中心大發雷霆, 把低級女職員用的初代蘋果電腦砸了個稀碎, 初看不覺怎樣, 可若細想如果你是這位工作人員, 被莫名如此對待, 會作何感想?被砸壞的電腦也沒見亡靈大奶奶賠償, 那最後是女職員、還是廣大的亡靈大眾納稅人買單?

而這位家族大奶奶, 固然在亡靈界也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點從她拉風碉堡的飛天寵物坐騎、以及可以直達冥界上層社會的聚會可窺一豹。 不過, 這難道就能成為她這麼難搞的理由嗎?當然!

因為在電影中,即使到了冥界,有名的人依舊有名,明星富豪們依舊吃香喝辣,而窮鬼們依舊不受待見。冥界上層的頂級轟趴(聚會),是只有被追捧的明星和有權有勢的亡靈才能參加的盛宴,紙醉金迷、極盡奢華;而底層的無數亡靈大眾,只有在經過激烈競爭之後,才僅能有一個樂隊,享有這份進入這“極樂之宴”的“榮耀”。 (也請注意隨後配圖中,普通民眾與精英民眾在服裝方面的巨大差異)

所以,當我們可愛的小男孩男主想混進宴會時,被看門的亡靈一把重重地丟到地上,而就是這位看門的亡靈,剛剛還把自己的骷髏頭拿下來,歡天喜地又略帶羞澀地跟來赴宴的明星亡靈合影,他靠著這萌萌噠的表現,還頗博得了不少觀影觀眾的笑聲呢~

而當我們的男主小男孩終於混入宴會,並認了宴會的主人——一位超級巨星的亡靈是自己的爺爺之後,一切都變了,他一躍成為這場“極樂之宴”的焦點人物,所有的大人物,都爭相跟他合影,他站在了這冥界“食物鏈”的頂端,只因為他有一個好“爺爺”。

這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最恐怖的地方吧?——死後依然要按照活著的方式來過。這難道不比我們所有所說的階層固化,更加嚴重無數倍嗎?

當年《名偵探柯南》的經典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中,就有非常經典的一個段落:一位日本的天才小朋友設計了一款極其昂貴稀有的頂尖遊戲,實則是想把有錢財有勢力、能參加遊戲的所有的精英人家的小孩一網打盡,因為——“政治家的兒子長大依然是政治家,董事長的兒子長大依然是董事長,這樣無論過多久,日本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還有這個“放羊的孩子”的段子,有人問一個正在放羊的小孩:

“放羊幹什麼?”

“賣錢!”

“賣羊的錢幹什麼?”

“娶老婆!”

“娶老婆幹什麼?”

“生小孩!”

“生小孩幹什麼?”

“放羊!”

……

現在,電影中貧民窟的黯淡淒涼與高聳入雲城堡的無盡奢華再次告訴你,什麼是階層固化的極致:那就是本來抱有“死後原知萬事空”美好幻想的你,不得不發現,死亡不再是人世間唯一的公平,它只是通向永遠不公的無底深淵。

三、死完還得“死”?!

而這些都還不算完,該電影還想告訴你另一個殘酷的“真相”,那就是:亡靈要靠生者的記憶所維繫,一旦陽世間與其相關者的記憶消去,在冥界的亡靈也將隨之消散,迎來“最終的死亡”。電影成功煽動了人心底對死亡的恐懼,因而打心眼裡懼怕被活著的人遺忘。但實際上呢?——就算是死了,長久看來,在極大概率上,你還得再死一次。

你也許說,不對啊,這家子人不是好幾代都在亡靈世界好好待著呢嗎?那你怎麼不想想,這幾代人之前的那些老祖宗們呢?電影中無論是家族的供奉,還是亡靈家族的論資排輩看來,也就是上溯到太祖奶奶那一輩,可要再往上看,太祖奶奶之前的那些祖先們可就真的沒有了。老話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畢竟,蒼天饒過誰!要按著這電影來,那誰不是死了之後,還要再他麼地死一次?

四、為了你好!

這可能是所有人最耳熟能詳、最深惡痛絕、又最無可奈何的一句話了吧?如果不是經歷電影中的一番奇遇與極盡偶然,我們的主人公小男孩絕對會被家人所謂的“為了你好”扼殺音樂夢。你可以看到電影中,無論小男孩如何哀求、如何努力、如何在最艱難的條件下堅持不懈、並已經展露出自己的天賦……他克服重重困難、親手做好的吉他,依然被奶奶摔個粉碎,全家人也都在勸說:“還是學做鞋吧,我們這都是為了你好!”

踐踏別人的夢想與意志,這是多麼容易的事;為了你好,這是多麼高尚的藉口。多少孩子,成為父母練的“小號”?只能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學習、去工作、去結婚、去生孩子、去生二胎……然後,以前的孩子成了後來的父母,一切循環往復……

借用最近火了的那首歌的歌名《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與存在價值,如果就連“家”都不能接受你的不同、你的夢想、你的一切,只能按照“被設定的一切”去執行,那還有什麼真正的溫情可言?再多的“溫情脈脈”,也不能掩蓋那些嘴上說著“為了你好”的人,其實根本上就是“為了自己”的本質啊。

當然,小編並不否認這是一部還不錯的闔家歡電影,也在電影院哭了個稀裡嘩啦,(聽說還是有不少小盆友被嚇哭和老人家表示看不懂的情況出現)並不想去揭露它背後有啥最適合社會“和諧”統治的威權封建大家庭意識,還很“厚道”地選擇在電影上映如此之久後才“大肆”吐槽,以免誤傷到還沒來得及去看的寶寶~

想再多說一句的,是關於死亡。每個生命在極盡璀璨之後,都將墜入永恆的黑夜。死後我們的靈魂會轉化成什麼形式?還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貢獻引力的暗物質,或是更加神秘的、貢獻斥力的暗能量?是更加自由美好?還是徹底虛無?(小編倒是希望自己到時可以像很多玄幻小說裡所說的“元神俱滅”,這才來得痛快!)

別信電影中跟你扯的什麼“死亡不是永別,忘記才是”,與其害怕死後被別人遺忘,不如先做到這輩子擁有真正的自己。

文藝點說,未知生,焉知死?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來過;粗陋點說,這輩子先活夠本。

要是你願意,記得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小編終於爆照,還不趕快關注、轉發起來~

因為在電影中,即使到了冥界,有名的人依舊有名,明星富豪們依舊吃香喝辣,而窮鬼們依舊不受待見。冥界上層的頂級轟趴(聚會),是只有被追捧的明星和有權有勢的亡靈才能參加的盛宴,紙醉金迷、極盡奢華;而底層的無數亡靈大眾,只有在經過激烈競爭之後,才僅能有一個樂隊,享有這份進入這“極樂之宴”的“榮耀”。 (也請注意隨後配圖中,普通民眾與精英民眾在服裝方面的巨大差異)

所以,當我們可愛的小男孩男主想混進宴會時,被看門的亡靈一把重重地丟到地上,而就是這位看門的亡靈,剛剛還把自己的骷髏頭拿下來,歡天喜地又略帶羞澀地跟來赴宴的明星亡靈合影,他靠著這萌萌噠的表現,還頗博得了不少觀影觀眾的笑聲呢~

而當我們的男主小男孩終於混入宴會,並認了宴會的主人——一位超級巨星的亡靈是自己的爺爺之後,一切都變了,他一躍成為這場“極樂之宴”的焦點人物,所有的大人物,都爭相跟他合影,他站在了這冥界“食物鏈”的頂端,只因為他有一個好“爺爺”。

這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最恐怖的地方吧?——死後依然要按照活著的方式來過。這難道不比我們所有所說的階層固化,更加嚴重無數倍嗎?

當年《名偵探柯南》的經典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中,就有非常經典的一個段落:一位日本的天才小朋友設計了一款極其昂貴稀有的頂尖遊戲,實則是想把有錢財有勢力、能參加遊戲的所有的精英人家的小孩一網打盡,因為——“政治家的兒子長大依然是政治家,董事長的兒子長大依然是董事長,這樣無論過多久,日本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還有這個“放羊的孩子”的段子,有人問一個正在放羊的小孩:

“放羊幹什麼?”

“賣錢!”

“賣羊的錢幹什麼?”

“娶老婆!”

“娶老婆幹什麼?”

“生小孩!”

“生小孩幹什麼?”

“放羊!”

……

現在,電影中貧民窟的黯淡淒涼與高聳入雲城堡的無盡奢華再次告訴你,什麼是階層固化的極致:那就是本來抱有“死後原知萬事空”美好幻想的你,不得不發現,死亡不再是人世間唯一的公平,它只是通向永遠不公的無底深淵。

三、死完還得“死”?!

而這些都還不算完,該電影還想告訴你另一個殘酷的“真相”,那就是:亡靈要靠生者的記憶所維繫,一旦陽世間與其相關者的記憶消去,在冥界的亡靈也將隨之消散,迎來“最終的死亡”。電影成功煽動了人心底對死亡的恐懼,因而打心眼裡懼怕被活著的人遺忘。但實際上呢?——就算是死了,長久看來,在極大概率上,你還得再死一次。

你也許說,不對啊,這家子人不是好幾代都在亡靈世界好好待著呢嗎?那你怎麼不想想,這幾代人之前的那些老祖宗們呢?電影中無論是家族的供奉,還是亡靈家族的論資排輩看來,也就是上溯到太祖奶奶那一輩,可要再往上看,太祖奶奶之前的那些祖先們可就真的沒有了。老話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畢竟,蒼天饒過誰!要按著這電影來,那誰不是死了之後,還要再他麼地死一次?

四、為了你好!

這可能是所有人最耳熟能詳、最深惡痛絕、又最無可奈何的一句話了吧?如果不是經歷電影中的一番奇遇與極盡偶然,我們的主人公小男孩絕對會被家人所謂的“為了你好”扼殺音樂夢。你可以看到電影中,無論小男孩如何哀求、如何努力、如何在最艱難的條件下堅持不懈、並已經展露出自己的天賦……他克服重重困難、親手做好的吉他,依然被奶奶摔個粉碎,全家人也都在勸說:“還是學做鞋吧,我們這都是為了你好!”

踐踏別人的夢想與意志,這是多麼容易的事;為了你好,這是多麼高尚的藉口。多少孩子,成為父母練的“小號”?只能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學習、去工作、去結婚、去生孩子、去生二胎……然後,以前的孩子成了後來的父母,一切循環往復……

借用最近火了的那首歌的歌名《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與存在價值,如果就連“家”都不能接受你的不同、你的夢想、你的一切,只能按照“被設定的一切”去執行,那還有什麼真正的溫情可言?再多的“溫情脈脈”,也不能掩蓋那些嘴上說著“為了你好”的人,其實根本上就是“為了自己”的本質啊。

當然,小編並不否認這是一部還不錯的闔家歡電影,也在電影院哭了個稀裡嘩啦,(聽說還是有不少小盆友被嚇哭和老人家表示看不懂的情況出現)並不想去揭露它背後有啥最適合社會“和諧”統治的威權封建大家庭意識,還很“厚道”地選擇在電影上映如此之久後才“大肆”吐槽,以免誤傷到還沒來得及去看的寶寶~

想再多說一句的,是關於死亡。每個生命在極盡璀璨之後,都將墜入永恆的黑夜。死後我們的靈魂會轉化成什麼形式?還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貢獻引力的暗物質,或是更加神秘的、貢獻斥力的暗能量?是更加自由美好?還是徹底虛無?(小編倒是希望自己到時可以像很多玄幻小說裡所說的“元神俱滅”,這才來得痛快!)

別信電影中跟你扯的什麼“死亡不是永別,忘記才是”,與其害怕死後被別人遺忘,不如先做到這輩子擁有真正的自己。

文藝點說,未知生,焉知死?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來過;粗陋點說,這輩子先活夠本。

要是你願意,記得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小編終於爆照,還不趕快關注、轉發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