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從房價漲跌榜看城市,2018這些地方更值得關注!

2017年的樓市, 一定會在房地產發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這一年, 我們見證了90個地級市以上的城市, 和35個縣市出臺的調控政策, 經歷了限購、限售、限貸、限價組合拳, 看多了陰陽合同、搶房熱潮、號頭費後, 我們來看, 這番的房價上漲和之前比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會對2018年樓市有哪些影響?

今天, 我們借助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 稍作分析。

2017年的樓市, 你不得不知道的五大點

從政策回顧2017樓市

2017年的樓市調控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為基調, 以城市群為調控主場, 從中心城市向周邊三四線城市擴圈,

總體上看, 這輪調控時間更長、涉及城市更多、政策強度更大。

從時間上看, 3-5月是政策密集出臺的高峰期, 2016年“930”後, 20多個熱點城市出臺政策, 2017年3月, 以北京為首的36個地級以上的城市出臺了44項調控政策, 隨後的5月, 又有41個地級以上的城市出臺了58項政策。 最後一波在9月下旬, 雖然調控力度不及三月份強, 但仍有部分城市呈繼續收緊姿態。

從調控區域來看, 城市群調控愈加明顯。 和2016年主調一二線城市策略不同的是, 2017年的調控主要以城市群為主。

上半年, 主要調控的範圍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內部三四線城市, 並且從強度上看, 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調控最為嚴厲, 如:北京、天津、廣州、深圳、上海、南京等, 調控強度最高, 政策出臺最為頻繁。

下半年則主要把調控範圍放在山東半島城市群、安徽中部及中西部地區城市群重點城市及周邊三四線城市。 隨著調控政策向中西部深入, 長沙、鄭州、武漢、成都等中心城市逐漸加碼。 而三四線城市調控強度強度最弱, 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僅出臺1-2次調控政策。

從調控思路上來看, 調控從傳統的抑制需求向增加有效供應轉變。 傳統的限購限貸手段仍在持續, 此外, 限售抑制需求成為打擊短期炒房的重要方式, 與限購、限貸一起打配合, 為長效機制的出臺打基礎。

從限售範圍上看, 熱點城市限售時間相對長, 甚至有特定地塊10年限售, 三四線限售年限短, 大多數三四線並沒有限售政策出臺。

從長效機制逐步建立看政策走勢

2017年不管是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或是詩酒大的召開, 亦或是中央zzj會議上, 都強調過:加快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為此, zf提出以下政策:

推進租購並舉住房制度建設, 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 並且在廣州、深圳、南京、廈門、武漢、瀋陽、合肥、鄭州、佛山、杭州、肇慶、成都這12個城市開展住房租賃試點。

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正式推行落地。 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肇慶、佛山、成都13個城市開展試點。

推進共有產權住房建設, 完善住房供應體系。

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

多個城市積極引進人才落戶, 如成都戶籍制度改革提出條件入戶和積分入戶“雙軌並行”。

加快土地供應。 2018年供地速度不會減慢, 但也不必過於猜測, 以北京為例, 除了供應地段大部分在偏遠地段以外, 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供地還都是共產房。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 可以預見2018年長效機制落實將進一步加快, 短期調控和長效機制的銜接更密切。

這也就是說, 那些盼望2018年房價大跌/大漲的人可以醒醒了, 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 主要以穩為主, 完善多層次住房體系, 形成“高端有市場, 中端有支持, 低端有保障”的住房發展格局。

從百城房價走勢看熱點城市發展

知道大家都關注房價問題, 先來整體看一張百城住宅均價及環比變化圖:

整體看,百城均價漲幅持續收窄,價格整體趨穩。百城住宅價格同比連續十個月回落,環比漲幅連續13個月在1%以內,累計來看,1-11月份百城住房價格累計上漲6.74%。

從各級城市來看,2017年以來,一線城市市場調控最為嚴厲,市場反應最迅速,房價漲幅持續拉低,進入橫盤階段。

熱點二線城市政策密集出臺,限售不斷升級,市場降溫明顯,而政策相對溫和的二線城市,部分絕對價格水準低,導致房價有明顯的漲幅。不過,整波大牛市已經接近尾聲,這些還在漲的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已是強弩之末。

三四線城市,由於政策較寬鬆,加上棚改貨幣化的帶動,三四線漲幅最為突出。從圖中看,三四線雖然累計漲幅較高,但也有收緊趨勢。

再來看這張圖,對比2011年和2016年這兩年,同樣的7個區域板塊漲跌情況,不難看出,未來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2017年漲跌情況之所以和之前不太一樣,完全是政府調控的結果。在嚴厲政策的打壓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部的城市降溫最明顯。

東北西北地方在寬鬆的政策環境和棚改貨幣化的支持下,價格漲幅明顯。

西南在重慶和成都的帶領下,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但在政策趨嚴的大環境下,市場開始趨穩。

總的來說,2017年全年房價表現為,一二線熱點城市退潮,未來一段時間會出現橫盤期,弱二線及三四線上漲動力不足,整體市場趨穩。

從一二三四線樓盤成交量看買房策略

一線城市成交規模下降最明顯,絕對水準和2011年相當,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在樓市不放鬆調控的基礎上,供需雙方主要以觀望為主,成交量會繼續趨穩。

熱點城市供應受限,成交量比較低,但市場需求仍在。熱點城市人口的湧入會直接帶動住房需求上升,一旦放開口子,市場會立馬做出比較強的反應。

二線城市成交量降至2015年水準。其中合肥降幅達到73%以上,南京、廈門、福州降幅腰斬。

三線城市成交規模相對高。以東莞、中山等為核心的熱點城市,受調控政策的影響,同比降幅超四成。揚州、紹興、宿州等普通三線城市政策相對寬鬆,加上棚改因素的影響,成交量上升兩成。

除了樓市價格出現分化外,買房結構也出現了明顯分化。樓盤一般分為中低價位、中高價位、高價位三類。說明大家對樓房的品質要求更高,並且不同區域對房子的需求已然發生變化。

上圖顯示,一線城市北上深對市場高端需求更旺盛。一線城市90平米以下的剛需盤成交量大,改善類大戶型成交量小。

多數二三線城市中低價位樓盤銷售超過四成。對於大多數二三線城市來說,房價基數低,很多首次買房的人更傾向於買大戶型。

二線城市成都、南京、西安、武漢等城市,中高端需求上升,杭州改善型需求更旺盛。南通、常州有高端市場潛力。

從房企拿地看未來哪些城市被看好

從房企拿地城市上,我們也能看出,哪些城市更被看好。畢竟每拿一塊地KFS都是要下血本的,押賭注的話肯定會選勝算大的城市。

從房企拿地情況來看,大型房企佈局重點壓在主要城市群市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下游及成渝5個城市群。

房企拿地主要集中在熱點城市,大房企在北京、武漢、成都等城市拿地占比大。

2018年的樓市,和房價相關的三點想法

買房成本會增加嗎?

2017年的政治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是“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有人說“穩健中性”,比2016年的“穩健”用詞更嚴厲,其實2016年前面說的“穩健”,在正文裡面又加了一個“穩健中性”,所以並沒有本質變化。

信貸基本保持和2017年的平穩,房價大幅度波動(不管哪個方向)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不少。

金融去杠杆方向不變,2018年M2增速會持續保持低位。

(M2)是一個金融學概念,和狹義貨幣相對應,貨幣供給的一種形式或口徑,以M2來表示,其計算方法是交易貨幣以及定期存款與儲蓄存款。簡之,M2就是現金加各種存款,表示流動性,可以形象的理解為“一個區域的資金水量”。

除此之外,房貸利率存在上行壓力。買房單價降低,但成本會有提升,打擊炒房客的同時,也誤傷了部分剛需。

房價是漲還是跌?樓市分化嚴重嗎?

2018年的全國樓市一定是一個更加分化、更加冷熱不均的市場,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合理,更靈活的、更健康的一個房地產市場。

上部分我們說過:信貸基本保持和2017年的平穩,房價大幅度波動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短期內貨幣政策不放鬆,價格上漲趨勢將被抑制。2018年的市場,在適度中性的金融貨幣環境中,在全國層面來說,房價將會保持相對穩定,增幅在0%-2%之間。

並且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可以多關注,之前在很多文章都論述過“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這個理論。

上圖顯示,流動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內的一二線城市,並且這些城市是未來租賃市場發展的主要陣地。

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已企穩,春節前該看房子的可以動了,而硬傷房、無學區老破小,等到明年8月份以後再入手,都來得及。

另外,北上廣等一線重點城市可以吸引全國各地人口,人口吸引輻射範圍廣,而西安、武漢、鄭州等城市對省內輻射力更強。

三四線城市還值得關注嗎?

先說一下棚改,畢竟三四線房價的上漲,有一大半功勞歸於棚改貨幣化。

按照住建部規劃,2018年到2020年,我國將持續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2018年棚改目標是580萬套,而棚戶區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比例高達80%。

2017年年末,住建部確定在15個城市開展老舊社區改造試點,這15個城市分別是:

廣州、韶關、柳州、秦皇島、張家口、許昌、廈門、宜昌、長沙、淄博、呼和浩特、瀋陽、鞍山、攀枝花寧波

長期看,我國房地產市場城市發展分化會越來越嚴重,之前,我們一直關注一線及熱點二線,但隨著城市群的推進,加之三四線城市數量多,分佈廣,我們不能用單一的眼光看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潛力。對於三四線城市總的來說,位於城市群內,並且有一定內生產動力的三四線可長期關注。

往期精彩回顧

整體看,百城均價漲幅持續收窄,價格整體趨穩。百城住宅價格同比連續十個月回落,環比漲幅連續13個月在1%以內,累計來看,1-11月份百城住房價格累計上漲6.74%。

從各級城市來看,2017年以來,一線城市市場調控最為嚴厲,市場反應最迅速,房價漲幅持續拉低,進入橫盤階段。

熱點二線城市政策密集出臺,限售不斷升級,市場降溫明顯,而政策相對溫和的二線城市,部分絕對價格水準低,導致房價有明顯的漲幅。不過,整波大牛市已經接近尾聲,這些還在漲的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已是強弩之末。

三四線城市,由於政策較寬鬆,加上棚改貨幣化的帶動,三四線漲幅最為突出。從圖中看,三四線雖然累計漲幅較高,但也有收緊趨勢。

再來看這張圖,對比2011年和2016年這兩年,同樣的7個區域板塊漲跌情況,不難看出,未來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2017年漲跌情況之所以和之前不太一樣,完全是政府調控的結果。在嚴厲政策的打壓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部的城市降溫最明顯。

東北西北地方在寬鬆的政策環境和棚改貨幣化的支持下,價格漲幅明顯。

西南在重慶和成都的帶領下,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但在政策趨嚴的大環境下,市場開始趨穩。

總的來說,2017年全年房價表現為,一二線熱點城市退潮,未來一段時間會出現橫盤期,弱二線及三四線上漲動力不足,整體市場趨穩。

從一二三四線樓盤成交量看買房策略

一線城市成交規模下降最明顯,絕對水準和2011年相當,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在樓市不放鬆調控的基礎上,供需雙方主要以觀望為主,成交量會繼續趨穩。

熱點城市供應受限,成交量比較低,但市場需求仍在。熱點城市人口的湧入會直接帶動住房需求上升,一旦放開口子,市場會立馬做出比較強的反應。

二線城市成交量降至2015年水準。其中合肥降幅達到73%以上,南京、廈門、福州降幅腰斬。

三線城市成交規模相對高。以東莞、中山等為核心的熱點城市,受調控政策的影響,同比降幅超四成。揚州、紹興、宿州等普通三線城市政策相對寬鬆,加上棚改因素的影響,成交量上升兩成。

除了樓市價格出現分化外,買房結構也出現了明顯分化。樓盤一般分為中低價位、中高價位、高價位三類。說明大家對樓房的品質要求更高,並且不同區域對房子的需求已然發生變化。

上圖顯示,一線城市北上深對市場高端需求更旺盛。一線城市90平米以下的剛需盤成交量大,改善類大戶型成交量小。

多數二三線城市中低價位樓盤銷售超過四成。對於大多數二三線城市來說,房價基數低,很多首次買房的人更傾向於買大戶型。

二線城市成都、南京、西安、武漢等城市,中高端需求上升,杭州改善型需求更旺盛。南通、常州有高端市場潛力。

從房企拿地看未來哪些城市被看好

從房企拿地城市上,我們也能看出,哪些城市更被看好。畢竟每拿一塊地KFS都是要下血本的,押賭注的話肯定會選勝算大的城市。

從房企拿地情況來看,大型房企佈局重點壓在主要城市群市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下游及成渝5個城市群。

房企拿地主要集中在熱點城市,大房企在北京、武漢、成都等城市拿地占比大。

2018年的樓市,和房價相關的三點想法

買房成本會增加嗎?

2017年的政治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是“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有人說“穩健中性”,比2016年的“穩健”用詞更嚴厲,其實2016年前面說的“穩健”,在正文裡面又加了一個“穩健中性”,所以並沒有本質變化。

信貸基本保持和2017年的平穩,房價大幅度波動(不管哪個方向)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不少。

金融去杠杆方向不變,2018年M2增速會持續保持低位。

(M2)是一個金融學概念,和狹義貨幣相對應,貨幣供給的一種形式或口徑,以M2來表示,其計算方法是交易貨幣以及定期存款與儲蓄存款。簡之,M2就是現金加各種存款,表示流動性,可以形象的理解為“一個區域的資金水量”。

除此之外,房貸利率存在上行壓力。買房單價降低,但成本會有提升,打擊炒房客的同時,也誤傷了部分剛需。

房價是漲還是跌?樓市分化嚴重嗎?

2018年的全國樓市一定是一個更加分化、更加冷熱不均的市場,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合理,更靈活的、更健康的一個房地產市場。

上部分我們說過:信貸基本保持和2017年的平穩,房價大幅度波動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短期內貨幣政策不放鬆,價格上漲趨勢將被抑制。2018年的市場,在適度中性的金融貨幣環境中,在全國層面來說,房價將會保持相對穩定,增幅在0%-2%之間。

並且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可以多關注,之前在很多文章都論述過“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這個理論。

上圖顯示,流動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內的一二線城市,並且這些城市是未來租賃市場發展的主要陣地。

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已企穩,春節前該看房子的可以動了,而硬傷房、無學區老破小,等到明年8月份以後再入手,都來得及。

另外,北上廣等一線重點城市可以吸引全國各地人口,人口吸引輻射範圍廣,而西安、武漢、鄭州等城市對省內輻射力更強。

三四線城市還值得關注嗎?

先說一下棚改,畢竟三四線房價的上漲,有一大半功勞歸於棚改貨幣化。

按照住建部規劃,2018年到2020年,我國將持續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2018年棚改目標是580萬套,而棚戶區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比例高達80%。

2017年年末,住建部確定在15個城市開展老舊社區改造試點,這15個城市分別是:

廣州、韶關、柳州、秦皇島、張家口、許昌、廈門、宜昌、長沙、淄博、呼和浩特、瀋陽、鞍山、攀枝花寧波

長期看,我國房地產市場城市發展分化會越來越嚴重,之前,我們一直關注一線及熱點二線,但隨著城市群的推進,加之三四線城市數量多,分佈廣,我們不能用單一的眼光看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潛力。對於三四線城市總的來說,位於城市群內,並且有一定內生產動力的三四線可長期關注。

往期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