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盆底康復治療成功為年輕寶媽治癒壓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復治療成功為年輕寶媽治癒壓力性尿失禁

本報訊(金鷗 胡津銘)2017年12月, 產科門診迎來了一位產後3個月的寶媽媽小婷(化名), 有別於其他就診的寶媽媽們溢于言表的初為人母喜悅之情, 小婷則表現出一副焦急無措、一籌莫展的狀態, 就診詢問後得知其產後在搬提重物、咳嗽或大笑時都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輾轉多家醫院都說只能進行手術治療, 在得知哈醫大四院可以非手術治療尿失禁, 就急忙過來就醫。 經過接診醫生仔細的陰道檢查及盆底功能檢查, 小婷在產科進行了10次盆底康復治療,

盆底機能基本恢復, 既避免了手術治療的心理顧慮, 也擺脫了尷尬, 滿意而歸。

哈醫大四院產科高曉旭醫生介紹: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封閉骨盆出口的肌肉和筋膜組成的, 就像吊床一樣, 承托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 維持我們的排尿、排便、性生活等多項生理功能。 然而, 女性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 隨著胎兒的增大, 子宮重量的增加, 長期壓迫盆底組織, 造成盆底肌纖維變形, 肌張力減退。 妊娠時激素水準變化改變了盆底結締組織的膠原代謝, 導致盆底支援結構減弱。 分娩時鬆弛激素的釋放、產道過度伸展、擴張、直接導致的會陰撕裂、肛提肌損傷, 再次破壞盆底組織, 甚至造成骨盆不穩定關節脫位, 影響各臟器的位置和功能。

國內外大量研究資料顯示, 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婦女產後會發生盆底功能障礙, 如果不及時進行康復治療, 隨著年齡增大和二胎的孕產, 將會出現一系列嚴重的症狀。 輕者表現為陰道鬆弛、性生活品質下降、小腹墜脹、尿頻及咳嗽時漏尿、便秘等;重者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盆腔疼痛等疾病, 造成難以言狀的痛苦。

產後盆底康復的黃金期, 您做對了嗎 ?

產婦分娩後一定要為保證自己將來的生活品質作些積極的準備。 分娩後42天應常規做一次盆底功能檢查, 如果出現了盆底肌肉鬆弛、陰道壁膨出、壓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檢查和康復治療。

產後3個月內是進行盆底康復的最佳時機,

否則隨著年齡增大不但增加治療難度, 而且子宮脫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 嚴重者只能進行手術治療。 所以, 重視盆底功能檢查和及早進行盆底康復是每位媽媽明智的選擇。

盆底康復技術有哪些?

1.盆底肌肉訓練

2.家庭功能康復器使用(如陰道啞鈴)

3.生物回饋輔助的盆底肌肉訓練

4.低頻電刺激

5.膀胱訓練(行為治療)

6.中醫方法(補氣的中藥、艾灸)

7.物理手法對骨骼、肌肉、臟器的調整

其中, 盆底訓練操和家庭功能康復器操作方便, 限制少, 效果好, 被臨床廣泛應用。

哈醫大四院自2016年6月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物回饋盆底康復設備, 至今已為3000余名產婦進行了盆底康復檢查和功能康復訓練,

效果良好, 反響強烈。 在此, 歡迎各位寶媽媽們前來哈醫大四院產科, 用我們溫馨的服務, 為您打開盆底康復方法的新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