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名士張伯駒賣掉大太監李蓮英的別墅為什麼?

他叫張伯駒(1898-1982),原名家騏,別號叢碧館主。 河南項城人。 因為項城歷史上出過舜和項羽,太史公說,他們都是“重瞳子”(有兩個瞳孔,異人異像異秉)。 出於對鄉土歷史名人的仰慕,張伯駒自謂“重瞳鄉人”。 他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鎮芳之子(過繼,生父張錦芳)。 張鎮芳與袁世凱有戚誼,伯駒的姑母嫁給袁世凱之弟。 小伯駒天性聰穎,有神童之譽。 他與袁世凱的四個兒子在天津新學書院同窗,受到良好的古詩文教育。 他廣博的知識和超群的記憶深受老師的賞識,預言“前途不可量也”。

張伯駒性孤傲,即令高朋滿座,眾人談笑風生,他見話不投機,就獨自悶坐,以摸下巴、拔鬍子以對。 他雖富可敵國,但不煙不酒,不著綾羅,以布衫一襲為尚。 張伯駒重氣節,志在做名士。 他與溥侗、夏仁虎、黃君坦,於非闇、葉恭綽、劉海粟、張大千,梅蘭芳、余叔岩等一大批詞客、丹青手、名伶過從甚密。

他與表兄袁寒雲性情相投。 他欣賞寒雲的“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反帝制的風骨。 兩人詩詞唱和,同寫梅花,共登戲臺,人稱“項城兩才子”。 寒雲早逝,伯駒大慟。

一日, 他跨進了一家古玩字畫鋪, 店夥計熱情地打著招呼, 他微笑著點頭示意,

腳步慢悠悠的。 他一邊走, 一邊看, 在一個玻璃櫃子面前突然駐足, 目不轉睛地盯在寫著“叢碧山房”四個大字的橫幅上。 “請把這件墨品取出來看一下”。 伯駒對店夥計說著。 店夥計急忙取出來展放在玻璃櫃子上。 “噢!這四個字寫得如此飄逸、蒼勁!真是神來之筆。 ”伯駒吃驚地自語。 出自何人之手?“叢碧”二字最早見於宋代范成大的《千石嶺詩》, 詩中有“不知山幾重, 杳杳入叢碧”。 他一邊尋思, 一邊觀看落款和印章。 啊!這不是康熙皇帝的御筆嗎!此乃國寶啊!他的眼睛倏忽一亮, 又細細地看了看, 確認是真跡, 二話沒說, 問過價, 付過款, 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張伯駒的藏品儘管沒有龐元濟那麼多, 但品質絕不在龐氏之下。 張伯駒藏品絕大多數是唐宋元明清的名家作品, 且大多是流傳有序的名跡。 有的是宋代《宣和畫譜》、《秘閣畫目》著錄, 有的是清乾隆《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的。 拿張伯駒收藏的唐杜牧《張好好詩卷》來說, 這是唐代書法中最重要的墨寶之一, 北宋曾入宣和內府, 《宣和書譜》有著錄,

宋徽宗趙佶題簽, 宣和原裝。 南宋時被奸相賈以道竊據, 到了元代為鑒藏家張晏所得, 明朝又流入董其昌之手, 並刻入戲鴻堂帖中, 清代由大鑒定收藏家梁清標進入清內府。 末代皇帝溥儀攜往長春, 從小白樓事件發生流入民間, 為張伯駒所得。 張伯駒還曾用4萬大洋, 從溥儒手中吃進了現存最早的書法名跡——西晉陸機《平復帖》, 賣掉一幢別墅(原大太監李蓮英別墅)和夫人潘素首飾收購了現存最早的山水畫——隋展子虔《遊春圖》, 以5000大洋收購了唐李白《上陽臺帖》,

張伯駒博學多才,除研習詩詞、鍾情丹青外,還學篆刻。 他曾與梅蘭芳同拜陳半丁為師學治印。 那方“重瞳鄉人”印即陳半丁應邀為其所作。 張伯駒曾為夫人治了一方“繪事後素”印,典出《論語》,張伯駒巧借,賦予新的涵義:自謙他的繪事在“素”後。 素,潘素,一個與他相濡以沫共度近半個世紀的平凡女性。

素,潘素,一個與他相濡以沫共度近半個世紀的平凡女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