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糧印|王駿章

誰見過糧印?糧印是幹啥用的?估計年輕人知道的不太多。

糧印:顧名思義, 就是蓋在糧食上的印章, 簡稱——糧印。

糧印, 源遠流長, 它是伴隨著農耕文化應運而生的。

古代, 大到朝廷的糧庫, 小到米鋪、糧店、商號的糧庫、糧倉, 糧印就是驗信的憑證。

農業社時期, 糧食是農村的命脈, 春種、夏鋤、秋收、冬儲, 一年四季都是圍著糧食轉。 從秋收開始, 地裡的莊稼陸續上場, 經過碾打晾曬, 幾乎每天都有糧食從莊稼上脫粒出來, 這些糧食每到收工時都要集攢成堆, 然後叫來掌管糧印的人, 轉著糧堆不遠不近, 把糧印按在糧堆上輕輕揉壓, 蓋上糧印, 人們才離開場面, 隨即看場人(晚上下夜的)接班, 直到第二天勞動的人們上工。 這期間, 誰要是動了糧食,

馬上就能被發現。

按照當時農村的體制, 生產隊打下的糧食, 先要留足三項留糧:口糧、籽種、飼料, 剩餘的要先交公糧。

場面裡的糧食除去直接分給社員的口糧外, 其餘的籽種和飼料都要入庫保存。 那時, 農業社的糧庫都很簡陋, 都是土坯房木頭門窗, 一把大鐵鎖就是把門的將軍。 既沒有防盜門更沒有報警器, 凡是入了庫的糧食, 都要把放到倉裡糧食打抹平整, 然後蓋上糧印。 每次取用糧食時, 都要先看看糧印是否完好, 確認無疑後, 才可取用。 如果糧食有丟失, 是賊偷還是老鼠破壞或是糧食保管所為, 都要勘驗清楚。 說也奇怪, 如此簡陋的糧庫, 那個年代卻很少有人偷盜。

掌管糧印的人, 首先應是貧下中農, 還要是村裡德高望重辦事認真又有奉獻精神的人。 場面裡、倉庫裡, 只要動用糧食, 無論冬天、夏天、白天、黑夜都要隨叫隨到, 十分辛苦。

糧印一般由木板製成, 背面鑲有把手, 呈長方形, 大約有15釐米×25釐米左右, 上面陰刻著深深印文, 字數一個、兩個、三個不等, 也有是花紋圖案的,

印文大多是吉語或吉祥字, 有:福、德、仁、豐等, 我們村的糧印是“致和公”, 我還見過刻著“仁政”的是啥意思, 我似懂又似乎不太懂。

幾千年來糧印文化的傳承, 在故鄉人的心中如此厚重, 他們知道屬於集體的公共的財物不得私自佔有, 他們理解,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只有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 所以, 糧印, 作為農耕文化的痕跡, 是對人們思想道德的考量, 也是仁義禮智信的折射。

隨著時代的發展, 農業社的解體, 糧印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那印記卻深深地烙在人們心中。

作 者

王駿章:固陽縣懷朔人,自治區某廳退休幹部。自幼在農村長大,對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有深刻體會。對故鄉的民風、民俗有深深的情懷。

作 者

王駿章:固陽縣懷朔人,自治區某廳退休幹部。自幼在農村長大,對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有深刻體會。對故鄉的民風、民俗有深深的情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