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要漲姿勢,你有正確的姿勢嗎?

先講一個笑話。 以前有一個皇帝, 聽說全國鬧饑荒, 老百姓吃不到米麵餓死, 就反問他的大臣:他們吃不到米可以吃肉啊?

這個笑話後面, 我讀到的是認知層級的差異。 這樣的認知層級差異, 同樣存在於我們今天的世界, 時刻都在發生, 並且發生在你我身上。 說具體一點, 在我們從海量資訊中提取對自己有價值資訊的學習過程中, 作為資訊接受者的你我,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分清與資訊發佈者之間的認知層級差異。

週末在朋友微信圈裡聽到一篇馬雲在美國底特律的演講。

其中, 講到企業成功的標準時, 馬雲是這樣說的:阿裡巴巴遠沒有達到成功, 在1998年我給阿裡定下了存活102年的成功目標, 今天的阿裡才活了18年, 所以, 我們離成功還很遠。

在座的都是費了一番周折才擠進會場聽講的中小型企業主, 我不知他們聽了這樣的成功標準當作何想。

這年頭, 謙卑成了傲嬌者獨有的奢侈。

反正, 我聽了這樣的標準, 深不以為然, 你有你的標準, 我過我的日子, 有些話, 就聽聽而已。 這年頭, 怎麼聽課?怎麼讀取資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要漲姿勢, 先得端正一下自己的姿勢。 不然, 非但沒有益處, 反而會受其害。

1第一個姿勢:分清主流與小眾

這是一個主流越來越被貶低的時代, 因為每個小眾的聲音從來未有如此大的舞臺。 也正因為此, 我們特別需要甄別主流與小眾。

我聽過一個人氣很高的公眾號裡的一篇文章, 講了谷歌創始人因為冷淡地拒絕了一位叫做丹尼爾·艾克的電腦極客, 結果, 七年之後, 艾克的Spotify線上音樂成了穀歌的最大競爭對手。 文章落腳的警世資訊是:要善待每一個應聘者。

如果聽聞此言的公司老總們回去讓自己的HR認真準備每一份謝絕信, 那絕對是一劑毒藥。 請問:在中國職場, 有多少像穀歌這樣的公司, 一不小心就會得罪有可能埋葬自己的應聘者?對於萬分之一概率都不到的小眾事件, 有些所謂的醒世警言是否過度反應了?

2第二個姿勢:分清整體與局部

我們拮取資訊時, 一定要養成一個首先進行大局歸類的好習慣, 比如一條資訊的相對價值與絕對意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 題為“沒有戀愛自由的印度婚姻, 卻有著更高的幸福感”, 文中引用了美國蓋洛普的調查結果, 發現同在美國, 以父母介紹為主的印度人, 其婚姻幸福感要強於自由戀愛的美國人。

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因為是媒人撮合的, 所以結婚開始時的期待值比較低, 之後的日子反而是在做加法, 不斷發現對方的優點。 而自己找的物件, 起點值就很高, 稍不滿意就會覺得“對方變了”。

讀完這篇文章, 你真會覺得媒人介紹的婚姻更有幸福感嗎?你必須將這種現象納入“不幸中的萬幸”這個更大的框架來審視,

才能正確定位自己的認知。

3第三個姿勢:分清經典與獵奇

這年頭, 話不驚人語不休, 有些文章甚至以相反的觀點來爭取吸引力。 最近, 我聽到一段有關創新的音訊, 說應當“Think inside the box”, 而不是“Think outside the box”。

先來看看“Think outside the box”, 跳出現行框架來思考, 是創新的經典思路。 比如下面這個著名的實驗, 如何用四條線將正方形的每一個點連接一遍, 只有右圖所示的“走出框架”的方法才能解決問題。

但這篇題為“Think inside the box”的文章,講了一個以色列公司在框架內思考的創新案例:如何將洗滌劑賣得更好,居然是大幅去掉具有洗滌效果的化學酶!

我承認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功創新,但因此顛覆“Think outside the box”的創新方略,似乎有獵奇的色彩了。或者這樣說吧,這種“Think inside the box”的創新本身就是一種“Think outside the box”的思路。

想學習,還得會學習。這年頭最寶貴的資源是注意力,不要被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觀點帶偏了。我們每個人最好為自己描繪一棵知識之樹,並用自己的獨立思考去完成對接,將外部資訊縫合到正確的枝條之上,長成自己的知識之樹。

比如,我聽到的印度人婚姻幸福感的事例,我想到的是將“管理期待”這個知識點接入我“人才管理”的這個枝脈之中。給下屬的承諾性期待,一開始不要放太高,不做減法而做加法。

要漲姿勢,就得先調好自己的姿勢。希望以上三招于你有用。

但這篇題為“Think inside the box”的文章,講了一個以色列公司在框架內思考的創新案例:如何將洗滌劑賣得更好,居然是大幅去掉具有洗滌效果的化學酶!

我承認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功創新,但因此顛覆“Think outside the box”的創新方略,似乎有獵奇的色彩了。或者這樣說吧,這種“Think inside the box”的創新本身就是一種“Think outside the box”的思路。

想學習,還得會學習。這年頭最寶貴的資源是注意力,不要被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觀點帶偏了。我們每個人最好為自己描繪一棵知識之樹,並用自己的獨立思考去完成對接,將外部資訊縫合到正確的枝條之上,長成自己的知識之樹。

比如,我聽到的印度人婚姻幸福感的事例,我想到的是將“管理期待”這個知識點接入我“人才管理”的這個枝脈之中。給下屬的承諾性期待,一開始不要放太高,不做減法而做加法。

要漲姿勢,就得先調好自己的姿勢。希望以上三招于你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