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名人與張家口」孫犁筆下的張家口

◎金姝

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孫犁先生, 原名孫樹勳, 以“孫犁”行世。 年輕時他還曾使用筆名孫芸夫在《大公報》上發表文章。 孫犁先生一生撰著頗豐,

從20世紀40年代起, 出版有文集《白洋澱紀事》, 短篇小說集《蘆花蕩》《荷花澱》《采蒲台》, 中篇小說《村歌》等。 1950年後又有長篇小說《鐵木前傳》《風雲初記》, 敘事詩集《白洋澱之曲》, 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 散文集《津門小曲》《晚華集》及詩集等20餘部著書陸續問世。 2002年7月11日, 89歲的孫犁先生病逝于天津。 去世後, 有400余萬字的《孫犁全集》出版。

1

被譽為“白洋澱派”創始人的孫犁先生, 開啟了中國“詩化小說”的先河。 1940年出版的文集《白洋澱紀事》是其代表作, 著名短篇小說《荷花澱》《蘆花蕩》分別是“白洋澱紀事之一、之二”, 他所呈現給讀者的白洋澱風光, “清新疏朗, 散發著潮潤潤的水氣, 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彌漫著濃郁的詩意”。

短篇小說《荷花澱》最初發表在《解放日報》上,

在紅色延安曾引起不小的反響。 那些長年在西北高原的大風沙中生活和工作的延安讀者, 忽然見到關於白洋澱水鄉的描寫, 像是嗅到了帶有荷花香味的風, 感覺特別清新, 該文被各解放區報紙陸續轉載, 並有單行本問世。

出生于1913年的孫犁先生, 14歲即開始文學創作, 多次用筆名“孫芸夫”在著名的《大公報》上發表文章。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 孫犁投身于滾滾的抗日洪流之中, 在中國共產黨內從事宣傳工作。 曾歷任河北抗戰學院教官, 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邊區文聯、晉察冀日報社及華北聯合大學編輯,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教師等職, 期間未曾間斷文學創作。 對於這一段艱難歲月, 孫犁曾有過這樣深情的記述:“我非常懷念經歷過的那一個時代,

生活過的那些村莊, 作為夥伴的那些戰士和人民。 我非常懷念那時走過的路, 踏過的石塊, 越過的小溪。 記得那些風雪、泥濘、饑寒、驚擾和勝利的歡樂, 同志們兄弟一般的感情。 ”

“文革”以後, 已停筆近20年的孫犁先生, 經常于病屙中陷於往事的回憶之中, 他沉浸于青春時代投身革命的記憶, 動筆寫下了一篇篇平中見奇、生動簡約的憶文, 對今人來說又何嘗不是極為珍貴的史料讀物。

我之于孫犁先生的文學作品, 讀之不可謂多, 但去年為編輯《名人筆下的張家口》一書, 我市著名作家吳志達老師提供的孫犁先生撰著的《晚華集》訊息, 卻視之為珍重。 這冊僅僅64開本的袖珍小書, 是20世紀70年代末, 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

現今已很難尋到, 後從舊書網店購得。 書內所收的30篇散文, 大多為粉碎“四人幫”後, 孫犁先生撰寫的懷人之作。 文章或深情回憶革命戰爭年代的生活和人物, 艱苦的革命征途, 或以深沉悲憤的筆鋒, 記錄“文革”給文藝事業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摧殘, 他提筆回憶的抗戰時期, 或解放戰爭時期, 比如沙可夫、邵子南、侯金鏡、郭小川、何其芳、馬達、遠千里、趙樹理、方紀、韓映山、阿鳳等這些讀者耳熟能詳的, 與他同時代投身革命的文藝工作者, 歷經風雨, 每在十年動亂中的淒慘遭遇, 甚或離世……這些憶文, 融進了孫犁先生對塵世對人生的許多感慨, 帶給讀者沉甸甸的感受……因為其中《服裝的故事》《某村舊事》《悼畫家馬達》三篇文章內容,
有關乎張家口的記述, 所以也成為今日我們尋覓的, 確可採信的珍貴的地方性史料。

2

在1977年11月改寫完成的《服裝的故事》中, 孫先生有如下回憶:“……一九四五年八月, 日本投降, 我們又從延安出發, 我被派作前站, 給女同志們趕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毛驢。 那些嬰兒們, 裝在兩個荊條筐裡, 掛在母親們的兩邊。 小毛驢一走一顛, 母親們的身體一搖一擺, 孩子們像燕雛一樣, 從筐裡探出頭來, 呼喊著, 玩鬧著, 和母親們愛撫的聲音混在一起, 震盪著漫長的歡樂的旅途。

“冬季我們到了張家口, 晉察冀的老同志們開會歡迎我們, 穿戴都很整齊。 一位同志看我還是只有一身粗布棉襖褲, 就給我一些錢, 叫我到小市添補一些衣物。 後來我回冀中,到了宣化,又從一位同志的床上,扯走一件日本軍官的黃呢斗篷,走了整整十四天,到了老家,披著這件奇形怪狀的衣服,與久別的家人見了面。這僅僅是記得起來的一些,至於戰爭年代裡房東老大娘、大嫂、姐妹們為我做鞋做襪,縫縫補補,那就更是一時說不完了……”

在《某村舊事》一文中,孫犁對上面的經歷有著更詳細的描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我從延安出發,十月到渾源,休息一些日子,到了張家口。那時已是冬季,我穿了一身很不合體的毛藍粗布棉衣,見到在張家口工作的一些老戰友,他們竟然有些‘城市化’了。做財貿工作的老鄧,原是我們在晉察冀工作時的一位詩人和歌手,他見到我,當天夜晚把我帶到他的住處,燒了一池熱水,叫我洗了一個澡,又送我一些錢,叫我明天到早市買件襯衣。當年同志們那種同甘共苦的熱情,真是值得懷念。

“第二天清晨,我按照老鄧的囑咐到了攤販市場。那裡熱鬧得很,我買了一件和我的棉衣很不相稱的‘綢料’襯衣,還買了一條日本的絲巾圍在脖子上。路經宣化,又從老王的床鋪上扯了一條粗毛毯,一件日本軍用黃呢斗篷,就回到冀中平原上來了……”

在《悼畫家馬達》一文裡,孫犁先生既有關於著名畫家馬達的“輕描淡寫”,也有關於第一次解放張家口的記述:“我在延安住的時間很短,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原來是調去學習的,很快日本投降了,就隨著工作隊出來。在延安,我在魯藝做一點工作,馬達在美術系。雖說住在一個大院落裡,我不記得到過他的窯洞,他也沒有到過我的窯洞。聽說他的窯洞修整得很別致,他利用土方,削成了沙發、茶几、盆架、爐灶等等。可是同在一個小食堂裡吃飯,每天要見三次面,有什麼話也可以說清楚的。馬達沉默寡言,認識這麼多年,他沒有什麼名言讜論,有風趣的話或生動的表情,留在我的印象裡。

“從延安出發,到張家口的路上,我和馬達是一個隊。我因為是從敵後來的,被派作了先遣,每天頭前趕路。我有一雙從晉察冀穿到延安去的山鞋,現在又把它穿上,另外,還拿上我從敵後山上砍伐來的一根六道木棍。

“這次行軍,非常輕鬆,除去過同蒲路,並沒有什麼敵情。後來,我又兼給女同志們趕毛驢,每天跟在一隊小毛驢的後面,迎著西北高原的瑟瑟秋風,聽著騎在毛驢背上女歌手們的抒情,可以想見我的心情之舒暢了……”

“……中午到了站頭,我們總是蹲在街上吃飯。馬達也是單身,但最不記得和他蹲在一起、共進午餐的情景。只有要在一個地方停留幾天,要休整了,我才有機會和他見面,留有印象的,也只有一次……

“在晉、陝交界,是個上午,我從住宿的地方出來,要經過一個磨棚,我看到馬達正站在那裡,聚精會神地畫速寫。有兩位青年婦女在推磨,我沒有注意她們推磨的姿態,我只是站在馬達背後,看他畫畫。馬達用一枝軟鉛筆在圖畫紙上輕輕地、敏捷地描繪著,只有幾筆,就出現了一個柔婉生動、非常美麗的青年婦女形象。這是素描,就像在雨霧裡見到的花朵,在晴空裡望到的勾月一般。我確實驚歎畫家的手藝了。

“我很愛好美術,但手很笨,在學校時,美術一課,總是勉強交卷。從這一次,使我對美術家,特別是畫家,產生了肅然起敬的感情。

“馬達,最初是在上海搞木刻的。那一時代的木刻,是革命藝術的一支突出的別動隊。我愛好革命文學,也連帶愛好了木刻,青年時曾買了不少這方面的作品。我一直認為在魯迅全集裡,魯迅同一群青年木刻家的照相中,排在後面,胸前垂著西服領帶,面型樸實厚重的,就是馬達。但沒有當面問過他。馬達那時已是一個革命者,而那時的革命,並不是在保險櫃裡造反,是很危險的生涯。關於他那一段歷史,我也沒有和他談起過。

“行軍到了張家口,我和一群畫家,住在一個大院裡。我因為一路趕驢太累了,有時間就躺下來休息。忽然有人在什麼地方發現了一堆日本人留下的爛紙,畫家們蜂擁而出,去撿可以用來畫畫的紙片。在延安,紙和顏料的困難,給畫家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我寫文章,也是用一種黃色的草紙。他們只好拿起木刻刀對著梨木板幹,木刻藝術就應運而生地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們見到了紙張,這般興奮,正是表現了他們為了革命工作的熱情。

“在張家口住了幾天,我就和在延安結交的文藝界的朋友分道揚鑣,回到冀中去了……”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1945年8月23張家口第一次解放,9月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即組成了華北文藝工作團,成員陸續從延安出發奔赴張家口,孫犁當時是魯迅藝術學院教員,作為先遣之一,一路打前站,於1946年1月先期到達張家口。因他在張家口停留的時間相對短暫,所以有關史料提及這一時期薈萃張家口的文化名人中,沒有孫犁的名字出現,是可見畫家馬達的。當時馬達在張家口創作了反映晉察冀革命文化藝術的《莫待天時誤農時》《春耕》等木刻作品。

3

孫犁回憶“那時的革命生活,就像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隨手可以拾到碎石子塊,隨便往哪裡一碰,都可以迸射出火花來”。善於觀察生活的他,每每可看到許多人忽略的細節,並將所看到的用清晰的詞語寫下來,文字裡充滿了觀察者的個性。

“在那可貴的艱苦歲月裡,我和他們建立起來的感情,並如實而高昂濃重地將這種感情渲染於筆端。”

孫犁先生的《晚華集》,文字簡練,講究情感節制,含蓄蘊藉,又素潔而不矯飾,自有一種平中見奇的韻味;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沒有血與火的戰爭描寫,無論懷人記事,思及故鄉,追憶童年和戰爭歲月,還是詠物思情,都融入了深刻的生活感悟。自有一種引人的力量,打動讀者的心。這與他長期以寧靜沉潛的心質,自甘寂寞地面對生活有關。因有著這種難得的品性,才有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宏大深邃的藝術境界。

真正的歷史,是血寫的書,真誠的回憶。《服裝的故事》《悼畫家馬達》以其自然、真誠表達的樸素情感,及其鮮明的地方性,選入了《名人筆下的張家口》一書,成為張家口區域歷史文化的珍藏……

文學必須取信于當時,方能傳於後世。時間檢驗了孫犁先生的作品,使之得以流傳至今。後世對於這樣正能量的人物,幾乎沒有負面的聲音。作為《天津日報》的創始人之一,孫犁先生開創了《天津日報》(文藝副刊)熱心扶持青年作者,培養了劉紹棠等大批知名作家和業餘文學創作骨幹,被譽為“我國報刊史上一代編輯典範”。

2002年7月11日,89歲高齡的孫犁先生病逝于天津。2003年7月,孫犁紀念館在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澱荷花大觀園落成。翌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400余萬字的《孫犁全集》(十一卷本)。

後來我回冀中,到了宣化,又從一位同志的床上,扯走一件日本軍官的黃呢斗篷,走了整整十四天,到了老家,披著這件奇形怪狀的衣服,與久別的家人見了面。這僅僅是記得起來的一些,至於戰爭年代裡房東老大娘、大嫂、姐妹們為我做鞋做襪,縫縫補補,那就更是一時說不完了……”

在《某村舊事》一文中,孫犁對上面的經歷有著更詳細的描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我從延安出發,十月到渾源,休息一些日子,到了張家口。那時已是冬季,我穿了一身很不合體的毛藍粗布棉衣,見到在張家口工作的一些老戰友,他們竟然有些‘城市化’了。做財貿工作的老鄧,原是我們在晉察冀工作時的一位詩人和歌手,他見到我,當天夜晚把我帶到他的住處,燒了一池熱水,叫我洗了一個澡,又送我一些錢,叫我明天到早市買件襯衣。當年同志們那種同甘共苦的熱情,真是值得懷念。

“第二天清晨,我按照老鄧的囑咐到了攤販市場。那裡熱鬧得很,我買了一件和我的棉衣很不相稱的‘綢料’襯衣,還買了一條日本的絲巾圍在脖子上。路經宣化,又從老王的床鋪上扯了一條粗毛毯,一件日本軍用黃呢斗篷,就回到冀中平原上來了……”

在《悼畫家馬達》一文裡,孫犁先生既有關於著名畫家馬達的“輕描淡寫”,也有關於第一次解放張家口的記述:“我在延安住的時間很短,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原來是調去學習的,很快日本投降了,就隨著工作隊出來。在延安,我在魯藝做一點工作,馬達在美術系。雖說住在一個大院落裡,我不記得到過他的窯洞,他也沒有到過我的窯洞。聽說他的窯洞修整得很別致,他利用土方,削成了沙發、茶几、盆架、爐灶等等。可是同在一個小食堂裡吃飯,每天要見三次面,有什麼話也可以說清楚的。馬達沉默寡言,認識這麼多年,他沒有什麼名言讜論,有風趣的話或生動的表情,留在我的印象裡。

“從延安出發,到張家口的路上,我和馬達是一個隊。我因為是從敵後來的,被派作了先遣,每天頭前趕路。我有一雙從晉察冀穿到延安去的山鞋,現在又把它穿上,另外,還拿上我從敵後山上砍伐來的一根六道木棍。

“這次行軍,非常輕鬆,除去過同蒲路,並沒有什麼敵情。後來,我又兼給女同志們趕毛驢,每天跟在一隊小毛驢的後面,迎著西北高原的瑟瑟秋風,聽著騎在毛驢背上女歌手們的抒情,可以想見我的心情之舒暢了……”

“……中午到了站頭,我們總是蹲在街上吃飯。馬達也是單身,但最不記得和他蹲在一起、共進午餐的情景。只有要在一個地方停留幾天,要休整了,我才有機會和他見面,留有印象的,也只有一次……

“在晉、陝交界,是個上午,我從住宿的地方出來,要經過一個磨棚,我看到馬達正站在那裡,聚精會神地畫速寫。有兩位青年婦女在推磨,我沒有注意她們推磨的姿態,我只是站在馬達背後,看他畫畫。馬達用一枝軟鉛筆在圖畫紙上輕輕地、敏捷地描繪著,只有幾筆,就出現了一個柔婉生動、非常美麗的青年婦女形象。這是素描,就像在雨霧裡見到的花朵,在晴空裡望到的勾月一般。我確實驚歎畫家的手藝了。

“我很愛好美術,但手很笨,在學校時,美術一課,總是勉強交卷。從這一次,使我對美術家,特別是畫家,產生了肅然起敬的感情。

“馬達,最初是在上海搞木刻的。那一時代的木刻,是革命藝術的一支突出的別動隊。我愛好革命文學,也連帶愛好了木刻,青年時曾買了不少這方面的作品。我一直認為在魯迅全集裡,魯迅同一群青年木刻家的照相中,排在後面,胸前垂著西服領帶,面型樸實厚重的,就是馬達。但沒有當面問過他。馬達那時已是一個革命者,而那時的革命,並不是在保險櫃裡造反,是很危險的生涯。關於他那一段歷史,我也沒有和他談起過。

“行軍到了張家口,我和一群畫家,住在一個大院裡。我因為一路趕驢太累了,有時間就躺下來休息。忽然有人在什麼地方發現了一堆日本人留下的爛紙,畫家們蜂擁而出,去撿可以用來畫畫的紙片。在延安,紙和顏料的困難,給畫家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我寫文章,也是用一種黃色的草紙。他們只好拿起木刻刀對著梨木板幹,木刻藝術就應運而生地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們見到了紙張,這般興奮,正是表現了他們為了革命工作的熱情。

“在張家口住了幾天,我就和在延安結交的文藝界的朋友分道揚鑣,回到冀中去了……”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1945年8月23張家口第一次解放,9月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即組成了華北文藝工作團,成員陸續從延安出發奔赴張家口,孫犁當時是魯迅藝術學院教員,作為先遣之一,一路打前站,於1946年1月先期到達張家口。因他在張家口停留的時間相對短暫,所以有關史料提及這一時期薈萃張家口的文化名人中,沒有孫犁的名字出現,是可見畫家馬達的。當時馬達在張家口創作了反映晉察冀革命文化藝術的《莫待天時誤農時》《春耕》等木刻作品。

3

孫犁回憶“那時的革命生活,就像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隨手可以拾到碎石子塊,隨便往哪裡一碰,都可以迸射出火花來”。善於觀察生活的他,每每可看到許多人忽略的細節,並將所看到的用清晰的詞語寫下來,文字裡充滿了觀察者的個性。

“在那可貴的艱苦歲月裡,我和他們建立起來的感情,並如實而高昂濃重地將這種感情渲染於筆端。”

孫犁先生的《晚華集》,文字簡練,講究情感節制,含蓄蘊藉,又素潔而不矯飾,自有一種平中見奇的韻味;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沒有血與火的戰爭描寫,無論懷人記事,思及故鄉,追憶童年和戰爭歲月,還是詠物思情,都融入了深刻的生活感悟。自有一種引人的力量,打動讀者的心。這與他長期以寧靜沉潛的心質,自甘寂寞地面對生活有關。因有著這種難得的品性,才有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宏大深邃的藝術境界。

真正的歷史,是血寫的書,真誠的回憶。《服裝的故事》《悼畫家馬達》以其自然、真誠表達的樸素情感,及其鮮明的地方性,選入了《名人筆下的張家口》一書,成為張家口區域歷史文化的珍藏……

文學必須取信于當時,方能傳於後世。時間檢驗了孫犁先生的作品,使之得以流傳至今。後世對於這樣正能量的人物,幾乎沒有負面的聲音。作為《天津日報》的創始人之一,孫犁先生開創了《天津日報》(文藝副刊)熱心扶持青年作者,培養了劉紹棠等大批知名作家和業餘文學創作骨幹,被譽為“我國報刊史上一代編輯典範”。

2002年7月11日,89歲高齡的孫犁先生病逝于天津。2003年7月,孫犁紀念館在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澱荷花大觀園落成。翌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400余萬字的《孫犁全集》(十一卷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