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白茶,中國茶裡的極簡主義

提起茶葉, 總會想到各種製作工藝帶來的複雜風味, 綠茶要殺青, 紅茶要發酵, 普洱茶也要陳化之後才能入口……

但你有沒有好奇過, 最接近茶葉本身的自然味道, 是什麼樣子?

答案就藏在一杯白茶裡。

在中國的六大茶類中, 白茶的工序最為簡單。 水靈靈的茶葉摘下來, 經過日曬或陰乾, 自然萎凋並乾燥, 就成了白茶。

沒有複雜工藝, 不加以過多人工干預, 白茶呈現出的, 是最接近自然的鮮甜口感。 若是日曬過的白茶, 還會產生飽滿的“陽光味道”, 光是聞聞, 就讓人心情大好。

今天, 就讓我們來聊一聊白茶的魅力所在。

1 | 白茶是什麼?

首先要分清一個誤區, 市面上的安吉白茶, 其實是綠茶, 只不過因為芽葉皆白, 才被冠以“白茶”之名。

而六大茶系中的“白茶”, 其實是以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來區分的。 茶樹鮮葉經過晾曬或陰乾, 自然萎凋, 自然乾燥或文火微焙, 輕微發酵而成, 這樣的茶葉, 就被稱為白茶。

簡單的製作工藝, 也讓白茶的茶毫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 許多茶葉都有茶毫, 但經過種種工序, 難免脫落。 而白茶在製成之後, 依然能滿被茸茸白毫, 根根分明, 泡水之後更是剔透晶瑩。

這白毫的用處可不僅是好看。 它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 能為茶葉帶來一種獨特的“毫香”, 如雨後草地一般鮮靈, 帶著淡淡的回甘。

如今, 常見的白茶品種有福鼎大白和政和大白, 俗稱“南路”、“北路”, 兩者 在外形和滋味上風格迥異, 各有千秋。

我們推薦第一次喝白茶的茶友, 從福鼎白茶喝起。 因為福鼎白茶的產量和知名度都相對有優勢。

2 | 福鼎白茶

白茶的誕生

福鼎境內的太姥山, 曾是古代道教仙家的隱居修行之地, 與茶更是深有淵源。 明代《廣輿記》中有記載:“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 名綠雪芽。 ”

到了清朝, 福鼎人開始采菜茶的壯芽製成銀針,

即為白毫銀針之雛形。 其後, 又有人將太姥山上的綠雪芽移植至福鼎點頭鎮, 下山後的“綠雪芽”適應力極強, 嫩芽遍披絨毛, 毫色雪白晶瑩, 萌芽早, 產量高, 被稱為“福鼎大白”, 也就是今天福鼎白茶的始祖。 如今, 太姥山上還有一株上百年的福鼎大白母樹, 守護著一方水土。

曬出來的福鼎白茶

早在明代,就已經出現了類似白茶的製作工藝。明田藝蘅《煮泉小品》就提到:“芽茶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當然,並非所有茶類都適合生曬,但福鼎大白茶經過日曬,的確能激發出清翠鮮明的風味。

曬出好白茶,不僅需要根據風向、光照、濕度等因素調整晾曬方式,更得盼著老天爺賞臉。茶葉採摘下來,若是沒遇上連日晴朗的好天氣,制茶師傅手藝再好也無濟於事。如今,也有茶莊採用室內萎凋工藝,借助現代設備控制溫濕度,又或是將室內萎凋與日光萎凋相結合,都各有長處。

少了綠茶的殺青和紅茶的全發酵,白茶中的活性酶被保留下來,在陽光照耀下活躍起來,分解茶葉中的蛋白質,生成具有鮮味和甜味的氨基酸,也為福鼎白茶帶來飽滿甘醇的口感,深吸一口氣,肺納間都是陽光香味。

3 | 新茶和老茶的選擇?

茶葉的迷人之處在於,隨著時間的流逝,反而會有更奇妙的變化。

譬如普洱茶,只有耐心陳放,才會褪去澀口之感,煥發出醇厚香氣,帶著老茶特有的滄桑感。

白茶與普洱茶有相似之處,但更加有趣。新茶鮮爽甘甜,本身就足夠好喝,而茶葉中的活性酶未被破壞,隨著時間流逝而緩緩發酵,香氣又會逐漸轉變。

新茶的毫香,陳放3-5年,就會被打磨為清新的荷葉香;8年以上的白茶,則有清甜棗香;若是存放15年以上,會蛻變成醇厚甜潤的藥香。甜度增加的同時,沖泡出來的湯色也會逐漸從淺黃沉澱為杏黃、琥珀紅。

能在漫長的歲月中,陪伴一款茶走過由新變老的歷程,嘗到它微妙的成長與變化,也恰恰是白茶的魅力所在。

不過,整體而言,老白茶還是比新茶更難得一些。在福鼎,老白茶被奉為消炎殺菌的聖品,小孩感冒、濕疹、牙齦腫痛,都要泡上幾杯老白茶來喝,這在當地已變成民間偏方。

老白茶不僅氨基酸含量較高,黃酮含量也明顯增加,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幫助。

早在明代,就已經出現了類似白茶的製作工藝。明田藝蘅《煮泉小品》就提到:“芽茶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當然,並非所有茶類都適合生曬,但福鼎大白茶經過日曬,的確能激發出清翠鮮明的風味。

曬出好白茶,不僅需要根據風向、光照、濕度等因素調整晾曬方式,更得盼著老天爺賞臉。茶葉採摘下來,若是沒遇上連日晴朗的好天氣,制茶師傅手藝再好也無濟於事。如今,也有茶莊採用室內萎凋工藝,借助現代設備控制溫濕度,又或是將室內萎凋與日光萎凋相結合,都各有長處。

少了綠茶的殺青和紅茶的全發酵,白茶中的活性酶被保留下來,在陽光照耀下活躍起來,分解茶葉中的蛋白質,生成具有鮮味和甜味的氨基酸,也為福鼎白茶帶來飽滿甘醇的口感,深吸一口氣,肺納間都是陽光香味。

3 | 新茶和老茶的選擇?

茶葉的迷人之處在於,隨著時間的流逝,反而會有更奇妙的變化。

譬如普洱茶,只有耐心陳放,才會褪去澀口之感,煥發出醇厚香氣,帶著老茶特有的滄桑感。

白茶與普洱茶有相似之處,但更加有趣。新茶鮮爽甘甜,本身就足夠好喝,而茶葉中的活性酶未被破壞,隨著時間流逝而緩緩發酵,香氣又會逐漸轉變。

新茶的毫香,陳放3-5年,就會被打磨為清新的荷葉香;8年以上的白茶,則有清甜棗香;若是存放15年以上,會蛻變成醇厚甜潤的藥香。甜度增加的同時,沖泡出來的湯色也會逐漸從淺黃沉澱為杏黃、琥珀紅。

能在漫長的歲月中,陪伴一款茶走過由新變老的歷程,嘗到它微妙的成長與變化,也恰恰是白茶的魅力所在。

不過,整體而言,老白茶還是比新茶更難得一些。在福鼎,老白茶被奉為消炎殺菌的聖品,小孩感冒、濕疹、牙齦腫痛,都要泡上幾杯老白茶來喝,這在當地已變成民間偏方。

老白茶不僅氨基酸含量較高,黃酮含量也明顯增加,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幫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