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家譜續修瑣言之

什麼是歐體?其譜法的基本法則是怎樣的呢?

歐體是指由北宋注明史學家、文學家歐陽修(1007一一1072)創制的一種修撰譜牒所採用的體例和方法。

《居士外集·歐陽氏譜圖序》載:“譜圖之法, 斷自可見之世, 即為高祖, 下至五世玄孫而別自為世。 ”又“凡遠

者、疏者略之;近者、親者詳之”。 歐陽修的《歐陽氏譜圖》一書, 是歐體的範本, 民間修譜多有採用, 它包

括譜圖序、譜圖、傳記、譜例等。 記錄的人物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圖式進行表述。 “每五世一圖, 第二圖五

世起至九世, 第三圖九世起至十三世迄, 以下類推, 至現存者為止;先人小傳敘源主名諱, 字型大小、仕宦、特

行、匹配、葬地、封贈、享年”。 其規則如此, 但製圖非一定五世一圖, 如:歐陽修在《新唐書》“宗室世系

表”和“宰相世系表”中用的則是每十二世為一圖, 民間譜仍以五世一圖, 所謂遠疏略之, 近親詳之, 意思是

在記本世時詳載,

下世暫只記名, 到記下世本人又詳, 再下世則又暫略, 以此類推。 也有的族譜則是每五世一

圖, 第二圖從六世起至十世, 不再把第一圖的第五世在第二圖中重複。 為更明瞭歐體的記序方法, 以下舉例說

明(假設有下列世系人物):

表中人名下記人相應的生段、葬地、仕宦、特行、匹配等內容。

現代修譜也可採用其改進的吊線式, 被形象地成為“金絲垂葫蘆”, 則更加直觀形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