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好吃不貴,你愛的海鮮也有平價一面

廣東人習慣用“生猛”二字來形容海鮮, 福建則喜歡用“野生”二字來標注, 到了浙江等地, 又變成了更加溫和的“新鮮”, 到了山東、東北等地, 便更加直接, 一溜兒的現補海鮮排著隊擺在菜攤上, 耳邊傳來的也是直接又喧囂的挑選聲音。 海鮮似乎是根植在每個沿海人血液裡的習慣, 只不過相比較之前, 如今人們對於海鮮的態度卻相對謹慎了一點, 畢竟價格不便宜, 想要敞開了吃一頓, 有時不花上個4位數, 可能還打不住。 不過, 要是你願意好好找一下的話, 價格合理而味道不錯的海鮮小館子也並非沒有。

膠東海鮮 吃一吃魯菜的味道

山東沿海, 魯菜又是八大菜系之一, 這裡的海鮮烹調手法自然也是相當有講究的——且忘了那38塊一隻的大蝦吧, 畢竟除了青島, 威海、煙臺等地, 也都可以吃到相當不錯的海鮮。

鮟鱇魚肝、白灼筆管蛸、三鮮海腸撈飯都是相當受歡迎的佳餚。

開在上海福建中路上的東萊•海上主打的就是膠東海鮮(膠東廣義上指青島、煙臺、威海和濰坊東部和東營東部地區, 經常泛指青島、煙臺、威海三市), 在這裡, 你不僅可以吃到經典的魯菜, 譬如浮油雞片、流亭豬手等, 還可以花上人均不到200的價格, 吃上正宗的海鮮。

沒有運氣就吃不到的菜, 也是相當佛系了。

麻辣炒來板蝦是道隨機菜, 能不能點到全憑運氣。 既然上了功能表, 竟然還要隨緣點菜?沒錯, 因為來板蝦純屬野生, 無法養殖, 遠在威海的漁民能不能捕撈到這種食材, 憑的就是運氣。 至於口感, 那可真是讓人記憶深刻。 從長相上來說, 來板蝦並沒有一幅標準的蝦造型, 反倒是有點兒像縮小版的軟殼小龍蝦, 就連吃在嘴裡的肉質, 都有點兒類似小龍蝦的樣子, 用辣炒的方式來烹飪的來板蝦口感鮮嫩, 有微微的甜味, 麻辣的味道不會搶戲, 反倒是和鮮甜的蝦肉形成了對比, 是道很容易就讓人停不下來的菜。

繡球干貝, 看上去簡單卻相當鮮美的一道創新菜。

繡球干貝則是道傳統魯菜, 不過廚師將以往的雞茸料換成蝦茸, 之後將干貝蒸發並搓成細絲, 裹在鮮蝦茸製成的丸子上, 加清湯蒸制而成, 口感細嫩, 滋味清鮮, 和印象中的魯菜其實風格完全不同。

不能錯過的潮汕打冷

大部分人對於潮汕菜的印象可能會停留在牛肉火鍋上,

但若是真正的食客, 卻會在此之外, 尋找更多潮汕美味, 砂鍋粥、獅頭鵝、鹵水以及宵夜檔上新鮮水靈的打冷, 都是不可錯過的選擇。

潮汕鹵水, 講究的人家會在使用的香料上花大功夫。

切成塊的魚飯,能夠明顯看到魚肉的緊實感。

潮汕凍花蟹,每日新鮮做出來的才好吃。

“打冷”作為潮汕特色,不管是風味還是做法都叫人難忘。有人會把打冷僅僅定義為“魚飯”,可實際上,除了魚飯之外,一些鹵水、醃製品或者熟食都可以被歸到此類,但其中,和海鮮關係最緊密的,則莫過於魚飯了。所謂魚飯,其實就是“把魚當飯吃”。為了保存魚獲的新鮮度,潮汕當地的漁民會把捕撈上來的漁獲以鹽水煮熟後放涼保質,通常情況下,經過這種處理的魚可以保存3-5天的時間,方便商人將魚運到更遠一點的地方進行銷售。久而久之,“魚飯”便成為了潮汕當地的一道大眾化小吃。開在吳中路萬象城的添彩•潮園就有魚飯可點。肉眼觀致,魚肉緊實,吃到嘴裡有淡淡的鹹味,肉質也經得起咀嚼,雖然是冷食,卻並沒有什麼腥味,蘸上點普寧豆醬,則會立刻提升食材本身的味道,讓魚肉的鮮甜味道表現得更明顯。另一道打冷菜則是凍花蟹。採用新鮮花蟹原只蒸熟,當日做當日吃,恰到季節的花蟹肉質肥美,吃在嘴裡是滿滿的甘甜味道。

可以看得到一顆顆的米粒和象拔蚌、開片蝦,滋味十分鮮美。

不可錯過的還有鮮蝦象拔蚌海鮮砂鍋粥。潮汕人的砂鍋粥在煮法上跟廣州不一樣——廣州人煮粥講究米粒必須開花,米化于水方才是一鍋好粥,而對於潮汕人來說,米不化而顆粒分明,才是一鍋好粥的標準。在添彩•潮園,這鍋海鮮砂鍋粥便做到了米粒顆顆可見,但又不是綿糯,加入粥裡的海鮮則因為放入時間的長短不同,保持著各自的脆爽鮮甜,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撒點芹菜粒來增香,或者用點普寧豆醬,來突出鹹鮮味道。

精巧粵式海鮮料理 吃的就是鮮

“生猛”二字,突出的就是一個新鮮活力,只要你看過TVB的電視劇,便會發現不管是酒樓還是街邊食肆,只要有地方能擺上水箱裝上海鮮的,都會大書“生猛海鮮”四個字來吸引客人。

樂忻味之樓開在恒隆廣場裡,可被地段嚇壞了,這裡的價格相對還是合理,並沒有叫人“吃不消”。味之樓主打傳統粵菜,要是你想在這裡吃點兒經典粵菜,那自然沒問題,如果你想來點兒海鮮佳餚,那這裡也不會讓人失望。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媽媽們可能還會在家裡自己發海參,可是到了現在,能夠在家把海參發好的人並不多。

鮑汁花膠扣遼參是一道考驗功夫的耐心菜,光是遼參的泡發就要3-4天,之後將遼參、花膠放入濃湯中烹調入味——注意,一些珍貴食材往往本身並不帶滋味,你所感受到的那些鮮美,往往都有由高湯吊出來的——最後再淋上秘制特調鮑汁。遼參彈牙而花膠軟滑,配合鮮美濃郁的鮑汁,這一口可是滿滿的膠原蛋白。

吃蝦還是吃粉絲,這是個問題。

黑白胡椒粉絲蝦堡的秘訣在於口感的平衡。先用黑白胡椒粒混合蔥薑爆炒新鮮海蝦,之後再加入上湯和粉絲一起煮,最後呈現出一道口感鮮美的佳餚來。對於食客來說,這道菜的奧妙之處可能是吸飽了上湯精華和海蝦鮮味的粉絲,但那肉質彈滑的蝦肉,其實也不容錯過。

切成塊的魚飯,能夠明顯看到魚肉的緊實感。

潮汕凍花蟹,每日新鮮做出來的才好吃。

“打冷”作為潮汕特色,不管是風味還是做法都叫人難忘。有人會把打冷僅僅定義為“魚飯”,可實際上,除了魚飯之外,一些鹵水、醃製品或者熟食都可以被歸到此類,但其中,和海鮮關係最緊密的,則莫過於魚飯了。所謂魚飯,其實就是“把魚當飯吃”。為了保存魚獲的新鮮度,潮汕當地的漁民會把捕撈上來的漁獲以鹽水煮熟後放涼保質,通常情況下,經過這種處理的魚可以保存3-5天的時間,方便商人將魚運到更遠一點的地方進行銷售。久而久之,“魚飯”便成為了潮汕當地的一道大眾化小吃。開在吳中路萬象城的添彩•潮園就有魚飯可點。肉眼觀致,魚肉緊實,吃到嘴裡有淡淡的鹹味,肉質也經得起咀嚼,雖然是冷食,卻並沒有什麼腥味,蘸上點普寧豆醬,則會立刻提升食材本身的味道,讓魚肉的鮮甜味道表現得更明顯。另一道打冷菜則是凍花蟹。採用新鮮花蟹原只蒸熟,當日做當日吃,恰到季節的花蟹肉質肥美,吃在嘴裡是滿滿的甘甜味道。

可以看得到一顆顆的米粒和象拔蚌、開片蝦,滋味十分鮮美。

不可錯過的還有鮮蝦象拔蚌海鮮砂鍋粥。潮汕人的砂鍋粥在煮法上跟廣州不一樣——廣州人煮粥講究米粒必須開花,米化于水方才是一鍋好粥,而對於潮汕人來說,米不化而顆粒分明,才是一鍋好粥的標準。在添彩•潮園,這鍋海鮮砂鍋粥便做到了米粒顆顆可見,但又不是綿糯,加入粥裡的海鮮則因為放入時間的長短不同,保持著各自的脆爽鮮甜,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撒點芹菜粒來增香,或者用點普寧豆醬,來突出鹹鮮味道。

精巧粵式海鮮料理 吃的就是鮮

“生猛”二字,突出的就是一個新鮮活力,只要你看過TVB的電視劇,便會發現不管是酒樓還是街邊食肆,只要有地方能擺上水箱裝上海鮮的,都會大書“生猛海鮮”四個字來吸引客人。

樂忻味之樓開在恒隆廣場裡,可被地段嚇壞了,這裡的價格相對還是合理,並沒有叫人“吃不消”。味之樓主打傳統粵菜,要是你想在這裡吃點兒經典粵菜,那自然沒問題,如果你想來點兒海鮮佳餚,那這裡也不會讓人失望。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媽媽們可能還會在家裡自己發海參,可是到了現在,能夠在家把海參發好的人並不多。

鮑汁花膠扣遼參是一道考驗功夫的耐心菜,光是遼參的泡發就要3-4天,之後將遼參、花膠放入濃湯中烹調入味——注意,一些珍貴食材往往本身並不帶滋味,你所感受到的那些鮮美,往往都有由高湯吊出來的——最後再淋上秘制特調鮑汁。遼參彈牙而花膠軟滑,配合鮮美濃郁的鮑汁,這一口可是滿滿的膠原蛋白。

吃蝦還是吃粉絲,這是個問題。

黑白胡椒粉絲蝦堡的秘訣在於口感的平衡。先用黑白胡椒粒混合蔥薑爆炒新鮮海蝦,之後再加入上湯和粉絲一起煮,最後呈現出一道口感鮮美的佳餚來。對於食客來說,這道菜的奧妙之處可能是吸飽了上湯精華和海蝦鮮味的粉絲,但那肉質彈滑的蝦肉,其實也不容錯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