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圖說含胸拔背,講這麼清晰誰還不會!

太極拳是一項獨特的人體運動。 關於軀幹、上肢和下肢的操練有著特定的要領和法則, 這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 有時也統稱為身法。 身法是歷代太極拳家根據實踐經驗和集中群眾智慧而提煉出的某些外形合內動的要旨。 在世世代代的太極拳傳授過程中, 名家們都非常重視身法的教學和習練。

“太極拳藝是在身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身法’是組織內形、產生內勁的關鍵環節, 所以身、手、步必須按照太極拳的特定要求進行運動, 才能做到相互間的協調配合, 達到以內形來支配外形的目的。 ”

含胸:

心窩以上為胸, 胸不可挺, 要往下松, 兩肩要有向前微合的念頭, 但不可有前合之動作事實, 能含胸, 氣始可下沉于丹田。

拔背:

兩肩中間, 大椎骨下, 第三節於第四節脊椎骨中間, 即身柱穴與陶道穴之間, 謂夾脊關, 此處有鼓起之意, 不可有鼓起之實, 同時忘掉雙肩, 是謂拔背。 否則易為駝背, 此法與前法, “含胸”, 有相互相成之關聯作用。

含胸拔背是練太極拳對軀體身型的一種特別要求。 含胸的意思指胸廓自然放鬆, 兩側肩鎖關節略微向裡扣, 與沉肩相聯繫。 拔背是指在胸廓放鬆的狀態下, 背部肌肉群稍為張展, 脊柱有上下拔長的自我感覺。 其目的是使身型盡可能做到舒展和正直。 在含胸拔背意識引導下, 胸廓既不會向前挺, 使形態變得僵硬, 也不會陷縮、駝背, 使身型變得有壓抑感c因此對含胸拔背要有正確的理解, 切不可做成“陷胸凸背”

《拳論》說:“兩膊相系”,

“緊要全在胸中腰問運化”。 含胸即是胸部的“蓄勢”。

初學拳時, 大多數人都不習慣於含胸, 只有把挺胸的念頭完全打消, 慢慢地在坐身的動作裡微微含胸來適應動作的需要, 日久自然會越含越充分。 “含胸”和“拔背”是聯在一起的, 能含胸就能拔背。 含胸是胸部中正自然,

不凹不凸, 兩肩骨節微向前提, 隨著動作的變化, 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 拔背是當胸略內含時, 背部肌肉往下松沉, 而兩肩中間的脊骨似乎有鼓起上提、不是向後拉之意(特別是頸下脊椎第三根骨節)。

含胸的作用是為了有利於化勁, 而拔背的作用則是為了有利於卷勁和放勁, 所以它們在技擊上是蓄髮相變的關係。 “力由脊發”, “若問此中真消息, 須尋脊背骨節中”, 都說明拔背在卷勁和放勁時的主要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