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滴滴2017年完成74.3億次出行服務 順風車拼車分享座位超10億個

AI技術節省21億次司乘通話, 全年交通事故率降低21%

滴滴出行1月8日公佈, 2017年全年平臺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 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 這相當於過去一年中, 全國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過5次車。

過去一年, 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分享出行正進入新的時期。 2017年全年, 滴滴順風車和快車拼車服務累計分享座位超過10.5億個。 億萬車主和用戶通過分享身邊的座位, 讓城市的交通出行方式更加環保。

同時, 滴滴平臺全年還免費為計程車司機連結了11億次出行需求, 在幫助司機提升運營效率、獲得更高收入的同時, 滴滴還嘗試通過技術、大資料以及融合發展模式, 説明計程車產業轉型升級。

滴滴基於AI技術首創的3000萬個小綠點(推薦上車點), 已達到了線上機器學習的智慧程度, 即可對即時資料進行學習、分析, 同時即時完成模型更新, 自動分析得出最適合停車的位置, 完成小綠點在App上顯示的即時更新, 2017年全年節省司乘通話超過21億次。

海量服務的背後, 是滴滴最為核心的機器學習、大資料和AI能力, 也是對不同時空下有限運力和海量需求進行預測、分佈和調度的能力。

截止去年年底, 滴滴對15分鐘後的出行需求預測準確率已超過85%。 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 滴滴“基於大資料的新一代移動出行平臺”獲得全球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獎。

滴滴長期與公安部門合作, 對車主進行三證驗真和背景篩查。 2017年全年, 滴滴平臺每天拒絕4萬個不符要求的註冊申請;滴滴推出的防疲勞駕駛以及“滴滴護航”安全駕駛監測系統, 使平臺去年的交通事故率同比降低了21%, 遠低於交通行業平均水準;通過宣傳教育和提示, 滴滴還將後座系安全帶的比例由2.5%提升到了10%以上。

過去的一年, 滴滴持續和各城市開展智慧交通合作實踐, 通過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潮汐車道等多種方式緩解交通擁堵, 提高出行效率。 截止2017年年底, 滴滴在濟南、武漢、廣州等地優化了超過1200個信號燈, 使當地交通擁堵指數下降了10%-20%。

滴滴公司表示, 經過5年多的發展, 滴滴已成為彙聚計程車、快車、專車、拼車、順風車、代駕、租車、單車等多種出行解決方案, 涵蓋汽車運營、車主服務等全產業鏈的移動出行平臺。

通過產品技術創新, 滴滴將持續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 幫助城市建設高效和環保的智慧交通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