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德國學者:中國雲貴的苗族和彝族人是南亞印度文明的人主要創造者

20世紀初期, 隨東部沿海大學內遷至貴州的德國籍人類學家摩爾·鮑克蘭, 與本土民族學者一起到達安順等地, 開展對苗、仡佬等民族的田野調查工作。 其中, 她寫的關於苗族和仡佬族的調查報告, 不僅囊括了同時期國內外著作中仡佬族相關的歷史文獻記載, 更為可貴的是她以文化傳播論的視野將其與亞洲相似族群進行了比較, 具有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苗族和仡佬族是中國南方地區兩個古老的民族, 從春秋時期的“濮人”群體不斷分離, 到隋唐時期的“犵獠”, 至宋代初有“犵狫”稱謂, 歷經了漫長的發展時期。 明清兩代, 仡佬族的發展到達頂峰, 根據文獻記載所知, 細分出諸如花仡佬、打牙仡佬、鍋圈仡佬等眾多支系, 民族特徵十分突出。

然而, 到了民國時期, 由於戰爭的影響和政府缺乏關注, 有關仡佬族的記載幾乎斷檔, 研究更是鳳毛麟角, 資料留存亦多散見於《貴州苗夷叢書》等少數民族研究文集中。

其中, 較為完整有價值的當屬時任教于貴州大學的德國人類學家鮑克蘭1940至1941年間經田野調查撰寫出的《貴州仡佬族的歷史與現狀》報告, 其可貴之處在於不僅予同時期著述中顯示出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 亦不失為研究仡佬族遷移變化的一種重要參考典籍。

從報告全文來看, 鮑克蘭的調查報告明顯受到德國傳播論的影響, 無論是前半部分對仡佬族歷史記載的回溯, 亦或是後半部分經現實調查撰寫的材料, 通篇都以仡佬族與亞洲相似族群的比較展開, 致力於識別土著文化叢體的地理分佈, 追尋它們在歷史上的擴散, 並“標示出某些文化群體的疆界”。

這一研究方法在以後很長一段時期受到了後續學者的關注, 徐松石在20世紀50年代的研究中就認為中國的仡佬族與菲律賓的伊戈洛人有著一定的淵源聯繫, 甚至可能是古代仡佬族的一部分遷徙過去演變而成的民族。 現代科學研究通過人類基因學方法測定也發現, 居住在海南的仡隆人與千里之外的仡佬族血緣相同, 從科學的角度證明了歷史上仡佬族南遷的可能性。

可見, 鮑克蘭記錄中關於仡佬族與南亞·東南亞族群關係的說法, 她通過比較仡佬族文化(包括“獠”的文化特徵)與澳亞人種的文化特徵, 試圖證實他們之間的某些親緣關係或者遷徙痕跡等成果, 仍能在深入整理後為學者後續深入研究提供資料和方向,

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