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如果企業真的給員工分房,房價還能不跌?

這幾天, 知名“網紅”董小姐的一句豪言徹底讓房地產市場炸鍋了。 她表示, 要給8萬員工每人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 當然, 此言一出, 就遭到了網友的質疑, 且不說買(建)8萬套房子, 至少需要花掉格力兩年的利潤, 單是為員工分房一事, 豈不是又回到了計劃經濟時代。

計劃經濟時代, 除了糧票、布票、肉票等各種票之外, 最顯著的特點莫過於福利分房了。 那時候, 城市的土地歸國家、政府支配。 因此房子也是由政府蓋, 然後再分給人們居住。 “等國家建房, 靠組織分房, 要單位給房”是福利分房的典型特徵。

由於福利分房時代過於久遠, 估計很多年輕人根本都沒有聽說過。 因此筆者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 讓大家明白福利分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福利分房的時代, 是由國家定面積、定標準、定租金(收上來維護房子), 無法轉賣、限制轉租, 在分房的時候一般優先考慮結婚的夫婦,

然後按照工作時間長短、職位的高低等等來排分房的時間、分房的面積等等。 但那個時候的人們並不擔心沒有房子住, 只是時間長短、房屋面積的大小問題。

如果單身一人, 想要分到一套獨立的房子則非常難, 一般只能分到一套房子裡的一小間過渡,

到了結婚的時候才有機會分到一套獨立的房子。 那時候的福利分房根據不同的單位具體情況不同, 有些單位完全不收費,有些單位則象徵性地收一點租金, 由於收取的租金極其有限, 國家每年還要拿出大量的資金, 用於補貼住房維修和管理方面的開支, 但老百姓的支出非常少。

其實福利分房並不完全福利, 這種分房制度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色彩, 其中也有一些弊端:

首先, 部門利益很難打破, 有悖於社會公平。 一些強勢的部門會利用手中的職權, 佔有很多資源, 比如土地、蓋房的資金、房屋產權等等, 手中掌握著巨大的社會財富, 這些單位通過強勢地位取得了巨大的壟斷利潤, 而一些清水衙門卻由於職權弱勢,

分不到一杯羹, 時間一長, 會很容易引起矛盾的。

其次, 福利分房子很容易滋生腐敗。 一些與權力核心比較近的人通過種種非常手段, 拿到了好房子, 而一些被排擠打壓的沒有混開的人, 則分的差房子乃至分不上房子。 人們為了分房子都拼命送禮拉關係, 搞得單位作風烏煙瘴氣。

還有, 單位為了拿地, 就拿著職權去和相關部門還有建築開發商做交換, 這樣的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帶了很多惡劣的效果。 其實, 現代商品住房推向市場化是很好的抉擇, 已有住房保障問題解決不好, 歸根結底不是住房市場化造成的, 恰恰相反, 而是市場化不深入造成的。 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 國家不斷出臺政策, 全方位、多層次地保障不同階層老百姓的住房問題, 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建設等等,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推進和深化, 住房問題會越來越成為了嚴重的問題。

自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後, 我國逐漸取消了福利分房。

1998年, 《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 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檔出臺,決定自當年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供給商品化、社會化的住房新體制。至此,福利分房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雖然筆者也沒有經歷過福利分房,但是筆者的舅舅是最後一批福利福利分房的受益者。雖然當時分到的房子只是一室一廳,廚房還是另外一戶共用,但是起碼不用買房了。後來,福利分房取消之後,象徵性的交了一筆錢,這套房子也就完全屬於個人的了。去年,這套房子已經拆遷了,一代人的記憶也就這麼沒了。

如果現在的企業真的要給員工分房,那麼對於房價的影響可想而知。只要你有一份正經的工作,單位就會分你一套房子,雖然可能不大,但是起碼解決了居住的問題。如果你不滿意,可以自己掏錢去買大房子。

當然,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不現實,估計董小姐也知道,她之所以這麼說,還不是為格力在打CALL!

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檔出臺,決定自當年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供給商品化、社會化的住房新體制。至此,福利分房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雖然筆者也沒有經歷過福利分房,但是筆者的舅舅是最後一批福利福利分房的受益者。雖然當時分到的房子只是一室一廳,廚房還是另外一戶共用,但是起碼不用買房了。後來,福利分房取消之後,象徵性的交了一筆錢,這套房子也就完全屬於個人的了。去年,這套房子已經拆遷了,一代人的記憶也就這麼沒了。

如果現在的企業真的要給員工分房,那麼對於房價的影響可想而知。只要你有一份正經的工作,單位就會分你一套房子,雖然可能不大,但是起碼解決了居住的問題。如果你不滿意,可以自己掏錢去買大房子。

當然,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不現實,估計董小姐也知道,她之所以這麼說,還不是為格力在打CAL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